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美鳳
(無錫市錫山職業(yè)教育中心校,江蘇 無錫 214191)
淺談課堂點撥的藝術
許美鳳
(無錫市錫山職業(yè)教育中心校,江蘇 無錫 214191)
為了實現(xiàn)當前課改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和高效課堂的要求,論文結合筆者教學經(jīng)驗,多角度運用教學案例,詳細討論了課堂教學中的點撥環(huán)節(jié),具體分析了點撥環(huán)節(jié)中的不同點源問題,進而探討了具體的點撥技巧,并在此基礎上強調點撥時機的把握。
點撥與點評;尋找“點”源;遴選“點”招;把握“點”機
在當前課改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和高效課堂的要求下,老師的教學行為需要關注兩種操作因子:一是課堂上的“點撥”,另一是課堂上的“點評”。這兩者在解題和設問的時候是交替進行的,這樣可以促進學生作更深層次的討論、交流與反思,促使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理解掌握課堂知識點。但是“點撥”與“點評”不盡相同,理論上講,“點撥”與“點評”均屬于教學藝術層面的內容,區(qū)別在于“點撥”發(fā)生在問題解決之前,主要是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的思路上,之后仍然需要學生解決,老師起了引領啟發(fā)的作用;后者卻是發(fā)生在問題解決之后,主要是對解決問題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易誤點以及思想方法性的東西作評論,以促使學生反思,引發(fā)學生共鳴,以期拓展學生思維。論文主要關注前者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操作的問題。
那到底什么是“點撥”呢?筆者認為它是一種藝術,是需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磨練和斟酌,確切地理解,應該是兩個字——“撥點”!它應該是在學生自主延伸知識鏈的過程中、剖析題意的過程中、激烈爭論的過程中、試驗操作的過程中等等,出現(xiàn)“卡殼”、“遲鈍”、“偏執(zhí)”等現(xiàn)象時,老師及時找出關鍵點,進行必要的提醒、暗示、反問、示例,幫助學生解決思路中的障礙,較為順利地完成某一活動,以使其獲得成功感。精準的“點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上老師恰當?shù)摹包c撥”,不僅可以加快教師教學的進程,而且能更有效地引領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何“點撥”?這是要看具體的情況而定,不同學科的技術要求和頻次會不一樣,動腦的學科頻次會高些,但不論是什么學科,有幾點應該相同的。
第一,尋找“點”源。點撥其實就是要求我們撥在“點”上。所以尋找“點”源顯得尤為重要。若沒有預期的思考,不作詳細的調查,那么我們就有可能亂點一通,這樣直接導致的后果是: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降低,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受挫傷,甚至有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筆者的做法是:
1.舉例性點撥,我們憑借自己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對我們設計的問題要能作出較為準確的判斷和預期,從而確定要撥的“點”。比如:我們在講機械效率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學生往往搞不清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總功,什么是額外功,導致這類題丟分很厲害,書上雖然有概念,但是學生還是不能很好地應用,于是筆者就采用舉例的辦法,讓同學們分析人們用水桶打水的例子,根據(jù)書上的定義請同學判斷在打水過程中,哪個功是有用功、額外功、總功,學生通過定義的比較很快就能知道:對水做的功就是有用功,然后我們接著問,那到底什么是總功呢?一小部分的同學能知道,但是還有很多同學不是很清楚,這時老師就可以再次點一下:在打水過程中我們人的拉力所做的功為總功,但是打水的時候我們還得考慮桶和繩子的重力,所以我們對桶和繩子所做的功為額外功,通過這個例子絕大部分的同學能夠很清晰地理解什么是有用功、總功。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掌握概念,筆者再舉了一個例子:通過斜面把物體拉到卡車上,這也是一個很典型而且也很貼近生活的例子,經(jīng)過一番思考,絕大部分學生對有用功和總功的理解已經(jīng)沒有問題了。
2.導語性點撥,以凸顯教學思路。在教學過程中一個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通過串聯(lián)而形成教學思路,為明晰思路,我們在設計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間的導語時,應起到暗示作用,以引領學生的各種活動在自己預設的范圍內,從而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
3.應激性點撥,以保證學生的思維活動正常有序地進行。關注展示,關注討論,關注班級不同層次的同學是否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來,是否能深入到小組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要撥的“點”。
4.總結性點撥,筆者認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以機械效率為例,通過打水的例子,很多同學對豎直方向上的有用功和總功會進行計算,但是對于水平方向通過滑輪拉物體計算有用功和總功這個問題,有部分學生一開始很難完全弄明白,所以一定要對比性地講,最后再進行對比性的總結,這樣就可以法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提升思維。某一活動完成后,一般會安排總結與反思的內容,學生展露可能不到位,老師必須做啟發(fā)性的總結,以幫助學生總結經(jīng)驗、提升思維、形成規(guī)律。
第二,遴選“點”招。課堂“點撥”還是很講究藝術的,不同的點撥方法收效是不一樣的。筆者常用的招數(shù)有:
1.“點”而不“撥”,只點關鍵,不給答案,逼著學生重新審視或審讀相關內容,以促進知識或方法的內化。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這課中,當學生在討論實驗儀器要不要使用天平時,大部分提前預習的同學都知道不要天平,而有少部分沒有提前看書的認為要使用天平,于是筆者就請認為不要天平的甲同學和認為需要天平的乙同學站起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他們都理直氣壯給出了自己的見解,當然他們的說法都沒有錯,于是筆者對乙同學說:你說的沒有錯,有天平當然很好,這樣可以直接求解出動能的變化量和重力勢能的變化量,但是沒有天平能不能也行呢?沒有質量的具體數(shù)值行不行呢?那位乙同學經(jīng)過我的一句暗示行的一點,終于乙同學會心地朝甲同學笑了笑。
2.“撥”而不“透”,撥撥、撩撩,就是不點破,讓學生跳一跳再跳一跳,逼著其思維向深層發(fā)展或進一步優(yōu)化自己的思維。
3.干凈利索、點破點透,決不留盲點。在討論速度如何計算時,又有兩個不同的聲音,有的同學認為用平均速度來表示瞬時速度,也有同學認為不但可以用平均速度而且還可以用v=gt來表示,對于這個問題能被學生給提出筆者是很開心的,這個問題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先讓學生之間進行對抗吧。他們爭論了一會兒都不約而同的把目光轉向筆者,筆者像是裁判一樣。于是開始反問:什么情況下可以用v=gt?學生異口同聲地說:自由落體運動。那么這鐵錘的運動可以看成自由落體運動嗎?可以??!一部分同學大聲地說:從靜止釋放,只受重力作用。說得好!筆者大聲表揚這些同學。確實是從靜止釋放,那么是不是只受重力呢?可以吧!還有為數(shù)不多的同學還在堅持著。我們說自由落體運動本身就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任何在地面上的物體都做不到,因為我們周圍有空氣,空氣阻力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有的物體能看成自由落體,有的不能。那么我們這里的鐵錘能不能看成自由落體運動呢?很顯然不能,這里不但存在空氣阻力而且還存在著紙帶和打點計時器之間的摩擦,這也就是我們這實驗存在的必然誤差的原因。那么同學們再思考一下,由于這誤差的存在,那么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動能的增加量嗎?同學們大聲地說:肯定不等,因為有內能產(chǎn)生,而且重力勢能減少量肯定大于動能增加量……經(jīng)過這樣的一點一撥,學生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三,把握“點”機。課堂是動態(tài),幾十個腦袋構成一個龐雜的思維場,變化莫測,老師要善于觀察,準確判斷。該出手時就出手,不出手時千萬要封口,不要吃力不討好。就拿高一的電學部分,同學們剛剛接觸這部分時,對于這看不見摸不著的電場、電場強度,很多學生聽了講解之后有點云里霧里,于是筆者采用了多媒體課件和生活中的實例講解相結合,最后再用實驗模擬,學生觀察、思考,適當加點引導。另外,個體點撥、小組點撥、群體點撥要有機結合,知識生成過程中的點撥、例題分析過程的點撥和學習方法使用的點撥也要有機結合。
總之,點撥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是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不斷提高駕馭能力的一種教學手段,若我們在教學中能恰到好處地點撥,那么我們的物理課堂就可以朝著容量大、高效率發(fā)展,使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和良好的提高。
G642
A
1673-0046(2010)12-0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