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婕妤,鄒 杰(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放射科,遼寧 沈陽 110032)
病例 男,54歲。無意中發(fā)現右頸部包塊入院。查體:右頸部甲狀腺區(qū)觸及一大小約4cm×6cm長形包塊,分葉狀、界尚清、隨吞咽運動、質中等硬度、喉內窺不清。影像學檢查:CT示甲狀腺右葉區(qū)軟組織腫物,形態(tài)不規(guī)則,向上沿右側甲狀軟骨外間隙生長,上緣達右舌骨大角水平,增強后腫物明顯均勻強化,位于頸總動脈內前方,頸內外動脈分叉水平以下,并與頸總動脈分界清楚,甲狀腺右葉呈受推擠改變,右側喉咽腔略變形,右側咽隱窩變淺(圖1~5)。MRI示甲狀腺右葉后上方軟組織腫塊,呈等T1略長T2信號,境界較清晰,增強后較明顯強化,未見流空血管影(圖6,7)。超聲檢查示甲狀腺右葉后上方實質性包塊,上至右頜下腺,略呈分葉狀,與甲狀腺右葉有清晰分界,包塊內呈較均勻低回聲,彩色血流顯示略豐富,包塊下極與甲狀腺右葉有同一供給血管(圖8)。手術及病理所見:腫物位于甲狀腺后上方,與其無直接聯系,表面光滑,呈分葉狀,上方達咽旁,切面呈灰黃色,質嫩。鏡檢:瘤細胞體大,類圓形、多邊形,細胞核小圓居中,未見核仁,分裂象(圖 9)。 免疫組化:CK+,SYN+,CGA+/-,S100+,VIM-,NSE+。病理診斷:(右甲狀腺后)副神經節(jié)瘤。
討論 副神經節(jié)瘤起源于神經嵴細胞,主要分布于頭、頸、胸和腹膜后等有副神經節(jié)分布的部位。發(fā)生于頭頸部者通常位于頸動脈分叉處(頸動脈體瘤)、頸靜脈孔區(qū)(頸靜脈球瘤、迷走神經瘤)以及中耳(球囊鼓室腫瘤)[1]。發(fā)生在頸動脈體以外的副神經節(jié)瘤罕見,術前常誤診。本例位于甲狀腺后上方,可能來自散在于迷走神經末梢支的神經嵴細胞。
頭頸部副神經節(jié)瘤一般表現為生長緩慢,無痛性的軟組織腫塊,有時被意外發(fā)現。一些病變由于其特殊的位置能引起顱神經麻痹的癥狀。
頭頸部副神經節(jié)瘤多發(fā)生于顱底至頸總動脈分叉區(qū)域內。頸動脈體瘤常位于頸總動脈分叉部后上方,CT平掃示頸動脈分叉處圓形、境界清晰、中等密度腫塊,可壓迫周圍組織導致鄰近組織移位,增強后腫瘤呈均勻或不甚均勻明顯強化。此外??梢婎i動、靜脈受壓移位,表現為頸內外動脈分叉角度增大[2]。頸靜脈球瘤表現為頸靜脈孔增大,頸靜脈棘和鄰近骨質侵蝕破壞,CT上腫瘤多為等密度。MRI上,T1WI為等、低或混雜信號,類似海綿,T2WI為高信號,不均勻,增強后明顯強化。腫瘤內可見小的流空血管,與實質性腫塊相間存在,又稱“胡椒鹽”征。迷走神經瘤常位于頸總動脈分叉之上,CT表現為境界清楚的軟組織腫塊,有時可以向上延伸至舌骨水平,有文獻報道,擴展到舌骨上空間的病變約2/3為迷走神經瘤[1],腫瘤大部分為富血供,增強后呈均勻而明顯的強化。本例病灶部位不典型,主要位于甲狀腺后上方,雖向上達舌骨水平,但位于頸動脈分叉水平以下,并與之分界清楚,增強后腫塊雖較明顯強化,但未見流空血管影及典型的“胡椒鹽”征。
本例應與下列疾病鑒別:①甲狀腺腫瘤:甲狀腺內單個或多個結節(jié),一般境界較清楚,有時可見包膜,由于其內成分不同,CT及MRI上表現為密度或信號不均勻;甲狀腺癌累及范圍更廣并侵及周圍軟組織;另外,甲狀腺腫瘤也不是按照副神經節(jié)瘤的典型生長位置蔓延[1]。②神經源性腫瘤:多位于頸動脈間隙,邊緣清楚光滑的腫塊,可致血管移位,但較少引起頸內外動脈分叉角度增大。腫瘤容易發(fā)生囊性變,少有大血管,因此強化程度不及副神經節(jié)瘤。③頸部淋巴結腫大:數目常較多,圍繞血管分布,其內無血管流空征象,增強后無明顯強化或僅有周邊部強化[4]。④海綿狀血管瘤:好發(fā)生于肌間,質地較軟,累及皮膚時呈紫紅色,結合臨床可以幫助鑒別[3]。
]
[1]Rao AB,Koeller KK,Adair CF.Paragangliomas of the head and neck: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J].RadioGraphics,1999,19:1605-1632.
[2]Neto ME,Vuono IM,Souza LR,et al.Tympanic paragangliomas:case reports[J].Rev Bras Otorrinolaringol(Engl Ed),2005,711:97-100.
[3]楊智云,孫木水,鐘運其,等.頭頸少見部位副神經節(jié)瘤[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5,39(4):409-412.
[4]周康榮,陳祖望.體部磁共振成像[M].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