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紅星
(新鄉(xiāng)學院 歷史系,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金元以來豫北理學的社會化與宗族形態(tài)的顯現(xiàn)
申紅星
(新鄉(xiāng)學院 歷史系,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金元時期,北方戰(zhàn)亂頻繁,文化的發(fā)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但文化的傳播卻并未中斷。在豫北地區(qū),姚樞、趙復、許衡等理學大儒,以百泉太極書院為基地,進行理學的傳播。隨著豫北地區(qū)理學的發(fā)展,儒家禮儀得到進一步推廣,當?shù)刈谧逵^念與宗族行為也逐漸產(chǎn)生。姚樞諸儒及其后世,親身參與了某些宗族建設活動,并為豫北宗族在明清以后的進一步發(fā)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礎。
金元明清;豫北;理學社會化;宗族
金元時期,北方戰(zhàn)亂迭起,政權更換頻繁,北方地區(qū)的文化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但北方文化的潛流卻并未因此中斷。在豫北(位于今河南省的西北部,大致為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qū))一隅,理學在姚樞、趙復、許衡諸儒的倡導下得以興盛。姚樞諸儒在當?shù)貍鞑ト鍖W的同時,也身體力行進行了祠堂、譜序等宗族制度和宗族文化的初步構建。前人學者雖對姚樞、趙復、許衡諸儒進行過理論論述,但并未將其與豫北地區(qū)的宗族構建聯(lián)系起來進行闡述。故此,本文不揣淺陋,擬從社會史與文化史結合的角度,對此進行初步論述。
南宋與金朝對立時期,中原地區(qū)成為宋金必爭之地,宋代邵雍等大儒曾執(zhí)教的豫北百泉太極書院遭到了戰(zhàn)亂的摧殘和破壞。就讀于書院的士人紛紛南遷,使南方書院逐漸興盛、北方理學逐漸式微,形成了“南北道絕,載籍不相通”[1]的局面。但時隔不久,理學家姚樞、趙復、許衡等人重新修建了太極書院,并長期在此講學,培養(yǎng)人才,使得原本已經(jīng)衰落的太極書院再度復興,百泉理學也因此在豫北地區(qū)得到了繼續(xù)發(fā)展。
元朝以武業(yè)興起,最初沿襲了游牧民族的傳統(tǒng),重武鄙文,與中原文明形成了強烈沖突。至元世祖忽必烈時期(1260-1294年),元朝統(tǒng)治思想開始轉變,元世祖較為重視漢族文化,重用儒士,提倡儒學,姚樞、趙復、許衡諸儒正是在此背景下,成為元代在北方傳播理學的中堅力量。
(1)姚樞(1203-1280年),字公茂,號雪齋,河南柳城(今河南西華縣)人,自幼聰慧好學,終有所成。1235年,姚樞奉太宗窩闊臺網(wǎng)羅南儒的命令,隨元軍南征,訪求儒、道、釋、醫(yī)、卜等人才。至湖北德安(今湖北安陸),在被俘的儒生中發(fā)現(xiàn)了朱熹弟子趙復,遂請趙復北上傳授程朱理學,從而拉開了儒學北傳的序幕。趙復(約1185-約1265年),字仁甫,世稱江漢先生,湖北德安人。至趙復北上始,北方方知程朱之學。1236年,姚樞與趙復共同選取程顥、程頤、朱熹等理學大家的理學遺書八千余卷,整理出《傳道圖》、《伊洛發(fā)揮》、《師友圖》、《希賢錄》等教材,向?qū)W子講授程朱理學。有關這四部書的編撰目的以及具體內(nèi)容,《元史·趙復傳》專門對此作了介紹,茲引文如下:
復以周、程而后,其書廣博,學者未能貫通,乃原羲、農(nóng)、堯、舜所以繼天立極,孔子、顏、孟所以垂世立教,周、程、張、朱氏所以發(fā)明紹續(xù)者,作《傳道圖》,而以書目條列于后;別著《伊洛發(fā)揮》,以標其宗旨。朱子門人,散在四方,則以見諸登載與得諸傳聞者,共五十有三人,作《師友圖》,以寓私淑之志。又取伊尹、顏淵言行,作《希賢錄》,使學者知所向慕,然后求端用力之方備矣。
從引文可明顯看出,趙復所授著作,皆是有關程朱理學的內(nèi)容。元太宗十三年(1241年),姚樞棄官攜家遷居至輝州(今河南輝縣市),隱居于蘇門山中,專以正學授徒為己任,致力于理學的研究以及對理學著作的整理與刊刻,有力地促進了理學在北方尤其是豫北地區(qū)的傳播。其后,姚樞一度進入中央為官,官拜京兆勸農(nóng)使、太子太師、中書左丞等職。元世祖至元年間(1264-1294年),姚樞再度退隱蘇門,并與趙復共同創(chuàng)辦太極書院,內(nèi)置周子祠,以二程配食。書院以趙復為主講,專授程朱理學,史載:“北方知程朱之學,自復始。”[1]由此可知,趙復在理學傳播過程中功勞巨大。在趙復、姚樞二位儒學大家的極力籌劃之下,太極書院逐漸成為北方理學傳播的重要陣地。
在姚樞、趙復講學百泉太極書院的時期,有不少士人慕名就學于書院,如竇默、許衡等人。他們不僅從二位身上學到了從前北方所無的程朱理學,而且也成為日后理學傳播的“二傳手”。由此,理學在眾學者的大力推動下,在北方日趨繁盛。
(2)竇默(1196-1280年),字子聲,河北肥鄉(xiāng)人。金末避戰(zhàn)亂至河南習醫(yī),后遷湖北德安,得伊洛性理之書以歸,與姚樞、趙復等相研習,并講學于太極書院,為傳播理學作出了貢獻。
(3)許衡(1209-1280年),字平仲,號魯齋,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市)人。許衡“幼而讀書,即有志于圣賢之道”[1],稍長,嗜學如饑渴,因家貧無力購書,一日偶得《尚書注疏》,如獲至寶,手抄以歸。后聞姚、趙講學蘇門,傳授程朱理學,慕名詣蘇門訪求,從師姚樞,得《程朱易傳》、《四書集注》、《小學》等理學著作。遂刻意研讀,獲益匪淺,崇信程、朱之學,終有所成。據(jù)《元史·姚樞傳》記載:“時許衡在魏,至輝,就錄程、朱之學以歸,謂其徒曰‘曩所授皆非,今始聞進學之序’?!盵1]1250年,許衡移家蘇門,“慨然以道為己任”,與姚樞共同講學蘇門太極書院,凡經(jīng)傳、子史、禮樂、名物、星歷、兵刑、食貨及水利之類,無所不講。后姚樞入仕,許衡仍獨居蘇門,篤守程朱理學,以明道為己任,從學者浸盛。史載,許衡教人“諄煦墾至,從學者尊師敬業(yè),日該月化,雖童子亦知三綱五常為生人之道也”[2]。
許衡在理學傳播中的一大貢獻,就是促進了元代理學的通俗化,加速了其在元代的傳播。程朱理學從創(chuàng)立之初便陷入了煩瑣、空談、脫離實際的困境之地,許衡為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對理學進行了新的、寬泛的解釋,使理學通俗易懂,進入到“經(jīng)世致用”的軌道中。許衡認為,“道”并非高深玄妙之物,如果“道”是“高遠難行之事”,則便不是道了;“道”應當是“眾人之所能行者,故道不遠于人”[1]。為了使所傳之“道”更加通俗、更加接近眾人,許衡在解釋“道”時言稱:“大而君臣父子,小而鹽米細事,總謂之文;以其合宜之義,又謂之義;以其可以日用常行,又謂之道。文也道也,只是一般?!盵3]在許衡看來,“君臣父子”、“鹽米細事”皆可為道,使得其所傳之“道”不再神秘化和形而上,一般村野百姓也可以“習道”懂禮,促進了理學的社會化。正如《元史·許衡傳》所言:“聽其言,雖武人俗士、異端之徒,無不感悟者。”
許衡在宣講程朱理學的過程中,非常強調(diào)禮儀秩序,尤其是儒家倫理等級秩序,并將其視為天理、自然秩序,希望世俗嚴格遵循。許衡強調(diào):“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貴賤位矣。在上者必尊之,然后事可得而理。為尊長,敬天地、祖宗、鬼神;為百執(zhí)事,敬事君長,此不易之理也。舍此便逆,便不順?!睂τ谌寮宜回炌瞥绲摹叭V五?!?,許衡更是倍加強調(diào),認為它是人們社會生活的根本,是天定的不易之理。許衡談道:“自古及今,天下國家惟有個三綱五常,君知君道,臣知臣道,則君臣各得其所矣;父知父道,子知子道,則父子各得其所矣;夫知夫道,婦知婦道,則夫婦各得其所矣。三者既正,則他事皆可為之;此或未正,則其變故有不可測知者,又奚暇他為也。”[3]許衡還極為重視對禮儀的推廣,在講學過程中,積極向?qū)W生灌輸儒家禮制,史載:“課誦少暇,即習禮?!盵4]由此可見,許衡在推行禮儀,宣講倫理綱常上,可謂不遺余力,其所極力營造的社會,是君民各安其分,懂禮守法的社會。
由于姚樞、趙復、許衡等長期擔任地方與中央的官職,有著較高的政治地位,特別是許衡在較長時間內(nèi)掌握著一些地方教育機構和國子監(jiān)的行政大權,對元朝的教育政策、方針以及內(nèi)容方法等方面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在推行理學上也有了便利條件;因此,他們積極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行理學官學化。許衡針對北方理學衰落的情況,專門建議道:“自上都、中都,下及司縣,皆立學校,使皇子以下至庶人之子弟,皆從事于學,日明父子君臣之大倫,自灑掃應對至于天下之要道。十年以后,上知所以御下,下知所以事上,上下和睦,又非今日比矣。”[3]另外。許衡還身體力行,在全國范圍內(nèi)興辦學校。早在1253年,忽必烈“出王秦中,許衡被任命為京兆提學”,當其時,“秦人新脫于兵,欲學無師,聞衡來,人人莫不喜性來學”,經(jīng)過許衡多方籌劃,“郡縣皆建學校,民大化之”[1]。忽必烈即位后,許衡相繼入中央擔任國子祭酒,得以繼續(xù)推行其教育政策。經(jīng)過許衡等人的大力倡導,元朝從中央到地方都設立了各級學校,而這些學校大多以教授儒學為主體的四書五經(jīng)課程,以小學為入門課。這一系列措施促進了理學的廣泛傳播,出現(xiàn)了“儒學為之丕振”[1]的良好局面。
為進一步提高儒學地位,許衡還極力倡導科舉,謀求理學官學化。自隋唐以降,科舉制一直是士人謀求仕宦的主要途徑。但自蒙古取得統(tǒng)治地位后,長期未進行科舉,當時在全國出現(xiàn)了“貢法費,士無入仕之途”,“皆以為天下習儒者少,而刀筆吏得官者多”的現(xiàn)象,使得大量儒生游離于仕途之外,這嚴重挫傷了廣大士人習儒傳儒的積極性,大批儒生不得不放棄通過攻讀四書五經(jīng)謀求仕進的打算,從而嚴重阻礙了理學的傳播與興盛。為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狀況,許衡積極勸說元朝統(tǒng)治者恢復科舉。他在《時務五事》疏中言道:“夫民不安于白屋,必求祿仕;仕不安于卑位,筆求尊榮?!倍蟮玫撌?,必須由統(tǒng)治者設立一條正確的道路,而這條道路正是“科舉”。許衡向元朝統(tǒng)治者倡議科舉,并規(guī)定以“罷詩賦,重經(jīng)學”為主的新的科舉內(nèi)容。雖然許衡提倡科舉的建議,在當時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實行,但這無疑對提高理學的地位有著積極的作用,也間接促進了理學的傳播。
宋以后的理學發(fā)展同宗族觀念的興起與發(fā)展密切相關,此已成為社會史學界的共識。姚樞、許衡等大儒在豫北地區(qū)進行理學傳播,促進了當?shù)乩韺W的社會化,在此背景下,宗族觀念獲得了產(chǎn)生的內(nèi)在基礎,宗族建構活動此時也初見端倪。盡管金元時期的宗族建設活動,還僅僅體現(xiàn)在這些大儒身上,但卻意義深遠,因為它直接影響到了明清時期當?shù)刈谧宓陌l(fā)展與興盛。
元太宗(1229-1241年)、世祖(1260-1294年)時期,北方大儒許衡就曾為豫北當?shù)氐摹渡凼献谧V》(《邵氏宗譜》系北宋大儒邵雍所在邵氏宗族修撰的族譜,自北宋以后連綿不絕。此族譜似為豫北地區(qū)最早修撰的宗族譜牒,現(xiàn)今已無其最早所撰譜牒,只在后世續(xù)譜中保有宋以后歷代譜序若干)撰寫了《邵氏家譜跋》,茲錄如下:
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也。史以記存亡,而譜則系昭穆。昭穆之能明,則宗派焉得而紊哉!邵氏譜牒歷數(shù)百年間而弗失。祖功宗德,開卷一覽,上以見其源流,下以見其嗣繼,非善繼善述而能之乎?書此為萬世免。
元集賢大學士領太史院事魯齋許衡跋[5]
從以上寥寥數(shù)語中可以看出,許衡將宗族修撰家譜的行為比之為國家修史,強調(diào)了修撰譜牒的重要性。許衡還闡述了修譜的重大功用,并對修譜以繼祖宗之德的行為異常推崇與贊許。
對于豫北宗族觀念的興起還需一提的是,姚樞就曾在其所隱居的百泉蘇門山提出了宗族組織化的初步建設思想:“作家廟,別為室奉孔子及宋儒周敦頤等像,刊經(jīng)書,惠學者,讀書鳴琴,若將終身?!笨梢?,姚樞在當時已經(jīng)在豫北蘇門山中修建了家廟。盡管由于資料限制,姚樞具體在家廟中的祭祀等活動,我們還不甚清楚,但從中不難看出,姚樞“作家廟”的宗族實踐活動已經(jīng)有利用家廟祭祀祖先之心。此外,姚樞“別為室奉孔子及宋儒周敦頤等像”的行為,也說明了姚樞有借助家廟進行儒家禮儀的宣揚傳播之意。
至明正德(1506-1521年)、嘉靖(1522-1566年)之際,姚樞后世姚泰,憑借其祖姚樞對當?shù)乩韺W的巨大貢獻,竭力向當?shù)毓俑\求興建姚公祠堂。鑒于姚樞對當?shù)匚慕趟鞯淖吭截暙I,也為了彰顯本地理學之興盛,此舉獲得官府的認可與支持。時任河南參議的浙江開化人徐文溥,專門為祠堂撰寫了《姚公樞祠堂記》,詳細講述了姚公祠堂的修建緣由與過程,全文如下:
公祠,輝舊矣,而蘇門今始也。嘉靖改元之春,余與憲使張君天性巡河北,登百泉,謁公于附享之廟而去。越六月再至,公有孫曰“泰”,持家集謁余,愿新公祠,且曰:“縣西府館,實故雪齋二石獸者故物也。今大中丞劉公令茲土為葺,我先人祠宇是謀會遷去未果,題碑陰,大意謂'植民生,倡斯道,為公之大者云'?!庇嘤谑侵\諸張曰:“先嘗用言者,祠公茲乃弗祀,非曠禮乎,雖附饗十賢,而未有專祠,豈所以示崇奉表勵之意邪?夫祠既屬公,弗可奪也。而歲侵民儉,弗可舉也,如何?”張曰:“蓋以里中淫祠之不在祀典者改為?!庇嘣唬骸吧??!蹦嗣h丞詹烰稽之,得俗名三官廟者,于蘇門公故里也。廟不知創(chuàng)建之始,屋三楹,門一楹,繚以土垣,介在路隅。丞曰:“時惟淫祠祀典弗載,淫祀無福,先王所禁,改而新之,公私無費,不亦可乎?且值于茲,豈神有以相之乎?”于是余乃易以今扁,示專也。檄于太守翟君鵬督縣舉,事厥成也。量費以像,公卜日,以奠位致虔也。牒于姚氏子孫,世守奉祀,謀其永也。祠成,太守曰:“茲舉也,其有合于禮乎。請勒諸石,志始也?!?/p>
壬午秋九月十有一日 三衢徐文溥記[6]
從引文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三方面的訊息。其一,姚公祠堂的修建,毫無疑問是由于姚公本身的崇高聲譽和對當?shù)氐木薮筘暙I。其二,祠堂的興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姚氏后裔即記中所言的“(姚)泰”很好地利用了其祖的文化象征資源,借此積極向政府官員謀求支持,才促成了姚公祠堂的修成。而姚氏后裔謀求建立姚公祠堂,無疑提高了姚氏在當?shù)氐穆曌u與地位,其三,在借助官府力量修成姚公祠堂后,當?shù)卣帧半河谝κ献訉O,世守奉祀,謀其永也”,姚氏子孫又獲得了祭祀姚氏祖先姚樞的權利,這就使得原本公共祭祀的場所與宗族祭祖的場所合而為一。因為資料的缺乏,對于姚氏祠堂其后的演變及具體的祭祀禮儀,本文不得而知。但本文以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宗族觀念在當?shù)氐娜遮叞l(fā)展,姚公祠堂應當會日趨演變?yōu)橐κ献谧屐籼茫蔀橐κ霞漓胱嫦鹊膱鏊?/p>
不難想象,許衡、姚樞以及后世子孫進行宗族構建活動的態(tài)度與行為,會在當?shù)仄鸬揭欢ǖ陌駱有?。金元以后,隨著明末清初時期大儒孫奇逢在豫北地區(qū)的講學,理學進一步社會化;加上明代打擊淫祀以及嘉靖時期(1522-1566年)“議大禮”的推恩令等事件的推動,豫北宗族建設當應逐漸進入普及期,并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金元時期,姚樞、趙復、許衡等學者,以蘇門太極書院為陣地,繼承程朱理學,推崇理學、研究理學,進而宣傳、推廣理學,使理學在元代終被確立為官學,并且歷經(jīng)元、明、清三朝而不衰,對明清時期文人士紳的思想意識、行為規(guī)范以及人生道路等各方面均影響深遠。姚樞等大儒在傳播理學的同時,還親自參與了宗族組織化建設,開啟了豫北地區(qū)宗族組織化建設的先河。明清時期,其后世更是積極地利用大儒們的文化象征資源,在不斷強調(diào)豫北為文化禮儀之地的同時,繼續(xù)在當?shù)剡M行宗族構建活動,從而使豫北宗族建設不斷得以發(fā)展。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社會的發(fā)展從來不是孤身前行的,它與文化等密切相關。屬于社會史研究范疇的宗族研究,離不開對宋明以來理學的探討。同時,文化史也在不斷同社會史的結合中,獲得其新的活力與生命。文化史在繼續(xù)展開對理學大儒思想深入研究的同時,也將目光日益下移,關注文化禮儀對于普通民眾的影響,這已成了新時期史學發(fā)展的共識。本文的論述,也希望沿著這條道路前行,擬為社會史與文化史的結合提供一個簡單的個案,以求二者的發(fā)展前景更為廣闊與深入。
[1] 宋濂.元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
[2] 周際華.輝縣志[Z].刻本.1835(清道光十五年).
[3] 許衡.許文正公遺書[Z].影印本.1790(清乾隆五十五年).
[4] 黃宗羲,黃百家,全祖望,等.宋元學案[M].北京:中華書局,1986.
[5] 邵啟榮.古共邵氏宗譜[Z].刊本.1924(民國十三年).
[6] 文兆奭.輝縣志[Z]. 刻本.1757(清乾隆二十二年).
[責任編輯 楊玉東]
TheSocializationofNeo-confucianismandtheFormationofClaninYubeiAreasinceJinandYuanDynasty
SHENHong-xing
(Departmentofhistory,XinxiangUniversity,Xinxiang453003,Henan,China)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almost disrupted because of the scourge of war during Jin and Yuan dynasty, but the spread of the culture in the North did not stop. In Yubei area, some advocates of Confucius, such as Yao Shu, Zhao Fu, Xu Heng, founded Tai-ji College in Baiquan in order to spread Neo-Confucianis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o-Confucianism, the Confucian ritual has been further promoted in Yubei area. And the concept of local clan and lineage behavior is established firmly. Yao-Shu and his descendants often participate in some of the clan activities and the preliminary clan has come to form in Yubei area, which established the initial basi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lan in Yubei area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Jin and Yuan Dynasty; Yubei area; the socialization of Neo-confucianism; clan
2010-07-12
申紅星(1978-),男,河南輝縣人,博士,講師,從事中國社會史研究。
E-mail:shenhx1016@sohu.com
B244;C912.4
A
1673-9779(2010)04-0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