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頤
劉銘傳是晚清名臣,淮軍悍將,在鎮(zhèn)壓太平軍和捻軍的過程中由千總、都司、參將、副將升至總兵;1865年被提拔為直隸提督。在中法戰(zhàn)爭中,已解甲歸田的劉銘傳又被啟用,奉命督辦臺灣軍務,率軍作戰(zhàn),抵抗法國侵略。1885年10月臺灣設省,抗法護臺的有功之臣劉銘傳自然成為臺灣第一任巡撫。然而,如此勞苦功高的重臣,最終卻因力主企業(yè)應當商辦、“官不過問”而被清廷責問丟官。
劉銘傳20歲出頭就投靠李鴻章,自然深受李鴻章洋務思想的影響,成為主政臺灣的封疆大吏后,在臺積極推行洋務運動,成就斐然。他認為臺灣孤懸海外,民間傳統文化及保守力量較弱,且清政府對此到處都是“化外土番”的荒島,遠不如對內陸省份那樣重視,正是學習西方以求自強的有利條件。因此可以一島而“為全國之范”,進而成為“國之富強”的基礎。所以在他任職臺灣巡撫的5年(1885—1890)中,臺灣興建了許多新式企業(yè)。
早在1880年,劉銘傳就在李鴻章授意下向朝廷上了《籌造鐵路以圖自強折》,但由于頑固派的強烈反對,修建鐵路的計劃未能實現。擔任臺灣巡撫后,劉就將幾年前未能實現的愿望付諸實施,制定了以“興造鐵路為網紐、輔之以電線郵政”建設臺灣、加強臺灣與內地聯系的方針。先后在臺北設立了電報總局、全臺鐵路商務總局、郵政總局和各地支局;架設水陸電線;聘英德兩國工程師著手修建鐵路,前后歷時6年完成了基隆至新竹全長106.7公里的鐵路,成為中國人自辦自建的第一條鐵路;發(fā)行郵票,郵路遠至廈門、福州、廣州、上海、香港等地,比清政府成立的郵政官局早了近十年。因此,劉銘傳當之無愧地贏得了“臺灣現代化之父”的名聲。
1887年,劉銘傳準備將虧損不止的官辦基隆煤礦招商承辦,引起一場軒然大波,結果導致自己丟官。臺灣基隆煤礦是由湘系官僚、船政大臣沈葆楨奏請朝廷開辦,并于1878年建成投產的,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煤礦。
在當時的條件下,沈葆楨創(chuàng)辦基隆煤礦只能采取官辦形式。煤礦建成后,日產能力約300噸,比舊式煤窯高出幾十倍。從1878年到1884年,基隆煤礦生產初具規(guī)模,產量逐年上升,但官辦企業(yè)的種種弊端也越來越明顯。在中法戰(zhàn)爭中,基隆被法軍占領,中國軍隊撤退前將礦井炸毀。中法戰(zhàn)爭結束,已任臺灣巡撫的劉銘傳認為煤炭是船廠、機器局、兵輪的必需之物,不能廢棄不辦,開始著手煤礦恢復工作。劉銘傳的過人之處在于,看到官辦的嚴重弊端,決定完全商辦,以招商方式來恢復辦礦。
商人張學熙開始承辦,張接手后才發(fā)現,由于煤礦破壞嚴重,恢復生產需要大量資金,而他的資金非常有限,在經營幾個月后因嚴重虧本稟請退辦。完全靠商力不夠,劉銘傳便想以官督商辦的形式來恢復生產。他商同兩江總督曾國荃、福州船政局船政大臣裴蔭森,由這兩方與他主管的臺灣當局三方各出本銀2萬兩作為官股,同時委派補用知府張某另招商股6萬兩,合成本銀共12萬兩,添購機器,雇傭外國技師,于1887年初開局試辦。當時即規(guī)定,等到辦有成效后,再廣招商股,收回官本。
采取官督商辦后,基隆煤礦恢復順利,1887年當年的生產能力就達到日產100噸,年產17000余噸。但此時煤礦的運力明顯不足,制約了煤產量進一步提高。于是便開始修建從礦井到基隆碼頭的鐵路。但此時,官商矛盾出現,商人對進一步投資修鐵路態(tài)度消極,而劉銘傳看到生產順利,樂觀地認為鐵路工程已辦有“十分之九”,以后不需要再增加資本,便將商股退還,重新將煤礦收歸官辦。
以劉銘傳的思想之開明,曾長期力主商辦企業(yè),但在官督商辦、企業(yè)營利后還想收歸官辦,遑論他人??梢姽賳T、政府真正要將“官企”尤其是營利的官企“民營化”,確實難而又難。
不過,收歸官辦后,官辦企業(yè)的各種弊端立刻表現出來,又是月月虧損,與幾年前官辦時的情形完全一樣。無情的事實很快使劉銘傳清醒過來,轉而再次尋求商辦,一是福州船政局仍大量需要基隆煤炭,二是劉銘傳急于將官本收回。不過,有實力的華商畢竟不多,很可能一些商人對他曾經的做法心有余悸,所以募集商股的工作并不順利。此時,一位英國商人向劉銘傳提出,愿以分期償還官本銀為條件,換取20年內臺灣全部煤礦和石油的開采權。劉銘傳認為引進英資對中國有利,既可收回官本,還可得各種利稅,于是向朝廷奏章請求批準,但被清廷否決。
官辦嚴重虧損,引進外資又被朝廷否決,煤礦還不能關閉,劉銘傳只得在勉強維持中繼續(xù)作商辦打算。經過多方努力,終于有些商人愿意以官商合辦的形式承辦,為期20年。但這些商人很清楚“官”的危害,所以在合同中提出在用人、財務方面官方免予過問。其實,官辦企業(yè)或官督商辦企業(yè),官員對企業(yè)最感興趣的就是用人權與財務大權,有此二權,便可任意安插親信、貪污中飽。規(guī)定官方無此兩種權力,確實抓住了問題的要害。按此辦法,政府既不必另撥款項,又能得到煤礦生產之利,完全符合劉的意圖,所以他認為此約對官方大大有利。同時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官”對“商”的干涉有害無益,故完全同意此約。所以,在1890年8月中旬,他將基隆煤礦移交商人辦理。在給朝廷的奏折中,他說明了合約具體內容,同時還如實寫道:“除礦務,一切事宜由商經營,官不過問。”
但是,朝中反對民營商辦的力量異常強大。任總理衙門事務大臣的慶郡王奕劻帶頭反對,總理衙門和戶部聯銜上奏反對此舉,他們列出了種種反對理由,特別針對劉銘傳奏折中的“官不過問”一句聲色俱厲地質問:“此事既經官商合辦,自應官為主持,何以一切事宜悉授權于商人,官竟不能過問?”在官本位、官權大于一切的近代中國,提出“官不過問”確實太過敏感,群情洶洶之下,親政不久的光緒皇帝降旨對劉嚴斥,吏部處以其“革職留任”。但劉知道自己在官場已無前途意義,再三以病請辭,終于在1891年6月獲準。
官辦企業(yè)的民營化是晚清社會近代化轉型最重要的方面,戰(zhàn)功赫赫、為大清王朝效盡犬馬之勞的劉銘傳卻因此丟官,付出慘重代價,由此可見轉型之艱難。這固然是劉銘傳的不幸,其實更是清王朝的不幸。就在劉銘傳辭官后的第二年,基隆煤礦便不得不完全停產。寧愿維持企業(yè)官辦衰敗破產,也不愿把企業(yè)交給民營興旺發(fā)達,在此之下,清政府怎么可能引導社會成功轉型。
(摘自《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