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析信息技術條件下英語教學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

2010-08-15 00:52:47劉昌清
關鍵詞:英語教學信息技術英語

劉昌清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yè)學院 外國語學院,廣東 珠海519090)

淺析信息技術條件下英語教學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

劉昌清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yè)學院 外國語學院,廣東 珠海519090)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在給英語教學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使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使其與英語教學完美結合,從而改進和完善英語教學模式,使師生受益。

信息技術;英語教學;機遇與挑戰(zhàn):分析

1 引言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及其在教育領域中的運用,使英語教學從內(nèi)容到模式都更加豐富多彩,并且受到了更多學生的喜愛。尤其對那些一直都不喜歡或者從未曾感受到學習英語快樂的學生,在借助信息技術條件的情況下能夠更加輕松地學習英語了。盡管他們在校的英語成績并不理想,但他們能夠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這本身就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飛躍。這一現(xiàn)象在大學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中更為普遍。他們依靠信息技術手段,集多人協(xié)作的智慧,以英文歌曲、英文對話、英語話劇等多種形式,親身感受著學習英語的快樂,信息技術給英語教學及成果都帶來了革命性的飛躍。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信息技術在給英語教學帶來發(fā)展機遇的同時,也使英語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

2 信息技術及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

信息技術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現(xiàn)代通信手段實現(xiàn)獲取信息、傳遞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顯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關技術。它主要包括感測與識別技術、信息傳遞技術、信息處理與再生技術和信息施用技術。傳感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是信息技術的四大基本技術,其中現(xiàn)代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是信息技術的兩大支柱。

國家教育部早在2004年1月就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下稱《要求》)。 該《要求》提出:“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wǎng)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教學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學習、自主式學習方向發(fā)展?!薄兑蟆返奶岢鰹樾畔⒓夹g滲入英語教學領域打開了大門,使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逐漸走向一體,從而充分調(diào)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

3 信息技術給英語教學帶來的機遇

3.1 信息技術使英語教學素材多樣化、時代化

利用英語教材和配發(fā)的資料進行教學是較為傳統(tǒng)的一種教學模式。盡管從教材選材和內(nèi)容安排來講都有一定的獨到之處,但還是會表現(xiàn)出內(nèi)容單一、缺乏實用性的缺點。這勢必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很難讓學生主動地去閱讀這些材料。同時,每一套所謂“最新”的教材都是經(jīng)歷多人多年的心血編輯而成,因此從時間上看,其內(nèi)的素材都會相對滯后,實際上,“新”教材一出版就意味著過時。而我們在校所用的教材,一般一使用就是兩三年,或更多年,有的因為是“經(jīng)典”教材,甚至會一用就是十來年。因此,部分教材的內(nèi)容實際上很難緊跟時代的步伐。

信息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普遍運用,給英語教學的選材帶來了革新的契機。單從網(wǎng)絡資源來講,其內(nèi)容包羅萬象:從內(nèi)容上看,有文化、保健、娛樂、地理、生物、環(huán)保等多方面的知識;從形式上看,有新聞報道、報刊雜志、原版讀物、圖片圖表等。這些都囊括了眾多學生所關心的話題,它們打破了書刊、雜志、報紙等書本閱讀材料的壟斷性,是對傳統(tǒng)教材的一個強大補充。同時,網(wǎng)絡上每時每刻不斷更新的動態(tài)信息也為學生提供了最新穎而鮮活的材料。通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最新英文材料,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將會被大大地激發(fā)出來。

3.2 信息技術使英語教學跨越時空

在我國的傳統(tǒng)教學中,任何一門課的教學都被規(guī)定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里,英語教學也不例外。以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被固定在特定的時間內(nèi)到學校內(nèi)學習。學校的課程安排也是一個學期都沒有改動,學習內(nèi)容也基本上依據(jù)教材上的內(nèi)容按部就班、一成不變地講解,學生從一開學就知道一個學期要學習的大致內(nèi)容。這樣,學生對未來課程的內(nèi)容及講解模式就失去了期待。盡管大多數(shù)教師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活課堂氛圍,想盡辦法圍繞教材內(nèi)容進行相應知識的補充,但因為要完成教學任務或擔心教學檢查,大多數(shù)教師不得不在完成內(nèi)容補充后,又返回到教材內(nèi)容中來。這樣,學生被束縛在特定的環(huán)境、特定的教材和特定的時間上,根本沒有擺脫束縛、激發(fā)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的機會,他們處于完全被動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中。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教學素材,這是對現(xiàn)用教材的一個極好補充。信息技術令各種教學素材的傳遞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沒有旁人打擾的情況下選擇自己喜歡的時間和地點來查找英語學習資料,每一位教師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查找和下載所需要的英語素材。同時,由于網(wǎng)絡的發(fā)展,教師與學生之間還可以進行自由的相互交流。這樣,英語教學就發(fā)展成了超出校園范圍而向更廣泛地區(qū)輻射的開放式教育模式。

3.3 信息技術使學生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主要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絕對的支配地位,而學生則是被動的學,根本沒有創(chuàng)新和主動學習的快樂。然而,由于網(wǎng)絡資源的豐富性和跨越時空性,使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從被動的學中解放出來,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在利用網(wǎng)絡教學過程中,教師負責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教學活動的組織、引導和控制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指導者和幫助者,而學生則以計算機為工具進行積極主動和協(xié)作式學習。學生自己動手、自主學習,享受著自主學習帶來的無窮快樂,學習熱情也隨之調(diào)動了起來。從時間上看,只要學生對英語有興趣,他們可以在任何時間通過網(wǎng)絡去學習英語;從空間上看,英語學習已走出了校園和課堂的限制,學生可以在任何場所,只要具備上網(wǎng)的設備就可以學習英語。

4 信息技術給英語教學帶來的挑戰(zhàn)

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讓教學中的三個要素教師、學生、教學內(nèi)容能夠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從而真正促進英語教學。在信息技術給英語教學帶來發(fā)展機遇的同時,也同樣令當前的英語教學面臨著強大的挑戰(zhàn)。

4.1 信息技術使教師面對技術和創(chuàng)新的挑戰(zhàn)

要使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促進英語教學,使英語教學產(chǎn)生革命性的飛躍,教師首先得掌握一些信息技術,尤其要掌握其中的計算機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而這些技術對部分年長一些的教師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有的教師從未曾學過、用過電腦,從未曾用過多媒體上課,更不會運用網(wǎng)絡搜索、下載和編輯新的素材。因此,要使這一部分教師能夠自如地運用基本信息技術來促進英語教學,還需要時間對他們進行培訓。

掌握相應的技術手段之后,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網(wǎng)絡上的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素材加大對學生的感官刺激,英語教學也會變得更加形象、生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記憶力,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因為有了鮮活、新穎的素材,英語課堂也可能會走向另一個反向,即課堂上氣氛活躍、學生踴躍,課堂內(nèi)容卻不具備相應的水平和層次。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太過于依賴網(wǎng)絡信息,缺乏創(chuàng)新,網(wǎng)絡的便捷使部分教師完全依賴網(wǎng)絡下載資料,在沒有用心分析資料的情況下,部分教師就將所有資料一成不變地展示給學生,學生只感受到了資料的堆積,卻無法感受到教師的智慧。這樣,教師的惰性雖使課堂氣氛融融,卻無法促使學生知識的增加和能力的提升。

4.2 信息技術對學生的主動學習提出更高要求

盡管信息技術使英語的教與學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這并不是說所有學生都能夠自主地進行英語學習。相反,網(wǎng)絡的便利為某些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惰性找到了借口,他們很少背記單詞,很少通過獨立思考去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和練習……大部分的學習過程全都依靠網(wǎng)絡。一旦有了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即使再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再便利的學習工具,都無法達到學好英語的目的。筆者最近在所帶的三個班級(非英語專業(yè))約200人的學生中進行調(diào)查:每天用計算機或手機上網(wǎng)的學生約為98%(除去沒有計算機或手機無法上網(wǎng)的學生),每天上網(wǎng)都會用一些時間學習 (包括其他課程)的學生約為38%,約54%的學生不是玩游戲就是看電影或其他娛樂性節(jié)目,只有約6%的學生會主動登陸英語網(wǎng)站,這些上網(wǎng)學習英語的學生不是擔心英語過級就是對英語感興趣。在另一項調(diào)查中還顯示:約200名學生中,平時有背記英語單詞習慣的學生只有25%,而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平時不背記單詞的;在問到做英漢互譯練習時查找詞典、自己進行思考再翻譯的學生約為35%,而約53%的學生都是借用網(wǎng)絡詞典或快譯通直接翻譯,其余的學生都是在參考別人的譯文后才進行翻譯?;谝陨险{(diào)查結果可以看出,盡管學習英語的工具在不斷更新,但學生過分依賴網(wǎng)絡,主動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還不高。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每班的學生一般都不會少于50人,有的班級甚至達到80~90人,再加上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要求教師顧及到每個學生,基本是不可能的。因此,學生如果不自覺地加強學習的主動性,學好英語也只能是枉然。

4.3 信息技術使師生情感交流虛擬化

情感交流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了解的橋梁,師生間只有進行廣泛的交流才能產(chǎn)生感情,這種感情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在沒有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時代,教師與學生之間主要是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有時也通過信件或其他方式進行交流。利用這些方式交流,師生雙方都可以感受到相互之間的關心,也可以目睹對方的面部表情,從而更有利于相互間的溝通。但是,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卻使得這種本可感觸的師生情逐漸走向了虛擬的空間,從而使師生間的情感沒有了依附。筆者在對所帶班級的200名學生進行調(diào)查后顯示:約有45%的學生比較愿意與教師就某些內(nèi)容(主要是學習內(nèi)容)進行面對面交流,但更愿意使用QQ或電子郵件與教師進行交流的學生卻高達89%;在被問及“為什么更加愿意使用網(wǎng)絡交流時”,選擇QQ或電子郵件與教師進行交流的學生大多都選擇了“可以隱藏自己的姓名”,只有極少部分同學選擇“利用網(wǎng)絡可以隨時與教師溝通”。從以上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學生大多愿意在教師不知姓名的情況下同教師溝通,這樣的結果使教師的教學工作陷入了被動境地。因為,即使這位教師非常受學生歡迎,教師與學生在網(wǎng)絡上進行的 “虛名式”溝通也使教師在解答問題時缺乏針對性,教學工作最終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這種虛擬的情感距離使相對較難的英語教學變得更加困難。

5 結語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為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進與完善提供了平臺和機遇,同時也給英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要素帶來了挑戰(zhàn)。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該順應時代變遷,與時俱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資源,使其與英語教學達到完美的結合,從而改進和完善英語教學,讓更多學生受益,享受學習英語的快樂。

[1]陳美華,邵爭,鄭玉琪.基于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5(6).

[2]范捷平.研究型大學的外語自主學習與創(chuàng)造性人才培養(yǎng)[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6).

[3]彭金定.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學習者自主”問題研究[J].外語界,2002(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 (試行)[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5]蔡基剛,武世興.引進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J].外語界,2003.

[6]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Brief Analysis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U Changqing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uhai Guangdong 519090,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rings not only opportunity but also challenge to English teaching.In the English teaching process,the positiv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bin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perfectly,which promotes and improves teaching models,thus teachers and students would benefit a lot from them.

Analysi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Information Technology;English Teaching

G421

A

1674-5787(2010)02-0122-03

2009-11-28

劉昌清(1972—),男,湖南鳳凰縣人,廣東科學技術職業(yè)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及外語教學法。

責任編輯 閆桂萍

猜你喜歡
英語教學信息技術英語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讀英語
酷酷英語林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无锡市| 鲜城| 铁力市| 灵璧县| 柯坪县| 青神县| 乌海市| 富蕴县| 岳阳市| 兴城市| 崇州市| 宁波市| 永仁县| 泽普县| 伊宁市| 伊金霍洛旗| 泸溪县| 茂名市| 龙南县| 阜阳市| 建昌县| 景宁| 宜宾县| 喜德县| 宿迁市| 余庆县| 嘉荫县| 神农架林区| 诸城市| 苏尼特右旗| 沅江市| 福海县| 呼伦贝尔市| 綦江县| 西乌珠穆沁旗| 敦煌市| 新巴尔虎右旗| 宜丰县| 方正县| 石楼县| 温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