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冰
(黑龍江省大慶市紅崗區(qū)醫(yī)院整形美容科,黑龍江大慶 163511)
1929年Boorguet首先提出了上瞼有兩個脂肪團,并需在手術中切除它們[1]。此后上瞼脂肪團的解剖及上瞼整形中對脂肪的處理是整形美容外科醫(yī)生很關心的問題。為此,筆者對本院門診上瞼整形患者進行分類,并在術中對上瞼脂肪進行臨床觀察,探討上瞼脂肪團隨年齡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對上瞼形態(tài)的影響。
92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16~62歲,平均33歲。其中42例患者術中切除中外側脂肪團,12例未切除脂肪;23例單純切除外側脂肪團;15例附加切除眶隔前脂肪。40例獲得半年隨訪,參考汪立川等[2]切開重瞼術效果評定標準,優(yōu)28例,良10例,中等2例,差0例。
1.2.1 對于上瞼皮膚較薄、不存在上瞼皮膚下垂的患者采用單純切開法,不去皮、不去脂肪的重瞼術。
1.2.2 上瞼皮膚較厚,皮膚下垂以中外1/3為重,采用去除1~3 mm皮膚,去除部分外側脂肪團,再行重瞼術。
1.2.3 上瞼臃腫、皮膚較厚、去除部分皮膚、去除部分內、中、外三團脂肪,再行重瞼術。
術中42例患者切除中外側脂肪團,12例未切除脂肪;23例單純切除外側脂肪團。15例附加切除眶隔前脂肪;術后取得滿意的效果。隨年齡的增長上瞼脂肪團有下垂傾向且對于上瞼的形態(tài)影響很大。
上瞼解剖上可以分為9層眼瞼,層次由外向內依次為皮膚、皮下組織、肌層(眼輪匝肌上瞼提肌和Muller氏?。?、眶隔、瞼板、瞼結膜。眼輪匝肌位于皮下組織與瞼板或眶隔之間,可分為眶部、眶隔前、瞼板前3部分。瞼板前部分在內側分深、淺兩頭,分別止于淚前嵴和淚后嵴,在外側形成外眥韌帶。
西方人上瞼有明顯的瞼眶溝和重瞼溝,上瞼脂肪少;東方人瞼眶溝不明顯,上瞼脂肪較多,上瞼臃腫[3]。
上瞼存在內、中、外三團脂肪,Ullmann Y等[4]證實上瞼內側脂肪隔由兩個獨立的脂肪片組成,根據在眼眶壁起始位置的不同分別稱為內側上片和內側下片。有17.6%兩片脂肪完全分離,45.8%分開一半,37.5%只有少部分分開;組織學發(fā)現兩片脂肪之間被疏松結締組織包圍。認為在上瞼整形術中對眶隔脂肪的全部切除是手術成功的關鍵。上瞼脂肪在個體有差別[5],在臨床中這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去除哪一部分脂肪。
上瞼組織隨年齡的增長有不同程度的衰老,特別是眶隔的松弛。本組病例35歲以上患者皆存在眶隔松弛,使眶隔脂肪下垂至瞼板前,以外側脂肪團為甚,這可能主要是由于眉毛在SMAS筋膜下疏松組織層的表面運動,此層結構疏松,由一層網絡狀疏松結締組織構成,具有一定的牽拉變形性,此層結構長期受重力作用牽拉變形,纖維組織失去彈性形成眉毛衰老下垂[6]。
青年人的雙重瞼手術除非有上瞼明顯臃腫,不應刻意去切除脂肪,以減輕上瞼的損傷,減輕上瞼的水腫,縮短手術恢復時間。對于中老年患者,特別是上瞼外側下垂出現“三角型”外觀的,應適當祛除外側脂肪團。對于上瞼臃腫患者,應祛除中內外三團脂肪,使上瞼呈現“輕盈、精神”的外觀。
[1]丁芷林.眼部美容整形手術[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72.
[2]汪立川,丁芷林.切開法重瞼術效果評定標準商榷[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1,7(2):75.
[3]Flowers RS,Caputy,Fiowers SS,et al.The biomechanics of brow and frontalisfunctionanditseffectonblepharo-plasty[J].Clin Plast Surg,1993,20:255-268.
[4]Ullmann Y,Levi Y,Ben-Izhak O,et al.The surgical anatomy of the fat in theupper eyelid medial compartment[J].Plast Reconstr Surg,1997,99(3):658-661.
[5]Aiache AE,Ramirez OH.The suborbicularis oculi fat pads:an anatomic and clinical study[J].Plast Reconstr Surg,1995,95(1):37-42
[6]陳兵,徐永成,王晉煌,等.眉毛上提術的應用解剖[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1,12(6):31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