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麗
摘要: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參加體育活動有無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習的積極性,所以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作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了幾點認識。
關鍵詞:低年級體育課;激發(fā)興趣;趣味教學
體育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每節(jié)課都要有新意,用新鮮事物、形式或角度來激發(fā)學生,啟動學生活動的動力,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從而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參加體育活動有無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習的積極性,所以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體會到情趣教學是低年級體育教學的有效手段,它使學生處于有趣味的體育活動之中,感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F(xiàn)結合實際淡幾點體會:
一、上好入學后第一節(jié)體育課
入學是兒童生活中的轉折點,六七歲的孩子在入學前無論是身體發(fā)育、心理發(fā)展,還是掌握技巧技能等方面都各有不同。在教學中,注意孩子發(fā)展中的個體差異與心理活動的特點是十分重要的。在與孩子第一次接觸中,就要區(qū)別對待,力求為所有的孩子創(chuàng)造展示才能和表現(xiàn)本領的機會,使他們都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作為教師,我十分重視第一節(jié)課的教學。第一課是孩子們入學后第一次接觸體育老師,其印象將十分深刻。第一次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體育老師應是一個親切、活潑、富有朝氣、懷有一顆童心的孩子們的大朋友。在室內講課時,我不時地邊走邊說,不時撫摸學生,糾正著他們不好的習慣,詢問他們的本領與愛好。通過第一次體育課的教學,使學生們產(chǎn)生十分盼望上體育課的意愿和喜歡體育老師的情感,為今后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創(chuàng)設新穎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的,情境中的各種因素對情感的產(chǎn)生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場地的設置和器材的使用方面要經(jīng)常變化,力求對學生形成較強的刺激。當學生來到操場時,立即被早已畫好的清晰線條,鮮明的色彩及不同的器材所吸引,學生急盼上課,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比如,以前進行跑走交替練習時,我常讓體育委員帶領學生在小場地內貼著跑,學生很快就感到疲勞。針對這一情況,我改做變換圖形走跑,注意適時調整并組成圖形,所用的器材如實心球、沙包、小墊子等。每變換一次圖形或變換一次器材,學生都會有新鮮的感覺,會產(chǎn)生新的興奮,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示范講解要直觀形象
小學低年級學生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漸向抽象思維過渡,對于抽象的東西不容易理解。我在講解動作要領及突破重難點時,經(jīng)常運用兒歌的形式或形象的比喻,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如學習跳短繩時,為了使學生能較快地學會、掌握跳短繩的方法,我用明快的兒歌配合動作練習,活躍學生情緒?!疤K”教學兒歌共6句:“一根繩子兩頭搖,先搖后跳要記牢,上下配合才協(xié)調。又像波浪又像橋,生龍活虎跳呀跳,胸中懷有大目標?!睂W生一會兒就把兒歌記住了,他們按照兒歌里的順序,先學會將繩搖到腳前跳起過繩的動作,然后在老師指導下繼續(xù)“連續(xù)跳”。先學會兒歌再練習,學生很快掌握了跳短繩的方法。
四、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
情感是人在實踐活動中產(chǎn)生的,反過來又對人的實踐活動產(chǎn)生重要影響。小學低年級學生情感的發(fā)展要進行培養(yǎng),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應盡量注意使各種活動都能達到兒童情感上的愉快和滿足。為了使學生情感得到不斷豐富與發(fā)展,需要教師在學生的情感位置上分析問題、考慮問題。
(一)把學生要學習的動作分成多個臺階去教,從動作的自由發(fā)展逐漸過渡到“規(guī)范化”。例如在學跳繩時,有些學生掌握得好,有的甚至不會。因此在教學時,對一點不會的學生,第一步只要求學會搖繩,第二步再要求先搖再跳,沒跳過去也沒關系。這樣分層次采取不同要求的教學,使學生們都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身能力提高的愉快。
(二)小學低年級學生情感是具體的,也很容易受到具體事物的支配。因此,在課堂中,對每個學生的點滴進步要做到及時表揚與鼓勵,例如設“技術動作獎”、“進步獎”、“努力創(chuàng)造獎”、“不怕困難獎”等。通過一系列表揚手段,使他們產(chǎn)生一種愉快感和榮譽感,同時也給其他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
(三)教師善于用語言啟發(fā)學生的情感。例如教蛙跳時,我一邊做生動的表演示范,一邊學青蛙叫,感情真切,學生們會不約而同地模仿著我的樣子跳起來??梢钥闯鲞@時他們的心情是非??旎畹?。
五、采用靈活多樣的教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齡初期兒童活潑好運,喜歡模仿,他們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短,對單一重復多次的活動容易失去興趣。每當這時候,我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趣味因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進行隊列隊形練習時進行游戲化改造,通過學大雁排排隊、推火車等形式,提高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另外,我還采用多種多樣生動活潑的、能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如分組輪換、小組合作、競賽、展示互動、探究討論等,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只有抓住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滿足學生需求,讓他們真正喜歡上體育課,就抓住了新課程的本質,也必能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我們的體育課也因此而永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