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
遼寧省大連新區(qū)口腔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600
患者1:男60歲身高1.79米體重75kg因下頜雙側后牙游離缺失,活動義齒磨耗過重,導致前牙重度磨耗,反(牙合)加重,面型不美觀,咀嚼效率低就診。
患者2:男50歲身高1.76米體重75kg因上頜雙側后牙游離缺失,導致前牙重度磨耗,反 (牙合)加重,中線不齊,面型不美觀,咀嚼效率低就診。
患者1:一般檢查:面下1/3距離降低,反 (牙合)面容,口角線加深,雙側顳下頜關節(jié)無明顯的彈響和壓痛,開口型↓
患者 1:口內檢查:45,46,47,35,36,37,25,26,14,15,16缺失,22,23,24,27烤瓷橋修復,11,12之間食物嵌塞,12,13,17烤瓷橋修復,橋松動。45,46,47,35,36,37為鑄造支架活動義齒修復,咬合面重度磨耗,下牙唇側切緣銳利,34,44舌尖重度磨耗,面下1/3垂直距離60 mm
患者1:X線檢查:13,23未行根管治療,根尖周組織未見明顯異常,雙側髁突形態(tài)無明顯異常,兩側基本對稱。(圖1,圖2)
圖1 患者1右側面觀
圖2 患者1左側面觀
患者2:一般檢查:面下1/3距離降低,側面輪廓為凹面型,下頜前突。鼻唇溝加深,口角線加深,雙側顳下頜關節(jié)活動正常,無明顯的彈響和壓痛,閉口時下頜偏向左側。
患者2:口內檢查:16,17,25,26,27缺失,上牙唇面下牙舌面重度磨耗,下牙唇側邊緣嵴尖銳。上牙唇側切緣重度磨耗。上下中線不齊,垂直距離54mm。息止 (牙合)間隙異常:5-6mm,息止頜位與正中頜位時下牙列中線左移。正中咬合時有牙尖干擾。
圖3 患者2咬合情況
圖4 患者2側面觀
患者2:X線檢查:個別牙齲齒,42牙變色,根尖陰影。雙側髁突形態(tài)無明顯異常,兩側基本對稱。(圖3,圖4)
患者1:上下頜牙列缺損伴牙體缺損
患者2:上頜牙列缺損
4.1 治療方案
患者1:拆除12,13,17烤瓷橋,切開23,24之間的金屬連接體,拆除12,13烤瓷聯(lián)冠,上頜暫時冠升高咬合,下頜利用原可摘局部義齒頜面加樹脂升高咬合,戴用3個月左右。22,23,13,44行根管治療,上頜固定義齒修復,下頜行固定和可摘局部義齒聯(lián)合修復。
患者2:余留牙薄壁弱尖處打磨圓鈍,上頜制作頜墊式可摘局部義齒試戴3個月,患者適應良好,無關節(jié)不適癥狀,即可做頜墊式可摘局部義齒。
4.2 治療過程
患者1:第一階段:22,23,13,44行根管治療后,牙體預備,取模,灌模,取頜位關系記錄,抬高咬合約6mm上頜架。制作12,13,17,22,23暫時冠修復,下頜活動義齒樹脂牙面加高咬合,口內試戴,調 (牙合)。最終抬高咬合9mm。囑患者在使用過程中有任何不適及時復診。
第二階段:可摘局部義齒在使用了三個月后,患者適應良好,無任何口頜系統(tǒng)不適,即開始13,22,23,44打樁,11,12,13,17固定義齒修復,22,23烤瓷聯(lián)冠修復。34,44行烤瓷全冠修復 (圖6),永久粘固后,在患者無不適情況下下頜行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圖5,6)
圖5 患者1上頜固定義齒修復
圖6 患者1下頜固定義齒修復
患者2:第一階段:磨除薄壁弱尖,牙體預備,調磨正中 (牙合)早接觸點,取模,灌模,取頜位關系記錄,抬高咬合約6mm上頜架,制作頜墊式可摘局部義齒,口內試戴,調 (牙合)。囑患者在使用過程中有任何不適及時復診。第二階段:可摘局部義齒在使用了三個月后,患者適應良好,無任何口頜系統(tǒng)不適,即開始做鑄造支架頜墊式可摘局部義齒。(圖7,8)
圖7
圖8
圖7 頜墊式可摘局部義齒 (牙合)面觀;圖8:患者2頜墊式可摘局部義齒就位
5.1 咬合重建的適應癥:A:后牙交錯缺失或全部缺失久不修復導致無修復間隙;B:缺隙區(qū)對 (牙合)牙過長,
曲線異常,(牙合)干擾;C:因牙體缺損或缺失引起上下頜牙的咬合接觸關系改變及 (牙合)形態(tài)改變;D:牙齒重度磨耗,影響咀嚼;E:垂直距離降低,面容蒼老。
5.2 咬合垂直距離的調整 咬合垂直距離的降低是長時期逐步形成的,在沒有明顯的顳下頜關節(jié)功能異常的情況下,能否強行加高咬合垂直距離,加高多少,目前仍存在不同觀點,一般咬合升高量不超過5mm[1]垂直距離的確定=息止頜位時的垂直距離- (2-3mm)[2]
5.3 本文中患者1的垂直距離抬高6mm,患者2的咬合垂直距離抬高9mm,且患者2已修復7年,至今未出現(xiàn)關節(jié)不適癥狀。 (圖9,10)作者認為咬合升高量不應局限于5mm。
5.4 單、雙頜頜重建的選擇重度 (牙合)磨損致咬合垂直距離降低者做頜重建時,如息止頜間隙超過6mm以上,需做雙頜牙列頜重建。息止頜間隙在6mm以下者作單頜(牙合)重建。是做在上頜還是下頜,需根據(jù)牙磨損的程度,以及 (牙合)曲線的形狀來決定。[2]
本文患者1上頜為固定義齒修復,下頜為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將垂直距離升高的6mm平均分在上下頜。患者2因上頜為牙列缺損,下頜牙列完整,本著減少口內修復體的原則,將垂直距離升高的9mm全部由上頜頜墊式可摘局部義齒修復。
圖9 咬合重建前垂直距離:54mm
圖10 咬合重建后垂直距離:63mm
5.5 義齒修復應參考的美觀因素
5.5.1 唇紅緣 面部自然放松,可見到正常量的唇紅緣。即上下唇干濕線接觸。
5.5.2 上頜切牙的切緣位于唇下2mm,年齡大的人小于2mm。中年人1—1.5mm。老年人平齊。
5.5.3 微笑時上前牙切斷應與下唇的上緣接觸,并與下唇曲度一致。
5.5.4 息止頜間隙2-3mm
5.6 咬合重建暫時性修復的必要性通過試用和不斷磨改,尋找最合適的咬合重建的 (牙合)位與垂直距離。使患者的肌肉系統(tǒng)和顳下頜關節(jié)適應改變后的垂直距離。[3][4]
[1]何明宜,聶麗萍,何明弟,等.頜墊式可摘局部義齒修復TMD患者牙列缺損的探討[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2,3(4)232-234.
[2]馬軒祥.口腔修復學.2004,5:466.
[3]徐婷婷,高旭,劉翠玲,等.酸蝕癥患者的咬合重建修復[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9,10(2):76-78.
[4]高翔,張小剛,王景云.牙齒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損老年人頜墊是義齒修復的臨床觀察[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9,10(5)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