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梁
(常州大學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法律方法是指法律職業(yè)者認識、判斷、處理和解決法律問題的專門方法,或者說,是指法律人尋求法律問題的正確答案的專門方法。法律方法具有三個特征。第一,專業(yè)性。法律職業(yè)者有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其核心是法律思維。第二,法律性。法律方法是根據(jù)法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三,實踐性。法律方法的目的指向是如何有效解決人們在實際生活中面臨的法律問題。法律方法比較典型地存在于司法實踐中,主要可以分為法律推理、法律發(fā)現(xiàn)、法律解釋、法律論證幾個環(huán)節(jié)[1]。
由于法律自身作為人造產品,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法律的模糊、法律的沖突、法律的漏洞及法律的滯后性等固有的缺陷,使得在司法活動中運用法律方法成為必然。正如楊仁壽先生所言:“法律不可能盡善盡美,其意義晦澀者有之,有待法官闡釋;條文漏洞者有之,有待法官補充;情況變更者有之,有待法官為漸進的解釋,凡此法官莫不需憑其智慧,為利益之衡量或價值判斷?!盵2]因此,在司法過程中,為緩解法律規(guī)則與事實之間的緊張關系,疏通由法律規(guī)則到個案判決的轉換過程,并增加判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就需要單一或交叉地運用到各種法律方法。法律發(fā)現(xiàn)、法律解釋、法律推理、法律論證、價值衡量(利益衡量)等法律方法都是為司法活動尋求正當、合法和合理的裁判理由和裁判結果而服務的。
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和靈魂,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兩個方面。所謂實體公正,主要是指案件事實真相的發(fā)現(xiàn)和對實體法的正確適用。所謂程序公正,主要是指司法程序具有正當性和合理性,當事人在司法過程中受到公平的對待[3]。法律方法對于司法公正的實現(xiàn)至少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在法律職業(yè)者適用法律的過程中,首先會形成解決問題的初步意見,即所謂的前理解。有關案件初步意見的前理解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它們可以分為不同的層面:個人層面,即植根于判斷者心理的先見;社會層面,來自于所屬的不同社會階層、政治黨派或者宗教信仰形成的先見;文化層面,根據(jù)主流的社會觀念(所謂的“時代精神”)形成的先見。從這些淵源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引導解決法律問題的或多或少有意識的方向,但是,它們往往是前科學性質的、非理性的反應,必須予以批判性審查。僅僅靠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的法律意識只能偶爾發(fā)現(xiàn)有關法律問題的部分解決辦法,只有法理和法律方法思維才能使表面的判斷精確化和條理化,才能作出理由充分的判決,因此,法律工作通常是處理前理解與判決之間緊張關系的思維過程。對于法律者,法律方法發(fā)揮著在做出判斷過程中系統(tǒng)引導的作用,它幫助法律者支持或反駁其初步的判斷[4]。
在現(xiàn)代社會,法律的實踐是一個高度復雜的過程。法律調整的生活事實多種多樣,無法窮盡。反之,出于各種原因,法律條文和法律信條的數(shù)量則盡可能精簡而且具備條理性。法律所調整的事實的無限性與法律規(guī)范數(shù)量的有限性要求之間的矛盾決定了法律適用的復雜性。對某些問題,即使立法者根本沒有認識到,法院也必須找到符合現(xiàn)行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則要求的解決辦法并做出判決。由于法律必須以切實可行的、符合法律系統(tǒng)性的方式回應大量的、不斷變化的問題與沖突,法就只能變得更加復雜并且捉摸不透。法的復雜性因此是現(xiàn)代國家的社會復雜性的鏡子[5]84-95。對此,連美國大法官卡多佐也不得不發(fā)出慨嘆:“我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因素之大、旅途上的岔路之多、路標的不完整,都超出了我的想象。”[6]因此,法律的適用絕非易事,在處理案件中,會碰到大量疑難案件,法律規(guī)范常常不是手到擒來,它常常是左右為難或者絞盡腦汁的活動,甚至有時還有些變化莫測。此時,法律適用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適用者的法律方法素養(yǎng)??梢哉f,需要解決的法律問題愈疑難,法律方法的運用愈是重要。
法律方法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在于防止法律職業(yè)者的恣意。一方面,法律方法有助于加強對法律適用的社會監(jiān)督:“方法論還進一步要求法官公開其法律適用步驟。這一點是必要的,否則將完全不知道法官為什么對某一事實適用某一法律規(guī)范。只有這樣才能檢驗法官是否在事實上對同樣案件也作出了相同的裁判。為達到這樣的目的,方法論最終要求在用以判決的前提(法律和規(guī)則)與法官的推論之間存在一個可檢驗的推導關系。由于(方法論)要求法律與法官裁決之間應當具有一個推導關系,所以法官必須盡可能準確地表達出他對法律規(guī)定的解釋。他必須清楚地說明據(jù)以宣布特定法律后果的條件。因此,方法論同樣也加強了法官的自我監(jiān)督與法的安定性。方法論還有利于對法院裁決進行批評性討論。它使議會關于適用于待決社會事實的相關規(guī)則的討論在另外的層面上繼續(xù)進行?!绷硪环矫妫煞椒ㄓ兄诜陕殬I(yè)者的自我約束:“對法律工作者而言,對方法的忠誠起著自我監(jiān)督的作用。當‘法律適用的精神和目標’毫無約束地專行時,方法就發(fā)揮報警器的作用,反之,如果賦予法律適用自身以單獨的‘精神’,那么已經意味著踏上了非理性的道路。也許只有具體的法律適用者的精神在起作用。如果法律適用者不打算用其自身的法政策愿望與目標代替立法的地位的話,那么方法上的自我約束是有益的?!盵5]284-286
法律方法具有說理性,“為達到解決特定法律問題的目標的法律方法,必然是建立在依據(jù)各種資源說理的基礎上。法律問題的解決之路,與說理密切關聯(lián)。”[7]“隨著法律方法研究的深入,法官裁判不再被固執(zhí)地看成是法官獨斷性的過程,而是一種對話性的理性商談。裁判的正當性也不再固定在是否嚴格地表達了法意,而是在交涉的過程中是否說服了他所面對的聽眾?!盵8]在司法活動中通過解釋、論證、衡量等法律方法的運用,對案件當事人及其律師、法律職業(yè)共同體及社會公眾進行充分的說理,使得當事人及社會公眾能夠了解法律適用的過程,感受到“看得見”的司法正義,以理性減少或者平息自身的狂熱、偏執(zhí)與沖動,樹立起對法律的真誠信仰。
法律方法具有價值中立性,“法律方法不是一個安全的柵欄,作為實現(xiàn)預先規(guī)定的實質性價值標準的形式理論,它自己并不具有將形式上有效頒布的法律規(guī)定區(qū)分為‘正義’(可適用)和‘非正義’ (不可適用)的標準。對此,由法哲學、文化傳統(tǒng)和宗教而不是由法律方法論建立的超越法律的實質標準是必要的?!盵5]420法律方法的這種價值中立性使其既可能成為良法推行的有效工具,也可能被用來對惡法及其不公正的適用進行辯護,使其淪落為權力者惟命是從的工具。
在司法實踐中,在何種情況下運用何種法律方法,當不同法律方法的運用出現(xiàn)不同結果時如何取舍,這些問題并沒有達成廣泛的共識,法律方法帶有一定隨機性,疑難案件的判決仍然充滿變數(shù),由此可能產生一系列消極影響:“在常人看來的許多簡單的問題,或者按法條徑行推論的問題經過各種法律方法的應用可能變得復雜起來,許多清晰的問題經過解釋與論證顯現(xiàn)出模糊性,許多看起來很容易實現(xiàn)的正義變得難以實現(xiàn),很多可以消解的矛盾變得紛爭迭起。在混亂中,維護法治的法律方法論可能走向它的反面,變成法治的破壞因素。法院的工作隨著專業(yè)性的不斷深化及技術性的提高越來越顯得神秘,法律的可預測性越來越少,人們對判決結果的期待越來越不可捉摸?!盵9]
法律方法的異化是指在司法實踐活動中,司法主體基于對司法資源進行交易的目的或其他非法治目的,運用法律方法,規(guī)避法律,利用法律漏洞,或因錯用、誤用、借用法律方法,改變或削減司法活動的程序公正或結果公正,將公法上的司法權變?yōu)槠鋵崿F(xiàn)交易私利的私權或籌碼,致使法律方法喪失其所具有的特有屬性或積極作用的行為和現(xiàn)象。法律方法異化的具體表現(xiàn)有:法律思維的異化、法律方法適用對象的異化、法律操作技巧的異化。法律方法的異化將造成以下惡果:(1)上訴、申訴、累訴、纏訴案件增多;(2)法律工具主義泛濫,法治信念喪失;(3)審結案件的公正性降低;(4)司法活動具有的化解社會信任危機的功能喪失等[10]。
法律方法雖有其局限性,但其在司法實踐中不可或缺,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而應通過一系列制度來保障法律方法在司法中的合理運用,以下從較為微觀的角度提出一些可操作性建議:
法律方法對司法實踐具有重要意義,但法律方法的教育和培訓在我國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我國現(xiàn)行的法學教育中,知識和原理的傳授構成了法學的主干內容,輕視甚至忽視運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技能的培養(yǎng),法官及法院系統(tǒng)的研究機構多圍繞著完善立法的問題進行研究,法官和律師的培訓也大多是對新法的宣傳,法律方法的教育和培訓沒有其應有的地位,由此導致一系列消極后果:“一國有法律而無法律之知識與方法,無司法之專門技巧,法律唯有裝點門面、鋪陳擺設而已。而法律之無法落實,不僅陷法律于不信,更令國民、律師、法官無所適從?!盵11]為此,我們需要在對法律職業(yè)者的教育和培訓中增加法律方法內容的比重,通過對相關理論進行系統(tǒng)講授,或結合一些實際案例的分析加深對法律方法的理解,以提高法律職業(yè)者的法律方法理論素養(yǎng)和實際運用能力。
法律職業(yè)共同體的成員有著共同的知識背景、統(tǒng)一的法律理念和思維方式,構成了一個有關法律的解釋共同體。法律職業(yè)共同體對司法活動的充分參與可以對法官的法律方法運用的行為形成一種監(jiān)督和制約,使法官在司法活動中不得不認真思考控辯雙方的法律意見,并要有足夠的理由來支持或反對其中的法律觀點,然后接受當事人及法律解釋共同體的其他成員的批評和監(jiān)督。通過法律職業(yè)共同體成員的相互說服和相互博弈,有利于形成對于事實和法律問題的共識,也有利于提高法官運用法律方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其中律師的充分參與對于法官法律方法的合理運用具有尤為重要的意義,但現(xiàn)實中對律師不尊重、對律師意見不重視,甚至將律師妖魔化或污名化,隨意限制或剝奪律師各項訴訟權利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為此需加強制度建設,充分保障律師等其他法律共同體成員在訴訟中的各項權利,加強法律職業(yè)共同體內部的良性的溝通與互動。
法官在個案中法律方法運用文字的載體就是案件的判決理由。判決理由是司法判決合法性和正當性的證明。通過闡釋判決理由,把法官運用法律方法的思維過程公諸于眾,可以提高判決的說服力,增強判決的權威性和公信度,有利于當事人理解并執(zhí)行法院的判決。另外,通過公開判決理由,也便于其他機構和社會公眾監(jiān)督法官的司法行為,防止法官濫用權力。為增強判決的說理性,我國推行了裁判文書的改革,但裁判文書透明度差、內容空洞、說服力不強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觀,“對事實認定與法律適用采用簡單羅列的方式載于主文中。至于依據(jù)什么認定事實與適用法律則避而不談,就事實與所適用的法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更是缺乏必要的解釋和說明。這也就是說,判決書中理應得到充分重視的法官的思維過程被省略掉了?!盵12]這種狀況很難使人們相信裁判結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同時也為司法專橫打開了方便之門。為此,需進一步完善判決理由的公開制度,要求法官把判決的思維過程和運用法律方法的情況清晰完整地體現(xiàn)在裁判文書中,并可考慮把有無判決理由作為衡量判決是否合格的硬性指標。
自從最高人民法院在2005年公布的《人民法院第二個五年改革綱要》中提出 “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導制度,重視指導性案例在統(tǒng)一法律適用標準、指導下級法院審判工作、豐富和發(fā)展法學理論等方面的作用”后,我國開始了較大規(guī)模的案例指導制度探索之路。實踐證明,案例指導制度對于彌補成文法的不足,填補法律漏洞,細化法律規(guī)定,并為法官在相同或類似案件的判決提供統(tǒng)一的裁判尺度,實現(xiàn)“同案同判”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對新類型案件、易發(fā)和多發(fā)案件、疑難復雜案件和有重大影響的案件等典型案例的篩選和統(tǒng)一發(fā)布,使其發(fā)揮對法官判案的事實約束力,可大大壓縮法官的自由裁量空間,增加法官運用法律方法的統(tǒng)一性和確定性,減少滋生司法腐敗的機會,最終有利于實現(xiàn)司法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參考文獻]
[1]張文顯.法理學[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272-273.
[2]楊仁壽.法學方法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96.
[3]譚世貴.中國司法制度[M].2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7.
[4](瑞士)菲利普·馬斯托拉蒂.法律思維[M].高家偉,譯//鄭永流.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六).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3-4.
[5](德)魏德士.法理學[M].丁曉春,吳越,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6](美)本杰明·內森·卡多佐.法律的成長[M].劉培峰,劉驍軍,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34.
[7]葛洪義.法律方法講義[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14.
[8]陳金釗.司法方法與和諧社會的建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358.
[9]陳金釗.法律方法論的意義[M]//陳金釗,謝暉.法律方法(第四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17.
[10]韓德強,郝紅梅.論法律方法的異化及其危害[M]//陳金釗,謝暉.法律方法(第四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23-42.
[11]謝暉.《法律方法》總序[M]//陳金釗,謝暉.法律方法(第四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2.
[12]高升.論判決書應詳述判決理由[J].當代法學,2002(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