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軍
摘要:在國民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社會生活的多元化是一大趨勢。外國語言不同程度地融入中國社會,學習外語是時代的需要,越來越多的人把學習好外語作為自己的重要任務,英語又是大家最熟知的一門外語。英語教學開始從幼兒抓起,這是新時期教育改革的一項內容。因此,英語教學工作者應適應時代的主旋律,積極探索和提升教學方法,培養(yǎng)高素質的優(yōu)秀人才是當今教師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英語教學;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興趣
應試教學不可避免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片面性,教學目標單一,教學方法較死板,教學內容比較陳舊。學生以學習語法知識為主,實際運用能力不理想,以致教育與生活脫離,大部分學生學了多年英語以后,發(fā)現自己聽不懂、說不好、寫不出。由此看來,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難以適應社會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應該在應試教育的基礎上,提高素質教育的層面。雙管齊下才能真正提升教學質量。那么,英語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呢?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積極性是素質教育的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英語是英語教學的基礎階段,初中學生思想較感性,根據他們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需要在感性教學的起點上引導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習興趣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習階段來培養(yǎng)。例如,對表層的認知感興趣,可以安排趣味性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英語教材中根據內容設置的生動的插圖畫,很受學生喜愛,他們在反復看畫的過程中自然就學習了知識。在課堂上進行英語對話時,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容易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其他如歌曲、游戲等都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學唱字母歌,讓學生輕松地掌握了26個字母;學唱歌謠,學生更熟練掌握了數字1—10;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不再感到困難,枯燥無味。養(yǎng)成勤動口、勤動腦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學生有著個性差異,學習能力、語言天賦、學習方法也不一樣,要因材施教,教師應多鼓勵和肯定學生,使其樹立自信心。教師要認真設計每一節(jié)課,讓學生充滿興趣,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關鍵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真正的學校乃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笨梢姡瑢W生的思維可以促進學生智慧的真正發(fā)展,有效地利用多種途徑和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非常必要的。
從語言文化習慣啟發(fā)思維。《論語?述而》篇:“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德國民主主義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就是引導”,英語單詞不同于漢字,漢字是象形字,可以望文生義,而英語單詞由拼音組成,學生在記憶單詞,理解詞義方面感到吃力,英語的連貫性使以后的學習產生障礙,學習成績總也跟不上,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注意采用各種有效的方式、方法,調動學生的眼、耳、手、腦等各種器官參加學習活動以引導他們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記憶、想象、思維等多種能力。讓學生記憶英文單詞、詞義等更輕松,讓枯燥的英語變得活潑,從而把傳授知識的方法與發(fā)展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想思維、比較思維、逆向思維等方式深入理解。如cat和cap,拼音類似,意思不同,可在課堂上拿出畫著貓和帽子的圖片通過視覺來使學生加深記憶,同時讓學生說出一些帶有cat和cap的句子來鞏固記憶。這樣,啟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記憶、辨別詞義的能力。
創(chuàng)設氛圍,拓展思維。任何事物,處于原地不動的狀態(tài),就談不上進步,意味著落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舉一反三,僵硬化的學習思想讓教師教的困難,學生學的吃力,總也學不進去。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有利于開闊思維視野。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們能創(chuàng)設一個基本接近于說英語、用英語的小環(huán)境。校園的花草樹木,優(yōu)美動聽的英文歌曲等為語言教師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師也可通過扮演角色、詩歌故事演講、日常生活小事對話等課堂活動,運用聽錄音、放錄像等手段,組織英語演說競賽、英語角等活動,創(chuàng)設語言氛圍,提高學生綜合技能。學貴有疑,南宋理學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苯處熢谟⒄Z課堂教學中應多設疑問,層層遞進,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靈活性較大的思考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善于引導學生生疑、質疑、解疑。設疑不是形式的提問與回答,而是思維上設置懸念,使學生感到困惑,進而激發(fā)解疑的愿望。例如,在講解單詞加不同的后綴變?yōu)椴煌男稳菰~、動詞時,問學生這些單詞曾在哪篇課文出現過,做何解釋。這樣,把問題拋給了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地找課文求證,學生在此過程中,提高了學習能力。江澤民同志曾深刻指出:“要迎接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和知識經濟迅速興起的挑戰(zhàn),最重要的是堅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迸囵B(yǎng)學生積極求異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可設計不同的思考題,讓學生進行討論,調動了學生積極運用不同語言材料驗證問題,質疑自己思維正確與否,訓練他們探求不同答案的求異思維能力。當學生對問題產生興趣時,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的氛圍,加強語言質疑信息的刺激,營造創(chuàng)新思維教學氛圍。教師也可通過引導、暗示、研討等多種方法,讓學生思維更加開闊。如在課堂上,注重集體的智慧,調動全體學生的思維共同研究、討論、解決問題,學生在課堂上你一言,我一語,如同比賽一樣,誰也不肯落后,提出了很多問題,收到很好的效果。恩格斯曾經說過:“思維著的精神是人類最美麗的花朵。教師作為園丁,有責任澆灌這最美麗的花朵。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是我們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p>
三、提高教師素質,是實施英語素質教育的保證
新時期的教學工作者應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素質,樹立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模范形象。熱愛自己的工作和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讓成績好的學生幫助差生一起進步,鼓勵學生,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使他們養(yǎng)成積極的心態(tài),不驕不躁的性格。同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在工作中不斷總結,改革教學方法,加強業(yè)務進修培訓,注重汲取好的教學方案,開闊視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有力推動者。
總之,伴隨社會的不斷進步,教學改革應順應時代潮流,為國家培養(yǎng)新時代的中學生,讓他們做有文化、有素質的中學生。學校教學以教師為主,教師的課堂教學直接關系到教學改革,在國家提倡實施素質教育的改革中,教師肩負著重要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