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慶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454001)
慢性膽囊炎系膽囊的慢性炎癥性病變,是臨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發(fā)病率在 10%左右[1],約70%~95%的病人合并膽囊結(jié)石[2]。本人2007年10月~2008年4月,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方法治療慢性膽囊炎60例,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60例中,男 24例,女 36例;年齡最大 71歲,最小18歲;病程最長22年,最短3年。其中膽囊炎伴膽結(jié)石11例,單純膽囊炎49例。以上病例治療前均經(jīng)B超檢查確診,療程結(jié)束后作B超復查。主要癥狀有右上腹隱痛,疼痛持續(xù)性發(fā)作伴有陣發(fā)性加劇,并向右肩背放射,畏寒發(fā)熱,惡心嘔吐,口苦咽干,腹脹納呆,厭油膩,大便干,小便黃,舌苔黃膩,脈弦滑。
中藥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處方:柴胡15g,香附15g,金銀花20g,龍膽草10g。脘腹痛者加枳殼、檀香各10g;口苦咽干伴舌苔黃膩者加茵陳 30g,梔子30g;嘔吐、惡心者加半夏 10g,砂仁 10g。每天 1劑,水煎2次,早晚空腹服,2周為1個療程。西藥:取硫酸鎂粉劑10g,每天2次開水沖服,連服5天后停藥。
顯效(服藥2療程后,癥狀及體征消失,B超復查膽囊正常,隨訪1年以上未復發(fā))29例;有效(服藥2個療程后癥狀減輕,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疼痛程度改善)27例;無效(服藥2個療程后癥狀與治療前無明顯改善)4例??傆行蕿?3.3%。
患者,女,53歲,2007年11月4日初診?;悸阅懩已?0余年,曾屢服消炎利膽片、雞骨草丸等藥治療,癥狀時輕時重,2天前生氣后出現(xiàn)右上腹疼痛加重,伴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畏寒發(fā)熱,噯氣返酸,大便干燥,小便黃,舌苔黃厚膩,脈弦滑。證屬肝郁氣滯,肝膽濕熱,橫逆犯胃。治以疏肝理氣,清肝利膽,降逆止嘔。處方:柴胡15g,白芍20g,甘草10g,半夏 10g,枳殼 10g,厚樸 10g,川楝子15g,砂仁 10g,金銀花 20g,連翹 20g,梔子 10g,茵陳30g,龍膽草10g,金錢草30g。每天1劑,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另以硫酸鎂10g,開水沖服,每天2次,連服5天停藥。用該方加減服藥1個療程后上述癥狀基本消失,飲食正常,B超提示膽囊正常。為鞏固療效,繼續(xù)用此方加減治療2周,隨訪1年未見復發(fā)。
慢性膽囊炎為消化系統(tǒng)常見病,屬中醫(yī)“脅痛”范疇。多由肝郁氣滯,濕熱蘊結(jié)所致,膽為奇恒之腑,以降為順,以通為用,凡情緒波動,飲食不當,可導致肝氣郁結(jié)。濕熱熏蒸于肝膽,則影響肝的疏泄和膽的通降功能,使膽汁排泄不暢,郁而疼痛。用硫酸鎂口服,能刺激十二指腸黏膜,反射性地引起膽囊排空,有利膽之效。用柴胡、川楝子疏肝,香附、龍膽草清熱利膽;金銀花清熱解毒,兼有消炎作用。全方共奏疏肝理氣、清熱利膽、止痛之功效。
[1]危北海,張萬岱,陳治水.中西醫(yī)結(jié)合消化病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022.
[2]吳在德.外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