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濤 張道培 張淑玲 付勝奇
鄭州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三科 鄭州 450003
認知功能障礙是影響中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因此越來越受到研究者們的關(guān)注。在眾多的致病原因中,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vascu lar cognitive im pairment,VCI)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不容忽視,其被公認是一種高度流行和可以預(yù)防的綜合征[1]。安理申治療輕、中度認知功能障礙,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和生活能力的作用已得到肯定[2],丁苯肽可以增加缺血區(qū)腦血流量,對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損傷有改善作用,可促進患者功能恢復[3],而關(guān)于安理申和丁苯肽聯(lián)合應(yīng)用治療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研究報道甚少,本研究擬探討安理申和丁苯肽聯(lián)合應(yīng)用對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非癡呆的治療作用。
1.1 臨床資料
1.1.1 病例選擇標準:病例納入標準:①65歲以上,男女不限;②H achinski評分<4分,排除血管性癡呆;③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分,排除抑郁癥;④符合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非癡呆(vascu 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 VCIND)型的診斷標準;⑤受教育年限≥12年。VCIND的診斷標準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 ocA)。MoCA是由Nasreddine等[4]編制的專用VCI篩查工具,包括視空間執(zhí)行能力、命名、記憶、注意、語言流暢、抽象思維、延遲記憶、定向力等8方面的認知評估,共計30分,如果受試者受教育年限小于12年者,在測試結(jié)果上加1分,校正文化程度的偏倚,得分越高認知功能越好,26或以上為正常,測試時間約10 min。
1.1.2 病例排除標準:①意識障礙;②伴有影響認知功能的其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如嚴重的Parkinson病);③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腦出血、腦血栓、嚴重的冠心病、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嚴重的糖尿病、嚴重聽力及視力障礙;④入院前持續(xù)存在言語障礙等影響對認知功能的評估的疾病;⑤患者及家屬病史提供不可靠;⑥嚴重的腦瘤或腦手術(shù)史及外地居住者。
1.2 評定標準 由2名專門培訓后的臨床醫(yī)生,采用標準指導語,用統(tǒng)一問卷,對受試對象進行中文版的MoCA測評,測試結(jié)果專人準確記錄。為獲得真實效果,盡量單獨與老年人交談測試。評價治療前后患者視空間執(zhí)行能力、命名、記憶、注意、語言流暢、抽象思維、延遲記憶、定向力等8方面的認知功能變化。
1.3 方法
1.3.1 分組方法:連續(xù)入選2009-02~2009-07我院神經(jīng)內(nèi)三科門診及住院患者,將符合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的88例患者依就診順序隨機分為3個組,安理申和丁苯肽聯(lián)合治療組30例,安理申治療組30例,對照組28例,入選患者均完成試驗研究。3個組年齡、性別及病情等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患者之間一般情況比較
3組各項指標經(jīng)分組t檢驗、χ2檢驗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各組之間患者一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3.2 治療方法:安理申(衛(wèi)材公司生產(chǎn))和丁苯肽(石藥集團生產(chǎn))聯(lián)合治療組給予安理申5 mg口服,1次/d,丁苯肽0.2 g口服,3次/d,連續(xù)服藥28 d,安理申治療組僅給予安理申5 mg口服,1次/d,對照組未用明顯改善認知功能的藥物。
1.4 觀察方法 3組患者分別在治療前進行MoCA量表的測評,治療后2、4個月分別隨訪患者,再次進行MoCA量表的測評。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治療前和治療后2、4個月MoCA評分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治療前后數(shù)據(jù)比較用配對t檢驗。組間計量數(shù)據(jù)比較用分組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安理申和丁苯肽聯(lián)合治療對VCI認知功能的改善 安理申和丁苯肽聯(lián)合治療30例VCI患者2個月和4個月后,以M oCA評分作為檢測工具,認知功能的改善明顯好于安理申治療組及對照組,見表2。
表2 各組之間治療前后MoCA評分的變化 (±s)
表2 各組之間治療前后MoCA評分的變化 (±s)
?
安理申治療組,治療前后認知功能改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安理申和丁苯肽聯(lián)合治療組與安理申治療組認知功能改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認知功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安理申和丁苯肽聯(lián)合治療對M oCA評分主要子項目的改善 安理申和丁苯肽聯(lián)合治療組,分別對MoCA主要子項項目進行比較分析,觀察各子項目的改善情況。(包括視空間與執(zhí)行功能、注意、延遲回憶、定向),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MoCA主要各子項目的變化 (±s)
表3 治療前后MoCA主要各子項目的變化 (±s)
?
安理申治療組,治療前后MoCA主要各子項目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安理申和丁苯肽聯(lián)合治療組與安理申治療組MoCA主要各子項目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MoCA主要各子項目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概念近年來逐漸得到人們的認識,是由于各種血管病變引起的認知功能下降。血管因素主要指腦內(nèi)血管,可以是這些血管本身的病變,也可以是顱外大血管及心臟病變間接影響腦內(nèi)血流灌注;認知障礙則包括各種水平的認知功能下降[5]。目前認為,VCI包括3種情況[5-6],即VCIND、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伴有血管因素的阿爾茨海默病(A lzheimer's disease,AD)即混合性癡呆。而本研究只針對VCIND,而且限制了受教育年限,提高了研究的同質(zhì)性。
臨床上治療認知功能障礙的主要藥物[6]有膽堿酯酶抑制劑,如特可林、多奈哌齊等。腦血循環(huán)及腦代謝改善劑,如麥角堿、吡咯脘類藥物。非甾體抗炎藥。雌激素替代療法。拮抗類淀粉蛋白藥等,但最新研究也證實鈣離子拮抗劑,尼莫地平等對于改善認知功能也有效。
不管是阿爾茨海默病或是混合性癡呆,血管因素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7],而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更是強調(diào)了血管因素在認知功能異常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某些能改善腦血流量的藥物亦能改善VCI患者的癥狀,血管因素作為新的研究點[8],給認知障礙的研究課題提出新的挑戰(zhàn)。
安理申是具有高度選擇性的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通過擬膽堿機制增加大腦皮質(zhì)膽堿水平,治療輕中度認知和記憶減退[9]。丁苯肽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消旋-3-正丁基苯酞,研究表明丁苯肽可阻斷缺血性腦卒中所致腦損傷的多個病理環(huán)節(jié),有較強的抗腦缺血,減輕腦水腫,改善腦缺血后腦的能量代謝,改善缺血區(qū)微循環(huán),抵制神經(jīng)細胞凋亡,抗腦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10]。因此,丁苯肽能減輕腦缺血損傷,降低病殘程度,對于缺血性卒中具有較強的治療作用。
目前治療認知功能障礙多忽略了對血管源性因素進行積極干預(yù)。本研究應(yīng)用安理申和丁苯肽聯(lián)合治療VCI患者,結(jié)果顯示,安理申和丁苯肽聯(lián)合應(yīng)用對VCI患者的認知功能、行為能力改善效果較單用安理申明顯,是改善VCI患者認知、行為功能更為有效的方法。進一步研究表明,二者聯(lián)用還能明顯改善VCI患者認知異常的各個主要方面,提示安理申和丁苯肽聯(lián)用能起到廣泛改善認知異常的作用,也說明改善腦缺血和神經(jīng)細胞線粒體功能對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丁苯肽對認知功能異常的治療作用,動物實驗研究已經(jīng)逐漸得到證實[11],然而臨床研究還尚欠缺。本研究通過臨床病例對照研究證實,安理申聯(lián)合丁苯肽治療VCI患者的認知功能異常有較好的效果,與動物實驗有相一致的結(jié)論,值得臨床推廣。
綜上所述,安理申聯(lián)合丁苯肽對VCI患者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優(yōu)于單用安理申。進一步的研究還需要探討臨床患者單用丁苯肽對認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1] Hachinski V,Iadecola C,Petersen RC,et al.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and stroke-canadian stroke netw ork vascular cognitive im pairm ent harmonization standards[J]. Stroke,2006,37(9):2 220-2 241.
[2] How ard RJ,Juszczak E,Ballard CG,et al.Donepezil for the treatment of agitation in A lzheimer's disease[J].N Engl J M ed,2007,357(14):1 382-1 392.
[3] Zhou HD,Wang YJ,Li JC,et al.Frequency and risk factors of vascular cognitive im pairm ent three months after ischemic stroke in china:the Chongqing stroke study[J].Neu roepidem iology,2005,24(1/2):87-95.
[4] Nasreddine ZS,Phillips NA,Bedirian V,et al.The Mon 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 oCA:a b rief screening tool for m 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Am Geriatr Soc,2005,53(4):695-699.
[5] Zhou H,Zhao Z.Diagnosis advances in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J].Journal of Nanjing M edical University,2009,23 (4):224-227.
[6] 汪皖君,王新平.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8,11(9):130-132.
[7] Dem aerschalk BM,Wingerchuk DM.Treatment of vascu lar dementia and vascular cognitive im pairment[J].Neu rologist, 2007,13(1):37-41.
[8] 閆福嶺.重視A lzheimer病與腦缺血的共病研究[J].國際腦血管病雜志,2006,14(11):801-802.
[9] Pirchl M,Marksteiner J,H umpel C.Effects of acidosis on brain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 and cholinergic neurons:relevance to vascular dementia and A lzheimer's disease[J].Neurol Res,2006,28(6):657-664.
[10] Samanta M K,Wilson B,SanthiK,et al.A lzheimer disease and itsm anagem en t:a review[J].Am JTher,2006,13(6): 516-526.
[11] Peng Y,X ing C,Xu S,et al.l-3-n-butylphthalide improves cognitive impairmen t induced by intracereb roventricular infusion of amyloid-beta peptide in rats[J].Eu r J Pharm acol, 2009,621(1/3):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