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福清
(湖北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2)
關于筆記淵源與特點的思考
鄒福清
(湖北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2)
中國古代筆記作品數(shù)量眾多,但要對“筆記”這個概念進行準確界定恐怕不易。文章試圖對學界有關筆記的理論與觀點進行反思,從文體、體例和學術等方面對筆記的特點進行考察并進行適當描述。認為:筆記往往是對見聞、心得的記錄,并不追求過分加工,篇幅以短小為主、風格以簡樸為主,文本基本保持原始材料的特征;筆記作品因收集和處理材料的隨時、隨意而劃分條目,嚴格講是無體例,從而呈現(xiàn)非系統(tǒng)性;筆記繼承了子部小說家類的學術傳統(tǒng),一向為個人書寫,呈現(xiàn)出非官方、非正統(tǒng)的學術性質,這種性質自唐代以來或多或少具體要求表現(xiàn)為編寫的娛樂目的。
筆記;文體;體例;學術性質
宋代宋祁第一次用“筆記”命名其著作,但此前在唐五代、魏晉南北朝已經(jīng)兩次出現(xiàn)筆記寫作高峰,不過,哪些著述可以納入筆記范圍,認定起來并不簡單;即使在宋祁使用“筆記”命名其著作以后,由于筆記從內容到體例的衍變,有些作品的認定依然存在困難。關鍵在于,“筆記”這個概念頻繁被使用,但要加以界定并不容易。傅璇琮曾指出:“關于筆記的研究,應當說,現(xiàn)在還是起步階段,有不少問題,還需要作認真探討,如中國古代筆記的淵源與分類,筆記與其它文體的關系,其自身的歷史發(fā)展階段,它所包含的史料價值和文化意義,等等?!盵1]在目前依然難以準確界定“筆記”的情況下,如果能夠更加深入地認識其內涵,將有助于推動這些問題的探討。
“筆記”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稱呼,要深入理解其內涵,有必要對“筆記”一語的使用語境及筆記作品的特質進行分析。既要抓住“筆記”一語的核心內涵,又要考慮筆記的衍變,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目前學界往往對“筆記”的內涵從內容與體例等方面進行描述,但流于表面,比較隨意,甚至混亂。
《中國文學大辭典》沒有“筆記”條,但有“隨筆”詞條,即:
隨筆,散文的一種。指信筆寫成,不拘一格的文字。內容廣泛,或寫讀書心得,或記名人軼事,或敘見聞雜事。篇幅短小,形式活潑。中國古代的筆記小說多取此體。五四后頗為流行。當代文學史上,此體作品豐富多彩,并有《隨筆》雜志刊行。[2]
其中“中國古代筆記小說多取此體”的說法又涉及到“筆記小說”。再查“筆記小說”詞條,《中國文學大辭典》說:
筆記小說,古代小說類別名。文言小說的一種。大多以隨筆形式記錄見聞雜感而成,宋代宋祁始以“筆記”作書名,后如舊題蘇軾的《仇池筆記》,陸游的《老學庵筆記》等沿用。另有稱筆談、筆叢、隨筆、筆余,乃至雜錄、漫錄、談叢、叢說等,大致均可歸入此類。[2]1998
以上“隨筆”、“筆記小說”兩個詞條相互纏雜,越解釋越讓人糊涂:其一,既然隨筆“或寫讀書心得,或記名人軼事,或敘見聞雜事”,“筆記小說”“大多以隨筆形式記錄見聞雜感”,隨筆與筆記小說的區(qū)別又在哪里?其二,“筆記小說”條中列舉宋祁《宋景文筆記》、蘇軾《仇池筆記》、陸游《老學庵筆記》,則此“筆記小說”中之“小說”一語的意義便顯得含混起來;如果“筆記小說”涵蓋筆談、筆叢、隨筆、筆余,乃至雜錄、漫錄、談叢、叢說,那么,筆記小說中的“小說”二字顯然不是在現(xiàn)代意義上來指稱敘事文學,“筆記小說”實際上意為“筆記”加“小說”。
目前,只要論及筆記,都不得不進行一番界定。這些界定也只是對筆記的內容、語言、技法、創(chuàng)作目的等進行描述。劉葉秋《江庸<趨庭隨筆>》一文曾對筆記進行描述:
筆記這種體裁,無論記敘、議論、考據(jù)、辨證以及抒情志感等,信筆所至,無所不宜,內容與形式最為自由。所以從前的士大大解職歸田或晚年倦于著作,多喜追述舊聞,以消暇日。宋人的不少雜記,往往非公余瑣錄,即林下閑談。明清兩代談緣故、記時事之風較前益盛,至近代而不衰。[3]215還如:
古代筆記是隨筆記錄當時見聞,閱讀古今圖書、文物心得,隨筆撰寫帶有虛構性的人物故事。[4]
這主要是從內容的角度進行描述的,這些描述很寬泛,極具包容性。其實,描述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因為筆記總在發(fā)展演變,內容也在變化。唐代李肇說:“紀事實,探物理,辨疑惑,示勸戒,采風俗,助談笑,則書之?!盵5]這基本涵蓋歷代筆記的內容,也表明筆記寫作的目的,常為學界稱引。呂叔湘《筆記文選讀》“序言”談到筆記的“正體”:
選錄的時候不能漫無邊際,大略定了個標準……或寫人情,或寫物理,或記一時之諧謔,或記一地之風土,多半是和實際人生直接打交道的文字,似乎也有幾分統(tǒng)一性。隨筆之文似乎也本來以此類為正體。[6]
這實際上是繼承了李肇的說法,以李肇所說的內容為正體。筆記所能涉及的內容唐五代時期大致都已出現(xiàn),但后來又出現(xiàn)主次輕重的變化。
描述筆記的形式特點也是一個思考方向,如:
我認為筆記的特點,以內容論,主要在于“雜”:不拘類別,有聞即錄;以形式論,主要在于“散”:長長短短,記敘隨宜。[7]5-6
筆記的特點,內容為“雜”,形式為“散”。故歷代著錄多入雜家和小說家。[8]
筆記作為一種著作體式,其特點主要是雜和散?!P記作為著述體式的這些特點,影響著
筆記文體本身,使它具有極大的隨意性。[9]
對筆記形式特點的認識學術界比較一致,就是“雜”和“散”。且不說這種結論有無商榷余地,起碼對問題的解決沒有太大益處。
有學者認為,“筆記一詞應當有兩層含義,即作為著述體式的筆記和作為文體的筆記”,它既是“一種以隨筆形式記錄見聞雜感的文體的統(tǒng)稱,同時也被視為一種著述的體式,即指由一條條相對獨立的札記匯編組合而成的著作”[9]。這種思路較有創(chuàng)見。周勛初《唐人筆記小說考索》談到對那些同時收錄一般認為是傳奇(如《常侍言旨》中《上清傳》和《劉幽求傳》)的筆記進行歸類時主張也考慮整個著述的體例[10],但他沒有將這種思路明確化并全面貫徹下去。20世紀80年代,還有學者對筆記進行界定時頗考慮到體例方面的特征,即:
就其文體來說,不論稽古述今或發(fā)微談助,都應是:第一、隨手筆錄,不拘一格;第二、每事自為起訖,不相貫綴;第三、不論記人、記物、記事,皆為客觀之敘寫,述懷抒感之作不多;第四、有長有短,長短均能盡意。[11]
這不僅是從體例還從文體兩個層面進行界定的,是目前所能見到較為詳細和周全的表述。但是,討論的空間依然較大。
以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材料來看,“筆記”一語最初見于齊梁時期,且出現(xiàn)的頻率相對較高。因此,深入探討齊梁時期使用的“筆記”的內涵,應該有助于對筆記之特質的認識。劉勰《文心雕龍·才略》中兩次使用“筆記”一語,即:
路粹、楊修,頗懷筆記之工;丁儀、邯鄲,亦含論述之美,有足算焉。[12]700
庾元規(guī)之表奏,靡密以閑暢;溫太真之筆記,循理而清通:亦筆端之良工也。[12]701
如何理解這里的“筆記”一語?有學者認為是“執(zhí)筆記敘”[7]1的意思,應該沒有問題??墒?記錄什么內容?以什么形式來記錄?是否存在共同的文體特征?應該深究。
劉勰使用“筆記”時,意在稱贊路粹、楊修、溫嶠三者的才略,那么,他稱贊的到底是哪方面的“才略”呢?《三國志》“裴松之注”云:
粹為軍謀祭酒,與陳琳、阮瑀等典記室。及孔融有過,太祖使粹為奏,承指數(shù)致融罪……融誅之后,人睹粹所作,無不嘉其才而畏其筆也。[13]408
楊修字德祖,太尉彪子也。謙恭才博。建安中,舉孝謙,除郎中,丞相請署倉曹屬、主簿。是時,軍國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13]378又,劉勰《文心雕龍·詔策》再次提及溫嶠時稱:
魏文帝下詔,辭義多偉,至于作威作福,其萬慮之一弊乎!晉氏中興,唯明帝崇才,以溫嶠文清,故引入中書。自斯以后,體憲風流也。[12]359
可見,路粹、楊修、溫嶠三人都以撰寫詔策等文書出名,劉勰正是稱贊他們這方面的才略,所以,他使用的“筆記”是指詔策等文書。這里還有一些佐證,即:
議者必云筆記賤伎,非殺活所待;開勸小說,非否判所寄。然則先聲后實,軍國舊章,七德九功,將名當世。仰觀天緯,則右將而左相,俯察人序,則西武而東文,固非胥祝之倫伍,巫匠之流匹矣。[14]894
若夫天才卓爾,動稱絕妙,辭賦極其清深,筆記尤盡典實。若聞金石,似注河海。少孺速而未工,長卿工而未速,孟堅辭不逮理,平子意不及文;孔璋傷于健,仲宣病于弱。[15]
前一則材料出自南齊丘巨源的一封書信,所謂“筆記賤技,非殺活所待”,意指筆記并非具有決定生死的重要性。丘巨源其實對這種觀點很不服氣,事情的原委在《南齊書·丘巨源傳》里交待得很清楚,即:
巨源少舉丹陽郡孝廉,為宋孝武所知。大明五年,敕助徐爰撰國史。帝崩,江夏王義恭取為掌書記。明帝即位,使參詔誥,引在左右。自南臺御史為王景文鎮(zhèn)軍參軍,寧喪還家。元徽初,桂陽王休范在尋陽,以巨源有筆翰,遣船迎之,餉以錢物。巨源因太祖自啟,敕板起巨源使留京都。桂陽事起,使于中書省撰符檄,事平,除奉朝請。巨源望有封賞,既而不獲,乃與尚書令袁粲書……[14]894
丘巨源認為自己“撰符檄”在平定政治風波中起了重要作用,卻沒有因此受到賞賜,便寫信給尚書令,說出“筆記賤伎,非殺活所待”的喪氣話??梢?丘巨源所說的“筆記”還是跟詔策等文書關系密切。
第二則材料提及的枚皋(少孺)、司馬相如(長卿)、班固(孟堅)、張衡(平子),都以辭賦聞名,可見,提及他們就是回應前文“辭賦極其清深”;而陳琳(孔璋)、王粲(仲宣)均以撰寫詔策出名,提及他倆就是回應前文“筆記尤盡典實”?!度龂尽放崴芍⑻峒巴豸印㈥惲兆珜懽嘧h詔策的才能時稱:
粲才既高,辯論應機。鐘繇、王朗等雖各為魏卿相,至于朝廷奏議,皆閣筆不能措手。[13]405
琳作諸書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頭風,是日疾發(fā),臥讀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睌?shù)加厚賜。[13]406
“筆記賤伎”中的“筆記”猶可說是“執(zhí)筆記敘”之意,因為與其對舉的“小說”意即瑣碎的言論,未必存在文體上的內涵;而“筆記尤盡典實”中的“筆記”與辭賦對舉,肯定是在文體上使用的。值得注意的是,“筆記”一語反復出現(xiàn)于齊梁時期的材料中,肯定不是偶然現(xiàn)象,它應該是一個具備固定內涵、具體所指的術語。綜觀以上材料可以說,齊梁時代的“筆記”一語是指詔策奏議等文體。
嚴格地說,“筆記”是詔策奏議等文體的通俗稱呼,這種通俗稱呼的背后潛藏以下觀念:詔策奏議此類作品不以表現(xiàn)書寫者的創(chuàng)造性為旨趣,而以傳達他人旨意為目的,因而沒有詩賦那樣的重要地位。言辭不是文學語言,而是生活語言,記錄言辭的詔策奏議自然采用散文而不是采用韻文,以“筆記”一語總稱這些文體正體現(xiàn)當時區(qū)分文與筆以及重文輕筆的思潮。所謂文與筆即劉勰《文心雕龍·總術》所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肮P記”之“筆”既可理解為書寫工具,也可理解為書寫語言。
可見,“筆記”一語強調了詔策奏議之類文體的記錄特征從而與詩賦等文體的創(chuàng)造性旨趣區(qū)別開來。盡管后來的筆記與齊梁時期的詔策奏議風牛馬不相及,但“筆記”一語最初之“記錄”的內涵就像基因一樣被繼承下來。因此,筆記作者傾向于保留材料的原貌、不進行深入加工,從唐五代的筆記作者在其作品序言中談到寫作過程時往往用“纂”、“編”、“集”、“記”、“錄”等字而罕用“撰”字,就可以說明他們在這一點上有清醒的意識。如劉肅《大唐新語》自序稱:
肅不揆庸淺,輒為纂述,備書微婉,恐貽床屋之尤;全采風謠,懼招流俗之說。[16]劉肅還以“恐貽床屋之尤”的話對其“纂述”時沒有過多加工做出說明。所謂“床屋”即疊床架屋之意,喻重復累贅。這種匯集整理而不進行深入加工的筆記寫作意識體現(xiàn)在文體上就是作品以篇幅較短、風格簡樸為主的特征??梢哉f,筆記本來就是材料的匯編,編寫目的是為閑談、著書提供材料,當然無需深入加工,以最簡潔的語言將內容記錄下來就足夠了。
考察劉向《說苑》、《新序》,蔡邕《獨斷》,應劭《風俗通義》,班固《白虎通義》等漢代一些著述,容易得出筆記早至漢代就已出現(xiàn)的結論。這些作品文體不一,或記言,或敘事,或說理,但體例相同,且與魏晉以后的筆記體例一致。這些作品到底是否應該歸入筆記之列呢?學界的態(tài)度實際上是曖昧的,這也反映出處理此問題存在的難處。
除了體例,還有以下事實值得注意:其一,劉向《說苑》、《新序》,蔡邕《獨斷》,應劭《風俗通義》,班固《白虎通義》都秉承經(jīng)學的學術傳統(tǒng),與魏晉以來的筆記大異其趣,特別是編寫觀念相去甚遠;其二,蔡邕《獨斷》、應劭《風俗通義》是私人著述,但是,劉向《說苑》、《新序》,班固《風俗通義》的編寫具有官方背景,顯然與魏晉以來筆記基本上是私人著述的特點不一致;其三,魏晉南北朝、唐五代是筆記寫作的兩個高峰期,但此時,筆記與漢代《獨斷》、《風俗通義》、《白虎通義》有淵源的作品,魏晉南北朝時期僅見崔豹《古今注》,唐五代也只有李匡乂《資暇集》、李涪《刊誤》、蘇鶚《蘇氏演義》、丘光庭《兼明書》、馬縞《中華古今注》等寥寥幾種,并非當時筆記的主流,而那些主流作品與劉向《說苑》、《新序》在內容上有共性,只是編寫觀念差別極大。
鑒于這些漢代著述內部的差異及其與魏晉以后筆記的差異,僅憑它們與后來的筆記體例相同而視其為成熟、定型的筆記顯得有些勉強,為審慎與妥當起見,最好僅視其為筆記的淵源。學界持此觀點的如:
中國筆記文學淵源于先秦兩漢,興起于魏晉南北朝,發(fā)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17]又,王多聞稱:
筆記這種文體,始于漢魏,興于唐宋,盛于明清。[11]王多聞又對“始于漢魏”加以解釋,舉出蔡邕《獨斷》、應劭《風俗通義》等作品,并指出“漢魏時未成體”。此“體”到底何所指,王多聞沒有解釋,也許就是看到了《獨斷》、《風俗通義》等漢代作品與魏晉以來的筆記除了體例相同但在其他很多方面存在距離,只是沒有明確地將這些作品排除在筆記之外。還有學者將筆記的起源推至先秦,如:
筆記一體,源遠流長。廣義說來,記載孔子言行的語錄體的《論語》,也可以稱為筆記。[9]此觀點都沒有考慮先秦的作品在學術傳統(tǒng)、編寫觀念等方面與魏晉以后筆記之間的巨大差異。劉葉秋《歷代筆記概述》將筆記分為三類分別予以考察,為解決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即:
小說故事類與歷史瑣聞類的筆記,淵源于先秦而形成于魏晉;因為先秦古籍中,雖有這兩類筆記的內容與形式,尚未輯成專書??紦?jù)辨證類的筆記,則始于漢代而發(fā)展于唐宋;因為在漢代,這種筆記還是經(jīng)傳的附庸,至唐宋才逐漸“由附庸蔚為大國”的。[7]9
的確,筆記類型不同,編寫傳統(tǒng)存在差異。只是劉葉秋《歷代筆記概述》在考察筆記各類型的淵源時過多地強調了內容的重要性。但是,筆記的內容極其復雜,不存在獨特性,考察內容無助于認識筆記的特質和淵源。
劃分條目的體例是筆記的顯著特點,這種體例特征源于筆記的編寫往往是一個長期積累過程的現(xiàn)實,以及編寫時又力圖保持材料原貌的理念。這種體例及其背后的寫作觀念使筆記呈現(xiàn)出非系統(tǒng)性的特點。
必須指出,劃分條目的慣例只能作為筆記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理由很簡單,并非只有筆記采用這種體例,很多類書往往采用類似體例,如唐代馬總《意林》、宋代李昉《太平廣記》、明代陶宗儀《說郛》。盡管有些小型類書與筆記的界線十分模糊,但在理論上將類書納入筆記范圍是不明智的。類書往往體大思精,常常存在官方背景,與筆記之隨時記錄的非體系性以及個人書寫的私學性質大相徑庭。正因為如此,劉葉秋關于考據(jù)辨證類筆記“發(fā)展于唐宋”的看法是準確的,“始于漢代”則值得探討。這是從體例以及內容方面的共性得出這樣的結論,未必可靠。其實,劉葉秋已認識到《白虎通義》、《風俗通義》等依附經(jīng)學的性質。隨之而來又是新問題:清代存在大量有關經(jīng)學方面的作品卻被學界普遍視為筆記,如張舜徽《清人筆記條辨》論及的作品,《白虎通義》、《風俗通義》具有經(jīng)學性質就與筆記身份不相稱呢?此問題有待下文討論。
基于筆記存在劃分條目的體例特征,那些以單篇形態(tài)流傳的作品不宜列入筆記的范圍,如唐代姚汝能《安祿山事跡》、郭湜《高力士外傳》等單篇雜傳,以及蔣防《霍小玉傳》、沈既濟《枕中記》等單篇傳奇,這些作品唐代尤多,都是以史著之紀傳體寫成;還如宋代佚名《建炎復辟記》、清惇曧《中法兵事始末》等雜史,這些作品明清至近代日益增多,都是以史著編年體寫成。這兩大類作品都是圍繞一個人物或事件收集材料,并對材料進行了深加工,遠離了以記錄為主要意圖的筆記寫作理念。
總之,劃分條目的體例特點是筆記的必要條件,但不能將其提升為絕對標準,否則,就會出現(xiàn)不得不將《論語》、《太平廣記》等納入筆記范圍,也就消除了筆記之邊界的尷尬。而且,從唐代以來筆記分屬經(jīng)、史、子、集四部的現(xiàn)象來看,體例不能作為筆記的本質特點,只有將體例與其他特點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更加準確地界定筆記。
筆記內容與子、史二部著述的聯(lián)系最為密切,使之具有思想學術的價值。盡管筆記在歷代書目中絕大部分歸入子、史二部,但是,筆記可以表達思想但不是正統(tǒng)的子書,筆記可以記錄史實但不是正統(tǒng)的史著。
從學術的角度綜觀歷代筆記,筆記一般為私人著述而非官方著述,不論是在書寫者還是讀者看來,從未將筆記納入官方或者正統(tǒng)學術的視野,而只是作為官方學術、正統(tǒng)學術的補充形態(tài)并得到認同的。當然,時至清代,隨著大量學術筆記特別是有關經(jīng)學、史學的筆記著述大量出現(xiàn),以及晚清以來,對于筆記價值的重新發(fā)現(xiàn),筆記的學術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盡管如此,依然可以說,非官方、非正統(tǒng)的學術性質是筆記的重要特點。這個特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一,在寫作觀念上,筆記與子部小說家類一脈相承,都不是學術之正統(tǒng);其次,在材料的來源上,筆記與子部小說家類相似,往往得之于道聽途說??傊?筆記的編寫一般屬個人書寫,也就無關宏旨,作者向來不諱言其助談笑的娛樂目的。
與子部小說家類的歷史淵源,深刻地影響了古代關于筆記的學術價值觀。小說家類最早出現(xiàn)班固《漢書·藝文志》,屬子部,附在諸子類之末。這種排列實際暗含對小說家類著述學術性質與學術價值的評價,更何況“小說”一詞在此前的使用中已暗含價值判斷。后來,筆記的書寫者對這種評價一般也是認同的,因為他們并不視筆記編寫為嚴肅的文學書寫或學術書寫,而是以消遣為主要書寫動機,以助談為主要編寫目的。正如劉葉秋指出,“從前的士大大解職歸田或晚年倦于著作,多喜追述舊聞,以消暇日。宋人的不少雜記,往往非公余瑣錄,即林下閑談”[3];至于唐人屢屢提及所謂補史、垂戒、資治等寫作動機只是少數(shù)作者的奢望或者冠冕堂皇的說辭,娛玩依然是唐人的真正動機和主流意識。當然,重視筆記價值的呼聲時有出現(xiàn),但始終未能改變筆記學術價值較低的觀念,反而彰顯了這種學術觀念背景。盡管筆記后來從子部小說家類中游離出來,卻將子部小說家類的學術特點進一步放大,顯著地表現(xiàn)出非官方、非正統(tǒng)的學術特征。
正因為筆記源于子部小說家類,正因為筆記的非官方、非正統(tǒng)的學術特征,在小說家類著述產(chǎn)生以前出現(xiàn)的著述雖與筆記體例相同,如先秦的《論語》及漢代的《風俗通義》、《白虎通義》等,其編寫并非出于筆記的寫作觀念,當然不宜列入筆記的范圍;而清代的學術筆記是沿襲唐代考辨類筆記及其寫作觀念發(fā)展而來,視其為筆記則理所當然;像類書這樣大型的系統(tǒng)著述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官方背景的著作,盡管與筆記的體例相近,不宜列入筆記的范圍。
也應該看到,筆記的內部構成及其學術性質、學術地位經(jīng)歷了以下變遷:
魏晉南北朝,小說第一次分化,筆記出現(xiàn)。唐代《隋書·經(jīng)籍志》將魏晉南北朝的筆記分別列入子部小說類、史部雜史類,這是根據(jù)當時筆記的實際情況做出的合理調整,也體現(xiàn)出筆記的部分作品在向史部靠攏中第一次顯著提高了學術地位。
唐代是筆記寫作的高峰期,并出現(xiàn)幾個重要的變化趨勢:其一,敘事類筆記充分發(fā)育并從筆記中基本獨立出來,發(fā)展出傳奇這種敘事文體。其二,史部雜史類顯著增加,出現(xiàn)一批考證辨訂類筆記??梢哉f,后來的所有筆記類型此時都已產(chǎn)生,正是考慮到這種實際情況,宋代《新唐書·藝文志》、《直齋書錄解題》、《郡齋讀書志》、《崇文總目》、《遂初堂書目》等將唐人筆記分別列入經(jīng)、史、子、經(jīng)四部。其三,唐人一方面將筆記與正史并提,再次提高了筆記的學術地位,另一方面極大張揚了筆記的娛樂性?!昂吞迫说年P注現(xiàn)實,重視事功一致,許多唐五代筆記表現(xiàn)出強烈的娛樂性和世俗化的傾向。它們走出了嚴邃的學術殿堂,褫去了宗教的神圣光環(huán),也不限于紀述達官名士的軼事,而是廣泛記錄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題材和內容遠比前代豐富多彩?!盵18]
宋代的筆記寫作也出現(xiàn)一些變化趨勢:其一,志怪類敘事筆記衰落,紀實類筆記出現(xiàn)繁榮局面并成為主流;其二,考證辨訂類筆記出現(xiàn)第一個高峰;其三,詩歌本事類筆記分化獨立出來,融合其他文學與文化因素發(fā)展成為詩話。
明清兩代,盡管產(chǎn)生了蒲松齡《聊齋志異》這樣極其優(yōu)秀的作品,但總的來看,志怪敘事類筆記進一步衰落,考證辨訂類筆記漸成大觀,成為筆記的主流。然而,晚清至近代,筆記的發(fā)展趨勢又起了變化。“清代前期,思想統(tǒng)治嚴酷,知識分子埋頭樸學,諱言時事,筆記文學皆以‘識小’為主。中葉以后,政治腐敗,外侮時至,海禁大開,文網(wǎng)漸疏,在龔自珍的帶領下,知識分子中出現(xiàn)了誦史鑒、考掌故,慷慨論天下事的風氣,記錄時事的‘識大’之作遂成為筆記文學的前所未有的主流。”[17]192
“筆記”是一個流動的概念,此概念是在相關作品產(chǎn)生后出現(xiàn)的,其內涵處于變動不居的狀態(tài)。其一,筆記的主體是變化的,志怪、軼事、辨訂等內容在不同時代所占的份額大不相同;其二,筆記的邊界是變動的,它曾衍生新的類型,如辨訂類筆記,也曾分化出其他著述,如傳奇、詩話。因此,從體例、文體、學術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慮,筆記是在中國古代子、史、子、集四部之子部小說家類的學術傳統(tǒng)中孕育發(fā)展起來的,以劃分條目,互不連貫為體例,以記錄軼事、異聞、考辨等為主要內容,以助談、補史、博見為目的,用散文編寫的,呈現(xiàn)出記錄性、非系統(tǒng)性、非正統(tǒng)性等特點的私人著述。
[1] 傅璇琮,朱易安.全宋筆記:第一編[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6.
[2] 錢仲聯(lián).中國文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994.
[3] 劉葉秋.古典小說筆記論叢[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5:215.
[4] 馮爾康.清史史料學[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4:307.
[5] 李 肇.唐國史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
[6] 呂叔湘.筆記文選讀[M].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5:1-2.
[7] 劉葉秋.歷代筆記概述[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8] 來新夏.清代筆記與《清代筆記隨錄》[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6(1):184-186.
[9] 陶 敏,劉再華.“筆記小說”與筆記研究[J].文學遺產(chǎn),2003(2):107-116.
[10] 周勛初.唐人筆記小說考索[M]//周勛初.周勛初文集:五.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21.
[11] 王多聞.筆記雜談[J].圖書館學刊,1980(1):39.
[12] 劉 勰.文心雕龍[M].范文瀾,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13] 陳 壽.三國志[M].裴松之,注.長沙:岳麓書社,2002.
[14] 蕭子顯.南齊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2.
[15] 歐陽詢.藝文類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879.
[16] 劉 肅.大唐新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4:1.
[17] 張海珊.中國筆記文學的高峰——筆記文學集[M]//上海書店出版社.中國近代文學的歷史軌跡.上海:上海書店,1999:185.
[18] 陶 敏.論唐五代筆記——《全唐五代筆記》前言[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93-100.
Notes:O r ig in and Character istics
ZOU Fu-qing
(Schoo lof L iterature,HubeiUniversity,W uhan 430062,China)
There are a lo tof no tes in the ancientChina,but it is very difficu lt to define note correctly.In thispa2 per,som e op inionsaboutnote are reconsidered,then there isa comp rehensive and p roper descrip tion aboutgenre, style and academ ic p roperty of no te.Som e notes record whatw riters saw and heard,orwhatone has learned from work.These anecdotesorpoints,keep ingm aterial,are not artistically p rocessed,w ith lim ited space and simp le style ofw riting;Because gaining and p rocessingmaterial isby accident,and attaching title isnotalways.notesare commonly in disorderaboutpattern,being unsystematic.Notes succeed Hsiao-shuoW ritings(小說家類)of Phil2 osophicalW ritings(子部),and are comp iled o rw ritten individually,they are always unofficial and uno rthodox. The attitude to notes isem bodied byw riting intention for entertainment from TangDynasty.
No tes;Genre;Pattern;A cadem ic p roperty
I207.41
A
1009-2854(2010)10-0057-07
(責任編輯:倪向陽)
2010-07-12
湖北省教育廳社科青年項目(011-096150)
鄒福清(1970—),湖北安陸人,湖北大學文學院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