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詳,潘 慧
(1.南開大學 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 天津,300071;2.廣西教育學院,南寧,530023)
元情緒:危機處理中領導者的自我情緒管理
周 詳1,潘 慧2
(1.南開大學 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 天津,300071;2.廣西教育學院,南寧,530023)
元情緒是個體對自我情緒的覺知、體驗、評價、描述與監(jiān)控的能力。危機既涉及社會組織層面的突發(fā)事件,又涉及個人心理層面的特殊心理狀態(tài),在基于社會組織層面的危機管理與基于個人心理層面的危機干預相結合的全面危機處理中,元情緒已成為領導者不可或缺的能力。元情緒具有體現(xiàn)生命自覺的自我意識特性和統(tǒng)領各種情緒相關事務的執(zhí)行功能特性,并在情緒明晰度、注意度與強度三方面存在差異。有效提升領導者元情緒能力的方法主要包括元情緒自評、情緒機理學習、情緒感知與識別,以及情緒聚焦、情緒回溯、外部強化與身心調(diào)適等技術的運用。
領導力;危機處理;元情緒;自我情緒管理
危機處理是個人與組織生存發(fā)展的重要能力,領導者在危機處理中的情智表現(xiàn)極大地影響著組織決策和行動方向。元情緒是個人整體情智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元認知對認知過程進行的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與自我調(diào)節(jié),元情緒是一種主體對自我情緒的覺知、評價、描述與監(jiān)控的能力。元情緒能力強的人較易進入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分辨自己各種不同的心情狀態(tài),并能有效地運用這種能力調(diào)控、指導自己情緒和行為。當領導者元情緒力不足時,對于組織而言,其決策權威過于集中、信息流程緊縮、對危機反應僵化、易形成官僚政治現(xiàn)象、慌亂處理資源管理上的壓力;對于組織成員而言,將致使信息處理過于緊縮、欠缺決策準備、自我價值觀念混亂、事后經(jīng)常做噩夢、失眠、易緊張、焦慮、沮喪、缺乏自信。相反,元情緒能力良好的領導者可以隨時掌握信息、遠離謠言、建立強大支持網(wǎng)絡、主動應對,并且講求時效、樂觀冷靜、盡力支持他人、協(xié)助疏導情緒,并與他人一同正確處理危機。
因此,有必要結合元情緒研究的相關成果,積極探索領導者元情緒在危機情境下的作用及提升領導者元情緒的有效路徑,以便促進領導者成功地應對各類危機,并通過領導者有效的自我管理達成由內(nèi)而外的領導,最終實現(xiàn)由領導者內(nèi)在和諧(peace within)向人際和睦 (peace between)與世界和平(peace among)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1][2](P1)
危機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指相對于社會和組織層面而言的突發(fā)事件,即“對一個社會系統(tǒng)的基本價值和行為準則構架產(chǎn)生嚴重威脅,并且在時間壓力和不確定性極高的情況下,必須對其做出關鍵決策的事件。 ”[3](P122)相關的危機處理著重于危機管理(crisis management),以便采用科學的策略對危機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進行管理,將危機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危機管理專家史蒂文·芬克(Steven Fink)認為:“危機管理是指組織對發(fā)生危機的所有因素的預測、分析、化解、防范等等而采取的行動。包括組織面臨的政治的、經(jīng)濟的、法律的、技術的、自然的、人為的、管理的、文化的、環(huán)境的和不確定的等等所有相關的因素的管理。 ”[4](P25)
二是指相對于個人心理層面而言的特殊心理狀態(tài)。危機的出現(xiàn)是因為個體意識到某一事件和情境超過了自己的應付能力。相關的危機處理著重于危機干預(crisis intervention)以便當事人避免自傷或傷及他人,并恢復心理平衡與動力。
關注個體心理層面的危機理論被稱為基本危機理論。基于系統(tǒng)思維的危機理論被稱為擴展危機理論,該理論充分考慮使一個事件成為危機的社會、環(huán)境和境遇的因素,不僅從心理分析理論而且從一般系統(tǒng)理論、適應理論和人際關系理論中吸取有用的成分。其中,系統(tǒng)理論主要基于人與人、人與事件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影響,而不強調(diào)處于危機中的個體的內(nèi)部反應。適應理論認為,適應不良反應、消極的思想和損害性的防御機制對個體的危機起維持的作用,當適應不良行為改變?yōu)檫m應性行為時,危機就會消退。人際關系理論的要點是,如果人們相信自己,相信別人,并且具有自我實現(xiàn)和戰(zhàn)勝危機的信心,那么個人的危機就不會持續(xù)很長的時間。
顯然,危機管理和危機干預這兩種處理模式的結合為危機處理提供了更為完整的應對框架。本文以元情緒為切入點,關注危機情境下領導者的自我情緒管理,旨在綜合運用基本危機理論與系統(tǒng)危機理論的思想,從心理與行為層面為危機處理中的領導力發(fā)展提供建議。
情緒具有近期效應(限制理性思維)和終極功能(適應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心理活動的組織者。[5]危機是“有可能變好或變壞的轉(zhuǎn)折點或關鍵時刻”(英文韋伯詞典)。危機是“一種情景狀態(tài),其決策主體的根本目標受到威脅,在改變決策之間可獲得的反應時間很有限,其發(fā)生也出乎決策主體的預料”。[6](P13)危機情境下,當事人的各種情緒狀態(tài)及其變化會對決策與工作績效有重要影響。[7]
“元”(meta)的概念產(chǎn)生于哲學家Alfred Tarski(1956)對內(nèi)省法的自我證明悖論的哲學思考。[8]他針對客體的水平提出了元水平的概念:客體層面是關于客體本身的表述,而元層面則是關于客體層面表述的表述,存在于客體水平和元水平之間的這種區(qū)別使人們可以將一個過程作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同時進行的過程來分析。這個概念的基本思想是“元層次在某種意義上獨立于概念本身所代表的客體層次”。相對于元認知(meta-cognition)對認知過程進行的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與自我調(diào)節(jié),[9]元情緒(meta-emotion,metamood)指對情緒的體驗與思考,又被譯為“次情緒”、“反省情緒”、“后設情緒”。元情緒最早由Gottman于1996年在考察父母如何對待孩子情緒的研究中意外發(fā)現(xiàn),[10]是一種主體對自我情緒的覺知、體驗、評價、描述與監(jiān)控的能力,[11][12]是內(nèi)省情智,[13]也是個體對情緒相關事務的各項執(zhí)行功能 (executive function),包括對自己或他人各式情緒行為有一套特定的情緒反應、認識、理解、評估及運用,具有覺知及指揮情緒運作的功能。[14](P267-297)其中,元情緒覺知指能分辨不同的情緒感受,意識到情緒感受代表的意義,預感到情緒、情感的發(fā)展方向,并對自我情緒進行描述和表達,可使沒有達到意識層面的模糊情緒清晰化,把情緒信息轉(zhuǎn)化為表情和語言認知信息。元情緒體驗指個體對自己情緒的情緒性反應,即對于初級情緒產(chǎn)生了次級情緒,如害怕(次級情緒)自己所產(chǎn)生的憤怒(初級情緒)。體驗與認知思考不是互補對等的,甚至在與意識無關的情況下就已發(fā)生了作用。元情緒調(diào)節(jié)是指把情緒體驗和情緒表達調(diào)整到符合自己需要和與情景協(xié)調(diào)的過程,而元情緒的監(jiān)控主要指主體把感知和體驗到的自我情緒經(jīng)評價后控制在某一狀態(tài)范圍內(nèi)。元情緒有短期與長期之分,長期的元情緒可能導致沮喪甚至心理壓抑,或激發(fā)某些特定情緒,還會影響個人特質(zhì)、心理動力學、家庭和群體動力、組織氣氛、情緒障礙。
元情緒與情緒的自我管理密切相關,基于自我管理的情緒智力是最根本的領導力。[15](P45)有高情緒智力的人首先是能夠清楚地認識自我,掌握一些自我情緒調(diào)控的工具,通過調(diào)控自我的情緒來影響自己的行為,然后再影響別人——影響朋友、影響家人、影響下屬、影響上司、影響同級;能夠影響陌生人,把陌生人變成熟人,把熟人變成朋友,一旦變成了朋友關系,就有了廣泛的人脈,有了人脈就有了財脈。能夠影響別人就有了影響力,就有了個人權利,有了個人權利,就有可能獲得職位權利,就會在一個組織中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16]
危機情境下,元情緒水平較高的領導者能監(jiān)控自己的情緒,避免情緒化的生氣、害怕、沮喪,保持樂觀、冷靜、快樂、開朗,能激勵自我與他人、尊重信賴他人、隨時審視自我情緒表達,防止工作憂郁(career blues)、不會沉浸于悲傷之中,會表現(xiàn)出最佳的自我管理技術和延遲滿足能力,能用同理心締造最佳團隊,提高工作效率,及時疏導組織中萌生的沖突,并透視組織缺點,針對組織中的問題加以修復。元情緒水平較低的領導者常是以恐懼、生氣、責備來代替解決問題,無法注意他人問題與煩惱,縱容謠言流行,忽視壓力源,誤解社會真相,壓力中缺乏精力、創(chuàng)造力和人際互動。[17][18][19]人們察覺到負性事件形成壓力時會產(chǎn)生尋求解決問題的動機,因此情緒覺知是應對危機的重要機制。當危機受害者正處于高度傷害的體驗過程中時,他若無法覺知負性情緒,將損害其理性功能,導致受害者企圖用修改社會既定規(guī)則、對社會角色及領導者表達不滿等方式來平衡情緒的失調(diào);但此時如果大家警覺彼此的感受、分享意見,并互相協(xié)助轉(zhuǎn)移情緒,將使情緒迅速恢復正常。[20]
元情緒理論是情感智力理論研究的深化和發(fā)展,該理論是在吸收當代情感智力和元認知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建構起來的。元情緒具有以下特性。
Salovey基于對情緒智力的研究而提出的元情緒是一種主體對自我情緒的覺知、評價、描述與監(jiān)察的能力,以及對其產(chǎn)生的原因、過程、結果進行分析和調(diào)控的能力。元情緒有三種功能:感知和體驗自我情感的能力、表達和評價自我情感的能力、調(diào)解和控制自我情感的能力。[21](P125-154)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Self-awareness)是一種多維度、多層次的復雜心理現(xiàn)象,它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三種心理成分構成。Salovey等人的研究表明,從自我意識和自我教育的角度來說,情緒智力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對自身情緒活動的反思。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經(jīng)常會對自己前一情緒活動產(chǎn)生情緒反應,如會因為對愛人發(fā)怒而感到羞愧或內(nèi)疚,這后一情緒反應促使人們將自己的前一情緒活動當做客體加以反思,以理想自我的要求來審視、評價自己的情緒活動,并可能在日后的情緒活動中加以控制和改進。類比“元認知”的特點和功能,認為這種后情緒反應及其反思實際上就是情緒活動中的“元情緒”,它作為自我意識的一部分直接參與人的情緒活動,并同時從目標與手段、現(xiàn)在與將來、現(xiàn)實與理想、短期與長遠等方面審視、評價人的情緒活動的適宜性和效能性。元情緒是個體監(jiān)控、調(diào)節(jié)自身情緒活動乃至隨即實現(xiàn)的重要心理機制,是情緒智力的重要方面,是情緒智力培養(yǎng)或訓練所不可或缺的心理環(huán)節(jié)。[22]許遠理提出了與Salovey類似的元情緒理論,[13]他把情感智力內(nèi)涵分為“對象”和“操作”兩個維度進行研究?!皩ο蟆笔侵盖橹?,由內(nèi)省情智、人際情智、生態(tài)情智三個主因素構成;“操作”是指情緒智力的活動方式,由感知和體驗情感的能力、表達和評價情感的能力、調(diào)節(jié)和控制情感的能力三個方面組成。這兩個維度進行組合,可得到九種不同結合,每種結合代表一種情感智力,共構成九種情感智力。其中內(nèi)省情智部分包含的三種情感智力分別是:感知和體驗自我情感的能力、表達和評價自我情感的能力、調(diào)解和控制自我情感的能力。這內(nèi)省情智三要素幾乎與元認知結構中的三種認知成分(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jiān)控)完全對應。鑒于此,他把內(nèi)省情智的感知和體驗能力、表達和評價能力、調(diào)節(jié)和控制能力作為建構元情緒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據(jù)此許遠理等編制并標準化了九要素情智量表。[23]
Gottman等人 (1996)提出的元情緒 (metaemotion philosophy),是指對自我情緒與他人情緒的一套有組織的感受與想法,[10]而臺灣大學葉光輝認為元情緒是個體對情緒相關事務的各項執(zhí)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相當于所有情緒的CEO。執(zhí)行功能涉及許多基本的心理加工過程,是心理學研究的前沿問題之一。Stuss和Alexander(2000)在其額葉功能決定執(zhí)行功能的假說中指出,執(zhí)行功能包括情緒表現(xiàn)、社交與性格發(fā)展、意識與潛意識三個方面。[24]具有執(zhí)行功能特性的元情緒包括對自己或他人各式情緒行為有一套特定的情緒反應、認識、理解、評估及運用,具有覺知及指揮情緒運作的功能,可以用來察覺自己與他人細微情緒行為背后的需求與目的,同時可作為調(diào)節(jié)或指導自己在特定情境下應該如何表現(xiàn)情緒的重要依據(jù),必要時還可以作為引導或教育他人如何處理情緒事件的重要依據(jù)。
Gohm(2003)從情緒調(diào)節(jié)個體差異的角度提出元情緒的三個維度。[25]第一是情緒明晰度(clarity)。指個體區(qū)分和描述特定情緒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意識到情緒的好或壞。該維度是元情緒的基本內(nèi)容和結構,如果個體對自己的情緒中認識不清晰,會導致對情緒體驗困惑,而且在一些情境中可能會出現(xiàn)難以預料或者不適宜的情緒表現(xiàn)。因此,非適應性的情緒調(diào)節(jié)結果,會導致個體試圖削弱情緒以避免不可預料的行為發(fā)生。反過來,避免體驗情緒又會降低對情緒清晰性的認識,導致出現(xiàn)情緒困擾,表現(xiàn)為難以進行情緒調(diào)節(jié)或者以一種紊亂的方式調(diào)節(jié)情緒。第二是情緒注意度(attention)。指個體對情緒給予注意和重視的傾向性。對情緒很少給予注意的個體,很難進行情緒調(diào)節(jié),因為其認為情緒的產(chǎn)生與任何事件無關。而對情緒注意過多或認為情緒非常重要的個體,也很少進行情緒調(diào)節(jié),因為其認為情緒幾乎與任何事件都有關而無從調(diào)節(jié)。而只有對情緒給予中等注意者最可能對情緒進行有效的調(diào)節(jié)或管理,也最少出現(xiàn)情緒困擾。第三是情緒強度(intensity)。即個體體驗到典型情緒的強度,它與喚醒度,生理或神經(jīng)的表現(xiàn)相聯(lián)系。情緒強度太大的個體可能意識到情緒的影響,但進行情緒調(diào)節(jié)的難度更大。元情緒的三個維度對不同的認知活動影響不同,與個體心理健康的關系也不盡相同,如過度的情緒注意可能與焦慮有關,過高的情緒強度則可能導致攻擊等外部行為問題。
Salovey 1995年編制出特質(zhì)性元情緒量表(Trait Meta-Mood Scale,TMMS),在中國修訂后TMM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6]它共有26個條目,由三個分量表組成:通過情緒注意(Attention)量表,了解當事人對自己情緒的注意程度;通過情緒辨別(Clarity)量表,了解當事人對自己情緒理解的清晰程度;通過情緒恢復(Repair)量表,了解當事人從情緒狀態(tài)恢復平靜的程度。特質(zhì)性元情緒量表采用自評的方式來測量個體對自己情緒經(jīng)驗反思能力的差異。
葉光輝提出元情緒可從六個層面進行評估。第一是察覺性(awareness):指當事人是否可以敏感、正確地察覺、關注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反應,是否提醒自己要重視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反應。第二是接受性(acceptability):指當事人是否尊重自己和他人所表現(xiàn)的各種情緒反應,并且認為這些情緒在生活上有其意義與重要性。第三是溝通性(communication):指當事人是否愿意與自己和他人溝通討論與情緒反應相關的信息。第四是原因性(causality):指當事人是否愿意花時間去理解自己和他人產(chǎn)生情緒現(xiàn)象的原因。第五是處理性(manipulation):指當事人會采取何種方式介入或處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行為。第六是教導性(coaching):指當事人是否教導自己和他人在不同情境下,如何適當?shù)卣宫F(xiàn)情緒行為。[27]
元情緒表現(xiàn)為四種類型。情緒教導型(emotioncoaching):當事人典型特征是對自己和他人的負面情緒反應是關注的,也能接受并尊重其各式情緒反應,一旦發(fā)現(xiàn)心情不好或有情緒困擾問題時,會主動思考情緒發(fā)生的來龍去脈,并會安撫并處理不喜歡的情緒反應。情緒不干涉型(emotion-noninvolvement):當事人的典型特征是對自己和他人的負面情緒反應不在意,放任各式情緒表現(xiàn),對情緒不予理睬,對于如何處理不喜歡的情緒反應是忽視的,通常認為順其自然是處理情緒的最佳方式。情緒摒除型 (emotiondismissing):當事人的典型特征是對自己和他人的負面情緒反應雖敏感但卻是挑剔的,會批評各式的負面情緒表現(xiàn),一旦發(fā)現(xiàn)心情不好或有情緒困擾問題時,總覺得它們是沒有什么道理的,所以會專制固執(zhí)地要求自己和他人趕快去除它們,否則會給予必要的處罰,因此其處理不喜歡的情緒反應方式常是要求盡快摒除它們。情緒失控型(emotion-dysfunction):當事人的典型特征是面對自己和他人的負面情緒時,常會引發(fā)自己的神經(jīng)質(zhì)反應,甚至造成自己出現(xiàn)失控的行為,因此排斥討論負面情緒發(fā)生的原因,并且認為負面情緒以及自己的失控行為是莫名其妙的,也時常懊悔自己所采取的處理方式。
情緒對于領導力的影響不容忽視,領導者要首先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情緒在心理結構中占有重要位置,而情緒的影響最終必然體現(xiàn)在個人行為上。首先,情緒作為適應的手段,起著驅(qū)動有機體采取行動的作用,成為支配有機體隨意或不隨意的,本能或認知的行為的重要心理能力。其次,情緒作為一種狀態(tài),經(jīng)常存在于腦的活動過程中,給有機體提供注意保持的力量,使有機體專注于外界一定事物,成為有機體認知加工時有利或不利的腦活動的背景。情緒狀態(tài)促進或延緩、增強或阻礙加工的效率,影響加工的選擇且支配加工的方向。最后,情緒作為一種特質(zhì),為構筑人格的框架增添重要的成分。感情特質(zhì)在人格中的成分使個體具有主動或被動、內(nèi)向或外向、敏捷或遲鈍、易感或沉靜等個性特征,而不同的個性特征往往適合的工作類型不同。[28](P9)
情緒的產(chǎn)生要依賴于大腦皮層與皮層下部位的相互作用。阿諾德認為情緒性刺激在皮層上產(chǎn)生對事件的評估,只要事件被評估為對機體有足夠重要的意義,皮層就會興奮并立即下行激活丘腦系統(tǒng),丘腦系統(tǒng)改變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動而激起身體器官和運動系統(tǒng)的變化。此后,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動上行再次通過丘腦而達到皮層,并與皮層的最初評價相結合,純粹的意識經(jīng)驗即轉(zhuǎn)化為情緒體驗。
情緒與機體生理喚醒有密切的聯(lián)系,但情緒絕非單純由生理喚醒所決定。情緒賴以產(chǎn)生的源泉在于情境事件,但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又不是刺激事件直接、機械地決定的。人怎樣弄懂當前的情境刺激,它對人有什么意義和作用,都需要通過認知評價來揭示。阿諾德認為情緒產(chǎn)生于評價過程。他指出,情緒體驗是有機體對刺激事件的意義被覺知后產(chǎn)生的,而刺激事件的意義來自評價。[29]例如,在森林里遇到一只熊,會產(chǎn)生極大的驚恐。然而,在動物園里看到阿拉斯加巨熊時,不但不產(chǎn)生恐懼,反而使人產(chǎn)生興趣和驚奇。此類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領導者自然也會在領導中因工作狀況變化而產(chǎn)生情緒波動,領導者往往要比下屬員工面對更多的復雜環(huán)境以及臨時突發(fā)的特殊狀況。拉扎勒斯認為,情緒的發(fā)展來自環(huán)境的信息。領導者在面對眾多的復雜環(huán)境信息時,是否能夠冷靜地分析判斷,是確定其領導力水平的重要標準。
對于情緒的覺知并不完全由個體掌控,心理學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普遍認可人存在著兩種相對的意識狀態(tài),即有意識狀態(tài)和無意識狀態(tài)。在有意識狀態(tài)時,個體能夠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行為,注意力也不會因外界或自身情緒的干擾而迷失、夸大或產(chǎn)生過度反應,反而在情緒紛擾中仍可保持中立自省的能力。優(yōu)秀的領導者需要這種能力,因為只有在中立自省的有意識狀態(tài)下,個體才有可能進行冷靜的思考,對當前的形勢進行理性的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也只有在領導者的理性行為中,員工才會逐漸地對組織產(chǎn)生可信賴感和安全感。任何事物必然存在兩面性。處在無意識狀態(tài)時,個體無法自覺控制情緒,會導致智力活動能力的降低,領導者在這個時候很容易對形勢做出不全面甚至是錯誤的分析,也就是所謂的“感性”因素過多,缺乏應有的“理性”。心理動力學家認為,人的許多行為不是自由選擇的,而是深藏于一個人內(nèi)心的力的動力活動或相互作用,這些力的性質(zhì)和強度決定人的行為,而這些力基本上是無意識操作的,因此人們往往不知道自己行為的真正動機,至于這些力所采取的活動形式,則深受個人童年期經(jīng)驗的影響。心理分析的一個關鍵命題是深層次假說和無意識決定論,即認為人的幾乎所有的心理活動都是無意識發(fā)生的,都是由躲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無意識動機激發(fā)的。作為人類表達情感體驗的重要途徑,情緒的產(chǎn)生不僅是由當前的環(huán)境刺激與自身的認知評價所決定,而且還會受到經(jīng)驗的影響。
在元情緒覺知方面可依據(jù)C.Steiner的 “情緒感知等級”逐級提高自己解讀情緒的能力。第一級:麻木(麻木無情、不知道感覺或情緒);第二級:身體感覺(感覺到身體生理變化即軀體化);第三級:原始經(jīng)驗(感覺到強烈惱人騷動卻無法了);第四級:語言障礙(感覺到但無法表達和談論);第五級:分辨(能分辨不同情緒、情緒強度并能夠表達);第六級:起因(了解引發(fā)情緒的原因和事件);第七級:同理心(領略或洞察他人情緒的直覺和判斷能力);第八級:互動(了解人我情緒并預測情緒如何互動)。
情緒識別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當事人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從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逐步具體化的過程。情緒識別可以細分為兩項子技術,即情緒性質(zhì)甄別、情緒強度與比例確認。在情緒性質(zhì)甄別中,為了辨析自己目前整個情緒狀態(tài)的構成性質(zhì),可以將許多描述情緒狀態(tài)的語詞隨機排列;語詞數(shù)量在30-50,要求其盡可能包括各類情緒表現(xiàn)。在此基礎上,先根據(jù)自己最近的情緒體驗,挑出那些最接近自己情緒體驗的詞語,并用筆做出記號。然后,將選出的語詞按其性質(zhì)進行歸類,把那些只是程度不同、角度不同但基本屬于同一性質(zhì)的語詞歸為一類,如將悲傷、傷心、傷感痛苦歸為悲哀一類,將不安、緊張、心慌歸為恐懼一類。整個過程要求細細品味、不能急于求成。在情緒強度與比例確認中,為了辨析自己各類性質(zhì)情緒成分的相對強度,要求我們學會用氣球大小象征情緒強度,情緒強度越大,對應的氣球越大,并用筆畫出這種對應關系。為了辨析自己各類性質(zhì)情緒成分的分布情況,要求我們學會分辨一天或一周內(nèi)被各種情緒纏繞的時間分配比例,并以餅圖的方式畫出這種比例,為避免視覺與精確度的誤差,精確度達到5%即可。
另外,當事人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緒模式與狀態(tài)還應主動收集來自他人的反饋意見,如領導者積極搜集追隨者的評價,領導者可以個別約談有關人員,征求他對自己平時工作生活中的一些行為表現(xiàn)的看法,借以了解下級對自己平日情緒表現(xiàn)的反映。談話過程中要營造一種平等相待、坦誠相見的氛圍,被約談者才能講心里話;領導者也可以根據(jù)需要采用集體問卷法,這是收集大量資料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問卷采用無記名的方式以去掉集體成員的彼此戒備心理;領導者還可以利用相關會議,以誠懇的姿態(tài),征詢與會成員對自己的意見,同樣會獲得一些真實寶貴的看法,采用這種方式時,領導者一般不用解釋說明,一旦解釋說明,別人會理解你不想聽意見,只是做做樣子,結果會無功而廢。[30](P153-154)
情緒聚焦(emotion focusing)是提高與培養(yǎng)元情緒能力的方法之一,主要目標是增強情緒的覺察、加強情緒的辨識和改變情緒。“情緒不能發(fā)生真正的轉(zhuǎn)變,除非已經(jīng)真正體驗到這種情緒”。[31](P151-166)情緒聚焦包含到達和離開兩個部分,“到達”指關注、覺察、接納情緒,“離開”指情緒整合與改變。當事人可嘗試關注正發(fā)生的情緒或重新激活已發(fā)生的情緒,評估這些情緒中的適應性成分,轉(zhuǎn)換適應不良情感和信念,形成新的自我組織和概念體系。通過接納自己的情緒體驗,智慧地運用情緒所提供的信息和反應傾向來解決生活問題。情緒聚焦時可以通過情緒回溯 (emotional recalling)的方式,對各種無名之火、莫名之躁,甚至對各種疾病痛苦或悲劇快感的深層意義溯本求源。在進行情緒回溯時可以聯(lián)想為紐帶,沿著自己心靈發(fā)展軌跡反向追憶,慢慢體味、細細咀嚼自己過去所曾經(jīng)體驗到的各種情緒,從而平復情緒并產(chǎn)生認知領悟。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和書寫方式進行情緒回溯,通過寫作方式來直面負性情感和想法具有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效果,寫作使零散的記憶連貫起來,文字處理幫助個體感受到一種可控感和連貫性的認知評價。敘述任務使人直面壓抑的事件和創(chuàng)傷經(jīng)歷,釋放了壓抑的心理資源。此外,重復性寫作增進了反思和領悟過程,這些心理過程反過來促進了積極情感的建構和自我接納??傊洈?chuàng)傷性事件能幫助被試重獲控制感和重新評價他們的創(chuàng)傷性經(jīng)歷。[32]
強化是指通過采用適當?shù)氖挛飦碓黾臃磻膹姸取⒏怕驶蝾l度的過程。其中“適當?shù)氖挛铩狈Q作“強化物”,通常是合意的刺激物,它既可以是物質(zhì)性的,也可以是象征性的。最簡單的強化物是那些無須學習我們便本能地做出反應的刺激物,如食物、水和溫度等。這類強化物被稱作初級強化物。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影響我們的大多數(shù)強化物不是初級強化物,而是次級或條件化的強化物,即我們已經(jīng)通過學習將其同初級強化物聯(lián)系起來的事物,例如金錢獎勵和口頭表揚等。當外部刺激與個體的內(nèi)心需要完全相同時便達到了良好的正強化效果。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又叫積極強化,通過呈現(xiàn)想要的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例如,一位管理裝配流水線的負責人,嚴謹認真,總是以一副鐵青的面孔看管著流水線。工人們也兢兢業(yè)業(yè),但效率總是不理想。當有一天這位負責人家里發(fā)生天大的喜事時,他面帶微笑與每一位工人打招呼,當天的工作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這樣的轉(zhuǎn)變無疑就對這位負責人的情緒控制起到了正強化作用。之后,這位負責人總是面帶微笑迎接每一位員工。負強化又被稱為消極強化,通過消除或終止厭惡不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負強化的過程又稱為“回避學習”。此外,懲罰通過適當?shù)姆椒▉韷阂?、減少或消除某一行為也可以達到與強化相同的效果。懲罰也有正負之分。正懲罰是通過厭惡刺激來降低反應頻率。例如,一位性格急躁的領導,要求員工既要高質(zhì)量又要高速率地完成工作任務,結果反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個領導極力避免的結果反而發(fā)生了,使他反思自己在領導過程中急躁情緒的危害之處。負懲罰指通過消除愉快刺激來降低反應頻率。例如,一位性格略顯暴躁的上司追求完美,對于下屬的錯誤行為總是憤怒指責,導致下屬面對每項工作時都有些畏懼,反而使自身的工作能力大打折扣,最終員工的工作績效每況愈下。這樣的結果就能夠?qū)υ撋纤菊_認識自己的情緒控制問題起到了負懲罰的作用。情緒的無意識狀態(tài)對于行為結果的影響本身就是對于領導者的一個外部刺激,任何一個領導者都希望自己的做法是英明決斷,自己與同事的關系是和諧共處,自己的團隊是無堅不摧……處在領導地位的人,能力已經(jīng)普遍得到周圍人的認可,當事與愿違的事情不斷發(fā)生時,領導者應首先進行自我剖析,也許問題的關鍵就是自身情緒的影響。這樣的外部強化效果比較好,但對于一個團隊的建設,一個領導者的領導力提高來說,成本過高。如果在一個團隊中建立起良好的督導組織和獎懲制度,隨時發(fā)現(xiàn)領導者情緒的問題,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注意對于個人的情商情緒的培養(yǎng)和調(diào)節(jié),綜合考慮領導者各方面能力和工作表現(xiàn),給予恰當?shù)莫剟詈蛻土P,那么成效就會很顯著。
充分運用身心調(diào)適技術,包括放松調(diào)節(jié)、呼吸調(diào)節(jié)和想象脫敏等方法。例如,領導者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個性急躁的弱點時,就應主動對自己進行心理放松和心理暗示,用語言暗示自己“不要急”,“急躁會把事情辦壞”等等。放松調(diào)節(jié)法多用于對付逆境時的自我調(diào)節(jié),通過身體各部分主要肌肉的系統(tǒng)放松練習,可抑制伴隨著緊張而產(chǎn)生的生理反應,從而減輕心理上的壓力與緊張焦慮情緒。呼吸調(diào)節(jié)法則運用一些特定的呼吸方法,以解除逆境帶來的精神緊張、壓抑、焦急和順境中所出現(xiàn)的異常激動、亢奮等。常用的呼吸調(diào)節(jié)法有深呼吸練習、嘆氣練習、充分自然式呼吸練習、拍打練習等。想象脫敏法可以通過想象現(xiàn)實生活里的各種情境,學會在想象的情境中調(diào)節(jié)自己,從而能在真實的場合下應對不恰當?shù)那榫w發(fā)應。輔之以生物反饋儀對身心交互作用進行監(jiān)測與調(diào)整,其成效會更為顯著。
參考文獻:
[1]Golema n D,Boyatzis R.So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biology of leadership[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8,(9).
[2]Burien,J.Meditations of Virginia Satir:Peace within,peace between,peace among[M].WA:Avanta The Virginia Satir Network,2003.
[3]Rosenthal U,Charles M T,t Hart P.Coping With Crisis: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Riots and Terrorism [M].Springfield:Charles C.Thomas,1989.
[4]薛瀾,張強,鐘開斌.危機管理:轉(zhuǎn)型期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5]莊錦英.論情緒的生態(tài)理性[J].心理科學進展,2004,(6).
[6]Hermann C F.International Crisis:Insights From Behavioral Research[M].New York:Free Press,1972.
[7]古若雷,羅躍嘉.焦慮情緒對決策的影響[J].心理科學進展,2008,(4).
[8]汪玲,方平,郭德俊.元認知的性質(zhì)、結構與評定方法[J].心理學動態(tài).1999,(1).
[9]Flavell J 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quiry[J].America Psychologist,1979,(10).
[10]Gottman J M,Katz L F,Hooven C.Parental meta-emotion philosophy and the emotional life of families: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eliminary data[J].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1996,(3).
[11]Salovey P,Stroud L,Woolery A,Epel E S.Perceive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tress reactivity and Symptom reports: further explorations using the trait meta-mood scale[J].Psychology and Health,2002,(5).
[12]Gohm L.C.Mood regulation and emotion intelligence:individual differenc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3).
[13]許遠理.元情緒理論的建構及其作用[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
[14]葉光輝.父母的后設情緒理念類型及測量 [A].胡臺麗,許木柱,葉光輝.情感、情緒與文化:臺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 [C].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2002.
[15]Goleman,D.Emotional intelligence[M].N.Y.:Bantam Books.1995.
[16] 徐寧.情商與領導力[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7,(12).
[17]Goleman D.What makes a leader[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12).
[18]Tossman D.EQ-vogue or value[J].New Zealand Management,1999,(5).
[19]Clawson J G&Haskins M E.Beating the career blue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0,(3).
[20]Pearson C M,Clair J A.Reframing Crisis Manag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1).
[21]Salovery P,Mayer J D,Lee S,Goldman et al.Emotional attention,clarity,and repair:explor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using the Trait Meta-Mood Scale[M].In J.W.Pennebaker (Ed.) Emotion,disclosure,and health.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5.
[22]喬建中.情緒智力研究的前沿動向[J].中國臨床康復,2004,(36).
[23]許遠理,李亦菲.情感智力“九要素”理論建構及量化研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2).
[24]Gohm L.C.Mood regulation and emotion intelligence:individual differenc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3).
[25]Stuss D T,Alexander M P.Executive functions and the frontal lobes:a conceptual view[J].Psychological Research,2000, (3-4).
[26]齊艷,李川云,李愛軍.元情緒量表(TMMS)在1000名新兵中的修訂和初步應用[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3).
[27]葉光輝,鄭欣佩,楊永瑞.母親的后設情緒理念對國小子女依附傾向的影響[J].中華心理學刊,2005,(2).
[28]孟昭蘭.情緒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9]喬建中.當今情緒研究視角中的阿諾德情緒理論[J].心理科學進展,2008,(2).
[30]姚懷山.情感型領導藝術[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31]Greenberg L.S.Emotion-focused therapy for depression [M].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5.
[32]Smyth,penebaker.Written emotion expression:effectsizes,outcome types,and moderating variables[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8,(11).
[責任編輯 李沖鋒]
Meta-Emotion:Emotional Self-Management of Leaders in Crisis Handling
ZHOU Xiang1&Pan Hui2
(1.Zhou En-lai School of Government,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 China;2.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Nanning 530023,Guangxi,China)
Meta-emotion is a kind of self-awareness,self-evaluation,self-description and self-monitoring capabilities of emotions.Crisis includes both the emergent events from society and organization aspect and the specific individual state of mind from psychological aspect.In the course of comprehensive crisis handling combining the crisis management with regard to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aspect and the crisis intervention with regard to the personal psychological aspect,meta-emotion has already become leader’s indispensable ability a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emotional self-management.Meta-emotion relates to self-awareness and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differs among individuals in emotional clarity,attention,and intensity.The ways of improving meta-emotional competence of leaders include meta-emotion evaluation,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emotion,emotion perceiving and discrimination,as well as using the skills of emotion focusing,emotional recalling,external reinforcement and psychosomatic adjustment.
leadership;crisis handling;meta-emotion;emotional self-management
C933
A
1674-0955(2010)02-0064-07
2010-01-16
周詳(1968-),女,天津人,心理學博士,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潘慧(1961-),女,廣東南海人,法學博士,廣西教育學院副院長。
本文受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TJJX08-2-072)、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09YJAXLX011)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