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鴻 靳利利 劉秋江 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心血管科(廣州 510095)
左心室肥厚(LV H)是高血壓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也是許多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可成倍地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因此,減輕左心室心肌肥厚,逆轉(zhuǎn)左心重構(gòu),對改善高血壓患者的預(yù)后十分有益。逆轉(zhuǎn)LVH已成為當前高血壓治療的重要目標之一,為探索中藥在這方面實的作用,采用復(fù)方芪麻膠囊是治療高血壓左室肥厚患者,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100例患者均為本院 2006年 10月至2009年 6月住院(53例)和門診 (47例)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 2組:其中治療組 50例,男 28例,女 22例;年齡最大者 70歲,最小者 41歲;病程 3~ 15年,平均(6.2±2.6)年;住院患者 27例,門診患者 23例。 對照組 50例,男 27例,女 23例;年齡最大者 69歲,最小者 43歲;病程 3.5~ 15年 ,平均 (6.3± 3.4)年;住院患者 26例,門診患者 24例。兩組病例治療前在性別、年齡、病程、病例來源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 全部病例均符合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2005年修訂版》[1]在未服抗高血壓藥物又能排除明確的疾病基礎(chǔ)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 /或舒張壓≥90mm Hg,即可確診為高血壓病。而 LVH(左心室肥厚)以 1983年全國超聲診斷學(xué)術(shù)會議二維超聲心動圖為標準:①室間隔厚度(IVST)≥12 mm,②左室后壁厚度(LVPWT)≥12mm。中醫(yī)辨證標準參照 2002年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南原則》[2]制定辨證標準:①主癥:眩暈,頭痛。②次癥:失眠,口淡,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氣短,自汗,頭如裹,胸悶,嘔吐痰涎,食少等。③舌脈:舌胖、苔膩,脈滑。④辨證標準:具備1項以上主癥,兼有 2項及 2項以上的次癥,參考舌脈即可確診為氣虛痰濁證。
納入及排除標準 符合以上病、證、左心室肥厚的診斷標準;年齡在 18~ 70歲;未用藥,或雖服用降壓藥物但停藥 2周者。排除血壓超過收縮壓 180 mmHg和/或舒張壓 110 mm Hg、繼發(fā)性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重度心衰、嚴重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肝腎功能明顯障礙、造血系統(tǒng)異常、神經(jīng)系統(tǒng)異常(包括意識障礙、癱瘓、癲)。
治療方法 治療組用復(fù)方芪麻膠囊(廣東第二中醫(yī)院制劑室批準文號:粵 YZB-2007007,其由黃芪、法半夏、天麻、茯苓、牛膝、杜仲、川芎七味藥組成,天麻粉碎成細粉,過篩;其余黃芪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 1.05~1.10的清膏,噴霧干燥,加入天麻細粉,拌勻,干壓法制成顆粒,裝入膠囊,即得)用法用量:2片 tid口服。對照組用卡托普利口服,用法用量:12.5mg~ 25mg,tid。 兩組均以 6個月為 1個療程,1個療程觀察療效。在治療期間,原則上不用其他降壓藥。若有血壓波動,調(diào)整用量,但需注明。低鹽低脂飲食。
觀察指標 血壓治療前,停用影響觀察血壓療效的藥物 2周,以停藥結(jié)束時非同日連續(xù)測 3次血壓,取平均值作為治療前血壓。治療結(jié)束時,取非同日連續(xù) 3次的平均值,作為治療后血壓。觀察期間受試者每周復(fù)診血壓 1~2次。
中醫(yī)證侯計分方法對前述常見癥狀、體征于治療前、用藥開始后每周逐項詢問檢查并記錄。其計分方法按輕 (+)、中 (++)、重 (+++)3級分別計 2、4、6分,舌脈用文字描述。
療效標準 降壓療效評定標準 按照 2002年衛(wèi)生部制定《中藥新藥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研究指導(dǎo)原則》[2]制定的降壓療效標準執(zhí)行。顯效:①舒張壓下降10mm Hg以上,并達到正常范圍;②舒張壓雖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 20mmHg或以上。須具備其中 1項。有效:①舒張壓下降不及 10mm Hg,但己達到正常范圍;②舒張壓較治療前下降 10~19mmHg,但未達到正常范圍;③收縮壓較治療前下降 30mmHg以上。須具備其中 1項。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者。
中醫(yī)癥侯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 2002年衛(wèi)生部制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dǎo)原則》的規(guī)定進行評定,以療效指數(shù)作為依據(jù)。療效指數(shù)(n)=[(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顯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zhuǎn),證候總積分較療前減少≥70%。有效:臨床癥狀減輕,證候總積分較療前減少≥30%。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zhuǎn)或加重,證候總積分較療前減少 <30%。安全性判定:觀察不良反應(yīng)及肝腎功能等各項指標。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經(jīng) SPSS 11.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參數(shù)由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表示,各參數(shù)前后變化及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治療前后自身對照用配對資料 t檢驗,多變量之間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治療結(jié)果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比較 見表 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比較(mmHg)(±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比較(mmHg)(±s)
注:經(jīng) t檢驗,治療 6個月后兩組患者血壓較治療前均有明顯下降(△P<0.05,▲P<0.01);組間對比收縮壓無明顯差異(P> 0.05),舒張壓有顯著差異(◇P<0.05)。
治療組(50例)對照組(50例)時間(月 )收縮壓 舒張壓 收縮壓 舒張壓治療前 163.5± 11.2 94.2± 10.5 165.6±10.8 93.0± 11.3治療后 133.6± 7.5▲ 76.7± 3.8△ 134.4± 4.6▲ 65.9± 4.0▲◇
如表 1所示,復(fù)方芪麻膠囊組與卡托普利組一樣具有很好的降壓療效,組間對比收縮壓無明顯差異。舒張壓有顯著差異,卡托普利比復(fù)方芪麻膠囊更明顯降低舒張壓(P<0.05)。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的比較 見表 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對比(±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對比(±s)
注,經(jīng) t檢驗,治療前兩組積分 P> 0.05,無顯著性差異。治療后兩組比較,P<0.05,有顯著性差異。
組 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50 40.5± 1.88 18.5± 3.6對照組 50 42.8± 3.3 28.2± 2.5
如表 2所示治療后兩組分別與治療前相比,兩組癥狀積分都有明顯降低 P<0.05;組間比較治療組癥狀積分減少更為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兩組 BNP的比較 見表 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 BNP結(jié)果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 BNP結(jié)果比較(±s)
注:經(jīng)t檢驗,兩組同治療前對比 P<0.05,有顯著性差異;組間對比 P>0.05無顯著性差異。
組 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50 205.3± 16.55 150.2± 17.63對照組 50 203.5± 17.38 156.1± 16.43
如表 3所示,兩組治療前后 BNP均有所改善,P<0.05,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組間對比 P> 0.05,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討 論 血漿腦鈉尿肽(BNP)是近年來眾多研究者討論的熱題,BNP是心臟內(nèi)分泌激素,其主要由心室分泌,BNP只在血容量增加和壓力負荷增加時反應(yīng)性從心室分泌,左心室延展及室壁張力對腦鈉尿肽的釋放進行調(diào)節(jié),Kohno等[3]報道,在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中 BNP的水平有明顯的升高,對于伴有左室肥厚的患者更為明顯,BNP水平與左室重量指數(shù)及室壁厚度密切相關(guān),BNP升高與心肌肥厚程度有關(guān)。血漿BNP能較好的反映心功能的異常情況,它雖不能代替超聲心動圖來評價左室結(jié)構(gòu)或功能異常程度,但可以作為超聲心動圖評價心功能的重要補充[4]。降低 BN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延緩或逆轉(zhuǎn)了心肌重塑[5]。
在中醫(yī)學(xué)古醫(yī)籍中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血壓、高血壓與左室肥厚的名稱,左心室肥厚目前尚無統(tǒng)一的中醫(yī)命名,前期臨床觀察[6],發(fā)現(xiàn)嶺南地區(qū)高血壓病患者出現(xiàn)率最高的是氣虛痰濁型,占全部高血壓患者的 38.71%,60歲以上老年人中占 70%以上。且高血壓左室肥厚患者中氣虛痰濁型多見,基于此,我們采用益氣化痰法為治則。復(fù)方芪麻膠囊是治療高血壓病的中藥制劑,具有益氣健脾,祛濕化痰之效,主要由黃芪、茯苓、天麻等藥物組成,方中以黃芪、茯苓益氣健脾補腎以扶其本,天麻平肝、祛除風(fēng)痰,法半夏和胃燥濕化痰,川芎理氣活血、通經(jīng)活絡(luò)。諸藥合用,脾氣健運,清陽升展,清竅得養(yǎng),痰濁自消,氣血運行恢復(fù)正常,則脈道通暢,血壓自平,癥狀自消,身體自健。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復(fù)方芪麻膠囊除具有良好的降壓療效和改善臨床癥狀,其在改善氣虛痰濁型高血壓左室肥厚患者 BNP方面亦具有一定療效,具有逆轉(zhuǎn)左室肥厚,保護心臟的作用,提示復(fù)方芪麻膠囊亦具有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的作用,從而達到改善左心室肥厚。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2005年修訂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9-22.
[2] 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南原則 [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02:73-77.
[3] Kohno M,Horiot Yokokawa K.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s a cardiac hormone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N Eng1J Med,2002,347:161-167.
[4] 李艷華,周秀艷,韓素桂.血漿 BN P測定在糖尿病左心室功能不全診斷中的應(yīng)用價值 [J].陜西醫(yī)學(xué)雜志,2008,37(2):210-212.
[5] 魏慧淵,楊慶有,王一飛.心力神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 BN P、AngII及心功能的影響[J].陜西中醫(yī),2008,29(6):65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