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麗
(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浙江寧波 315211)
劉向《列女傳》中的女性角色規(guī)范
周慧麗
(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浙江寧波 315211)
據(jù)劉向《列女傳》可知漢代婚姻女性在夫家扮演了三種不同角色:為人妻的貞順、為人母的才德和對公婆的孝敬。劉向明確了女性在婚姻中的使命與責任,提出了貞、才、德、孝的角色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家庭和諧、子女成長和社會穩(wěn)定。但他男尊女卑的主導思想,過分強調了女性單方面的責任和規(guī)范,給后世婚姻中的女性套上了一道殘酷的思想枷鎖。
劉向;《列女傳》;女性角色
近年來,有關劉向《列女傳》之成書原因、編撰體例、立傳標準、倫理思想等引起學界進一步關注。但迄今為止學界對劉向《列女傳》中女性婚姻思想的系統(tǒng)研究卻涉及很少,目前僅見吳全蘭從漢代女性所扮演的“臣民 ”、“妻子 ”、“母親 ”、“女兒和兒媳”的不同角色入手來解析《列女傳》中的女性倫理思想。[1]本文擬從漢代已婚女性在夫家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解讀劉向《列女傳》中的婚姻思想,祈請方家指正。
一
儒家正統(tǒng)倫理觀在先秦已經形成,西漢時期主要圍繞男尊女卑的性別規(guī)定而展開。男尊女卑是漢代儒家正統(tǒng)倫理觀的基礎,對女性倫理思想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但并非對當時社會風氣和女性實際言行起到了深刻的影響,社會上奢侈淫靡之風漸長也波及女性的行為和價值觀。
在趨利觀念的促使下,女性正統(tǒng)道德觀念極為淡薄,女子主動離婚者屢見不鮮。如朱買臣未宦時家境貧寒,好讀書不治產業(yè),常以打柴為生,不甘清貧的妻子提出離婚并改嫁他人;外黃富人之女在離開“庸奴”之夫后改嫁張耳。寡婦再嫁也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如西漢陳平娶到的妻子,是嫁了五次都死了丈夫的陽武戶腑富人張負孫女;臨鄧大賈卓王孫之女卓文君,在丈夫死后不多久,就跟司馬相如私奔了;平陽公主初嫁曹時,曹時死后又嫁給了衛(wèi)青;宣帝女兒敬武長公主初嫁張臨,再嫁薜宣;漢宣帝外祖母王媼初嫁王更得,再嫁王乃始;漢元帝馮昭儀母初嫁馮昭儀父,再嫁鄭翁??梢娕釉偌拊诋敃r并未受到輿論抨擊和世人鄙視。更有甚者,特權女性還寵信私夫。如武帝姑館陶公主,先嫁給堂邑侯陳武,陳武死時她已五十多歲,年老色衰難以再嫁卻養(yǎng)董偃為私夫,這種“敗男女之化,而亂婚姻之禮,傷王制”的所謂不合禮法的關系竟然得到皇帝的承認;漢武帝稱董偃為“主人翁”,據(jù)說“其后公主貴人多逾禮制,自董偃始 ”;[2]卷65《東方朔傳》漢昭帝的姐姐鄂邑公主“內行不修,近幸河間丁外人”,《漢書·霍光傳》載驃騎將軍上官桀等依照以往“以列侯尚公主”的制度,“欲為外人求封”,“又為外人求光祿大夫”。這些行為以及相關的稱呼都表明,當時人們并不避諱這種男女關系,也不覺得這是不光彩的事情。足見當時的社會風氣與政府及漢儒們所重視、褒揚和倡導的倫理觀念大相徑庭。以上例子皆說明漢代正統(tǒng)儒家倫理觀對女性思想行為的規(guī)范有很大局限性,生活中也有一部分女性有意回避、反抗甚至挑戰(zhàn)儒家倫理道德規(guī)范。
身為西漢皇族后裔,歷仕宣、元、成三朝的老臣劉向,更是親眼目睹西漢后期“俗彌奢淫”,“趙、衛(wèi)之屬起微賤,逾禮制”等混亂局面,他試圖
從社會控制層面規(guī)范秩序訓誡來者,故“采取《詩》、《書》所載賢妃貞婦,興國顯家等法則,及孽嬖亂亡者,序次為《列女傳》”,“凡八篇,以戒天子 ”。[2]卷36《楚元王傳》劉向想通過勸誡天子達到教化百姓、樹立女性典范之目的。正如彭衛(wèi)先生所言,劉向“試圖用封建道德觀念和等級意識的集中體現(xiàn)‘禮’,來更嚴格、更廣泛、更深入地規(guī)范婚姻關系 ,以達到‘布教化 ’、‘正世風 ’的目的 ”。[3]307劉向承襲了董仲舒的“陰陽五行”說和“天人感應”論,首次提出女子“不事二夫、從一而終”的觀點,彰顯正統(tǒng)社會道德對女性的規(guī)范。但是,如果把其倡導“從一而終”貞節(jié)觀念的理解,僅停留在希望妻子在丈夫死后不改嫁、對丈夫守節(jié),是遠遠不夠的。他的終極目的是通過提倡婦女守節(jié),建立一套合乎儒家倫理道德又切合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婦女規(guī)范,實現(xiàn)君權的最高威嚴。
二
劉向認為女性作為妻子對丈夫必須忠貞、順從,而守禮則是忠順的前提。因此,婚禮程序決不能草率從事。貞順篇中,劉向記載了先秦召南女子申氏因夫家迎娶禮數(shù)不周而拒絕出嫁,最后對簿公堂的故事。對此,他以“夫婦者,人倫之始也,不可不正”為依據(jù)贊譽申氏“貞一脩容 ”[4]卷4《召南申女》是克己守禮的典范 ,并認為“非禮不言,非禮不動”才稱得上是“有德行”。由此可見男權社會對女性遵“禮”的要求和規(guī)范是多么苛刻?;楹?妻子更應當恪守種種禮儀規(guī)范?!读信畟鳌へ戫槀鳌酚涊d的那位寧愿被火燒死也不下堂的宋伯姬用生命詮釋了所謂的“禮”,被劉向譽為“守禮一意”的楷模與典范。
“匡夫”是妻子角色的必要內容,也是對丈夫忠的表現(xiàn)。所謂“匡夫”,即妻子要無條件地扶助丈夫,為他建功立業(yè)、青史留名而無私地奉獻。劉向認為,“匡夫”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規(guī)勸,“賢人之所以成者,其道博矣,非特師傅、朋友相與切磋也,妃匹亦居多焉 ”。[4]卷2《齊相御妻》他認為成大事者除了師傅教導、朋友交談外,妻妾的作用亦不可忽略。劉向列舉姜后、樊姬二例以說明妻子規(guī)勸匡夫的作用:周宣姜后因周宣王早臥晏起,便脫簪珥待罪于永巷。她勸宣王說:“妾不才,妾之淫心見矣,至使君王失禮而晏朝,以見君王樂色而忘德也。夫茍樂色,必好奢窮欲,亂之所興也。原亂之興,從婢子起。敢請婢子之罪?!敝?宣王“勤于政事,早朝晏退 ,卒成中興之名 ”。[4]卷2《周宣姜后》又有樊姬勸莊王之事,史言“莊王即位,好狩獵。樊姬諫不止,乃不食禽獸之肉,王改過,勤于政事 ”。[4]卷2《楚莊樊姬》《列女傳》卷二中的周南之妻、柳下惠妻等,都能規(guī)勸夫君秉義從善有所作為。這些能匡夫的女性深得劉向贊頌。
在劉向眼中,“貞順”是已婚女子必須遵守的事夫重要準則。貞順的標準是“避嫌遠別,為必可信,終不更二,天下之俊,勤正潔行,精專謹慎”。[5]史載楚昭王聽說大水將至,令使者迎夫人貞姜。使者忘帶使符,于是貞姜說“王與宮人約令,召宮人必以符,今使者不持符,妾不敢從”,終于水至臺崩,夫人流而死。劉向評價她“無符不來,人守節(jié) ”。[4]卷4《楚昭貞姜》這個故事實際上是要求女子對丈夫的一切吩咐都銘記在心,任何情況下都要絕對忠順,即使以生命為代價也是應當?shù)摹!读信畟鳌肪硭闹邪龘P的衛(wèi)寡婦人,出嫁之日剛到城門丈夫就死掉了,她“遂入,持三年之喪”。這種行為被劉向贊為“貞壹”,竟作為當代及后世女性效仿的楷模錄入史書大力提倡。妻子即使不幸被丈夫嫌棄,即使丈夫患有惡疾,也要“終執(zhí)貞壹,不違婦道 ,壹與之醮 ,終身不改 ”。[4]卷4《蔡人之妻》丈夫死后 ,妻子要自覺自愿地為他守節(jié)。齊杞梁妻,丈夫戰(zhàn)死,她去收尸,“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內誠動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 ”。[4]卷4《齊杞梁妻》這充分表現(xiàn)妻子對丈夫的恭順和忠誠,雖有夸張之意,也可看出劉向的褒揚態(tài)度和儒家的“三綱倫?!彼枷雽D女婚姻理念的成功滲透。此外,劉向《列女傳》中另錄魯寡陶嬰、楚白貞姬、梁國婦人、宋鮑女宗等已婚女性恪守“貞女不假人以色 ”的事例 ,[4]卷4《楚白貞姬》極力倡導女性要一醮不改、以專一為貞的主張,對那些守墓明志、自殘誓心的女性倍加贊譽,儒家的忠貞倫理思想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與‘貞’互為表里的就是‘順’。劉向認為,‘順’的含義是丈夫怎樣虐待妻子,妻子卻能忍辱負重?!盵3]308對男子而言,娶妻的目的是為了“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6]為了“廣繼嗣”,男子可以納妾而且名正言順?!读信畟鳌分袑ε皂槒牡男麚P和提倡顯得近乎苛刻:丈夫納妾妻子非但不應怨恨,還應搞好關系和諧相處,更別說心存妒忌。劉向認為賢女能為君子和好眾妾,作為妻子必須順從這一切。晉趙衰妻游說丈夫把前妻納回并自居其下,以前妻之子為嫡子,不妒偏房。更有甚者,劉向認為妻子還應主動地為丈夫進獻美女以供夫君享樂。楚莊樊姬“遣人之鄭衛(wèi),求美人進于王。不欲擅王之愛寵,不以私蔽公,欲王多見知人能也 ”。[4]卷2《楚莊樊姬》丈夫多置美妾 ,作為妻子還要笑著承受并努力迎合之,實際上是讓女性從靈魂深處承認并接受一夫多妻多妾制并嚴格遵守這一套“婦德”。女性這種變態(tài)的“大度”獲得劉向的大大贊賞。
作為母親,女性要做到“賢圣有智,行為儀表,言則中義,胎養(yǎng)子孫,以漸教化,既成以德,致其功業(yè)”,[5]2如此才合乎統(tǒng)治者的標準。要求母親有才德主要是從撫養(yǎng)教育子女方面而言的。首先女性自己有才、聰慧賢智方能具備教育子女的資本。劉向認為,作為母親的女人要“廉正以方,動作有節(jié),言成文章,咸曉事理,知世紀綱”,能真正教育好子女,輔佐其建大業(yè),成大義。劉向十分推崇契母簡狄,說她“性好人事之治,知天文,敦仁勵翼,教以事理 ,蓋母有力 ”,[4]卷1《契母簡狄》認為契之所以成大義是母親教導有方。他強調母親在家庭教育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這在向來就不重視女性教育與才學的中國古代社會,女性要想有才并合乎統(tǒng)治者的要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劉向的這一思想相對于后世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母親有德方能以身作則對子女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里的“德”包括婦德和仁德。湯妃諧調眾妻妾 ,使“九嬪有行 ,化訓內外 ”[4]卷1《湯妃有德》是德;姜嫄“清靜專一 ”[4]卷1《棄母姜嫄》是德;莊姜初懷“淫泆之心,婦道不正”,后來“感而自脩 ”[4]卷1《齊母傅母》也是德。劉向實際上是借君子之口表達了時人對婦德的提倡。“無辱先”是婦德的必不可少的內容,也是母親對子女特別是女兒教導的必修課。對子女進行仁德教育,也是母親角色的職責和義務。《列女傳》中還提及胎教的問題:女性從懷孕開始就應注意對胎兒的教化影響,“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 ”。[4]卷1《周室三母》當時人們認為胎兒能受到母親行為的感染,母親遵守禮儀、德行端正,孩子出世后才能有德。注意胎教的問題值得肯定,但把胎教內容定格在孕婦的禮儀言行視聽方面,更多的則是時人對女性的倫理束縛。
子女成長過程中,母親要按照仁義道德教化的標準對子女以諄諄教誨,使其成為有德才的人。鄒孟軻母、啟母涂山、楚將子發(fā)母等都是經典的教材,劉向在書中給予了較高評價。《列女傳》中宣揚的母親的教化職責不但包括親生母子,也包括繼母對子女的教化撫育。芒卯的后妻對其前妻的五子“慈惠仁義,拳拳若親”,且“慈母一心,率導八子,咸為魏大夫卿士,各成於禮義”。劉向認為“繼母若斯 ,亦誠可尊 ”。[4]卷1《魏芒慈母》這是值得肯定和褒揚的。
劉向以為以德報怨、敬順公婆應成為兒媳角色的行為規(guī)范?!读信畟鳌肪硪挥涊d:舜的父母曾經謀殺舜未成功,舜升天子后,二妃娥皇、女英“以尊事卑”侍奉舜的父母使其“卒享福祜 ”。[4]卷1《有虞二妃》此外 ,劉向還提倡夫死不嫁繼續(xù)侍奉公婆,并以此為美德?!蛾惞研D》中表揚了一寡婦在夫從軍死后為他守喪三年并一如繼往地奉養(yǎng)婆婆,其母勸其改嫁她竟欲自殺明志;盡心侍奉婆婆為她養(yǎng)老送終,整整 28年。這種行為得到劉向的肯定和褒揚。
三
《列女傳》作為中國最早的婦女傳記,秉承了董仲舒的儒家婚姻倫理觀。劉向以不同的人物為榜樣,對女性在婚姻家庭中作為妻子、母親、兒媳三種不同角色分別作了規(guī)范,雖沒有強制執(zhí)行的力度,但其大力褒揚貞順賢孝、高調提倡婦德的姿態(tài)對后世廣大女性更具鼓動性和滲透性。另一方面,《列女傳》中一些女性的優(yōu)秀品質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和借鑒的價值。
首先,劉向認為作為妻子的女性,應擔負起匡夫的責任,規(guī)勸丈夫改正不良行為,使其言行合乎當時的才與德的標準。這不但有利于家庭的穩(wěn)定,也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進步。只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妻子在丈夫面前處于從屬地位,其言行舉止都要合乎丈夫的心意,即便按照統(tǒng)治者要求的才德標準,匡夫的空間也很狹隘,真正能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其次,劉向提倡作為母親的女性要有才、德,并以身作則教化兒女,使其建立功業(yè)有益社會。他明確地提出了母親的角色職責并強調母親教化對子女的影響作用。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這在當時是進步的,他還提倡胎教更是難能可貴。
但《列女傳》中的女性倫理也有消極因素,在歷史上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它單方面要求妻子恪守貞一,順從不妒忌,卻允許丈夫納娶妾妓,事實上是將一夫一妻多妾制合理化,這對妻子是極大的不公平。他把母親對子女的教化作用提到了相當高的程度,認為母有德其子亦有德,甚至孕婦所謂的敗德行為會給胎兒帶來負面影響致其無德無才,過分夸大了母親角色的職能。
劉向雖對女性角色作了不同規(guī)范,但沒有形成嚴密的女性倫理體系。他所提倡的規(guī)范道德并非強制性要求,其中的角色規(guī)范和婚姻思想在當時并沒有立刻被遵照踐行。但隨著《列女傳》廣泛的傳播和對女性思想的逐步滲透,到了東漢中期,儒家正統(tǒng)的婚姻思想成為人們特別是廣大女性的自覺思想,并刻意地履行其規(guī)范。史學家班昭以女性的身份和視角編撰《女誡》,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tǒng)全面地提出女性規(guī)范的教材,“成為后來壓迫、禁錮婦女的精神枷鎖,實是封建社會女人自覺異化的開端”。[7]此說雖有偏激,但從側面印證了《列女傳》女性角色規(guī)范及婚姻思想對女性的滲透作用。
《列女傳》自問世之后,備受歷代統(tǒng)治階級的青睞,成為整個封建社會女子教育的必修內容。之后出現(xiàn)的女教書籍有長孫皇后的《女則》、宋若莘的《女論語》、明成祖皇后的《內訓》、明末儒學者王相之母的《女范捷錄》等。中國女性自覺為自己套上一副倫理枷鎖,沉重地活在劉向的角色規(guī)范里。而劉向所提倡的女性作為妻子、母親、兒媳的角色規(guī)范在后世也逐漸異化。特別是明理學興起之后,中國女子生存狀態(tài)急轉直下,劉向《列女傳》中的母儀規(guī)范也漸被淡化甚至拋棄。清代則出現(xiàn)了一大批《新婦譜》之類的教女做媳婦的書,并且宣揚一種“女人家,節(jié)為先,除了節(jié)字不值錢。有節(jié)字,根本全,不枉人生在世間”[8]之類的極端思想,中國古代女學由塑造母親墮落為專門培養(yǎng)妻子、兒媳角色。而在不合理的封建倫理道德的重壓之下,中國女性習慣地恪守著統(tǒng)治者提倡的所謂道德,給自己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鎖。
[1]吳全蘭.論劉向《列女傳》中的女性倫理思想[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65-69.
[2]班固.漢書[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3]彭衛(wèi).漢代婚姻形態(tài)[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4]劉向.列女傳[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
[5]張濤.列女傳譯注[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0:1-2.
[6]崔高維.禮記[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227.
[7]樊靜.中國婚姻的歷史與現(xiàn)狀[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0:67.
[8]張福清.中國傳統(tǒng)訓誨勸誡輯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138.
The Female Character Standards in Liu Xiang’s“Biography of Women”
ZHOU Hui-li
(College of Hum anity and Media,Ningbo University,Ningbo315211,China)
According to Liu Xiang’s“Biography of Women”,we know thatmarried woman in the Han Dynasty played three different roles in the husband’s homes.As awife shemust be loyal and obedient,as amother she must be talented and ethical.She should also take care of the mom-in-law personalities.Liu Xiangmade clear the mission ofwomen in marriage and responsibility.To a certain extent,it is beneficial to family harmony,children’s growth and social stability.But he emphasised on the unilateral responsibility of women and nor ms too much.In later ages,women got caught up in a brutal ideological shackles.
Liu Xiang;“Biography of Women”;women’s role
K234.1
A
1672-3910(2010)05-0024-04
2010-05-19
周慧麗(1983-),女,河南漯河人,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