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林
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正在成為語文界討論的熱點。本文無意從理論角度作出更多闡釋,而想針對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把有效教學簡化成十二字,成為一線教師能夠操作的方法。這十二字簡單來說就是:課內,少講、多練、多寫;課外,少練、多讀、多看。
一、少講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很大的問題就是教師講得太多,沒有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講得太多,就會剝奪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教師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教會學生思考的方法?!吧僦v”并不是絕對的,而根據不同學生、不同學校有所不同。就目前小學語文的課堂而言,我認為應該在如下方面“少講”:
1.少重復課文的內容。對于初步具有閱讀能力的孩子而言,一篇課文學生基本都能讀懂,并了解課文的內容。但很多教師卻花了太多的時間在內容探究上,或者對課文的人文內涵作過多的挖掘,指望一篇課文就能讓學生具有某種精神品質,這樣的閱讀教學是低效的,也容易挫傷學生的閱讀興趣。
2.少講一些似是而非的語文知識。什么是真正的語文知識?哪些知識是小學生應該掌握的?目前教師在課堂上講的許多語文知識,一是在對語文能力意義不大,例如,低年級筆畫、筆順的分析、中年級文章結構的講解、高年級的修辭手法的講解,這些知識花費了很多教學時間,但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的機會很少。
二、多練
語言是一門工具,需要多加練習才會熟練。識字、寫字、閱讀、作文都是如此,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掌握。目前語文課堂上教師講得過多,一節(jié)課都是教師說、學生說,讓學生沒有太多練習的機會。而同時教師喜歡把課堂本應完成的練習布置成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失去了讀書的時間。
語文課要向數學學習一些方法,多給學生時間運用的機會。例如,低年級的寫字、中年級的拓展閱讀、高年級的快速閱讀。很多學生都配有練習冊,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題目讓學生當堂練習,讓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做完練習后,最好能當場訂正,讓學生迅速反饋知識。
三、多寫
很多老師頭疼學生的習作能力不高。究其根本原因,是習作次數不夠。習作和閱讀一樣,如果沒有一定量的積累,很難具有比較強的習作能力,巴金也曾說:“只有寫,才會寫?!?/p>
寫的內容可以包括如下這些:1.隨堂的小練筆,以達成課和寫的結合;2.實用文的寫作,例如請假條、通知、計劃。這部分內容在語文教材中出現(xiàn)得不是很多,需要給學生補充;3.當堂的快速作文。快速作文是訓練學生迅速構思、迅速行文的作文形式,在一定壓力下進行的作文,對學生參加語文測試也有幫助。
四、少練
國際上的學生閱讀能力調查表明:學生用在做練習上的時間越多,閱讀能力反而越低。學生如果在課堂上能完成練習,則在課外不用布置太多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做。教師要讓學生多做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性的練習。有的只強調記憶課文內容,對學生能力無實際作用的一些練習形式不必讓學生耽誤時間。例如,“按課文原文填空”“判斷句子的修辭手法”“填寫詞語的解釋”,這類的題目很常見,但對學生實際的語文能力幫助不大。
五、多讀
這里的“讀”是指大聲朗讀。漢語的特點之一富有音樂性,大聲朗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經典的古詩詞朗讀、背誦,而不必局限于教材中的古詩詞。還可以推薦兒歌、兒童詩、美文(如泰戈爾和紀伯倫的作品)。但是,“四書五經”等傳統(tǒng)典籍,因為不適合學生的理解能力,可以讓學生接觸,而不應統(tǒng)一要求。
既然是課外的拓展內容,教師應該更放開一些,不宜作為硬性任務讓學生“人人過關”,也不宜列入考試內容。
六、多看
“多看”是指課外的大量閱讀。語文能力提高的最重要途徑是大量閱讀,而最受孩子喜歡并對孩子最有效的讀物是兒童文學作品,例如圖畫書、兒童小說、童話、科普作品。在指導課外閱讀方面,因為教師自己很少閱讀兒童文學,給學生推薦時也顯得很無力。實際上,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既適合孩子讀,也適合大人讀。教師可以關注兒童文學出版的情況,從網上多了解一下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目。
學生的年齡越小,課外的閱讀越需要指導;學生年齡越大,閱讀趣味開始發(fā)生分化,教師反而要尊重學生的閱讀選擇。因為過多的干涉,反而會挫傷學生的閱讀興趣。
“十二個字”只是一個概略的說法,教師還需要在教學中靈活使用。最重要的是,教師要不斷反思:我的教學怎樣才能幫助學生發(fā)展語文能力?我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作業(yè)布置是否有效?常常思考這樣的問題,有助于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在課堂上做最有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