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但缺乏選擇和連貫性?每幾個月都會淘汰一批系統(tǒng),同時新的特性也會不期而至?Android應該改變它的公眾形象了。
——尼爾?卡利斯特
Google前不久實現了Android 2.0 SDK的下載,與今年4月發(fā)布Android 1.5 SDK的時間相比間隔了6個月。與它在9月推出Android 1.6 SDK的時間甚至只相距六周。對于一款操作系統(tǒng)而言,一年內發(fā)布的版本過多了。
被bug和UI問題折磨的Android開發(fā)者們一直在向Google施壓,目的是為了讓Google盡快將最新版本帶進市場。特別是Android 2.0 SDK,因為它將成為Verizon即將推出的一款備受矚目的Droid手機所采用的操作系統(tǒng)。
但除了Verizon,與Google結盟的其他50個成員呢?它們的手機會支持哪些版本的Android呢?更重要的是,想要為Android手機編寫軟件的開發(fā)者,面對如此多版本而且隨時可能出現新版本的情況,他們該怎么辦?他們是不是也像Java人在一年一度的大型交易會上一樣,每個人都有很多選擇機會呢?
Android面臨的挑戰(zhàn)很特別。它有開源特性以及眾多手機廠商、運營商及半導體廠商的支持,這一點與RIM完全不同,因此Android的合作伙伴在修改部分操作系統(tǒng)以滿足自身需求的問題上,就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更復雜的情況體現在“山寨版”操作系統(tǒng)的版本問題上,比如眾所周知的Cyanogen,在發(fā)布之前都要仔細檢測是否與最新版本Android的功能相適應。
但與此同時,對于已經發(fā)布的那些Android手機來說,升級后的操作系統(tǒng)對其兼容性的效果如何現在尚不明朗。有消息特別指出,T-Mobile的G1可能會在這場浪潮中逐漸沒落。這對于那些早些時候購買機器的消費者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要知道,Android 2.0發(fā)布距離T-Mobile發(fā)布這款手機也只隔了一年。
在某種程度上,以上所提到的這些因素已經使得Android開發(fā)者們有些無所適從了。一方面,他們在為開源理念貫徹得最好的手機操作系統(tǒng)編寫代碼,這是很值得慶幸的一點;但另一方面,對于那些想讓應用程序的使用群盡可能大的開發(fā)者而言,這種高度開源的方式同樣意味著開發(fā)者不能確定到底應該針對哪個版本進行開發(fā)。
不久前的報道稱,手機生產廠商們已經計劃投產18種不同的Android手機,同時每種手機也會擁有不同的運營商,而其中每款手機的發(fā)布都會與其他手機相隔一定的時間,就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Verizon正在努力成為Android 2.0時代的先鋒。
但我認為,相比開發(fā)者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而言,更重要的是客戶會對它持有何種態(tài)度。大多數顧客還是會使用最初附帶的操作系統(tǒng),當然還有運營商提供的補丁。
開源,但缺乏選擇和連貫性?每幾個月都會淘汰一批系統(tǒng),同時新的特性也會不期而至?Android應該改變它的公眾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