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和平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是一篇老教材,為人教版國標本第十冊第12課,蘇教版國標本第十一冊第16課。我曾多次執(zhí)教過。當再次備課時,許多對教材的解讀和設計撲面而來,林林總總,一時難以取舍。此時,“洗課”于備課顯得尤為重要。
一、“洗”教材:含英咀華,尋找支點
課文既寫了景,又寫了人,更寫了情。解讀文本,關鍵要找到“支點”,也就是文本的“靈魂”,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學設計有所依,讓教學現(xiàn)場有力量。
如果以“美”作支點:寫了色彩美、動感美、靜寂美、人情美、風俗美;或以“情”作支點:自然情、民族情……總覺得少了點什么,不足以表現(xiàn)草原內(nèi)在的精神。我一邊聽著馬頭琴演奏的樂曲《蒙古人》,一邊反復低吟著課文的首句:“這次,我看到了草原?!毕胂笾?961年夏天,已是花甲之年的老舍先生第一次來到草原,那是怎樣的驚喜——“這次,我看到了草原?!币粋€看似普通的逗號,一個看似簡單的句子,卻表達著作者怎樣的情!
老舍在文中還寫道:“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边@一切的一切,在老舍的心目中,不能只用“美麗”或“美好”二字來概括,準確地說,應該是一種境界。無論是景,無論是人,還是情,都根植于草原之上。草原賦予天空大地明麗的色彩,賦予小丘河流柔美的線條,賦予馬牛羊生命的活力。草原也塑造了草原的人民,滋養(yǎng)了這個馬背上的民族。
以“境界”作支點,草原的美麗與純凈、博大與精深在我面前徐徐展開:天是高不可及的藍,云是純潔無瑕的白,草是一塵不染的綠,還有牧羊人的歌聲,蒙古包里的奶茶,喝不盡的美酒……美無疆界,根在境界!
二、“洗”設計:化繁為簡,拎出主線
課文細膩地描寫了草原的美麗景色,每一句話,似乎都值得駐足:為什么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為什么開始總想高歌一曲,而后來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為什么說“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草原的綠色不會流動,為什么說輕輕流入云際?“繡”“流”妙在哪里……如果依次提出這些問題,將把文本肢解得體無完膚,“境界”頓失。這么多的點,需要有一根線串起。這根線就是:“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庇谑?就有了這樣的設計:
(一)體會“大”
1.為什么不說在“大地上”,而說在“天底下”?
(天地相接,天、地連一塊了。天有多大,地有多大。)
2.引導學生回憶背誦《北朝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3.文中還有什么地方,作者再次寫到了草原的大?(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么走都可以。)
(二)體會“并不茫?!?/p>
1.剛才的交流,突出了草原的大,突出了一碧千里,老舍為什么說“而并不茫?!蹦?(三個層次:清晰,一眼看到遠方;不單調(diào),有不同的顏色,形態(tài),有草地小丘河流的景,有馬牛羊的趣,有蒙古包,有人;飽含老舍的情。)
在學生交流時,注意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1)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為什么說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十指春風刺繡情,一個“繡”字讓這幅圖變得精美而又多情。)
(2)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那是怎樣的情境?
(啟發(fā)學生想象:草原與藍天相接,一直伸向云天深處,草原有種內(nèi)在的力量,有一種蓬勃的生命在涌動。小丘起起伏伏,像連綿不斷的波浪,遠遠望去,會給人流動的感覺。微風吹來,草浪起伏,輕柔地向遠處延伸,草浪輕輕流入云際……)
(3)小結:老舍在遣詞煉字上是十分講究的,被公認為“語言藝術大師”,他說過,我們寫作須去找到那最自然最恰當?shù)淖帧H绻f“繡”讓老舍筆下的圖畫精美,那么“流”則讓畫面動起來了,凸現(xiàn)了草原的生機與活力。
(4)駿馬和大?!?/p>
抓住主線,除掉許多旁枝側節(jié),也就突出了重點,“洗”出了空間,從而變“容量”為“質(zhì)量”。整個教學的線索如果混沌不清,不知著力點在哪,就需要通過洗課來選擇恰當?shù)那腥朦c,提領一頓,百毛皆順。因此要求教師既要入乎其內(nèi),更要出乎其外,研究“教什么”和“不教什么”,因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洗”設計,就是要“洗”出最佳路徑,“洗”出教學效益。
三、“洗”拓展:去粗取精,褪去鉛華
備課時總是不由自主地在作加法、乘法,想把自己知道的、資料上查到的統(tǒng)統(tǒng)告訴學生,如:播放一段錄像,既有草原的景,又有草原的一些風俗展示;陳巴爾虎旗名字的來歷是什么,打算出示一份補充資料;配樂朗讀時,播放樂曲《蒙古人》,順便介紹一下馬頭琴——蒙古民族的代表性樂器;我很喜歡席慕榮寫的詩《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以及晨光寫的《牧人的銀碗》,也想介紹給學生……想拓展的,遠遠不止這些。
關于陳巴爾虎旗的介紹,起初的預設為:
(一)有誰去過或了解“陳巴爾虎旗”?請學生介紹。(估計學生知道得有限。)
(二)課件出示中國地圖,地圖上標出陳巴爾虎旗的位置。
(三)教師介紹:1.地理位置:陳巴爾虎旗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世界聞名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中心地段。2.歷史悠久:陳巴爾虎旗是北方游牧民族成長的搖籃,先后有東胡、匈奴、鮮卑、突厥、回紇、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清雍正十年(1732年),巴爾虎蒙古人從布特哈地區(qū)遷到陳巴爾虎草原戍邊,組建“索倫八旗”,1919年成立陳巴爾虎旗。3.名稱含義:旗,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行政區(qū)劃單位,相當于縣。清置旗。由于巴爾虎蒙古人遷至呼倫貝爾的時間不同,故稱先來者為陳巴爾虎,后來者為新巴爾虎。
后調(diào)整為:
(一)課件出示詞語:陳巴爾虎旗
1.我們把這個詞語齊讀一遍,注意讀連貫。
2.旗,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行政區(qū)劃單位,相當于什么?(縣)
(二)課件出示中國地圖,地圖上標出陳巴爾虎旗的位置。
介紹:陳巴爾虎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搖籃,被譽為“天堂草原”。
兩次設計進行對比,不難看出,“洗”得簡潔了,“洗”得精要了。語文課的首要任務是引領學生在語言文字上走個來回。至于其他,也都進行了“清洗”:沒有播放錄像,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去想象,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理解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豈不更好;配樂朗讀,播放馬頭琴演奏的樂曲,以激發(fā)學生的感情,不需要介紹馬頭琴,因為那是音樂課的任務;課后再推薦學生閱讀有關描寫草原的詩文,課堂上著重引領學生閱讀文本。一切的拓展都要適合教學所需,適時,適度,讓語文課實實在在地做語文的事,返璞歸真,清水出芙蓉。
記得一首詩中寫道:“春天正在江水里洗著翅膀”,這是何等美妙的境界。愿我們備課,精于心,簡于形,“洗”出一片清新好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