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榮 鄭 羽 馬 健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黑龍江省中西醫(yī)結合研究所;3.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酒精性肝炎(al cohol ic hepat i t is,AH)是酒精性肝病的一個類型,我國酒精性肝病(ALD)系指長期過量飲酒所致的一組肝臟疾病,根據疾病的發(fā)展過程常分為輕型ALD、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纖維化(AF)和酒精性肝硬化(ALC)5種類型。其中酒精性肝炎是ALD 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是臨床治療酒精性肝病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們采用解酒護肝湯結合西藥治療酒精性肝炎,取得較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7年7月至2010年1月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一院消化二科收治的AH 患者60例,符合2002年的酒精性肝病診斷標準[1],同時排除嗜肝病毒感染、藥物性肝病、免疫性肝病所致肝損害。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30例)、對照組(30例)。兩組在發(fā)病年齡、性別、病情及病程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診斷明確后兩組均嚴格戒酒,進高蛋白、低脂、富含維生素及高能量的飲食。對照組給予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北京安萬特制藥有限公司)口服,每次456mg(2片),每日3次,飯中服。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予解酒護肝湯中藥湯劑(葛花、葛根、連翹、菖蒲、生甘草、茵陳、虎杖、柴胡),口服,每日一付,早晚分服。二組均以半個月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1.3 療效評定 中醫(yī)癥候療效評定按照《中醫(yī)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療效標準擬定:根據積分法判定中醫(yī)癥候總療效,癥候療效指標=(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以百分數表示。臨床治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療效指數>95%;顯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有明顯改善,療效指數>70%;有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改善,療效指數>30%;無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甚或加重,療效指數<30%。
1.4 觀測指標 治療前測定肝功血清門冬氨酸轉移酶(AST,GOT)和血清丙氨酸轉移酶(ALT,GPT)、r-谷氨酸轉肽酶(r-GT,GGT)、TBIL 及治療結束后(4周)檢測患者肝功、治療期間觀察癥狀、體征的變化。
2.1 中醫(yī)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差異顯著 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兩組組內治療前后肝功ALT、AST、GGT、TBIL 比較差異明顯(P<0.05);療后組間肝功ALT、AST、GGT、TBIL 比較差異明顯(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改善情況(χ±s)
2.3 安全性評價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血脂、血電解質、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心電圖檢查均無顯著性異常,且治療中未發(fā)生任何不良反應。
酒精性肝炎屬中醫(yī)“積聚”、“脅痛”、“黃疸”、“傷酒”等范疇。酒為形寒質熱之品,味甘、苦、辛,性溫,過飲其形寒易傷脾陽,致脾胃運化失司,痰濕內結;其質熱又可擾亂氣血,致肝膽疏泄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運化而成濕熱濁毒,而濕毒內蘊為AH 的重要階段,及時控制此階段對AH 的治療至關重要。解酒護肝湯以葛根為君,其具有清解酒毒護肝作用,可增強人體乙醇代謝酶的活性,清除體內自由基,改善肝細胞變性、壞死[2];葛花解酒毒、醒胃止渴,有保護肝功能免受自由基親電子化合物和毒物的損害,減輕乙醇毒性的作用;諸藥相伍,共奏清熱利濕解毒,疏肝理脾之效。該組方原則既符合中醫(yī)辨證論治的原則,又切中AH 的發(fā)病機制,故臨床上收到良好的療效。多烯磷脂酰膽堿含多烯磷脂和不飽和脂肪酸,進入肝細胞與細胞膜和細胞器膜結合,是治療肝病的常用藥物。本研究結果顯示,二組病人均有效果,且治療組臨床療效及肝功改善情況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綜上所述解酒護肝湯結合西藥治療AH 效果顯著,應用安全,無任何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應用及進一步研究。
[1]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酒精性肝病診斷標準[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3,11(2):72.
[2]郝繼紅,劉麗萍,張旗,等.葛根黃豆苷元衍生物抗醉酒作用的實驗研究[J].黑龍江醫(yī)藥,2000,13(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