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俠
自進入新世紀以來,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蓬勃發(fā)展,其應用已遍及國民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特別是由于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視頻、影像交互的特點,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它必然會對教育、教學過程產生深刻的影響。21世紀,以計算機和網絡通訊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提高學生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成為新世紀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任務。
教育現(xiàn)代化、信息化,這是時代對教育提出的要求。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勢在必行,如何根據(jù)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設計,制作適合自己教學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以及科學地應用到學科教學當中,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當前急待解決的問題。語文是各學科之本,語文教師對此研究更是責無旁貸。下面筆者談談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中運用的優(yōu)勢。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動對某一事物有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在大腦皮層中會產生一個興奮中心,外界對他的多種感官同時刺激,而且刺激越強烈,學生的注意力越集中,感知越深刻,越有利于學生認識客觀世界。因此可以利用多媒體聲像系統(tǒng)的多彩畫面和美妙的音樂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講《愛蓮說》時播放配有圖畫、音樂和朗讀的錄像,給學生以感染力和吸引力。這種將文字符號和口頭轉述變?yōu)榫唧w可見的、形象逼真的視覺畫面的教學手段,不僅可以改變口述加板書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避免因教師講述過多給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壓抑,還可以使教學內容也呈現(xiàn)出形象生動、感染力強的特征,因而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
再如:講授《春》一文時,我設計的課前活動是:春天,你最吸引我。要求學生搜集春季的圖片,或親自畫出自己心中的春景,將它們放在展示臺上向全班學生展示,并加以描述。學生很樂意將自己的“杰作”拿到臺前向全班學生展示,當他們的作品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時,我看到了他們臉上寫滿了自豪。盡管他們的作品很幼稚,筆法很不成熟,語言表達也不太準確,但他們積極的表現(xiàn),洋溢出的無限熱情,仍讓我對他們充滿信心。
實踐證明,充分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聲像并存的特征,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和教學過程,增添課堂教學的感染力和藝術力。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極其重要。作為我國的新生力量、主力軍——當代中學生,首先應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各種途徑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如在教《“友邦驚詫”論》一文時,首先讓學生回憶歷史上的“九?一八事變”這一事件,通過圖片展示慘不忍睹的畫面,將九·一八事變的罪惡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使學生了解魯迅寫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一幕幕殘忍的畫面使每個學生的表情都很嚴肅,憤怒、悲哀、驚悸……都表現(xiàn)在了他們的臉上。于是,帶著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痛恨,對友邦丑惡嘴臉的不恥,以及使祖國變強大的決心學習課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我將從網上下載的一段動畫片帶進課堂:森林呈現(xiàn)出綠的生機,小動物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但隨著人們的隨意砍伐,清水變得污濁不堪,動物相繼死去……學生觀看動畫片,起初很興奮、輕松,而后來臉上失去笑容,教室里變得出奇的安靜,只有多媒體傳出的建筑機器的轟鳴聲。動畫片結束后,學生不住地嘆息。我問:這個動畫片反映的是什么問題?大家異口同聲:“環(huán)境保護”?!澳敲茨憧春笥泻胃惺苣兀俊睅缀鯖]有思考的時間,幾個學生同時站起想發(fā)表意見,我示意其中一人先回答,隨后學生不但指出動畫片中人們做法的錯誤,而且列舉了很多現(xiàn)實中破壞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有許多學生竟能通過現(xiàn)在與小時候環(huán)境情況的對比來說明生存環(huán)境的不斷惡化,說得頭頭是道;有的學生創(chuàng)作了環(huán)??谔枺栒偃藗兗訌姯h(huán)境保護……我見時機成熟,便亮出本課任務——話題作文:生存與環(huán)境,不但為寫作打好了基礎,而且也給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想政治課。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的一代新人,在教學中既要發(fā)展智力又要發(fā)展能力。利用多媒體可以把抽象知識直觀化,把學生很難用形象去感知的內容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時時激發(fā)學生豐富想象,對學生進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如教學《看云識天氣》一文時,盡管課文將云的特點進行了詳細介紹,但一篇文章中介紹十幾種云彩,學生難于接受,而且對于云的變化也很難理解。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手段,將各種云的彩圖展示給學生,在默讀課文基礎上,根據(jù)圖畫說出各種云的不同之處。還可放一段錄像:晴朗的天空,白云朵朵;暴雨來臨時,陰云密布……直觀形象,加上比較,學生對云的識別能力就會大大增強。
又如教學《記一輛紡車》一課時,紡車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是一種很陌生的事物,盡管課文中有所介紹,但學生頭腦中的紡車形象不深刻、不透徹。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手段,展示紡車的直觀形象,展示紡線的過程和氣勢磅礴的競賽場面,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化抽象的知識為生動的畫面,寓教于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準確理解課外內容,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效果非常好。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認知主體作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理解記憶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教師精心編制或采集的課件水平越高,學生在利用這些課件學習的時候,就越能充分發(fā)揮認知主體作用。他們可以根據(jù)個人的基礎或經計算機測試后提出的建議,自主的決定學習進程,甚至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的策略。學習的過程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高漲的學習興趣和充分的主動參與,形成了優(yōu)化的內部心理進程,與優(yōu)化的外部刺激相互作用,就能使學生獲得有效的認知。
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把聲、光、色結合起來,知識的信息通過人的種種感官接受,產生了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的積極思維,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有利于知識的系統(tǒng)化,通過錄音范讀,創(chuàng)設情境,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課堂小結對展示知識框架,讓學生加深印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記憶理解能力。
總之,多媒體教學以它豐富的多媒體形式——聲音、圖片、動畫、音樂、視頻等,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系統(tǒng),充分展示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彌補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枯燥和乏味,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師應利用現(xiàn)有的信息資源去進行適時的教育,不斷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把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樹立“大語文”觀,逐步形成一種自主學習的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