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龍洙
(華南師范大學(xué),廣東 廣州 510631)
張愛玲曾說:“我發(fā)覺許多作品里力的成分大于美的成分。力是快樂的,美確實悲哀的,兩者不能獨立存在?!也幌矚g壯烈。我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保?]在張愛玲看來,悲劇也還不夠美,就像大紅大綠的配色,視覺的刺激性還是大于啟發(fā)性。蒼涼作為一種參差的對照,擁有更深長的回味。如果說悲壯是一種壯美,悲哀就是一種柔美。魯迅的無事的悲劇,透出的正是這樣一種悲涼之美。
在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有些小說慘絕人寰的外在悲劇效果,較之魯迅的作品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內(nèi)在憾動人心的藝術(shù)力量卻羸弱多了?!?0年代的魯迅,經(jīng)歷了近40年的人世滄桑,又深嘗了人生的大悲大苦,他的內(nèi)心像一個受難的‘基督’,然而外在精神上卻獲得了一種透察萬物的‘禪’一般的冷峻和安祥”[2]。魯迅認為人的生命的無端喪失是最大的悲劇,因此,他的作品多寫社會底層和小人物之死,如《狂人日記》中的小妹,《藥》里的華小栓,《祝?!分械南榱稚┡c阿毛,《在酒樓上》里的三歲小弟,還有《明天》里“長大了也要像爹一樣賣餛飩”的寶兒。這些悲劇取材于平常的人,平常的事,主角都是弱者。就是因為“這些極平常的,或者簡直近于沒有事情的悲劇,正如無聲的言語一樣,非由詩人畫出它的形象來,是很不容易覺察的。然而人們滅亡于英雄的特別的悲劇者少,消磨于極平常的,或者簡直近于沒有事情的悲劇者卻多”[3]。
的確這樣。魯迅所致力的是客觀的實際的中國社會思想意識的改造。他要讓人們意識到整個中國社會思想改造的必要性,意識到舊道德的虛偽、冷酷和陳腐,喚醒被禁錮在封建傳統(tǒng)思想和傳統(tǒng)道德的鐵屋子中的快要被悶死而又幾乎無事的人們,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消耗自己的血汗、青春和生命。魯迅雖未成為一個振臂一呼應(yīng)者云集的英雄,但卻以一個偉大文學(xué)家的藝術(shù)敏感力和一個思想家的政治洞察力發(fā)現(xiàn)了平常中的不平常。
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到了魯迅的筆下,便具有了一種豐富而深刻的內(nèi)涵,產(chǎn)生了另一種美學(xué)價值。這是一種只能心感而無法申訴的悲劇,任何鋪排的描寫、酣暢淋漓的筆觸、大哭大叫的控訴都不足以傳達這種在平靜中吃人的現(xiàn)實格調(diào)?!肚f子·漁父》篇中有這樣一段話:“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真悲者無聲而哀。”在魯迅的筆下,我們可以讀出這樣一種低沉而真悲的情感。這也正如魯迅所稱道的凱綏·珂勒惠支的版畫作品:“無聲的描繪,沁人心髓,如一種慘苦的呼聲。它使人們嚴肅地考慮問題而坐臥不安,那時人們的思想動蕩起來,躊躕不決搖擺不定,茫然無措;你的觀念將如地震區(qū)域的居民一樣,感到房屋的墻壁在搖晃,覺得大地在他們足下陷裂。”[4]在這些人物的命運中我們看不到任何希望,看到的只是人性的泯滅和悲哀,只能由此感受到一種不可言說的深沉的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哀痛。
如果說西方傳統(tǒng)悲劇是反抗型的,是英雄的悲劇,那么魯迅筆下的悲劇人物則是沉默的掙扎型的。反抗,是一種覺醒后的對抗行為。而掙扎,更多的是在認同社會思維習(xí)慣的前提下,一種盲目的、企圖改變自身獨特狀態(tài)、努力融入社會主流去的行為。這種行為,是由于自身沒有融入社會主流習(xí)俗的情況下產(chǎn)生的一種焦慮。
魯迅在他的小說中塑造了一系列“掙扎”型的悲劇人物:阿Q在未莊沒有獲得趙老爺一樣的地位和尊重,他期盼能融入未莊的主流秩序。而他的掙扎方式,是在“精神勝利”的虛幻中自我滿足、自我解脫,是在城里偷雞摸狗、便宜倒賣贓物贏得女人敬意,是革命后取得趙老爺一樣的財產(chǎn)、女人、權(quán)勢,是報復(fù)的實現(xiàn)、是想殺誰就殺誰的地位;孔乙己的掙扎方式,是站著喝酒穿長衫,竭力維護所謂文人的尊嚴,在成人沒有認同他的情況下,只好轉(zhuǎn)向小孩子,通過賣弄學(xué)問以求自身地位的確認;在多子、饑荒、兵匪、官紳的擠壓下,樸實的閏土被磨難成一具木偶,他的掙扎方式,就是通過香爐的祈禱,希望神仙能夠改變他的悲苦命運。
《祝?!分械南榱稚┛此啤胺纯埂钡米顓柡Φ娜宋镏?,然而,祥林嫂的反抗只是想“守節(jié)”而守不成的絕望。當婆婆把她賣給深山野坳里的賀老六做妻子時,她拼命“反抗”,成親的時候,連頭上都撞了個大窟窿。從某種意義上說,由于她當時的特殊處境,改嫁對她是改變命運的契機,但是她卻寧可撞死,也不再嫁。在“失節(jié)事大”的封建禮教的束縛下,祥林嫂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抗爭欲望與行為,但由于這種抗爭欲望與行為是盲目的、缺乏理性的,因此,無論它的表現(xiàn)形式多么強烈,它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反抗,而只能是一種貌似反抗的掙扎,并且,這種表現(xiàn)形式越強烈,說明她受毒害的程度就越深。
其次,學(xué)徒制更能把教師的優(yōu)秀品質(zhì)傳承給學(xué)生。“邀請企業(yè)名師和民間能工巧匠參與培育‘工匠精神’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4]”我們職業(yè)院校的教師有很多都是企業(yè)里很專業(yè)的技術(shù)工人,高級工程師等,他們身上有很多過人的品質(zhì)。通過現(xiàn)代學(xué)徒制使學(xué)生能夠與這些教師近距離接觸,讓老師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zhì)能夠被學(xué)生發(fā)現(xiàn)并傳承,這也是現(xiàn)代學(xué)徒制的優(yōu)勢所在?,F(xiàn)代學(xué)徒制不僅使技術(shù)得到傳承,更讓人文的修養(yǎng)和工匠精神得到傳承,這比單純的技術(shù)傳承更有意義和價值。
《離婚》中的愛姑原本可以成為近代農(nóng)村婦女女權(quán)運動覺醒的一個代表,她的“反抗”行為不亞于祥林嫂。但我們注意到,愛姑反抗的前提,是丈夫家沒有尊重她“低頭進,低頭出,一禮不缺”的態(tài)度,是做奴隸而不得的惱怒。她自相矛盾地一邊辯解:“我倒不是貪圖回到那邊去”,一邊不滿意慰老爺?shù)陌才拧白呱⒑米呱⒑谩薄K哪康闹皇窍朐谄叽笕说摹爸鞒止馈毕?,趕走“小婊子”,回到那邊去繼續(xù)做“小畜生”名正言順的唯一的老婆。然而在七大人的威懾面前,她一下子就軟下來了。從始至終,她的論證邏輯,其實只是對男權(quán)話語的維護。她借來對抗男權(quán)合謀的工具,依然是男權(quán),也就是父兄,以及統(tǒng)治階級代表七大人的身上,并沒有女人真正覺醒的實際反抗行動。
這些悲劇人物在強大的習(xí)慣勢力面前,沒有任何“悲壯”的行為,只是忍著痛苦無助的掙扎,而掙扎的結(jié)果便是無聲無息地滅亡。魯迅的骨頭向來如此之硬的,為何他筆下的人物卻如此軟弱可欺、可憐可悲?只描寫痛苦而不描寫反抗,這樣的敘事模式存在著深刻的意義。
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讀魯迅的作品,都不能不受到這種情緒的感染,進入一種焦灼的境界,產(chǎn)生一種危在旦夕的緊迫感和痛苦感。王朝聞?wù)f:“根據(jù)我自己有限的審美經(jīng)驗,我認為欣賞的愉快,既包括因喜悅而發(fā)笑或陶醉,也包括激憤以至于悲哀,痛苦?!保?]魯迅畢生致力于民魂的挖掘和國民性的改造,這種毀滅意識在許多仁人志士心中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
魯迅竭力暴露著黑暗,幼年家道中落的不幸,以及進入社會之后的血雨腥風,塑造了魯迅桀驁不馴的典型性格,什么樣的黑暗都逃不出他犀利的眼睛?!耙驗閺呐f壘中來,情形看得較分明,反戈一擊,易制強敵的死命”[6]。對中國歷史的“懷疑”精神,撼人心魄的滅亡意識,以及“夢醒了無路可走”的清醒“毀滅感”,構(gòu)成了魯迅人格的特定內(nèi)涵。毀滅的終極就是死亡。魯迅執(zhí)著于對死亡的描寫,便是毀滅意識最強烈的明證。這種毀滅意識因為有深沉的憂患情感作為底色,因而更具有了悲劇的沖擊力。
魯迅在《再論雷鋒塔的倒掉》的結(jié)尾深刻地指出:“瓦礫場上還不足悲,在瓦礫場上修補老例是可悲的?!保?]魯迅沉痛于民族的躊躕不前和依照老例的進展;沉痛于人們千方百計地彌補痛苦的缺陷,求得暫時的安穩(wěn)和做奴隸的時代;沉痛于國民于舊的狀況那么心平氣和、于較新的機運疾首蹙額。他認為歷史或現(xiàn)實的窮苦災(zāi)難還不足以叫人悲痛,而在災(zāi)難恥辱中美化現(xiàn)實涂抹太平才是更大的悲痛。魯迅把人生的悲劇熔鑄成自己的審美思考,通過對人物命運的關(guān)切和對有價值的人生的毀滅的遺憾,更重要的是通過在作品整體氛圍中,對傳統(tǒng)文化的再估價和對現(xiàn)實的深刻體察,從而喚醒更多昏睡的人。
因此,這種多描寫悲哀掙扎,而缺少決裂反抗的悲劇形式,是痛苦最深處的一種“無從掙扎”的徹底悲劇。這正是魯迅悲劇對傳統(tǒng)小說悲劇觀念的一種超越。這種悲劇意識的深刻之處,正在于其筆觸伸進了中國社會歷史長河的幽深底層,將這種“掙扎無從”的悲劇命運的探索,融合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宗法倫理社會生活的土壤里。因此,他所闡發(fā)的悲劇意識也就更加復(fù)雜而獨特。雖然這種悲劇意識不同于西方式的悲劇意識,但卻透視著中國社會的本質(zhì)意義,透視著對民族文化的自覺認識和自我批判,對中國而言,這無疑具有巨大啟示力和警醒力。
“大概人生底現(xiàn)實底缺陷,人們也很是知道,但不愿意說出來,因為一說出來,就要發(fā)生‘怎樣補救這缺點的問題’,或者免不了要煩悶,要改良,事情就麻煩了?!苑彩菤v史上的不團圓的,在小說里往往給他團圓,沒有報應(yīng)的,給他報應(yīng),互相欺騙”。[8]“破”字當頭,已經(jīng)不易。即使沒有“立”,破的舉動也已經(jīng)驚天動地。至于“如何補救這缺點”,魯迅并不能指出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他曾經(jīng)提出過這樣的愿望:希望引起療救的注意。我想,這也正是魯迅創(chuàng)作悲劇的最根本出發(fā)點。
魯迅小說中的人物大都處于失名或無名狀態(tài)。許多人物被用其官銜、職業(yè)、輩份或其家庭關(guān)系,甚至性別、年齡來單一或綜合稱呼。如“把總”、“七大人”、“舉人老爺”、“趙太爺”、“廟?!?、“陳老五”、“大哥”、“老女人”、“單四嫂”等。上述稱呼是社會命名,表征的是這些人物的社會角色而不是其獨立人格和個性?!犊袢巳沼洝分械娜嗣粩⑹稣摺跋ひ兹ァ?,并認為這是“無關(guān)”。這表明,姓名的有無既不會改變?nèi)宋锏纳鐣匚?,又不會改變?“活的死尸”所處的社會狀況。而且,即使是社會命名,上層人物也多與社會屬性相聯(lián)系,或官銜或職業(yè),“有勢力”人物被冠以“趙”、“錢”兩大姓,底層人物的則往往與生理或自然屬性相聯(lián)系,或者被用自然、生理借代格式來稱呼,或者被用出生體重甚至生理缺陷來命名,或者干脆以外文字母稱呼,如“小D”、“N先生”,群體底層人物或以通用人稱代詞“他們”或以“眾人”、“閑人們”、“看客”統(tǒng)稱,或以借代修辭格來分類稱呼,如“短衣幫”和“穿長衫的”。此外,女人沒有自己的姓名,都因夫、因子而稱呼。這反映了中國社會中女人處于男人附屬品的不平等地位。
另外,就算是有確定名字的許多底層人物,他們的姓名、行狀也都具有模糊性。例如,孔乙己姓孔是確定的,但他的名字是“別人”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取”的,孔乙己死于何時、何地也不清楚。
更有甚者,如此注重自己名字的阿Q,竟然也沒能爭得一個確定的名字。他姓什么“我并不知道”,有一回“似乎是姓趙”,這是他不安于被社會強行命名而自我命名的可貴努力,但可悲的是“第二日便模糊了”,因為趙太爺不許他姓趙??梢姡饨▽V苿萘θ说膲褐频搅诉B姓名也沒有的嚴重程度。更可悲和可怖的是,未莊的人們也認為他在趙太爺面前不該姓趙,民眾的大腦里被灌滿了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麻木的民眾成了統(tǒng)治階級的幫兇。這是中國國民性和中國文化的悲劇。阿Q的名字怎么寫“我又不知道”。阿Q的籍貫也“有些渺?!?,他居無定所,也沒有固定的職業(yè),所以魯迅說關(guān)于他的“文章的名目不好確定”。
至于祥林嫂,她姓什么也不知道。祥林嫂死亡的時間“我說不清”,祥林嫂死亡的確切原因“我”也不能斷定。祥林嫂基本情況的不確定性正好襯托其命運的不確定性,而且是所有底層婦女命運的不確定性。她活著時,或者像一件東西一樣被人買來賣去,或者像一頭牲口一樣被人吆來喝去,或者像一個丑角一樣被人逗來逗去,或者像一個不潔之物一樣被人嫌來嫌去。她在人們的冷漠中死了,還要被魯四老爺斥罵為“謬種”。
總之,魯迅通過人物的不確定性,寫出了中國封建社會把人不當人、使人不成為人的專制本質(zhì),彰顯了它無孔不入的恐怖和專橫,勾畫出了充滿悲劇和罪孽的黑暗社會,把讀者引向了社會批判和文化批判的時代訴求。
魯迅小說用大量筆墨剖析人物心理,在靈魂的顯微鏡下展示出每個人心理深處的陰暗。首先是家庭與社會心理的陰暗面。例如,《藥》中的夏三爺為保全自身而向官府告發(fā)了親侄子夏瑜;《長明燈》中的“四爺”為了永久霸占侄子的房屋而將親侄子以 “瘋子”的名義關(guān)進了社廟里;《狂人日記》中的“吃人”者以為“從來如此,應(yīng)該吃”,有的“知道不該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別人說破他”。
1.陰險狠毒、伺機報復(fù)的狹隘卑鄙心理。趙七爺總是在“于他有慶,于他的仇家有殃”時穿上輕易不長穿的竹布長衫。 “村人們”對于“七斤”的“犯法”(沒有辮子)“也覺得有些暢快”,只因為平日他給大家談?wù)摮抢锏男侣剷r含著煙管顯出驕傲的模樣。未莊民眾說阿Q“本不配在舉人老爺家里幫忙”,簡直與趙太爺罵阿Q“不配姓趙”是一樣的口吻,可見底層民眾的可憐、可悲、可嘆與可恨。
2.幸災(zāi)樂禍、隔岸觀火的麻木而殘忍的心理。未莊人聽阿Q講述城里殺革命黨的頭時 “都悚然而且欣然了”,而阿Q被槍斃竟使看客們“多半不滿意”。
3.冠冕堂皇的倫理道德下虛偽、變態(tài)、齷齪的性心理。阿Q認為“女人真可惡”,然而,他曾公然在戲臺下擰女人的大腿,飄飄然于小尼姑臉上的滑膩,盼望自己能被女人引誘或干些“勾當”,他心目中的“愛”就是“困覺”;當這一切未成現(xiàn)實時,他又大罵女人“假正經(jīng)”。阿Q當眾調(diào)戲小尼姑竟然博得了大家的“賞識”,帶給酒店里人們“九分得意的笑”?!斗试怼分?,一位十八九歲的女乞丐當街乞討,引來眾人長時間的圍觀“打趣”和兩個光棍肆無忌憚的調(diào)笑,而以衛(wèi)道士自居的四銘也“從旁考察了好半天”,兩個光棍的下流話被四銘們在6頁文字里前后復(fù)述了11次之多。四銘太太對于肥皂前后相反的態(tài)度,透露了她和四銘們一樣的齷齪心理。
4.恩將仇報的卑鄙心理。墨子是拯救宋國的英雄,但宋人對待他的卻是國境上的兩次搜檢,包袱在都城附近被強行募捐,南關(guān)城門下的被攆大雨中。這和《補天》中女媧為人間補天卻遭遇冷笑、痛罵、搶奪甚至咬手何其相似。
魯迅小說通過對人物陰暗心理的深刻剖析,揭露了中國人精神生活里的黑暗、腐朽、殘忍和悖謬,如此的社會精神環(huán)境反過來又腐蝕、扭曲著人們的靈魂。例如,阿Q對于“革命”的想象也不過是自己成為另一個“趙太爺”,子君為“愛”而背叛了封建家庭,但是她自己又親手建立了新的封建小家庭。這種“人最終卻成為了自己最初所反對的”狀況,正是那時中國民眾及其生活的悲劇性,同時這種悲劇在今日社會中依然根深蒂固。
魯迅小說的故事一般發(fā)生在陰冷、寂靜、昏暗、了無生氣的死一般的環(huán)境氣氛中?!犊袢巳沼洝防锏摹敖裉烊珱]月光”、“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大清早,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華老栓是在后半夜走在黑沉沉的街上去買“藥”,華大媽和夏四奶奶是在 “分外寒冷的這一年的清明”為兒子上墳,墳場周圍是“死一般靜”。單四嫂家里是“黑沉沉的燈光”,“我”是在刮著大北風的一個冬日的早晨為了生計坐上了一輛人力車?!拔摇笔窃谏疃锩爸鴩篮㈥幓薜奶鞖?、勁吹的冷風回到蒼黃天色下蕭索的、沒有一些活氣的故鄉(xiāng),別離故鄉(xiāng)是在黃昏。阿Q向吳媽求愛、被抓、丁舉人向趙家轉(zhuǎn)移財物、趙家被搶是在晚上。陳士成是在初冬的下午落榜、晚飯后發(fā)瘋、夜里溺死?!拔摇迸c呂緯甫重逢在深冬雪后的一個下午,分別于滿天雪花飛舞的黃昏。四銘們策劃表彰孝女的詩文活動是在夜晚?!堕L明燈》里“瘋子”在暮色中被關(guān)進昏暗、靜寂的社廟。魏連殳祖母去世后,他感到“一切都罩在灰色中”,“一切死一般靜”。祥林嫂死在除夕夜。史涓生是在寂靜和空虛的破屋里、在“昏暗的燈光”下寫下了自己的悔恨和悲哀,發(fā)現(xiàn)那生路像一條灰白的蛇游移不定,最終“消失在黑暗里了”。
總之,魯迅小說中的舊中國已經(jīng)是了無一絲生氣的“非人間”。這樣黑暗、陰冷、死寂的環(huán)境就是魯迅小說中人物的日常生活環(huán)境,它們與不確定的人物及其陰暗心理天然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陰暗死寂的審美意象,呈現(xiàn)出一幕幕悲劇的舞臺背景。
[1]張愛玲.自己的文章.張愛玲文集.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454頁.
[2]陳瑞林.魯迅小說中悲劇人格的藝術(shù)投射.陜西師大學(xué)報,1992年期.
[3]魯迅.幾乎無事的悲劇.魯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第287頁.
[4]魯迅.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序目).且介亭雜文末編.魯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1年版.
[5]王朝聞.寓教育于娛樂.文學(xué)評論,1979年3月號.
[6]魯迅.寫在《墳》后面.魯迅文集.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頁.
[7]魯迅.再論雷鋒塔的倒掉.魯迅文集.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頁.
[8]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魯迅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