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天一中學(214101) 徐 艷
地理課堂生本教學學生問卷調查分析
江蘇省無錫市天一中學(214101) 徐 艷
新課程改革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已經推進了很多年。多年來,我一直在踐行著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致力于“轉變‘學科本位’、‘知識中心’的教育觀念,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地理問題的學習情境?!?/p>
然而,每當課堂上有學生神思游離于課堂之外;每當考試之前看到有學生苦讀死背;每當學業(yè)水平測試臨近時教師反復努力,部分學生依舊難以理解、記憶時,我總在想:成功的新課程改革決不應該是這樣的?!敖虒W”改革,不把重心落在“學”上,一定無法達成改革的目標。
必須“找出一種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夸美紐斯《大教學論》)。
了解和學習了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后,我堅定了這一追求。同時我也意識到,生本教育是完全契合新課程理念的。一直以來的地理教學中,我自以為在踐行著新課程改革,其實依舊是建立在原有“師本”基礎上的修剪縫補,盡管有精心設計的學生活動,仿佛以學生為本了,其實并沒觸及“生本”這一原有教學理念的靈魂。而生本教育提出的教育原則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重視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的自主學習。在教學組織上,鼓勵先學,采用個人、小組和班級多種方式的自主學習。(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
參讀多本生本教育的著作后,本學期初我開始在所任教的班級嘗試生本教學方式。本學期教材內容以《必修二》人文地理為主,既然教師可以口若懸河肆意縱橫,知識面愈漸寬泛的學生們也必然大有發(fā)揮的余地。于是,我開始顛覆以往“重講解,穿插學生活動”的備課上課方式,遵循“高度重視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生本原則,學習結果與過程同關注?;舅悸啡缦拢?/p>
教學方法:先學后教、自學及合作學習為主。
教學目標:以地理知識學習為載體,活躍思維,學會并愛上地理學習,在潛移默化中修煉現代人的地理素養(yǎng)。學會合作,在展示中鍛煉敢于發(fā)言的勇氣,提升個人語言表達能力。
評價機制:用小組及個人加分制來促進和評價學習,并進行階段評比。最后計入總評成績。
教師身份:作為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學習過程的輔助者存在。
學生組織:學生自行按4~6人一組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并選出組長、記錄員。為了達到鍛煉所有學生發(fā)言勇氣、語言表達能力,不再主張各組選定小組發(fā)言人,而是每次合作學習后按情況或輪流發(fā)言。
教師備課:對于搜集補充有助課堂內容理解的課外圖文素材這一工作依然不放松。為了防止整塊內容學生學習時間過長,備課中,將一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化成2~3個大模塊,分別設置“學習主題”、“補充學習素材”、“學習內容”、“學習任務”,“交流與質疑”等板塊。
近一學期的生本教學嘗試中,學生們褒貶皆有。為了更好的促進教學研究和實踐工作,需要準確地了解學生們的變化,聽取他們的意見,為此我進行了學生問卷調查。
本次問卷發(fā)放兩個班共計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6份。
1.學習態(tài)度方面
學習態(tài)度的轉變是生本教學實施成功的前提,因此,問卷首先就生本教學實踐前后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變化做一了解。
其中,88%表示“繼續(xù)喜歡”或“比以前喜歡上地理課了”,讓人沮喪的是12%表示“變得不喜歡地理課了”,而此前只有1.04%表示“不喜歡地理課”;對于生本教學模式,33.93%表示“這樣的方式很好,自己主動學習后感覺印象比較深”、19.64%表示“這樣的學習方式有點累人,我希望是老師講”、 45.5%表示“不如兩種方式經常換換”。后一問題的調查結果大致能解釋為什么會有更多的人“變得不喜歡上地理課了”。我們能發(fā)現大部分學生在理性上是認可生本教學方式的,只是由于長期的傳統學習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慣性,以致有些學生在主觀上不愿意接受生本教學方式。
但令人欣慰的是,對于“地理課上你還會做其他事情嗎?” 56.38%表示“基本上從來就不”,29.79%表示“好多了”,只有13.8%表示“還跟以前一樣”。而基于眾所周知的學科地位及其它因素,對于“每堂課你會專心聽講嗎?”,此前有高達41.84%表示“還行,但也會干點別的事兒”、1.04%表示“根本不聽的”。那么,這說明教學試驗還是帶來了令人可喜的成效。對于“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是否參與思考?”,65.22%表示“一直都參與”,32.61%表示“好多了”,只有2.11%表示“還跟以前一樣”;對于“上地理課時的感覺”, 50.51%表示“跟以前一樣好”、更有32.32%表示“比以前好,收獲大了些”。這樣的數據無疑證明了生本教學是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堂學習參與度,而其中可能包括了那些之前游離于課堂之外的學生。
2.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⑴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態(tài)度
合作學習是生本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著眼于學生終身學習的教學方式之一,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他們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在生活中學會合作。在處理問題時,如何進行溝通,讓他人理解自己的意圖和觀點?如何說服他人,使自己的觀點被認同?如何取舍組員的觀點綜合成一個最佳的方案?……這些都將是學生日后走進社會、走上工作崗位會面臨的問題。面對社會分工的日益細化、技術及管理的日益復雜,單一個人的力量和智慧愈來愈顯得蒼白無力。從社會層面上來看,很多企業(yè)都認同這一點:優(yōu)秀的人才除了應具備過硬的專業(yè)知識外,還應具備優(yōu)秀的團隊合作能力,在某種程度上說,后者更為重要。
對于“是否愿意參與小組合作學習”,83.87%表示“愿意”、15.05%表示“不大情愿”、1.04%“很不情愿”。而對于“若不愿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更多時候原因是什么?”(不愿參加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生選填),34個選填該題的學生中,17.65%表示“對學習內容根本不感興趣”、26.47%表示“不習慣合作學習,還不如自己想想呢”、11.8%表示“不喜歡本小組成員”、20.6%表示“感覺小組學習沒什么價值”、23.52%為其它原因。對于“你們組小組長的領導和協調作用發(fā)揮了嗎?”,45.83%表示“有”、42.7%表示“有時起點作用”,更有11.5%表示“沒有”。
這樣的結果表明,還有部分學生因為各種原因不愿參與合作學習;從課堂實際觀察來看,即使是愿意參加的學生,也還是有部分人不知道如何進行合作學習。
⑵ 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記錄
對于教學中強調的“在討論中做記錄”一項,26.32%表示“習慣每次都記”、61.05%表示“偶爾記錄”、12.6%認為“沒有必要”,這一結果與課堂觀察也是吻合的。大部分組員在發(fā)表意見時條理不清,邏輯混亂,語言口語化、沒有“專業(yè)味道”,與“鍛煉敢于發(fā)言的勇氣,提升個人語言表達能力?!边@一預設目標有較大的距離。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能“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學習和探究的體會、見解和成果”。這里,語言是“適當的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種。討論中的記錄可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組織專業(yè)化語言,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地理素養(yǎng)。
⑴和⑵中的數據說明,今后的地理教學中,我在繼續(xù)堅持生本教學的同時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更多的學生接受并學會從容應對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合作學習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它的價值。此外,在小組編排上還需要做更多的思考。
⑶ 關于小組合作學習時間上的困頓
從理論上來講,兩種主要的自主學習方式(獨立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及各種綜合能力。但是一個無奈的現實是:短時間內,這會嚴重影響教學進度,尤其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對此,問卷中也設置了相關問題來了解學生的想法。對于“為照顧某些小組而延長學習時間,進而影響教學進度,你的觀點?”一問, 69.47%表示“要等,否則小組學習流于形式。集體進步才是大進步?!绷硪粋€相關問題:“有時,一個問題的討論中,同學們眾說紛紜,甚至不少怪想法一個接一個的冒,繼續(xù)討論極大地影響了課堂進度,你的建議是”對此,77.78%選擇“讓大家說完,也許這里面就閃耀著最光輝的想法”、13.13%選擇“讓大家說完,舉手了不被理會,挺打擊的”,只有7.1%認為“我們不要聽那么多雜七雜八的想法,老師正確答案一說不就完了,以免浪費時間?!?這兩組數據表明:比起一味地趕進度,大多數學生傾向于對每個涉及到的問題進行更徹底探討。然而,也有學生在問卷最后的建議一欄中與老師同憂:這樣下去進度怎么辦?這樣是否會偏離重點?是否會對學業(yè)水平測試造成不良影響?
生本教育理念認為,在實施生本教學的初期階段,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尚處于成長期。教師教學中如果依舊把“進度”二字懸在眼前,粗暴截斷學生興趣盎然的討論,就是對學生的成長資源的掠奪,就無法激揚生命而是控制生命。那么,面對孩子們理性的擔憂,如何緩解時間配置上的困頓?這是不是意味著需要教師有更多的智慧,在課程規(guī)劃上做更大的努力?
3.關于加分的激勵與評價機制
目前我為學生設計的《小組學習評價表》試用版中,分組員和小組的課堂、作業(yè)兩項內容的加分、扣分情況記錄。
對于“對自己的課堂及作業(yè)加分”,23.08%表示“很在乎”、49.45%表示“比較在乎”、27.5%表示“無所謂”;而對于“對于本組的最后得分”,三個選擇數據分別為27.17%、51.09%、21.7%,兩組數據大致吻合。下一個問題的統計結果可以對以上數據作出些解釋。“對于某次加分,你更在乎的是?”一題中,65.59%選擇“老師和同學們認可了我的觀點、我的作業(yè)做得棒,這讓我很自豪很有勁”,只有6.45%選擇“加分本身,因為這可以影響我的總評成績”,不過也有28%表示“實在是分不清我更在乎以上哪一個”。對于樂意回答問題的原因,86.84%因為“樂意跟大家分享我的思維火花,共同探討,共同進步”,13.16%因為“答對后大家的贊嘆可以滿足我那小小的虛榮”。
評分機制的本意是為了促進學生參與課堂、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然而課堂觀察中常常發(fā)現,學生們會因為可以加分而歡呼,或因為不能加分甚至扣分而沮喪。以致我在教學試驗中一度失望的下結論:學生們只是在乎加分,并不關心學習本身。這樣的感受不僅是我有,在問卷在“建議”一欄中,有幾位學生也表示了這樣的擔憂。
以上幾組數據是不是可以反映:大部分學生是可以客觀而理智的對待“加分”這一帶有功利性的評價機制的,他們能夠把重心落在學習本身和自身發(fā)展上。比起課堂上因加分與否而表現的歡呼或沮喪,如果數據更能體現學生們真實想法的話,那么,做教師的就可以欣慰了。
4.地理生本教學的效果
對于“課堂向生本教學方向轉變后,你做地理作業(yè)時有變化嗎?”37.23%認為“感覺好多了,基本上不看書就可以較好的完成”、而高達62.77%認為“沒什么變化”。按照生本教育理念,在生本課堂環(huán)境下學習的學生,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成長期。這期間,階段性的作業(yè)或考試成績也許是令人遺憾的,但幾學期、幾學年后,必定會有天翻地覆的大變化。
雖然離生本教學的成熟期還有很大距離,但如今短短一學期不足,就已有高于三分之一的學生感覺到自己學習水平有了喜人的進步,這是否可以表明,本次教學試驗還是比較成功的,是值得繼續(xù)堅持和推廣的。
此外,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也有了極大的提高。被問及“你是否建議有些內容完全由學生自己來上課?”時,44.71%表示贊同,其中67.92%的學生樂意自己上臺給大家上課。
問卷的數據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堅定了我繼續(xù)實踐的信念。盡管在問卷最后的建議一欄中,可以看到有些學生旗幟分明地反對生本教學,但更可以看到有較多學生詳細地描述了自己前后學習狀態(tài)的轉變,有的學生觀察到“同學們思維被激活,課堂氣氛突破了以往的沉悶,雖然有不少‘奇怪想法’,但又時常能提出連老師都忽略的重要因素,使課堂質量大大進步!” ……他們在為生本教學方式喝彩。
那么,就繼續(xù)研究、繼續(xù)完善,在生本教學中激揚生命,與學生一起向生本學習的成熟階段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