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論當代生態(tài)美學之核心范疇“家園意識”

2010-03-20 16:03曾繁仁
關鍵詞:存在論海德格爾家園

曾繁仁

(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山東濟南 250100)

試論當代生態(tài)美學之核心范疇“家園意識”

曾繁仁

(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山東濟南 250100)

“家園意識”不僅包含著人與自然生態(tài)的審美關系,而且蘊涵著更為本真的人的詩意棲居之意,是生態(tài)存在論美學的核心范疇之一。它作為生態(tài)美學的重要范疇首先由海德格爾提出并闡發(fā),并成為“同一個地球”這一現(xiàn)代生態(tài)觀中的必有之意。而從源頭上來說,它則是中西方文化的母題。在古代希臘神話與圣經(jīng)中就有人類回歸家園的內容,而中國古代《詩經(jīng)》、《周易》與詩詞中也包含濃郁的家園意識?!凹覉@意識”具有重要的現(xiàn)代價值與意義,需要加以繼承發(fā)揚。

家園意識;生態(tài)存在論美學;現(xiàn)代生態(tài)觀;母題

在現(xiàn)代社會中,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和精神焦慮的加劇,人們普遍產(chǎn)生了一種失去家園的茫然之感。當代生態(tài)審美觀中作為生態(tài)美學重要內涵的“家園意識”,即是在這種危機下提出的?!凹覉@意識”不僅包含著人與自然生態(tài)的關系,而且涵蘊著更為深刻的、本真的人之詩意地棲居的存在真意。“家園意識”集中體現(xiàn)了當代生態(tài)美學作為生態(tài)存在論美學的理論特點,反映了生態(tài)美學不同于傳統(tǒng)美學的根本之點,成為當代生態(tài)美學的核心范疇。它已經(jīng)基本舍棄了傳統(tǒng)美學之中外在的形式之美的內涵,而將人的生存狀況放到最重要位置;它不同于傳統(tǒng)美學的立意于人與自然的對立的認識論關系,而是建立在人與自然協(xié)調統(tǒng)一的生存論關系,人不是在自然之外,而是在自然之內,自然是人類之家,而人則是自然的一員。正是以“家園意識”為出發(fā)點才構建了生態(tài)美學的“失意的棲居”、“場所意識”、“四方游戲”、“參與美學”、“生態(tài)審美形態(tài)”與“生態(tài)美育”等等有關范疇?!凹覉@意識”植根于中外美學的深處,從古今中外優(yōu)秀美學資源中廣泛吸取營養(yǎng)。

一、海德格爾存在論哲學-美學中的“家園意識”

首先我們要談的就是海德格爾存在論哲學-美學中的“家園意識”。因為,海德格爾是最早明確地提出哲學與美學中的“家園意識”的,在一定意義上,這種“家園意識”就是其存在論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1927年,海氏在《存在與時間》一書中圍繞存在論哲學有關人之“此在與世界”的在世模式這一問題論述了“此在在世界之中”的內涵,認為其中包含著“居住”、“逗留”、“依寓”即“家園”之意。他說:“‘在之中’不意味著現(xiàn)成的東西在空間上‘一個在一個之中’;就源始的意義而論,‘之中’也根本不意味著上述方式的空間關系?!小痆in]源自innan-,居住,habitare,逗留?!產(chǎn)n[于]’意味著:我已住下,我熟悉、我習慣、我照料;……我們把這種含義上的‘在之中’所屬的存在者標識為我自己向來所是的那個存在者。而‘bin’[我是]這個詞又同‘bei’[緣乎]聯(lián)在一起,于是‘我是’或‘我在’復又等于說:我居住于世界,我把世界作為如此這般熟悉之所而依寓之、逗留之。”[1]63-64由此可見,在海氏的存在論哲學中“此在與世界”的在世關系,就包含著“人在家中”這一濃郁的“家園意識”。人與包括自然生存在內的世界萬物是密不可分的和交融為一體的。

但在工具理性主導的現(xiàn)代社會中,人與包括自然萬物的世界——本真的“在家”關系被扭曲,人處于一種“畏”的茫然失其所在的“非在家”狀態(tài)。他說:“在畏中人覺得‘茫然失其所在’。此在所緣而現(xiàn)身于畏的東西所特有的不確定性在這話里當下表達出來了:無與無何有之鄉(xiāng)。但茫然駭異失其所在在這里同時是指不在家。”[1]218又說:“此在在無家可歸狀態(tài)中源始地與它自己本身相并。無家可歸狀態(tài)把這一存在者帶到它未經(jīng)偽裝的不之狀態(tài)面前;而這種‘不性’屬于此在最本己能在的可能性?!盵1]328這就說明,“無家可歸”不僅是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特有感受,而且作為“此在”的基本展開狀態(tài)的“畏”還具有一種“本源”的性質,而作為“畏”必有內容的“無家可歸”與“茫然是其所在”也就同樣具有了本源的性質,可以說是人之為人而與生俱來的。當然,在現(xiàn)代社會各種因素的統(tǒng)治與沖擊之下,這種“無家可歸”之感就會顯得愈加強烈。由此,“家園意識”就必然成為當代生態(tài)存在論哲學-美學的重要內涵。

1943年6月6日,海德格爾為紀念詩人荷爾德林逝世100周年所作的題為《返鄉(xiāng)——致親人》的演講中明確提出了美學中的“家園意識”。本文是對荷爾德林《返鄉(xiāng)》一詩的闡釋,是一種思與詩的對話。他試圖通過這種運思的對話進入“詩的歷史惟一性”,從而探解詩的美學內涵?!斗掂l(xiāng)》一詩,突出表現(xiàn)了“家園意識”的美學內涵。他說:“在這里,‘家園’意指這樣一個空間,它賦予人一個處所,人惟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其命運的本已要素中存在。這一空間乃由完好無損的大地所贈予。大地為民眾設置了他們的歷史空間。大地朗照著‘家園’。如此這般朗照著的大地,乃是第一個家園‘天使’?!盵2]15海氏認為,這里的“家園意識”其實就是存在論的具有本源性的哲學與美學關系,是此在與世界、人與天的因緣性的呈現(xiàn),在此“家園”中,真理得以顯現(xiàn),存在得以綻出。為此,他講了兩段非常有意思的話。一段說:“大地與光明,也即‘家園天使’與‘年歲天使’,這兩者都被稱為‘守護神’,因為它們作為問候者使明朗者閃耀,而萬物和人類的‘本性’就完好地保存在明朗者之明澈中了?!盵2]15這里的“大地”、“家園天使”即為“世界”與“天”之家,而“光明”與“年歲天使”則為“人”與“此在”之意,共在這“此在與世界”、“天與人”的因緣與守護之中,作為“存在的明朗者”得以閃耀和明澈。這即是“家園意識”的內涵。又說:“詩人的天職是返鄉(xiāng),惟通過返鄉(xiāng),故鄉(xiāng)才作為達乎本源的切近國度而得到準備。守護那達乎極樂的有所隱匿的切近之神秘,并且在守護之際把這個神秘展開出來,這乃是返鄉(xiāng)的憂心?!盵2]31認為詩人審美追求的目標就是“返鄉(xiāng)”,即“家園意識”。這種切近本源的“返鄉(xiāng)”之路就是做為“存在”的“神秘”的展開之路,通過守護與展開的歷程實現(xiàn)由神秘到綻出、由遮蔽到澄明。這同時也是審美的“家園意識”得以呈現(xiàn)之途。

20世紀中期以后,工業(yè)革命愈加深入,環(huán)境破壞日常嚴重,工具理性更增強了人的“茫然失去家園”之感。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對待日益勃興的科技與不斷增強的失去家園之感?海德格爾于 1955年寫了《泰然任之》一文作為回應。他首先描述了工具理性過度膨脹后所帶給人們的巨大壓力。他說,在日漸強大的工具理性世界觀的壓力下,“自然變成唯一而又巨大的加油站,變成現(xiàn)代技術與工業(yè)的能源。這種人對于世界整體的原則上是技術的關系,首先產(chǎn)生于 17世紀的歐洲,并且只在歐洲?!盵3]1236“隱藏在現(xiàn)代技術中的力量決定了人與存在者的關系。它統(tǒng)治了整個地球?!盵3]1236其具體表現(xiàn)為:“許多德國人失去了家鄉(xiāng),不得不離開他們的村莊和城市,他們是被逐出故土的人。其他無數(shù)的人們,他們的家鄉(xiāng)得救了,他們還是移居他鄉(xiāng),加入大城市的洪流,不得不在工業(yè)區(qū)的荒郊上落戶。他們與老家疏遠了。而留在故鄉(xiāng)的人呢?他們也無家,比那些被逐出家鄉(xiāng)的還要嚴重幾倍?!盵3]1234-1235現(xiàn)代技術挑動、損擾并折騰著人,使人的生存根基受到致命的威脅,加倍地墮入“茫茫外無家可歸”的深淵之中。那么,如何應對這種嚴重的情況呢?海氏的方法是“泰然任之”。他認為,對于科學技術盲目抵制是十分愚蠢的,而被其奴役更是可悲的。他說,“但我們也能另有作為。我們可以利用技術對象,卻在所有切合實際的利用的同時,保留自身獨立于技術對象的位置,我們時刻可以擺脫它們!”[3]1239同時,他認為應該堅持生態(tài)整體觀、牢牢立足于大地之上。他借用約翰·彼德·海貝爾的話說:“我們是植物,不管我們愿意承認與否,必須連根從大地中成長起來,為的是能夠在天穹中開花結果?!盵3]1241他在晚年(1966年9月23日)與《明鏡》專訪記者的談話中,談及人類在重重危機中的出路時,又一次講到人類應該堅守自己的“家”,由此才能產(chǎn)生出偉大的足以扭轉命運的東西。他說,“按照我們人類經(jīng)驗和歷史,一切本質的和偉大的東西都只有從人有個家并且在一個傳統(tǒng)中生了根中產(chǎn)生出來。”[4]這更進一步說明了“家園意識”在他的存在論哲學中的重要地位。

二、當代西方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理論中的“家園意識”

當代西方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理論中也有著豐富的“家園意識”。1972年,為籌備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宣言》和環(huán)境會議,由58個國家的70多名科學家和知識界知名人士組成了大型顧問委員會,負責向大會提供詳細的書面材料。同年,受斯德哥爾摩聯(lián)合國第一次人類環(huán)境會議秘書長莫里斯·斯特朗的委托,經(jīng)濟學家芭芭拉·沃德與生物學家勒內·杜博斯撰寫了《只有一個地球——對一個小小行星的關懷和維護》,其中明確地提出了“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的重要觀點。報告指出:“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人類進化的全球性階段,每個人顯然有兩個國家,一個是自己的祖國,另一個是地球這顆行星?!盵5]10在全球化時代,每個人都有作為其文化根基的祖國家園,同時又有作為生存根基的地球家園。在本書的最后,作者更加明確地指出:“在這個太空中,只有一個地球在獨自養(yǎng)育著全部生命體系。地球的整個體系由一個巨大的能量來賦予活力。這種能量通過最精密的調節(jié)供給了人類。盡管地球是不易控制的、捉摸不定的,也是難以預測的,但是它最大限度地滋養(yǎng)著、激發(fā)著和豐富著萬物。這個地球難道不是我們人世間的寶貴家園嗎?難道它不值得我們熱愛嗎?難道人類的全部才智、勇氣和寬容不應當都傾注給它,來使它免于退化和破壞嗎?我們難道不明白,只有這樣,人類自身才能繼續(xù)生存下去嗎?”[5]260

1978年,美國學者威廉·魯克特(William Rueckert)在《文學與生態(tài)學》一文中首次提出“生態(tài)批評”與“生態(tài)詩學”的概念,明確提出了生態(tài)圈就是人類的家園的觀點。他在列舉人類給地球造成的嚴重環(huán)境污染問題時指出,“這些問題正在破壞我們的家園——生態(tài)圈”[6]。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則于 1973年在《人類和地球母親》的第八十二章“撫今追昔,以史為鑒”的最后寫道:“人類將會殺害大地母親,抑或將使它得到拯救?如果濫用日益增長的技術力量,人類將置大地母親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導致自我毀滅的放肆的貪欲,人類則能夠使她重返青春,而人類的貪欲正在使偉大母親的生命之果——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價。何去何從,這就是今天人類所面臨的斯芬克斯之謎?!盵7]并進一步指出,現(xiàn)在的生物圈是我們擁有的——或好像曾擁有的——唯一可以居住的空間。

人類進入 21世紀以來對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愈來愈重視。美國著名環(huán)境學家阿諾德·伯林特于 2002年主編了《環(huán)境與藝術:環(huán)境美學的多維視角》一書,其中收集了當代多位環(huán)境理論家的有關論點。其中霍爾姆斯·羅爾斯頓(Holmes Rolston)在《人類到責任:自然美學和環(huán)境倫理學》一文中明確從美學的角度論述了“家園意識”的問題。他說:“當自然離我們更近并且必須在我們所居住的風景上被管理時,我們可能首先會說自然的美麗是一種愉快——僅僅是一種愉快——為了保護它而做出禁令似乎不那么緊急。但是這種心態(tài)會隨著我們感覺到大地在我們腳下,天空在我們的頭上,我們在地球的家里而改變。無私并不是自我興趣,但是那種自我沒有被掩蓋。而是,自我被賦形和體現(xiàn)出來了。這是生態(tài)的美學,并且生態(tài)是關鍵的關鍵,一種在家里的在它自己的世界里的自我。我把我所居住的那處風景定義為我的家。這種興趣導致我關心它的完整、穩(wěn)定和美麗”。又說道:“整個地球,不僅是沼澤地,是一種充滿奇異之地,并且我們人類——我們現(xiàn)代人類比以前任何時候更加——把這種莊嚴放進危險中。沒有人……能夠在邏輯或者心理上對它不感興趣?!盵8]在這里,羅爾斯頓更加現(xiàn)代地從“地球是人類的家園”的角度出發(fā),論述了生態(tài)美學中的“家園意識”。他認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人類生存繁衍的家園,只有地球才使得人類具有“自我”;因而,保護自己的“家園”,使之具有“完整、穩(wěn)定和美滿”是人類生存的需要,這才是“生態(tài)的美學”。

三、“家園意識”的文化本源性

西方與中國古代有著十分深厚的“家園意識”的文化資源。所以,我們認為“家園意識”具有文化的本源性。正是因為“家園意識”的本源性,所以它不僅具有極為重要的現(xiàn)代意義和價值,而且成為人類文學藝術千古以來的“母題”。西方作為海洋國家,同時又作為資本主義發(fā)展較早的國家,文化與文學資源中更多地強調旅居與拓展。例如《魯賓遜漂流記》等。但“家園意識”作為人類對本真生存的訴求,在其早期也是常常作為文化與文學的“母題”與“原型”的。西方最早的史詩——《荷馬史詩》中的《奧德修記》就是寫希臘英雄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zhàn)爭結束后歷經(jīng) 10年,遭遇到巨人、仙女、風神、海怪、水妖等多種力量的阻撓,終于返回家鄉(xiāng)的故事,暗含了人類歷經(jīng)千難萬險都必須返回精神家園的文化“母題”。而《圣經(jīng)》著名的有關“伊甸園”的描述,則是古代希伯萊文化中有關“家園意識”的另一種闡釋。據(jù)《創(chuàng)世紀》記載,上帝在東方的伊甸建了一個園子,園中有河流滋養(yǎng)著肥沃的土地,有各種樹木、花草和可供食用的果子,綺麗迷人,豐饒富足。上帝用塵土造出亞當,又抽其肋骨造其妻夏娃,將兩人安置在伊甸園中,至此,人與神以及自然協(xié)調統(tǒng)一,人生活在美好無比的家園當中。但上帝警告亞當、夏娃:“園中各種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便吃,只有智慧樹上的果子不可以吃,因為吃了必定死。”但是女人夏娃受到狡滑的蛇的誘惑,“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耳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他丈夫,讓丈夫也吃了”。神知道這一切后,就將亞當與夏娃逐出伊甸園,自此流浪天涯。而且,由于亞當、夏娃因貪欲而犯錯,神就役使他們耕種土地、終身受苦。如果說,古希臘奧德修斯漫長的返鄉(xiāng)是由于特洛伊戰(zhàn)爭這一神定的“命運之因”所造成,那么《圣經(jīng)》中人被逐出伊甸園卻是由貧欲造成的“原罪之因”。應該說,《圣經(jīng)》的“原罪之因”對人類更有警告的作用。后來在西方文學中“伊甸園的失落與重建”成為一種具有永恒意義的主題之一,說明“家園意識”在西方文學中具有何其重要的地位。

我國作為農業(yè)古國,歷代文化與文學作品貫穿著強烈的“家園意識”,這為當代生態(tài)美學與生態(tài)文學之“家園意識”的建設提供了極為寶貴的資源。從《詩經(jīng)》開始就記載了我國先民擇地而居,選擇有利于民族繁衍生息地的歷史。例如,著名的《大雅·綿》第三章就記載了我國先祖古公亶父率民去豳,度漆沮、逾梁山而止于土地肥沃的周原之地的過程。所謂“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筑室于茲?!庇纱耸钦f,因為周原之地土地肥沃,在這塊土地上就連長出的苦菜都甘甜如飴,因此,經(jīng)過認真仔細地籌劃、商量與占卜,表明這是一處可以立居之地,即決定在此筑家安家?!缎l(wèi)風·河廣》則更加具體地描繪了客居在衛(wèi)國的宋人面對河水所抒發(fā)的思鄉(xiāng)之情。所謂:“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敝魅斯U躅河邊,故國近在對岸,但卻不能渡過河去,內心焦急,長期積壓于胸的憂思如同排空而來的浪涌,詩句奪口而出。至于《小雅·采薇》中寫游子歸家的詩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已經(jīng)成為傳頌已久的名句。

《易經(jīng)》是我國古代的重要典藉,它以天人關系為核心,闡釋了中國古代“生生之為易”的古典生存論生態(tài)智慧,包含著濃郁的蘊涵哲理性的“家園意識”。它的乾、坤二卦有關“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以及“元亨利貞”四德之美與“安吉之象”的論述道出了天地自然生態(tài)為人類生存之本的“家園意識”。而《易·家人》卦說只有家道正,推而行之以治天下,才可“天下定矣”、“王假有家,交相愛也”等等,道出了治家有道與天下安定及家庭相融的和諧關系?!堵秘浴窞轸尴码x上,艮為山,為止;離為火,為明。山止于下,以此說明羈旅之人應該安靜以守,而又要向上附麗光明。離家旅行居于外,有諸多不便,因而卦辭曰“旅,小亨”??梢姡凹覉@意識”在我國文化與文學中的重要位置。

《復卦》是《易經(jīng)》六十四卦的第二十四卦,包含著返本與回歸之意。卦象為震下坤上,一陽爻在下,五陰爻在上,含陰到極盛,物極必反之意。不僅總結了事物循環(huán)轉化的規(guī)律,而且揭示了人要回歸家園的意識,所謂“休復,吉”。

由此可見,易之“象卦”實際上是中國遠古哲學“易者變出”、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的高度概括,闡釋了萬事萬物都必然回歸其本根的規(guī)律。因而,“家園意識”不僅有淺層的“歸家”之意,更有其深層的陰陽復位、回歸本真的存在之意,具有深厚的哲學內涵。至于李白《靜夜思》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更早已成為游子與旅人思念故國鄉(xiāng)土的傳世名句——家園成為扣動每個人心扉的美學命題。

綜合上述,“家園意識”在淺層次上有維護人類生存家園、保護環(huán)境之意。在當前環(huán)境污染不斷加劇之時,它的提出就顯得尤為迫切。據(jù)統(tǒng)計,在以“用過就扔”作為時尚的當前大眾消費時代,全世界每年扔掉的瓶子、罐頭盒、塑料紙箱、紙杯和塑料杯不下2萬億個,塑料袋更是不計其數(shù),我們的家園日益成為“拋滿垃圾的荒原”,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日益惡化。早在1975年美國《幸?!冯s志就曾刊登過菲律賓境內一處開發(fā)區(qū)的廣告:“為吸引像你們一樣的公司,我們已經(jīng)砍伐了山川,鏟平了叢林,填平了沼澤,改造了江河,搬遷了鄉(xiāng)鎮(zhèn),全都是為了你們和你們的商業(yè)在這里經(jīng)營的可容易一些?!边@只不過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發(fā)展中國家因開發(fā)而導致環(huán)境嚴重破壞的一個縮影。珍惜并保護我們已經(jīng)變得十分惡劣的生存家園,是當今人類的共同責任。如此,從深層次上看,“家園意識”更加意味著人的本真存在的回歸與解放,即人要通過懸擱與超越之路,使心靈與精神回歸到本真的存在與澄明之中。

[1] [德]馬丁?海德格爾. 存在與時間[M]. 陳嘉映, 王慶節(jié), 譯.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2006.

[2] [德]馬丁?海德格爾. 荷爾德林詩的闡釋[M]. 孫周興, 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0.

[3] [德]馬丁?海德格爾. 泰然任之[C]. 戴暉, 譯 // 孫周興. 海德格爾選集: 下冊. 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1996.

[4] [德]馬丁?海德格爾. “只還有一個上帝能救渡我們” [C]. 熊偉, 譯. // 孫周興. 海德格爾選集: 下冊. 上海: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1996: 1305.

[5] [美]芭芭拉·沃德, 勒內·杜博斯. 只有一個地球[M]. 國外公害叢書編委會, 譯. 長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 Glotfelty C, Fromm H. The Eco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 [M]. Athens: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6: 47.

[7] [英]阿諾德·湯因比. 人類與大地母親[M]. 徐波萊, 譯.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529.

[8] [美]阿諾德·伯林特. 環(huán)境與藝術: 環(huán)境美學的多維視角[M]. 劉悅笛, 譯. 重慶: 重慶出版社, 2007: 91.

On “Home Consciousness”–the Core Category 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Aesthetics

ZENG Fanren

(Center for 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China 250100)

“Home Consciousness” not only includes aesthetic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al ecology, but also contains more natural meaning of man’s poetic habitation. It is one of the core categories in ecological existentialist aesthetics. A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it was firstly put forward and expounded by Heidegger and became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modern ecological concept “the same earth”.Analyzed from the source, it is the motif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re are plots describing man’s return to his home in ancient Greek mythology and the Bible, and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home is also included inThe Book of Songs,The Book of Changesand other ancient Chinese poems. “Home Consciousness” has important modern value and significance, and it should be carried on and developed.

Home Consciousness; Ecological Existentialist Aesthetics; Modern Ecological Concept; Motif

(編輯:付昌玲)

B83-06

A

1674-3555(2010)03-0003-06

10.3875/j.issn.1674-3555.2010.03.002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從xuebao.wzu.edu.cn獲得

2010-03-03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09JJD750010)

曾繁仁(1941- ),男,安徽繁昌人,教授,研究方向:美學

特約欄目主持人語

猜你喜歡
存在論海德格爾家園
將大自然帶進室內的家園
家園
人工智能的存在論意蘊
海德格爾的荷爾德林闡釋進路
尋找失落的家園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實踐哲學視域下海德格爾的“存在”
信用證下匯票存在論
死亡是一種事件嗎?——海德格爾與馬里翁的死亡觀比較
綠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