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中
(中共鶴壁市委黨校,河南 鶴壁 458030)
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實效性研究
張希中
(中共鶴壁市委黨校,河南 鶴壁 458030)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誠信是大學生立身處世的基本。目前,大學生誠信缺失現象日益凸顯。應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
大學生;誠信教育;實效性
(一)大學生誠信教育缺乏系統(tǒng)性
誠信教育作為德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應該有一套包括實事求是的世界觀、誠信價值、誠信功德規(guī)范、傳統(tǒng)誠信美德、校規(guī)校紀等在內的相對獨立的、全面的系統(tǒng)的教育內容。但目前高校進行誠信教育時,很多時候只是簡單地把德育內容照搬過來,或就事論事地講誠信,沒有針對誠信教育的特點、規(guī)律提出一套完整的誠信教育內容,使誠信教育顯得空洞,沒有多大說服力,從而部分削弱了誠信教育的效果。
(二)大學生誠信教育存在主體誠信失范現象
一些教育者自身素質不高,師德修養(yǎng)不強,以市場交換的角度來對待學生;一些教育者責任意識淡漠,對學生教育管理簡單僵化,沒有針對性;一些教育者知行分離,在科研、學術方面浮躁,急功近利,剽竊他人科研成果,有悖于誠信;還有一些教育者縱容大學生的失信行為,甚至為由于失信即將受到學校處分的學生說清、辯護。這些態(tài)度和行為直接影響到誠信教育的效果。
(三)、大學生誠信教育未能形成合力
大學生誠信教育是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全員參與,全社會共同出力。但是,目前,我國大學生誠信教育也還是與社會、家庭教育脫節(jié),僅僅局限在象牙塔內,單單依靠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孤軍奮戰(zhàn),這樣勢必削弱其教育效果。
(四)、大學生誠信教育內容與形式未能與時俱進
大學生誠信教育呈現出科學化傾向,而非道德性教育。內容上重理論輕實踐、重共性輕個性,輕視道德情感培養(yǎng)和道德的主體性;形式上教育手段有限,程式化現象嚴重;考核途徑單一,缺乏多種手段配合,缺少對學生誠信情感和行為的量化,只管“知”,不管“行”。
大學生誠信缺失表現在各個方面,歸結起來,主要是政治生活中選舉、入黨等活動中的內心信念與外在行為的分離;經濟生活中惡意拖欠學費、貸款延期返還、用隱瞞手段獲取獎助學金等;學習生活中上課遲到、早退、曠課、作業(yè)抄襲、偽造實驗報告、畢業(yè)論文造假、考試作弊等;求職過程中就業(yè)簡歷注水、提供假證件、履歷表編造學生干部履歷、偽造各類等級證書、榮譽,簽約中違約等;日常人際交往中動機不純、知行分離等。
(一)構建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
樹立誠信為本的教育觀念。強化“以誠信立校、以誠信立教、以誠信育人”的理念和思想,加強學校管理、教育和服務功能,實現管理誠信、教育誠信和服務誠信,杜絕種種不誠信行為的發(fā)生。
確立誠信教育目標和原則。誠信教育應該樹立培養(yǎng)誠信公民的目標,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使學生懂得誠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是安身立命之本,是成才創(chuàng)業(yè)之基。
高校誠信教育是個系統(tǒng)工程,在教育過程中要遵循誠信教育原則。
要確立主體性原則,即在誠信教育中要突出大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大學生的主體人格,使他們主動參與、愉快接受、親身體驗,做到潤物無聲;
實踐性原則,誠信教育要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實踐,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正確的世界觀、方法論去觀察和認識社會,正確對待誠信的人和學會做誠信的人;
發(fā)展性原則,即學校對大學生誠信教育要著眼于終身化,立足于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未來,杜絕假、大、空的短期行為;
系統(tǒng)性原則,誠信教育應滲透入社會的一切領域、一切組織。
(二)要建立大學生誠信制度體系
要加強誠信制度建設,包括政治誠信制度、學習誠信制度、經濟生活誠信制度、人際交往誠信制度等。政治誠信制度主要規(guī)范大學生的政治生活,包括大學生的政治學習、政治參與、政治發(fā)展等方面的誠信問題。學習誠信制度主要是規(guī)范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誠信問題,包括誠信上課、誠信考試、以及在科研、實習報告等方面的誠信。經濟生活誠信制度主要是規(guī)范大學生的經濟生活,主要是指大學生在交納學費、申請助學貸款、申請助學金以及與社會發(fā)生的經濟關系中存在的誠信問題。人際交往誠信制度主要是規(guī)范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包括以大學生為中心形成的各種交往關系。
(三)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隊伍建設
大學生誠信教育隊伍主要包括學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他們擔負著大學生誠信教育的主要職責。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隊伍建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在選聘環(huán)節(jié)把好關。選拔中引入競爭機制,在學校黨委統(tǒng)一領導下,按照擇優(yōu)錄取的原則,爭取把德才兼?zhèn)涞娜顺鋵嵉疥犖橹衼怼?/p>
其次是加強管理。完善隊伍的考核評價機制、獎懲機制和發(fā)展機制。使這支隊伍能夠工作有平臺,發(fā)展有空間。
再次是提高這支隊伍的綜合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業(yè)務素質和身心素質。打造一支各方面素質過硬的誠信教育工作者隊伍,為開展誠信教育建立組織保證。
(四)優(yōu)化大學生誠信教育的環(huán)境
打造誠信政府,發(fā)揮誠信政府在全社會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打造誠信企業(yè)、誠信經濟,規(guī)范各類市場交易主體的行為,將不守誠信者及時逐出市場。
加強法制建設,著重進行信用制度建設,建立完善的個人信用檔案制度,盡快把我國建成信用社會。
發(fā)揮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大眾傳媒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營造良好的誠信環(huán)境。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尤其是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建設社會主義誠信價值體系,營造良好的社會誠信氛圍。
(五)創(chuàng)新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內容與形式
1.發(fā)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功能。讓誠信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誠信意識和誠信行為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內容。
2.寓誠信教育于校園文化建設之中。積極營造校園的誠信文化,將誠信教育滲透到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
3.發(fā)揮大學生在誠信教育中的主體性。充分調動廣大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主性,尤其要發(fā)揮學生社團的示范作用。這樣誠信教育才能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真正體現誠信教育的針對性、吸引力、感染力和實效性。
[1] 何靄. 大學生誠信狀況與誠信教育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06.
[2] 姚紅. 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的科學構建[J]. 人民論壇,2009,17.
G41
A
1008-7427(2010)07-0041-01
201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