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澤華
為尋找高考作文命題開放與限制、感性與理性的最佳契合點,多年來命題專家可謂煞費苦心。筆者縱向分析30多年的全國高考作文題不難發(fā)現(xiàn)其在文化情智上嬗變的特點:從感情材料入手,以哲理關系入題,材料蘊含哲理,行文強調思辨,即命題內容由重感情抒情向多理性思辨方向趨變,思維能力從感悟生活的形象認知向理性思辨的抽象思維層面提升,堅持感性的人文精神與理性的辯證思維高度契合和有機統(tǒng)一。
真題回放:國家統(tǒng)一命題中的感悟與思辨內容例舉
現(xiàn)對近20高考命題中的感性素材內容進行摘要并對其中的理性思辨角度加以列舉,以尋蹤其嬗變的基本軌跡。
1990年的感性素材為“孿生姐妹對對玫瑰花和刺的不同感受和評價,思辨角度可以為“好與壞、主與次、兩點論與重點論”;
1991年的素材為“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思辨角度可以為“外因與內因、主觀與客觀”;
1992年的感性素材為“教師勸勉學生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思辨角度可以為“對立與統(tǒng)一,歷史、現(xiàn)實與未來,靜止與變化”;
1993年的感性素材為“梧桐樹新舊樹皮的對話”,思辨角度可以為“新與舊、破與立”;
1995年的感性素材為“”,思辨角度可以為“”
1996年的感性素材為“我的財富”,思辨角度可以為“物質與精神、得與失、知足與知不足”;
1997年的感性素材為“面對困境時‘樂于助人與 ‘悄悄走開的兩種行為”,思辨角度可以為“律人與律己、得到與付出”;
2000年的感性素材為“從四個圖形符號中選一個不同類型的,其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思辨角度可以為“單一性與多樣性 、繼承與創(chuàng)新”;
2001年的感性素材為“一個年輕在人生危急關頭為保全性命而從‘名與利等七個背囊中選擇丟棄了‘誠信背囊?!?思辨角度可以為“取與舍重與輕、眼前與長遠”;
2002年的感性素材為“在冰天雪地里,登山者救助別人的同時溫暖了自己,最后共同走出困境”,思辨角度可以為“舍與得、救助別人與善待自己”;
2003年的感性素材為“智子疑鄰:對被雨淋壞的墻,富人面對兒子和鄰居同樣的建議,認為兒子很聰明,而懷疑鄰居是竊賊”,思辨角度可以為“感性認知與理性判斷、感情親疏與認識正誤”;
2004年卷Ⅰ的感性素材為“‘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和‘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等不同說法”,思辨角度可以為“兼聽與偏信、堅持與放棄”;
2004年卷Ⅳ的感性素材為“哲學家與富人關于從同是玻璃制作的窗子和鏡子里看到的分別是別人和自己的對話”,思辨角度可以為“主觀情緒與客觀印象、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
2005年卷Ⅰ的感性素材為“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揭秘建一流物理學派的談話使人詫異和不解”,思辨角度可以為“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
2005年卷Ⅱ的感性素材為“關于銹鐵錠愿意成機器不同部件的聊天的材料”,思辨角度可以為“位置和價值、大小重輕的相對論”;
2005年卷Ⅲ的感性素材為“一個人將朋友打他的事寫在沙地上,希望大風幫他忘記;卻將明友救他一命的事刻在石頭上,希望刻痕幫他銘記”,思辨角度可以為“恩與怨、記憶與忘卻”
2006年卷Ⅰ的感性素材為“烏鴉學老鷹俯沖著下去抓山羊,結果反而被獵人捕獲”,思辨角度可以為“主觀愿望與客觀條件”;
2007年卷Ⅰ的感性素材為“孩子摔跤后家庭、學校、社會的不同反應(畫面)”,思辨角度可以為“愛與害、挫折與成長”;
2007年卷Ⅱ的感性素材為“著名歌手叢飛曾大方捐贈某貧困企業(yè),但他生病后竟無人探望等”,思辨角度可以為“受助與感恩、關愛自己與幫助別人”;
2007年卷Ⅲ的感性素材為“法國化學博士別涅迪克從兩輛客車相撞激發(fā)靈感,發(fā)明了汽車玻璃薄膜而獲得法國科學界突出貢獻獎”,思辨角度可以為“偶然與必然、機遇與成功”;
2008年卷Ⅱ的感性素材為“海龜和老鷹的故事”,思辨角度可以為“愛與害、人與自然、主觀愿望與客觀規(guī)律”;
2009年卷Ⅰ的感性素材為“動物管理局為了小動物的全面發(fā)展,將短跑冠軍的兔子送進游泳培訓班,小兔子和小松鼠都很苦惱”,思辨角度可以為“揚長與避短、張揚個性與全面發(fā)展”;
2009年卷Ⅱ的感性素材為“道爾頓雖然不是生物學家和醫(yī)學家,卻成了第一個發(fā)現(xiàn)色盲的人,也是第一個被發(fā)現(xiàn)的色盲癥患者; 日本安藤抓住稍縱即逝的靈感 發(fā)明方便面等”,思辨角度可以為“偶然與必然、對立與統(tǒng)一、壓力與動力”。
嬗變尋蹤:從感性抒情向智性思辨的著力點提升
筆者在認真總結和深刻反思幾十年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經(jīng)驗教訓的基礎上得到這樣的啟示:作文命遏在題材選擇上越來越多地關注時代特征,貼近生活實際,強調價值取向。因此,對人生和社會生活的深刻感悟能力和對錯綜復雜的矛盾關系的智性思辨能力也相應地成為考查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兩個重要著力點,這也是新課標的理念在近幾年作文命題嬗變中的最直接和最充分的體現(xiàn)。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思想認識是文章的質料,有質料是首要的……質量有了,還要求其好,不好的質料當然寫不好文章?!边@里的“求其好”主要是指對生活和語言材料在感知的基礎上強調認知的深刻性?!案小迸c“悟”在心理流程上屬于兩個不同的認知階段:“感”是“悟”的前提基礎,“悟”是“感”的拓展深化。由“感”而“悟”,先“感”后“悟”,則是人的認識水平由低到高、由膚淺到深刻的漸進過程,其實質是使“聯(lián)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開和躍進,情感體驗得以加深,才性得以發(fā)揮,人格得以升華”,而“思辨”則是沿著思維的坡度步入“認識深刻”的重要階梯。因此,認知的水平與能力既要注重發(fā)掘學生的情商資源,即拓展涉及到人的情感、情趣領域,又應涵蓋學生的思維能力,即體現(xiàn)對學生的理性思辨水平的要求。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和調整后的高考作文評分要求對此都有充分體現(xiàn)。如高中新課標則強調,根據(jù)新時期高中語文教育的任務和學生的需求,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fā)設計課程目標。自2003年新修訂的高考《考試說明》則更明確地將原來的“思想健康,感情真摯”的表達順序調整為“感情真摯,思想健康”,這也表明,將對學生理性認知發(fā)展水平的考查擺到了更為突出的地位。近幾年高考作文評分在“發(fā)展等級”中更明確要求:深刻——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觀點具有啟發(fā)性;創(chuàng)新——見解新穎,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特征。在理性思維的特征上,發(fā)散思維與求同思維是一對矛盾, 而近幾年高考作文則越來越多地趨向于話題的發(fā)散性,認識的多元論,思維的辯證性,立意的多角度,能力的立體化,努力引導學生的認識水平從“感情真摯,思想健康”的基礎臺階步入“認識深刻,富有創(chuàng)意”的新天地。
三、 教學策略:在豐?理論素養(yǎng)中練就思辨的基本功
綜合分析和把握高考作文命題方式的改革與趨勢特點可以發(fā)現(xiàn),作文教學只有堅持不斷豐厚學生的生活積累和理論素養(yǎng),在增強學生對社會生活感性體驗的基礎上,練就學生理性思辨的基本功,克服少理性、重抒情的傳統(tǒng)局限,以多感悟、重思辨作為努力方向,將新大綱和新課標理念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加以落實。若干年來,筆者在作文訓練中將哲學中的“兩點論”、“一分為二”、“對立統(tǒng)一”等核心思想內容作為提高理論素養(yǎng)的重點,在提高學生思辨水平方面取得了理想效果。現(xiàn)例舉高中學生應該掌握而高考作文命題中又常寓含的20個理性思辨關系,并就其中的2例將相關的部分“感性素材”和“思辨角度”略加呈現(xiàn),供廣大師生在作文教學和思維訓練時參考。
高中學生應該掌握而高考作文命題中又常寓含的20個理性思辨關系為:1、物質與精神2、主觀與客觀3、聯(lián)系與孤立4、偶然與必然5、部分與整體6、原因與結果7、運動與靜止8、繼承與創(chuàng)新9、對立與統(tǒng)一10、個性與共性11、相對與絕對12、主要與次要13、否定之否定14、內因和外因15、前進與曲折16、量變與質變17、現(xiàn)象與本質18、感性與理性19、內容與形式20、理論與實踐。
例1
聯(lián)系與孤立
■感性素材
相依為命
看到的人都說,這是一個奇跡。
一個小小的古鎮(zhèn),一條小小的河,一座小小的石橋,一株500年的古樟。
石橋是長壽的,建于200年前還是300年前,不清楚了。反正它就造在古樟邊,兩條樹根,猶如兩根鋼梁,一直架到河對岸,這橋成了名副其實的“石木結構”,而究竟是先有橋,樹根搭過了岸,還是樹根先伸展到對岸,石橋順勢而建,也不清楚了。
記憶中清楚的是,上世紀60年代,曾經(jīng)有人要砍了樹去劈木材燒火煉鋼的,因為它與橋連成了一體,怕樹砍了,橋也塌了,就逃過了一劫。
上世紀80年代,有人建古橋動植物館,出高價想把橋移走。動手時才發(fā)現(xiàn),所有石頭的縫隙都爬滿了粗粗細細的樹根,離開大樹,這座橋就變成了一堆毫無意義的石頭,根本無法復原,就又逃過一劫。
小鎮(zhèn)位于經(jīng)濟發(fā)達的沿海地帶,20世紀90年代,這一帶的古鎮(zhèn),隨著人們錢袋鼓脹,大都舊貌換新顏。小鎮(zhèn)也想大動干戈的,但心疼祖宗傳下來的橋和樹,更怕輕舉妄動壞了風水,想來想去定不好方案,其間還拒絕了一些投資者,一拖再拖,便趕上了古民居修復保護的黃金時候。
如今這里成了著名的風景點,500年古樟冠蓋青蔥,古橋滄桑而又生機勃勃,小鎮(zhèn)上民居保存完好,最難得的是,民風淳樸,天然,不貪婪,其樂融融。
而這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相依為命的。先是橋保住了樹,再是樹保住了橋,最后是橋與樹保住了古鎮(zhèn)。要說究竟是人保住了環(huán)境,還是環(huán)境保住了人,誰也說不大清楚。
■思辨角度
1.局部與整體2.個人與集體3.牽一發(fā)與動全身4.一葉與天下秋5.科學發(fā)展與社會和諧
附例2
量變與質變
■感性素材
笨人吃餅與愚人吃鹽
在佛教文學作品《百句譬喻經(jīng)》中有這樣兩則故事:一則是“愚人吃鹽”,講的是從前有個愚人,到別人家做客,吃菜嫌淡而無味。主人知道后,給他加了一點鹽,他吃了后便覺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為有鹽,加了那么一點點鹽就那么好吃,多加一點豈不更好吃了嗎?于是,他就大吃起鹽來,其結果是又苦又澀。
另一則是“笨人吃餅”,講的是從前一個人肚子餓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個餅子。他覺得沒有飽,又一連吃了五個,還是沒有飽,于是,便吃第七個餅子,剛吃到一半,便覺得飽了。這個人非常后悔,心想:我今天飽了,是因為吃了這半個餅子,前面吃的六個都浪費了。如果早知道吃這個餅子就會飽,我先吃這半個就好了。
■思辨角度
1.量變與質變 2.基礎與提高 3.渺小與偉大 4.積累與發(fā)展 5.“又快又好”與“又好又快”
附例3
個性與共性
■感性素材
宮廷論辯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曾經(jīng)當過“宮廷顧問”。據(jù)說,有一次他在宮廷中講學,說:“凡物莫不相異”,“天地間沒有兩個彼此相同的東西”。宮女們聽了這番話以后,紛紛走入御花園,去尋找兩片完全沒有區(qū)別的樹葉,想以此推翻這位哲學家的論斷。結果,她們當然是大失所望,誰也沒有找到這樣的樹葉。因為粗粗看來,樹上的葉子好像完全一樣,可是仔細一比較,卻是大小不等、厚薄不同、色調不一、形態(tài)各異,都有其特殊性即個性。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她們揀回來的又都是樹葉,而不會是其他什么東西,盡管樹葉各不相同,它們都是樹葉,都包含有作為樹葉的一般性即共性。這里,我們就遇到了一個哲學問題即個別和一般的關系。
■思辨角度
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3.舉一與反三 4.國際接軌與中國特色5.特殊性與普遍性
(本文作者系泰興市第三高級中學校長,江蘇省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