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吉林通化134002)
通假字異形詞的理據(jù)分析
于金華,史華影,鄭貴喜
(通化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吉林通化134002)
本文從異形詞來源的角度對異形詞的類型進行分析,闡述漢語異形詞的理據(jù)問題,從而為異形詞的規(guī)范化提出一點建議。本部分著重分析通假字異形詞。
異形詞;理據(jù);通假字異形詞
通假字異形詞是指異形成分由通假字構(gòu)成的異形詞。因此,我們在對通假字異形詞進行理據(jù)分析時,關(guān)鍵在于必須弄清楚一組異形詞中,哪一個是本字,哪一個是通假字,這個問題搞清楚了,通假字理據(jù)分析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本文以《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中所收錄的338組異形詞以及該表附錄中44組“含有非規(guī)范字的異形詞”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部分通假字異形詞進行理據(jù)分析,將不同的詞形進行比較,看哪一個形體更加符合理據(jù),以期從詞的本義上對異形詞進行考察,旨在探討異形詞規(guī)范的原則問題。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名)作者、編者對有關(guān)文章、詞句所做的說明、提示或考證。”
形成這組異形詞的原因是因為“案”是“按”的通假字。
“按”的本義是“下”?!墩f文解字》:“按,下也?!倍巫ⅲ骸耙允忠种怪乱?。引申為“審查”?!掇o源》:“⑦審查,查驗?!稘h書·賈誼傳》:‘驗之往古,按之當(dāng)今之務(wù)。’后來言‘按語’者本此。也作案?!?/p>
所謂“按語”,也就是“審查之語”。
而“案”本是名詞。《說文解字》:“案,幾屬?!惫糯侵敢环N有足的木盤,上食時用?!鞍浮迸c“按”同音,故可以通借。《戰(zhàn)國策·趙策二》:“臣竊以天下之地圖案之,諸侯之地,五倍于秦?!贝恕鞍浮弊鳌皩彶椤苯?,是“按”的借字?!鞍刚Z”的“案”也是如此。
在現(xiàn)代漢語中,“案”和“按”的使用情況是:
《現(xiàn)代漢語詞典》:“按,②(編者、作者等)加按語?!?/p>
《現(xiàn)代漢語詞典》:“案,④同‘按1’”
從理據(jù)性來看,“按”的理據(jù)性比“案”強,“按語”更符合理據(jù)。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各種該辦未辦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也說百廢俱舉?!?/p>
形成這組異形詞的原因,是因為“具”是“俱”的借字。
“具”與“俱”二字古不同音,也不同義。
《說文解字》:“具,共置也?!北玖x是供置,共設(shè)。《書·盤庚中》:“具乃貝玉。”
《說文解字》:“俱,皆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皆,各本作偕,字之誤也。今正。白部曰:‘皆,俱詞也’。與此互訓(xùn)?!对姟酚薪琛摺癁椤恪?,如《大叔于田》‘火烈具舉’是也?!薄对姟ば⊙拧す?jié)南山》:“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泵珎鳎骸熬撸阋??!薄对狸枠怯洝罚骸霸矫髂?,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睂ⅰ熬摺弊鳛椤熬恪钡慕枳謥硎褂?。
在現(xiàn)代漢語中,二字已經(jīng)有明確的分工:“具備,具有,具體,器具,工具,文具”等用“具”。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俱,<書>(副)全;都。”所以,表示“全,都”這樣的意思用“俱”,比如:百廢俱興,與時俱進等。
從理據(jù)性來看,“俱”的理據(jù)性比“具”要強得多,所以“百廢俱興”更符合理據(jù)性。
《現(xiàn)代漢語詞典》:“①窗扇的一種,用許多橫板條制成,橫板條之間有空隙,既可以遮光擋雨,又可以通風(fēng)。②記寫設(shè)備中像百葉窗的裝置?!?/p>
葉,繁體字為“葉”,本指樹葉。《說文解字》:“葉,草木之葉也。”引申為泛指像葉子一樣的片狀物體。
頁,甲骨文像人頭,下像人身?!墩f文解字》:“頁,頭也。”本義為人頭。凡以“頁”為偏旁的字多與“頭”有關(guān)?!掇o源》:“‘頁’同‘葉’。書冊中的一紙為一頁。”因此,書頁中的“頁”本當(dāng)作“葉”,謂片片如樹葉,后借“頁”為“葉”。
《現(xiàn)代漢語詞典》“葉”字做如下解釋:“②形狀像葉子的?!彼裕瑥睦頁?jù)性來看,“葉”的理據(jù)性比“頁”強,“百葉窗”更符合理據(jù)。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符合心愿;心滿意足?!?/p>
形成這組異形詞的原因,是因為“趁”是“稱”的通假字。
“稱”本義是稱量物體輕重的器具?!墩f文解字》:“稱,銓也。”段注:“銓者,衡也?!堵曨悺吩唬骸專苑Q物也。’稱,俗作秤?!庇肿⒃疲骸疤幜昵小!稄V韻》又昌孕切。是也,等也。銓義之引申。”其中,處陵切,讀作chēnɡ;昌孕切,讀作chèn?!胺Q心”的“稱”就是“等”的意思?!靶摹敝感脑浮J虑榈陌l(fā)展與自己的心愿相等同,就叫“稱心”。
“趁”《說文解字》:“趁,邅也。”桂注:“本書駗驙,馬載重難行也?!薄俺眯摹钡摹俺谩笔恰胺Q”的借字。《廣韻·震韻》:“趁,趁逐?!?/p>
在現(xiàn)代漢語中,“稱”和“趁”的使用情況是: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稱,適當(dāng);相當(dāng)。”
《現(xiàn)代漢語詞典》:“趁,①利用(時間、機會)。②(動)擁有。③(形)富有。④追逐,趕?!?/p>
從理據(jù)性來看,“稱”的理據(jù)性比“趁”強,所以,“稱心”更符合理據(jù)。
《現(xiàn)代漢語詞典》:“<書>奢侈浪費。也作侈糜?!?/p>
形成這組異形詞的原因,是因為“糜”是“靡”的通假字。
“糜”的本義是“粥”?!墩f文解字·米部》:“糜,糝糜,亦謂之粥……《釋名》曰:‘糜,煮米使糜爛也……’引申為糜爛字?!?/p>
靡,《說文解字·非部》:“靡,披靡也?!倍巫ⅲ骸啊弧鞅咀鳌?,今正。‘?dāng)琛略唬骸浩炫乙??!?,分散下垂之貌?!倍斡癫谜J(rèn)為:“披靡”是分散下垂之貌?!芭弊直緫?yīng)從木,析也,寫者訛從手。并認(rèn)為“靡”當(dāng)訓(xùn)為“散”。“侈靡”的“靡”字也是“散”的意思。“侈靡”指奢侈浪費,而奢侈浪費是一種分散財物的方式,是“散”義的引申?!稘h書·楊王孫傳》:“夫厚葬誠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竟以相高,靡財單幣,腐之地下?!鳖亷煿抛ⅲ骸懊?,散也。單,盡也?!笨梢姟懊摇笔潜咀?,“糜”是借字。
在現(xiàn)代漢語中,“糜”和“靡”都有“浪費”的意思,但是“靡”的理據(jù)性比“糜”強,所以,“侈靡”更符合理據(jù)。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不住(別人的好意、期望或幫助)?!?/p>
形成這組異形詞的原因,是因為“辜”是“孤”的借字。
《說文解字》:“孤,無父也?!倍巫ⅲ骸啊睹献印吩唬骸锥鵁o父曰孤?!曛矄为毥栽还?。孤則不相酬應(yīng),故背恩曰孤負。”《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蛛E沒,孤負國恩?!薄逗鬂h書·皇后紀(jì)·明德馬皇后》:“臣叔父援,孤恩不報?!崩钯t注:“孤,負也?!?/p>
《說文解字》:“辜,辠也。”段注:“辜,本非常重辠。引申之凡有辠皆曰辜?!薄稗f”古“罪”字,“辜”的本義是“罪”?!墩f文解字》:“辠,犯法也?!?/p>
“孤”的理據(jù)性比“辜”強,“孤負”更符合理據(jù)性。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種顏色,花花搭搭的?!?/p>
形成這組異形詞的原因,是由于“班”是“斑”的通假字。
《說文解字》:“班,分瑞玉?!北玖x是分玉?!渡袝に吹洹罚骸鞍嗳鹩谌汉?。”引申為分開,攤開?!蹲髠鳌は骞辍罚骸鞍嗲G相與食?!?/p>
《說文解字》:“駁,馬色不純。”段玉裁作注曰:“許意馬異色成片段者皆得曰駁。引申之為凡色不純之稱?!?/p>
“斑”為“駁文”,“文”是“紋”的古字,所以,“駁文”即“駁紋”。
《說文》:“辬,駁文也?!倍斡癫米ⅲ骸爸^駁雜之文曰辬也。色不純曰駁,引申為凡不純之稱……斑者,辬之俗。今乃斑行而辬廢矣。又或假班為之?!薄冬F(xiàn)代漢語詞典》:“斑點或斑紋?!?/p>
從理據(jù)性來看,“斑”的理據(jù)性比“班”強,所以“斑駁”更符合理據(jù)。
《現(xiàn)代漢語詞典》:“清澈透明。”
形成這組異形詞的原因,是由于“徹”是“澈”的通假字。
《說文解字》:“徹,通也。從彳,從攴,從育?!倍巫ⅲ骸吧w合三字會意。攴之,而養(yǎng)育之,而行之,則無不通矣。”本義為“通”。
“澄”,古作“澂”。《說文解字》:“澂,清也?!倍巫ⅲ骸啊斗窖浴吩唬骸疂?,清也。’澂、澄古今字?!?/p>
《中華大字典》:“澂,水澄也?!蛾P(guān)尹子·九藥》:‘論道者或曰澄澈’”
“澄澈”是同義復(fù)詞,與“清澈”義同。
在現(xiàn)代漢語中,“徹”和“澈”的使用情況是: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徹(徹):通;透?!薄冬F(xiàn)代漢語詞典》:“澈,水清?!?/p>
從理據(jù)性來看,“澈”的理據(jù)性比“徹”更強,“澄澈”更符合理據(jù)。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粗暴魯莽?!?/p>
形成這組異形詞的原因是由于“鹵”是“魯”的通假字。
《說文解字》:“魯,鈍詞也?!墩撜Z》曰:‘參也魯?!倍巫ⅲ骸翱鬃ⅰ墩撜Z》曰:‘魯,鈍也?!蹲髠鳌罚骸斎艘詾槊?。謂鈍人也?!夺屆吩唬骸?,鈍也。國多山水,民性樸鈍。按棰魯、鹵莽,皆即此?!?/p>
《說文解字·鹵部》:“鹵,西方堿地也。”本義為堿地。
在現(xiàn)代漢語中,“魯”和“鹵”的使用情況是:
《現(xiàn)代漢語詞典》:“魯,莽撞,粗野。”
《現(xiàn)代漢語詞典》:“鹵,①鹽鹵;②鹵素;③用鹽水加五香或用醬油煮;④用肉類、雞蛋等做湯加淀粉而成的濃汁,用來澆在面條等食物上;⑤飲料的濃汁?!?/p>
從理據(jù)性來看,“魯”的理據(jù)性比“鹵”強,所以,“粗魯”更符合理據(jù)。
《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參加(事務(wù)性的計劃、討論、處理)。也作參預(yù)?!?/p>
《現(xiàn)代漢語詞典》:“與,參與:~會?!?/p>
《說文解字》:“與,黨與也。從臾,從與?!薄墩f文解字注》:“與,黨與也。黨,當(dāng)作攩。攩,朋群也?!?/p>
《說文解字》:“預(yù),安也。按:經(jīng)典通用豫。”
因“參加”、“參與”而成“攩”、成“朋群”。“參與”中的“與”應(yīng)該是本字,而同音的“預(yù)”是通假字?!皡⑴c”之義同“安”沒有任何關(guān)系。因為“與”同“預(yù)”同音,所以出現(xiàn)了這組異形詞。
《現(xiàn)代漢語詞典》:“死者的親屬和親戚,在一定時期內(nèi)穿著孝服,或在袖子上纏黑紗、辮子上扎白繩等,表示哀悼。也作戴孝。”
《說文解字》:“戴,分物得增益曰戴。”段注:“《釋訓(xùn)》曰:‘蓁蓁’、‘孽孽’至盛貌;孽孽,盛飾。是皆謂加多也。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如土山戴,石曰崔嵬……”
《現(xiàn)代漢語詞典》:“戴,①把東西放在頭、面、頸、胸、臂等處。”“戴”是動詞。
《說文解字》:“帶,紳也。男子鞶帶,婦人帶絲,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彼^“紳”,是指古代士大夫系的帶子或者是束帶。又泛指帶子,比如:皮帶,腰帶,鞋帶。也指地帶。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帶,①隨身拿著;攜帶。②捎帶著做某事?!?/p>
由此可見,“帶”的本義是名詞,后演變?yōu)閯釉~時,強調(diào)“隨身”或者“捎帶”之義,所以“戴孝”中的“戴”為本字。由于人們使用同音的“帶”來記錄它,于是就產(chǎn)生了這組異形詞。
《現(xiàn)代漢語詞典》:“把沒有關(guān)系的事物說成有關(guān)系;把沒有某種意義的事物說成有某種意義?!?/p>
《說文解字》:“附,附婁,小土山也。從阜,付聲?!洞呵飩鳌吩唬骸綂錈o松柏’?!倍巫ⅲ骸啊队衿吩唬骸?說文>以坿為坿益字,從土?!癫弥^土部坿,益也。增益之義宜用之。相近之義亦宜用之。今則盡用附。而附之本義廢矣。’”由此可見,“附”的本義是“小土山”,“坿”的本義是“增加”。后來用“附”表示“增加”之義。
《說文解字》:“傅,相也?!薄跋唷笔菐椭囊馑肌R虼?,“附會”的“附”應(yīng)為本字,人們使用同音的“傅會”來記寫“附會”一詞,于是產(chǎn)生了這樣一組異形詞。
通過對以上各例通假字異形詞的理據(jù)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弄清楚本字、借字之后,還要注意,由于通假字是臨時承擔(dān)特定語境中本字的某一個義項,通假字與本字在義項上沒有任何聯(lián)系。因此,每組異形詞中,由本字構(gòu)詞的那個詞形理據(jù)性更強一些。盡管如此,并不意味著由本字構(gòu)詞的那個異寫的詞就是規(guī)范詞形。有的由于通用性原則而選取了無理據(jù)的含有通假字的那個詞形作為規(guī)范詞形,比如辜負。
H131
A
1008—7974(2010)11—0015—03
2010—09—05
于金華(1965-),女,梅河口市人,通化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副教授,語言學(xué)碩士。
章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