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003 廣州軍區(qū)桂林療養(yǎng)院 鄧宗奎 龔潤秀
中醫(yī)學歷來就十分重視預防保健,早在二千多年前的醫(yī)籍《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預防保健思想,強調養(yǎng)生保健以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通過提高正氣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襲,來確保身體健康。
中醫(yī)“治未病”一詞最早出現在《內經》中,具體體現在“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兩個方面,是防病和治病的重要原則,而被歷代醫(yī)家所推崇。《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形象生動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性,這種觀點蘊含著以預防為主的醫(yī)學思想?!秲冉洝氛J為在未病之前,要重視形體和精神的調養(yǎng),主張要“順應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jié)陰陽而調剛柔”,強調以提高正氣抗邪能力為主的攝生觀。既病之后,則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防止疾病傳變。“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即外邪侵襲人體,是由表及里、由輕轉重、步步深入的。疾病的傳變,也是由肌膚到臟腑逐步深入的過程,傳至五臟終至難治。
《內經》“治未病”以預防為主的學術觀點,對后世中醫(yī)學的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東漢末張仲景《金匱要略》提出的“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即是在這一思想指導下,結合臟腑生克制化規(guī)律所制定的既病防變的措施。晉代王叔和在繼承《內經》“冬傷于寒,春必病溫”觀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yōu)闇夭?,至夏變?yōu)槭畈 ?,這個伏寒化暑的論點,也體現古人“治未病”的觀點。清代葉天士對于“治未病”的既病防變研究頗深,在《溫熱論》中指出:“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這種提法進一步闡明了“治未病”的另一層涵義,即在疾病過程中要主動采取措施,防變于先,把握時機控制病勢發(fā)展的思想。
2.1 未病先防 疾病的發(fā)生關系到邪正兩個方面,邪氣是導致疾病發(fā)生的重要條件,正氣不足是疾病發(fā)生的內在原因和根據,因此,“治未病”必須從邪正兩方面著手。在疾病未發(fā)生之前,提高正氣抗邪能力,防止病邪入侵,避免疾病的發(fā)生。
2.1.1 調攝正氣,增強機體抗邪能力 中醫(yī)認為“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氣能護衛(wèi)全身機表,防御外邪的入侵。“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這是由于正氣不足,氣的防御作用減弱,外邪才得以侵入機體而致病。人體正氣內固,臟腑功能正常,抗病邪能力就增強?!端貑枴ご谭ㄕ摗分兄赋觯骸拔逡咧?,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預防的方法:“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所以“治未病”要做到未雨綢繆,通過調攝精神情志、鍛煉身體、飲食和生活起居調節(jié)等來增強體質,提高正氣抗邪能力。
2.1.1.1 調攝精神情志,暢達真氣 中醫(yī)學認為人的精神情志活動,與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有著密切的聯系。精神狀態(tài)受情志因素直接影響,情志舒暢,精神愉快,則氣機暢通,氣血調和,臟腑功能正常,正氣就旺盛。若精神情志抑郁,則可使氣機逆亂,陰陽氣血失調,臟腑功能失常,而致正氣虛弱。“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所以,要注重精神情志的調攝,保持思想上的安閑清靜,不貪欲妄想。同時,人的精神情志活動易受四時陰陽之氣的影響,“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違背四時之氣會產生“肝氣內變”,“心氣內洞”,“肺氣焦?jié)M”,“腎氣獨沉”,“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應順四時節(jié)序,把握天地陰陽的變化規(guī)律,遵循春養(yǎng)生、夏養(yǎng)長、秋養(yǎng)收、冬養(yǎng)藏的養(yǎng)生之道,調攝精神情志,“和喜怒”,排除不良的精神刺激,保持精神情緒的穩(wěn)定和愉悅,使真氣暢達。從而達到:“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素問·上古天真論》)。
2.1.1.2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內經》認為形與神是統(tǒng)一的,“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靶闻c神具”,“神守不分”,即形神協(xié)調是健康長壽的根本保證。運動可以使形體壯實,元神充足,氣血運行通暢,正氣旺盛。后世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發(fā)明了許多強身健體的養(yǎng)生術,如五禽戲、太極拳、武術、氣功、導引、吐納等,用于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孫思邈《千金翼方》指出“動則不衰,用則不退”,積極推廣養(yǎng)生功法,認為經常適當的勞作運動,能促進身心健康。但勞作運動也要適度,《素問·舉痛論》有“勞則氣耗”之說。而且“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臥傷氣”(《素問·宣明五氣篇》)。過度勞累或過度安逸,都不利于健康。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鍛煉項目,并持之以恒,做到動靜結合,而達到氣血、陰陽的協(xié)調平衡。
2.1.1.3 飲食調節(jié)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生病起于過用”(《內經》)。飲食五味能化生陰精,而為生命的本源之一。故而飲食應調勻,五味適宜。若偏食過用,諸如飽饑失常,飲食不潔,則反而有害,引發(fā)多種疾病。即所謂“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痹論》)。所以,合理的飲食和充足的營養(yǎng)是健康的必要條件,飲食不足,缺乏必要的營養(yǎng),影響氣血的化生,則可致體質虛弱。但暴飲暴食,又可損傷脾胃。飲食偏嗜,又會使體內某些物質過多或不足,從而影響正常生理功能,不利于體魄增強。
2.1.1.4 生活起居調節(jié)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具,而盡終天年,度百歲乃去”(《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養(yǎng)生保健應懂得自然變化規(guī)律,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對飲食起居有適當的節(jié)制安排。不要“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jié)”(《素問·上古天真論》)。若違背養(yǎng)生法則,其恣意妄為,放松縱欲,貪圖一時歡樂,耗竭天真精氣,必定會未老先衰。
2.1.2 講究衛(wèi)生,防止病邪侵襲 六淫邪氣、時行疫癘、七情內傷、飲食勞逸、蟲獸外傷等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故“未病先防”除了增強體質,提高正氣抗邪外,還要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首先,講究衛(wèi)生,要避免環(huán)境、水源、食物污染和疫源的擴散。漢代王充《論衡》中說:“飲食不潔凈,天之大惡也”,說明病從口入,古人已有所認識。周代《禮記·內則》說:“凡內外,雞初鳴,灑掃室堂及庭”;在唐代《千金翼方》中就有“常習不唾地”之說,即不要隨地吐痰。所有這些,說明了我國古代就有講究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同時,人感邪發(fā)病,多因氣候變化異常,如非其時而有其氣,驟冷暴熱,疾風暴雨,人體不能適應寒暖的變化,易感邪發(fā)病,故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說:“皆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jié),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故應根據四時氣候環(huán)境的變化,在飲食和生活起居上加以調節(jié),做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內經》)。
2.2 既病防變 即在疾病發(fā)生后,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發(fā)展和傳變。
2.2.1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外邪侵襲人體,如不及時治療,病邪就有可能由表及里,以致侵入內臟,使病情愈來愈重,治療也愈難。因此名醫(yī)張仲景,把既病防變作為“治未病”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首先,要早期治療。在疾病之初,要不失時機地給予正確治療,盡量祛邪于萌芽階段。其次,治未病的臟腑。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腑經絡在生理上相互聯系,而在病理狀態(tài)下成為疾病傳變的內在依據,故張仲景將治未病的臟腑作為既病防變的重要措施。此外,由于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病邪由表及里,以致到達骨髓,終致不能治,《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便有所記述:“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因此,在防治疾病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及傳變途徑,做到早期診斷、有效治療,才能防止其傳變。
2.2.2 把握疾病傳變規(guī)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難經》指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謂也?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于脾,故當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肝屬木,脾屬土,肝木能乘克脾土,故臨床上治療肝病,常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這是既病防變的具體應用。此外,清代著名醫(yī)家葉天士根據溫熱病傷及胃陰之后病勢進一步發(fā)展耗及腎陰的病變規(guī)律,主張在甘寒養(yǎng)胃的方藥中加入某些咸寒滋腎之品,也是既病防變法則具體應用的范例。
總之,中醫(yī)“治未病”的預防保健思想,是中華醫(yī)藥幾千年來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這種以預防為主的養(yǎng)生保健理念與我國現代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把預防工作放在首位的指導方針是一致的。我們要把這種預防保健思想和法則,更好地應用于防病、治病和養(yǎng)生保健的實踐中,把“治未病”這一中醫(yī)預防醫(yī)學之瑰寶繼續(xù)承傳和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