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凌霄
(泰州師范高等??茖W校 人文系,江蘇 泰州225300)
論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訂立的勞動合同的效力
——兼論《勞動合同法》相關(guān)條款的矛盾及解決
高凌霄
(泰州師范高等??茖W校 人文系,江蘇 泰州225300)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訂立的勞動合同為無效合同,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又將因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勞動合同作為勞動合同解除的情形加以規(guī)定,這違背了無效合同不能解除的法理。將以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的勞動合同規(guī)定為可撤銷合同可以解決這一矛盾,并能夠更好地保護當事人的利益。
勞動合同;無效;解除;可撤銷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規(guī)定了勞動合同無效的情形,其中第一款確認了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卻規(guī)定,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勞動合同,被欺詐、脅迫或者被乘人之危一方可以解除之。再聯(lián)系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可以知道,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勞動合同,當事人既可以要求確認其為無效合同,也可以要求解除之。
合同法中,在合同生效后到履行完畢之前,當事人可以提前消滅合同關(guān)系,即解除合同。不難看出,解除合同的前提是,合同必須有效存在。不能有效存在的合同,即無效合同,傳統(tǒng)民法理論認為其無效的特征為當然無效、自始無效、確定無效。所謂當然無效,是指不需要當事人主張即無效,自始無效是指法律行為當時就無效,確定無效是指不能對無效合同進行補充使之有效。既然無效合同從一開始即為無效,而且無效的事實鐵定,無論外部宣稱與否也無法進行補救,那么其當然就不存在解除合同關(guān)系、消滅合同效力的問題,也就是說,不存在合同解除的問題。
合同法上的這一原理同樣可以適用于勞動合同,因為勞動合同亦有合同的本質(zhì),且這一適用并未對勞動者利益的保護造成妨礙。那么,《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與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的相關(guān)規(guī)定就產(chǎn)生了矛盾:既然第二十六條認定以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怎么又認為當事人一方可以解除以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的這種無效合同呢?這里顯然違背了無效合同不能解除的合同法法理。
合同法將以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分為兩種類型,若此類合同損害了國家利益即為無效合同,否則作為可撤銷合同。所謂可撤銷合同,是指已經(jīng)成立但欠缺法定有效要件,得因享有撤銷權(quán)的一方行使撤銷權(quán)而自始歸于無效的合同,[1]當事人可行使撤銷權(quán)撤銷之?!秳趧雍贤ā分幸云墼p、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妨借鑒于此,勞動合同亦應(yīng)體現(xiàn)出當事人真實和自愿的意志。以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因未能體現(xiàn)當事人特別是被欺詐、脅迫或被乘人之危一方的真實意志而存在效力上的瑕疵,但將此類合同一概簡單地定性為無效合同本身并不妥當。正如鄭玉波先生所說:“此乃立法政策之問題,亦即視其所欠缺生效要件之性質(zhì)如何決定。其所欠缺之要件,如屬有關(guān)公益(違反強行法規(guī)或公序良俗),則使之當然無效;如僅有關(guān)私益(錯誤、誤解、被欺詐脅迫等)得使之得撤銷?!保?]訂立合同時被欺詐、脅迫或被乘人之危的一方在訂立合同后知曉真情卻甘心接受,或者后來因情勢發(fā)生變化反而有利于他們使得他們更愿意進入合同關(guān)系,這時一味否定合同效力反而不利于保護他們的利益了。特別是當被欺詐、脅迫或被乘人之危方為處于弱勢的勞動者時,在供大于求的勞動力市場上獲得工作便意味著更好的生存,賦予他們以撤銷權(quán),讓他們自己決定是否行使撤銷權(quán)從而決定合同的效力更能夠尊重他們的意愿,也更有利于保護他們的利益。另外,從鼓勵交易,避免浪費,鼓勵就業(yè),維護勞動關(guān)系穩(wěn)定的角度出發(fā),也應(yīng)采用這樣一種價值取向:盡可能維持勞動合同的效力。[3]當然,如果以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的勞動合同損害了國家利益,則因其內(nèi)容具有了違法的因素而應(yīng)被確認為無效。
對于可撤銷的合同,如若當事人行使了撤銷權(quán)可使合同歸于無效。但在當事人行使撤銷權(quán)之前,或在撤銷權(quán)行使的期間內(nèi)未行使之,則合同仍為有效。在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在被欺詐、脅迫或被乘人之危一方未行使撤銷權(quán)時,合同既然有效,他們也就可以解除這樣的勞動合同。特別是當被欺詐、脅迫方或被乘人之危方為勞動者時,如因為用人單位的過錯使得合同解除的話,勞動者還可以獲得經(jīng)濟上的補償??紤]到更好地保護被欺詐、脅迫或被乘人之危一方的利益,法律可以賦予他們以選擇權(quán),選擇行使撤銷權(quán)使合同歸于無效,或選擇解除合同關(guān)系,提前終止合同效力,亦可選擇消極不為而保持合同效力,使合同關(guān)系繼續(xù)下去??傊?,讓他們可以作出最大限度滿足自身利益的決定。
規(guī)定以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的勞動合同為可撤銷合同,需要對現(xiàn)有《勞動合同法》進行法條上的修改,具體做法是:(1)刪去第二十六條第一款關(guān)于對于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的第一種情形的規(guī)定。也就是說,以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再作為無效合同處理。(2)增加相關(guān)條款,將以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的勞動合同作為可撤銷合同加以規(guī)定。當事人可行使撤銷權(quán)撤銷之,亦可繼續(xù)保持合同效力。(3)修改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的規(guī)定,將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作為合同解除的情形加以規(guī)定,使得當事人在這種情況下亦可行使合同解除權(quán)。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三十九條的相關(guān)規(guī)定對于以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賦予當事人一方以合同解除權(quán),但因為無效合同不存在解除的問題,所以將此類合同規(guī)定為無效合同會產(chǎn)生法理上的矛盾。但是,將以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認定為可撤銷合同,就能夠消除與第三十八、三十九條的矛盾,保持前后法條的一致性和權(quán)威性,又可以因為賦予當事人一方以選擇權(quán),或行使撤銷權(quán)或行使解除權(quán)或繼續(xù)保持合同效力,從而實現(xiàn)被欺詐、脅迫或被乘人之危方的利益最大化。
[1]余延滿.合同法原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217.
[2]鄭玉波.民法總則[M].臺北:三民書局,1979:316.
[3]喻術(shù)紅.我國無效勞動合同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法學評論,2005(3):124.
【責任編校:王 歡】
On Validity of Labor Contract Made to Fraud,Coercion,or on Others'Insecurity
Gao Lingxiao
(Taizhou Teachers College,Taizhou 225300,China)
According to Article 26 of Labor Contract Law,the labor contract made to fraud,coercion,or on others'insecurity is a void contract,but according to Article 38 and Article 39,such contract can be terminated,which violates the legal principle that void contracts cannot be terminated.This contradiction can be solved and the parties can be protected better when such contract is provided as voidable contract.
labor contract;void;termination;voidable contract
D922.52
A
1673 2391(2010)050068 02
20100503
高凌霄,女,泰州師范高等??茖W校人文系講師。
本文受泰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青年專項重點課題(2008-BRW-16)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