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露敏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已經成為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就語文課程來說,有效地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尤為重要。語文課程資源可開發(fā)的空間很大,在過去,我們的許多前輩就提出了“大語文”的概念,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的生活就是語文”。我想,它是強調了課程資源的社會性的特點。其實,課程資源本身就有著多樣性的特點,它既有來自自然界的,又有來自社會的;既有顯性的,又有隱形的;既有校內的,又有校外的;既有人力的,又有物力的;既有文字的和實物的,又有活動的和信息化的。只有教師樹立積極開發(fā)、為課程所用的理念,才能真正有效地開發(fā)出各類課程資源。
語文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積淀,它肩負著民族精神的承繼與發(fā)展的重任,它是一個民族認識客觀世界的思維方式,同時,我們關注人類文化的發(fā)展,吸收人類文明優(yōu)秀成果和世界的進步文化離不開語文。但是在過去,語文課程的繁、難、多、舊問題是眾所周知的,它過于強調知識性而忽視言語的學習也是有目共睹的,關于課程改革的必要性的討論就是從語文課程開始的。今天,我們在討論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看到,當今的社會是多元文化的社會,世界已經是一個“地球村”,各種文化的碰撞也會帶來新的挑戰(zhàn)。就語文的課程資源來說,我們絕不可忽視學生這個寶貴的課程資源。
過去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就是課堂的主宰,學生只是裝載知識的容器。真正的語文應該讓學生學會正確地感受他人的心靈和自由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心靈,提高對真、善、美的發(fā)現能力、理解能力和欣賞能力,進而養(yǎng)成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因此學生豐富的生活、原有的知識層面都應該是教師應該重視的,我們應該提供一些有效的平臺,將這些資源運用到語文課程中來。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認識世界的途徑,有學校的教育、家長的輔導,也有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網上查閱或與同學交流,每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不一樣、閱歷不同,每個人所了解、認識的世界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關注到這一點,多想一些辦法,在課堂上為他們搭建起校內外溝通的橋梁,這也許就是一種寶貴的課程資源。如在《我與地壇》教學中,作者對生與死的思考,使多少成人潸然淚下,可對于只有十多年的人生閱歷的學生來說,這種思考似乎離他們太遙遠了,有時甚至讓人產生他們是否缺少人性的懷疑。其實,如果讓有感受的學生來談談生與死的話題,課堂氛圍就大不一樣。他們有的會想起自己被車禍奪去生命的同學;有的會談起電視里介紹的被白血病奪去的年輕的生命;有的會介紹《死亡日記》,感嘆陸幼青面對死亡的勇氣;有的會談到《泰坦尼克號》之所以感人是因為“好好珍惜每一天”對我們每一個人都重要。他們會明白:“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個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有了這樣的交流,課程資源的內容就豐富了許多,教師也不必為如何講清生與死這個永恒的話題而絞盡腦汁了。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一起討論和交流,組成一個共同的學習群體,在這個群體中,師生共同批判和探討各種理論、觀點和假說,共同協(xié)商和辯論,可以獲得別的方式不能得到的理解,可以學到許多其它渠道無法學到的知識與氣度,教師、學生的思維和智慧就可以被這個群體所共享,使這個群體的成員建構起有關的知識體系,同時明白合作給自己帶來的雙贏在這個社會的價值。例如在學習《外國詩四首》時,我讓學生組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講解一首詩,其他小組就每一首詩提一個需要解答的問題。每個小組長進行分工,查背景、查解讀資料,分析可能提出的問題,練習朗誦等,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特別在講解、提問的過程中更是熱鬧非凡,各組都用盡渾身解數去證明自己的實力。如在講到《孤獨的收割人》時,有同學問:“為什么前一小節(jié)說她唱的音調好不凄涼,后一小節(jié)卻寫如同暖人心房的沙漠中婉轉歌唱的夜鶯、沉寂海上的杜鵑聲聲?”這個問題問得到位,因為它的回答要涉及“聯想”、“襯托”、“以實寫虛”等詩歌鑒賞的問題,大家在討論中互相啟發(fā),共同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這比聽教師的直接講解要印象深刻得多。
濃厚的興趣是語文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會產生求知欲,學生的學習興趣越高,學習效果就越好。如果我們能把興趣培養(yǎng)成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自覺、主動學習語文的習慣。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與教師的積極引導是分不開的,教師應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的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用教育的藝術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引向語文學習領域,用興趣的火花去點燃智慧之火。
教學內容確定以后,教師必須用最佳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從生理的角度看,大腦神經細胞處于興奮狀態(tài)下,才能進行思維活動。學生對所學知識感興趣能接受時,聽課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情緒輕松愉快,學習就主動。學生對所學知識興趣不大,或根本無法接受時,聽課情緒煩躁,學習就被動,甚至做與課堂無關的事。因而教師應根據課堂實際情況,調整好教學內容,及時改變教學方法和進度,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努力使課堂氣氛活躍。課堂學習氣氛的活躍,不是表面的活躍,而是指思維質和量的“容量”與“密度”。課堂上盡量讓學生多聽、多說、多讀、多寫,提高師生配合的次數,多采用提問式,訓練學生快速反應。要不斷變換教授方式,使學生有事可做、有例可仿。這樣他們才不會對學習感到枯燥、厭倦。如下午第一節(jié)課,午睡后的學生還沒調整好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我用忽高忽低的授課聲音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用做游戲、看課堂教學錄像等調動起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結果學生的思維敏捷了,發(fā)言也積極了,大家以愉快的心情完成了教學計劃,并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自我反思是建構主義的重要特點。自我反思就是自我監(jiān)控、自我挑戰(zhàn)、自我檢查。以往的教育常使學生進入“老師要我做”的誤區(qū),因而產生逆反情緒,使學習缺少了主動性。提供機會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同學,他們就會發(fā)現,自己盡管有長處,但與同學相比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于是就會自覺地產生“我要做”的念頭,自覺地向自己挑戰(zhàn)。如在聽同學介紹自己最喜愛的一本書或雜志的時候,許多同學不禁疑惑,自己怎么不知道《茶花女》?“我的奶酪”是什么,我怎樣才不會丟失它?海明威是誰,《老人與海》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我們如何找到 《感受的快樂》?《文化苦旅》將我們帶向何方?《讀者》《青年文摘》是怎樣“交給”我們一雙看世界的眼睛的?同學在為自己稍讀了一些書自豪的同時,不免有了緊迫感,感嘆自己原來還有那么多不懂的東西,暗下決心:“我一定要把同學們提到的書都看一遍。”這樣的活動就是語文最好的課程資源之一。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安排,為學生建立自我反思的平臺,使語文課程資源豐富起來。
有人說,語文課程的核心是情感培養(yǎng)。是的,語文課程的人文性特點決定了培養(yǎng)“人”是語文課程的最重要的任務,我們要借助語言文字、文學作品去培養(yǎng)學生與自然、社會、人類之間的親和關系,讓學生成長為真正的“人”,一個獨具個性的獨立的“人”,讓他們凸顯自我的思維,也讓他們了解各自的差異,更讓他們明白互相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學生是重要的語文課程資源,讓學生參與到語文課程資源開發(fā)的過程中來,無疑是達到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的的較好路徑之一。
[1]桑青松.中國教育學刊,2001,(5).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林格倫.課堂教育心理學.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4]語文教學通訊,1991,(8).
[5]吳增芥,吳靖著.心理學與中小學教育.北京出版社,1987.
[6]魏本亞.語文教育學.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