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美
摘要:語文課堂教學在素質教育中既處于基礎地位,又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而高中作文教學又是語文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要加強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通過寫作訓練,引導學生把科學文化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成為適應新時代需要的有用人才。
關鍵詞: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情操;科學文化素質
興趣,就是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成功的大門是向每一個人敞開的,而培養(yǎng)興趣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能夠把人的生命力調動起來,是人們活動的強有力動機之一,使人樂此不彼。
古往今來,許多有成就的學者、科學家、藝術家、思想家,他們的事業(yè)的幼芽往往就萌生于青少年時期的興趣、愛好之中,沿著興趣開拓的道路走下去,找到了事業(yè)成功的路徑。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視寫作文為“苦差使”,似乎老師硬要他寫,只得愁眉苦臉地寫下去,草草了事;相反,有些學生對寫作文有濃厚的興趣,寫起來比較得心應手。前者是“要我寫”,后者是“我要寫”,針對這種情況,我在班里成立了“寫作興趣小組”,定期組織筆友會,辦手抄報,選取優(yōu)秀作文供全班學生傳閱,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向報刊投稿,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信心,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高中作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素質是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質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努力挖掘學生內在的情感動力,激發(fā)學生對人生、社會、民族的熱愛,培養(yǎng)高尚的愛國情操。為此,我引導學生培養(yǎng)觀察力,認識自我的巨大潛力,養(yǎng)成熱愛父母、關心他人的習慣。特意組織了一次以“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主題的筆會,結果學生寫出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優(yōu)秀作文。富有愛心的人也往往會摯愛自己的祖國。經常組織學生看報紙、參觀調查、參加升國旗儀式等活動,讓學生在情感上激起強烈的共鳴、產生愛國情感的體驗。節(jié)假日,我鼓勵學生去風景區(qū)旅游,走進大自然中去,升騰起對祖國壯麗山河的依戀。一位學生在作文中寫道:“當我置身于豐姿奧秘壯麗秀美的境界中時,心靈才真切地體會到一種超越和啟迪;一種做中國人的自豪;一種愛護她的情感便從心底產生?!本瓦@樣,把日常生活和熱愛祖國聯(lián)系起來,并把感受寫出來,寫出的文章自成高格。
二、高中作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我們要培養(yǎng)“大語文”的觀念,在語文教學上,要讓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文化知識,以奠定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的基礎。朗加納斯(古羅馬哲學家)說過:“思想宏通的人語言自然宏通;卓越的語言自然屬于卓越的心靈?!闭Z言是人類最重要的表情達意的工具,如果有了崇高的理想,超人的見解,并把它與淵博的知識巧妙地結合起來,互相滲透,最后融為一體,那么寫出來的文章水平定會更高。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特別是發(fā)散性思維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引導學生走向大自然去觀察萬事萬物的新陳代謝、景色的變化更替;參與社會活動,以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感悟能力和適應能力。正是通過各種寫作課活動,學生形成了較強的思維能力,認識、思考問題深刻多了。如一位學生寫自己用一張假幣向一位老太太買文具時,老太太熱情地接過錢,放心地放入口袋,這使小作者深感不安,并及時向老人道歉。但文章并沒有因此而止,而是更進一步寫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而自己還故意傷害老人,喪失了中學生的人格,我徹底明白了自己心靈上仍存在污垢,決心改正……”作文問題不僅是文字問題,更重要的是做人問題,文如其人。人總是在認識世界的同時認識自我的,只有完成這種認識,才能適應這個社會,才能更好地生存。只有適應了生存的人,才談得上進步、進化。唯其如此,作文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從培養(yǎng)時代新人的角度看,高中作文教學確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總之,在高中作文教學中,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尤其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愛國情操和較強的創(chuàng)造能力,使之成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文化修養(yǎng)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