王劍英
在學校教育中,善教者使學生如乘輕舟,揚帆順風,學生樂學,學以致用;不善教者使學生如入迷陣,舉步艱難,甚至造成諸多心理問題。可見,善不善于教育,有無情感的投入,善不善于研究,才是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筆者常常思考如何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將教學工作開展得卓有成效。
筆者認為,增強自己的知識底蘊及提高綜合素質是當好一名教師的首要條件。然而,數學是一項以老師為主導,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為目標的師生雙向活動,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核心問題。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筆者發(fā)現數學教學中情感因素對學生學習影響重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學工作中傾注情感教育,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由苦學變樂學,由學會變會學,將教授最優(yōu)化與學習最優(yōu)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充分運用和進行情感教育,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快樂地學習呢?
1.傾注“愛心”進行愉快教育。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一般情況下學生喜愛哪位老師,同時也會喜愛他(她)所教授的科目。教師應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傾注愛心,進行愉快教學,讓學生產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鳴,在相互良性影響下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如教師自然親切的表情關心、鼓勵的目光、充滿激情的語言及夸獎式的評價等,都能充分地激活課堂的氣氛,從而調動學生的情緒,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2.融合“美學”陶冶學生的情操。中學數學中的圖形對稱、黃金分割都能讓人體味美感。然而,數學之美遠不止如此,比如數學知識結構的內在美,思想方法新穎獨特之美,探索解題思路過程之美等。教師應深入提煉數學知識中蘊含的美感,讓學生在探索美、感受美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習熱情,進而陶冶情操,培養(yǎng)情趣。
3.穿插“名人典故”激發(fā)學生內驅力。華羅庚、陳景潤、高斯等中外數學家的故事能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從而樹立向他們學習,攀登科學高峰的遠大志向。此外,在教學中引入數學在現代建筑、高科技領域中的運用等內容,將數學與現實世界聯(lián)系起來,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名人典故”,可以影響學生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4.注意“激情調控”調節(jié)學生情緒。教師要注意自身激情的調控,如果教師表情冷漠、呆板,無教學熱情,學生又何來求知激情。因此,教師要善于調控自己的情感,以此來感染學生的情緒。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發(fā)現當教師充滿熱情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時,往往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情緒,從而達到師生互動,愉快地進行教與學。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激情的調控,對于難度大的教學內容,教師應設法讓學生處于較低的激動水平,安靜平和地來學習;對于難度小的或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教師應設法對學生的激情“加熱”,采用成功體驗法鼓勵學生,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5.進行“角色換位”,鍛煉學生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抓住一切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不僅對學好當前的課程有積極的作用,而且還對學生一生都能產生極大的影響。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呢?事實上,改革課堂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課堂教學充滿探究的氛圍,已成為一種時代必然的趨勢。
在這種情況下,筆者嘗試進行“角色換位”的思考和摸索。讓自己成為幕后導演,學生成為主體活動者是“角色換位”思路的根本出發(fā)點。首先,筆者利用班會開展“今天我是小老師”的宣傳活動,然后采用自愿、輪換的方式,讓學生在一定時間的“學生課堂”一展風采。在課堂實踐過程中,師生角色換位,點撥提問或學生之間一問一答的形式,使課堂學習氛圍濃烈。學生都積極投入到思考問題之中,學習的熱情也空前高漲。在共同探討的過程中,學生不斷地發(fā)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進行“角色換位”這一過程活躍了學生思維,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同時也能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組織能力等。
6.更新“教法”提高學生興趣。教師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除了精心準備,設計教學流程外,還需根據所教內容不斷變換教法,創(chuàng)造性地變換教學手段。教師可采用討論式、啟發(fā)性、自學式等教學法,還可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可以開展“對手賽”活動,“一幫一”活動,成立數學興趣小組,努力做到質優(yōu)減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調動學生的課堂情緒,科學調控45分鐘,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潛力。這也要求教師進一步提高自身修養(yǎng),寓愛于教,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熱情,從而讓學生樂學、愛學、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