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華
大約從20世紀90年代起,部分國人迅速喪失了體驗和言說羞恥的能力。他們心中只有博弈的勝負而無義與不義之別。倘若開車闖紅燈被攝像頭拍到、行賄受賄露出了馬腳、論文抄襲受到譴責,那么,很多當事人和旁觀者都會將之歸結為運氣不好。于是,恥感文化不斷地喪失自己的精神領地,日益走向衰微。
中國人為什么喪失了羞恥感?恥感文化緣何在這個曾以重視道德著稱的國度走向衰落?可以從體制等眾多角度考察這個問題,但我只想敞開一個事實:恥感文化的衰落與信仰缺失之間的關系。
中國古代的恥感文化本有其信仰之維。儒家之所以要求人要有羞恥意識,是因為它預設了天道的規(guī)范性:“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者,恥也?!边@種語境中的羞恥感固然源于人的內省,但內省的原則源于對天和天道的信仰:“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泵鎸V大、高明、悠久的天和天道,欺騙是徒勞的:“吾誰欺,欺天乎?”既然天和天道不可欺,人才需要“誠乎中,形于外”,不斷省察自己的行為,對不符合天道的念頭和言行感到羞恥。這種信仰在漢代董仲舒那里獲得了強化,更加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內心生活和行為舉止:“災者,天之譴也;異者,天之威也。譴之而不知,則畏之以威。”人和國家倘若行為不端,必受天地之警告、譴責、懲戒。對于普通中國人來說,對天的敬畏之心是道德感的基礎。在苦難和危機降臨時喊一聲“天”,個體既可以獲得救贖、皈依、解脫之感,又可以為自己的思與行提供準則。正因為虔信天可懲惡揚善,國人才會祈禱和懺悔。在關漢卿的名劇《感天動地竇娥冤》中,竇娥雖發(fā)出了“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的質疑和感慨,但仍然相信自己的冤情會感動湛湛青天,故而祈求天降異象,以證明自己的冤屈。后來,青天果然使白練無血、三伏降雪、楚州亢旱數(shù)年。顯然,竇娥心中的天無時無刻不在對世人的言行進行審判。有冤情者會通過天之裁決為自己伸冤,犯過錯者也由于因天命之劍高懸而生出畏懼和悔恨之情。正由于以天道為尺度,國人的內省才有了依據(jù),恥感文化方能生成和延續(xù)。
與國人相比,信仰基督教的西方個體更習慣于懺悔。懺悔又稱告解,乃信徒承認之罪失的行為,幾乎總是顯露出明晰的羞恥意識。個體懺悔的對象表面上是神父,實為上帝。他們心目中的上帝全知、全能、全善,時刻從最高的高處審視眾生。上帝不但以終極目標引導世人,而且以律法約束信徒的思想、言語、行動。如果說對上帝的敬畏促使人懺悔的話,那么,當上帝的律法內化為內在的道德準則時,行善的自豪感和犯錯的羞恥感就會同時誕生。每當我閱讀奧古斯丁的《懺悔錄》時,我都會被作者懺悔的激情所打動。奧古斯丁的懺悔對象是位于“天外之天”的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無限者。如果沒有對至高者的信仰,那么,他就無需時刻坦白自己、敞開內心、訴說自己的悔恨和羞恥意識。由此可見,西方的罪感文化和恥感文化同樣源于信仰。
信仰之所以會造就恥感文化,是因為它為人設定了終極目標和絕對法則。有了終極目標和絕對法則,人才可能判斷自己當下行為的意義,從而對已經(jīng)發(fā)生、正在發(fā)生、即將發(fā)生的事產生自豪感和羞恥感。沒有終極目標和絕對法則的引導和約束,人當下的行動就會缺乏方向和尺度,就無法區(qū)別正義和不義,自然會淪落為無恥者。中國當代恥感文化的衰落之所以始于20世紀90年代,是因為90年代的中國開始進入信仰全面式微的階段:由于復雜的因緣際會和力量博弈,傳統(tǒng)的對天的信仰、從西方泊入的共產主義信仰、晚清以來開明知識分子培育的對自由—平等—博愛的信仰,均被沖擊、壓抑、解構乃至遺忘。隨之而來的是精神上“無法無天”的時代,勝者為王的叢林法則開始支配大多數(shù)國人。此后,在眾多國人參演的漫長生活喜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勝者、敗者、羨慕者和嫉恨者,卻絕少會發(fā)現(xiàn)知恥者和懺悔者。大凡腐敗(從行政腐敗到醫(yī)療腐敗、學術腐敗、教育腐敗)而被揭露,人們的本能反應是:此乃斗爭之結果,被揭露者和懲罰者肯定得罪了重要的權力主體。在這種語境中,要求他人懺悔和言說羞恥成為展示權力的手段,拒絕懺悔和言說羞恥則成為自我保護戰(zhàn)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于是,幾乎所有關于懺悔和恥感的話題都指向他人而非內心,源于內省的羞恥感成為稀缺的體驗,恥感文化日益孱弱。
公正地說,并非所有中國人都喪失了羞恥感。那些依然有所信仰和敬畏的人,依舊在從高處和遠處審視自己,為自己的不義和缺失感到羞恥。遺憾的是,與龐大的無信仰和無恥感的人群相比,他們不但數(shù)量少得不成比例,而且處于被遺忘、忽略、抑制的邊緣狀態(tài),其所造就的恥感文化難以影響更多的人。對于絕大多數(shù)國人來說,如何培育感受羞恥的能力仍是個問題。道德感歸根結底源于信仰,信仰指向精神的天空,因此,不重建國人的精神之天,就無法全面重建恥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