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青鋒 陳志良 包 杰 劉喜榮 武金寶,4*
1 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yī)院藥學部(510515)
2 湖南玉新藥業(yè)有限公司(410007)
3 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yī)院檢驗科(510515)
4 包頭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內(nèi)蒙古消化病研究所(014030)
納米生物技術(shù)是國際生物技術(shù)領域的前沿和熱點問題,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均已將納米生物技術(shù)作為21世紀的科研優(yōu)先項目予以重點發(fā)展。特別是納米藥物載體將來會在疾病的診斷、治療和衛(wèi)生保健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L929細胞株(南方醫(yī)科大學病理教研室提供),銀杏內(nèi)酯(上海傲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胰酶,噻唑藍(MTT)和DMSO (購自Sigma公司),培養(yǎng)基RPMI 1640 (Gibco公司),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96孔和6孔細胞培養(yǎng)板(Corning公司,美國),酶標儀(GE,美國),AU5421全自動生化分析儀(Olympus,日本)。
1.2.1 銀杏內(nèi)酯納米粒的制備
采用表面聚合法制備銀杏內(nèi)酯PELGE納米粒[1,2]。
1.2.2 實驗分組與試驗處理
實驗分銀杏內(nèi)酯納米粒組(實驗組)、銀杏內(nèi)酯藥物組(藥物對照組)、空白納米粒組(載體對照組)3組,分別用含10%胎牛血清RPMI-1640培養(yǎng)液溶解,按照試驗需要制備100、75、50、25和1 mg/L 5個濃度劑量組,0.22μm微孔濾膜過濾除菌備用。
1.2.3 L929細胞培養(yǎng)
細胞在含10%胎牛血清(56℃熱滅活30min)的RPMI-1640培養(yǎng)液中,置37℃,5%CO2孵箱中培養(yǎng)生長。細胞密度為1×109個/L,每1~2d傳代一次,取指數(shù)生長期細胞用于實驗。
表1 不同濃度銀杏內(nèi)酯納米粒處理組對培養(yǎng)L929細胞LDH釋放的影響(n=3,±s)
表1 不同濃度銀杏內(nèi)酯納米粒處理組對培養(yǎng)L929細胞LDH釋放的影響(n=3,±s)
組別對照組 100g/L 75g/L 50g/L LDH 活性(U/L) 25.00±1.00 26.67±1.15 26.00±1.00 25.33±1.15 1.405 0.311測定項目F P
表2 不同濃度銀杏內(nèi)酯藥物(不含PBCA)處理組對培養(yǎng)L929細胞LDH釋放的影響(n=3,±s)
表2 不同濃度銀杏內(nèi)酯藥物(不含PBCA)處理組對培養(yǎng)L929細胞LDH釋放的影響(n=3,±s)
組別對照組 100g/L 75g/L 50g/L LDH 活性(U/L) 25.00±1.00 26.00±1.00 26.33±2.08 25.67±0.58 0.583 0.642測定項目F P
表3 空白納米粒(PBCA)處理組對培養(yǎng)L929細胞LDH釋放的影響(n=3,±s)
表3 空白納米粒(PBCA)處理組對培養(yǎng)L929細胞LDH釋放的影響(n=3,±s)
對照組 100g/L 75g/L 50g/L LDH 活性(U/L) 25.00±1.00 26.00±1.00 25.00±1.00 24.67±1.15 0.923 0.472測定項目 組別F P
1.2.4 細胞存活率的測定
于96孔培養(yǎng)板接種L929細胞,每孔加入100μL,培養(yǎng)24h后,棄去原培養(yǎng)基,PBS液洗滌兩次,實驗組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銀杏內(nèi)酯納米粒、空白納米粒(PBCA)和銀杏內(nèi)酯藥物(不含PBCA),對照組加入培養(yǎng)液。繼續(xù)培養(yǎng)2、4、7d,在各觀察期取出一塊培養(yǎng)板,每孔加入20μL MTT(0.5g/L),孵化4h,吸去原液,加入150μL DMSO,置免疫酶標儀570nm 處測定吸光度,細胞生存率以百分率表示。按如下公式計算:
細胞生存率(%)=處理組A值/對照組A值×100%
1.2.5 乳酸脫氫酶(LDH)的釋放
將制備好的細胞懸液接種于6孔培養(yǎng)板:分為空白組(細胞對照組)及不同濃度劑量的實驗處理組,每組培養(yǎng)24h后,取細胞培養(yǎng)上清液于2000r/min室溫離心3min,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測定漏出細胞外的LDH活性。
1.2.6 統(tǒng)計學處理
在倒置的相差顯微鏡下觀察L929細胞系的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細胞呈梭形和多角形貼壁生長,具有典型的成纖維細胞的形態(tài)特征。細胞生長旺盛,約1d傳代一次,細胞活力很強(圖1)。
圖1 光學顯微鏡下L929細胞形態(tài)(×100)
不同濃度銀杏內(nèi)酯藥物、銀杏內(nèi)酯納米粒和空白納米粒對L929細胞株的毒性采用MTT法判定,結(jié)果以細胞的存活率表示(均值±標準差)。在2、4和7d時間點測定各濃度劑量的銀杏內(nèi)酯藥物、銀杏內(nèi)酯納米粒和空白納米粒對L929細胞生長抑制作用是采用析因設計資料方差分析方法。析因方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銀杏內(nèi)酯藥物各劑量組間差異不具有顯著性(F= 1.590,P= 0.203)。各測量時間點間差異具有顯著性(F= 67.653,P= 0.000)。對細胞生長抑制作用顯著減弱,與高劑量組(10和5g/L劑量)相比差異極顯著(P<0.01)。在4d,5g/L劑量處理組與低劑量(1和0.5g/L劑量)相比,差異不顯著(P>0.05)。而10g/L劑量組與低劑量組差異顯著(P<0.05)。在7d,高劑量組(10和5g/L)對L929細胞生長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與低劑量組相比差異極顯著(P<0.01)。在相同的測定時間點,細胞的生存率隨著銀杏內(nèi)酯納米粒劑量的減少而增高。相同濃度的銀杏內(nèi)酯納米粒對細胞的影響隨著細胞培養(yǎng)天數(shù)的增多而減少,組內(nèi)差異均不顯著(P>0.05)。
經(jīng)不同濃度(100、75和50g/L)的銀杏內(nèi)酯藥物、銀杏內(nèi)酯納米粒和空白納米粒處理后,L929細胞株培養(yǎng)液中LDH活性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均有所升高,但差異不具顯著性(P>0.05)(表1~表3)。提示各劑量組的上述3種藥物對L929細胞株均無明顯的細胞毒性。
銀杏內(nèi)酯是一類有效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受體拮抗劑,是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常用藥物[3-5]。當前市場上提供的銀杏藥物制劑有口服和靜脈給藥2種劑型,銀杏內(nèi)酯銀杏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溶解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不高,而且傳統(tǒng)給藥方式全身分布,靶器官和靶細胞血藥濃度低,達不到很好的治療效果[5,6]。為此,我們根據(jù)銀杏藥物內(nèi)酯的作用機制,選擇合適的靶向性藥物載體研制出銀杏內(nèi)酯納米粒,可將銀杏內(nèi)酯有效成分靶向?qū)肽X內(nèi)。 通過銀杏內(nèi)酯納米粒的細胞毒性研究,為進一步驗證其在腦內(nèi)的分布、代謝、半衰期、生物效應奠定基礎。研究結(jié)果顯示,銀杏內(nèi)酯納米粒與其藥物對照銀杏內(nèi)酯及載體對照空白納米粒相比,細胞毒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其細胞毒性僅為Ⅰ級,說明研制的銀杏內(nèi)酯納米粒生物相容性好,可以進一步研究其藥效及藥理作用,提示銀杏內(nèi)酯納米粒研制獲得了初步的成功。
[1]Olivier JC,Fenart L,Chauvet R,et al.Indirect evidence that drug brain targeting using polysorbate-80 coated polybutylcyanoacrylate nanoparticles is related to toxicity[J].Pharm.Res,1999,16(12):1836.
[2]Haun JB,Devaraj NK,Hilderbrand SA,et al.Bioorthogonal chemistry amplifies nanoparticle binding and enhances the sensitivity of cell detection[J].Nat Nanotechnol,2010 Aug 1. [Epub ahead of print].
[3]Li LY,Zhao XL,Fei XF,et al.Bilobalide inhibits 6-OHDA-induced activation of NF-kappaB and loss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rat substantia nigra.[J].Acta Pharmacol Sin,2008,29(5):539-547.
[4]楊本明,劉紅.銀杏葉制劑臨床應用新進展[J].中華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05,3(1):44-45.
[5]肖昭揚,孫長凱,肖緒武等.銀杏葉提取物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介導興奮毒性作用及機制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6,86(35):2479-2484.
[6]Janssens D,Delaive E,Remacle J,et al.Protection by bilobalide of the ischaemia-induced alterations of the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activity.[J].Fundam Clin Pharmacol,2000,14(3):19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