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guān)于1982年憲法的起草過程(一)

2011-01-01 00:00:00
百年潮 2011年2期


  我國現(xiàn)行憲法是1982年根據(j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適應(yīng)新時期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制定的。在起草這部憲法過程中,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專門召開過8次會議討論,憲法修改委員會召開過5次會議修改,其中3次是逐章逐節(jié)逐條討論修改,并在全民中進行了4個月的討論,才提請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鄧小平同志親自指導了這次修憲工作。他高瞻遠矚,深思熟慮,果斷地提出修改憲法的建議,對新憲法起草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國家體制方面的一系列問題,都及時、明確地提出意見,對這部憲法的制定起了決定性作用。
  
  鄧小平提出全面修改憲法
  
  記者:1978年憲法是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剛過兩年多時間,為什么要對這部憲法作全面修改?
  王漢斌:新中國成立以后,在不到30年的時間里,先后搞了三部憲法,還不包括新中國成立前夕制定的起了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lǐng)》。1954年制定的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是一部比較好的憲法。1975年又制定了第二部憲法,這是“文化大革命”的產(chǎn)物,存在嚴重問題。粉碎“四人幫”后,很快又制定了第三部憲法,即1978年憲法。1970年有關(guān)單位起草寫有林彪是副統(tǒng)帥和接班人的憲法,如果林彪不出事,那部憲法也很可能會出臺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提出對1978年憲法進行全面修改,主要是因為它已經(jīng)不能適應(yīng)新時期的需要。由于制定這部憲法時受歷史條件的限制,還來不及全面總結(jié)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shè)的經(jīng)驗教訓,也來不及徹底清理和消除十年動亂中“左”的思想影響,以致在這部憲法中還保留著一些錯誤的說法,如繼續(xù)肯定“文化大革命”,堅持以“無產(chǎn)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理論”為指導等。這表明,它是存在嚴重缺陷的,顯然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現(xiàn)實情況很不適應(yīng),而且越來越不適應(yīng)。所以,對這部憲法進行全面修改,是新時期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記者: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1979年和1980年就對1978年憲法進行了兩次局部修改。請您談?wù)勥@兩次修改的情況。
  王漢斌:這兩次對1978年憲法作了局部修改。第一次是1 979年重新修訂地方組織法時,根據(jù)各方面、各地方提出的取消革命委員會、恢復(fù)人民委員會、設(shè)立地方人大常委會等問題,彭真同志向中央寫了請示報告,提出三個方案:一是用立法形式把革命委員會體制固定下來。這樣做,不贊成的人可能很多。二是取消革命委員會,恢復(fù)人民委員會。這樣做,在名義上雖然取消了革命委員會,但對于擴大人民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不一定能有多大實質(zhì)性的幫助和改進。三是縣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設(shè)常務(wù)委員會,并恢復(fù)人民委員會(包括省長、市長、縣長等職稱),這個方案可能比較好些。三個方案究竟采用哪個?請中央決定。鄧小平很快批示:“我贊成第三方案,相應(yīng)的這次人大只修改憲法這一條,其他不動。這個問題建議在人大會前議一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討論同意后,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按鄧小平批示的原則修改了憲法和地方組織法等,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設(shè)立常委會,并根據(jù)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全國人大代表的意見,將革命委員會改為人民政府等。
  第二次是在1980年。當時的背景是:一些人動不動就用“文化大革命”中慣用的方式貼大字報,特別是北京西單墻一度大字報貼得很多,引起嚴重的思想混亂和社會動蕩。鄧小平提出,要取消1978年憲法中關(guān)于“四大”(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規(guī)定。他指出:“四大”只能助長動亂,只能妨礙四個現(xiàn)代化,也只能妨礙民主和法制,作為一個整體看,從來沒有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因此,修改憲法這一條, “在保障國家政治生活的安定方面,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當時,我們還到西單墻去看過大字報,確實亂得很!由于按照1978年憲法的規(guī)定,不能禁止“四大”,彭真想了一個辦法:由北京市革命委員會發(fā)一個布告,宣布不能在西單墻貼大字報,劃出一個偏僻、人少的地方貼,第一步先這么做。但是,當時形勢緊迫,還是取消它為好。鄧力群讓我起草中共中央關(guān)于修改憲法、取消“四大”的建議。我們起草了稿子后,由鄧力群交給胡喬木審閱修改。1980年2月,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決定向全國人大建議,取消1978年憲法第45條中關(guān)于公民“有運用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權(quán)利”的規(guī)定。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討論了這個建議,認為取消“四大”符合全國人民的意愿,遂向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出修改憲法這個規(guī)定的議案,并于1980年9月10日獲得rF1AJChEoAtXkkK4kU1C3hAy5LFpeI6zs7tn2XNMjWs=通過。
  附帶說明一點:關(guān)于取消“四大”,有的同志解釋說是禁止“四大”。我認為,不能這樣解釋,只能說是不提倡“四大”,因為沒有明文規(guī)定禁止。實踐證明,“四大”在歷史上沒有起過什么好的作用,不應(yīng)受法律保護。
  這兩次對1 978年憲法作局部修改,都是鄧小平親自作的決策,解決了當時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但黨中央和鄧小平仍然認為,這樣修改還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必要進一步全面修改1978年憲法。
  記者:鄧小平同志是什么時候提出全面修改憲法的?他對這次修憲提出了什么要求?
  王漢斌:1980年8月18日,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講話,全面、系統(tǒng)闡述了黨和國家領(lǐng)導制度改革的問題。他提出,中央正在考慮進行的重大改革,其中一項就是將向全國人大提出修改憲法的建議。他說:“要使我們的憲法更加完備、周密、準確,能夠切實保證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國家各級組織和各項企業(yè)事業(yè)的權(quán)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權(quán)利,要使各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真正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要改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等等。關(guān)于不允許權(quán)力過分集中的原則,也將在憲法上表現(xiàn)出來。”鄧小平這個講話,實際上為起草1982年憲法確定了重要的指導思想。
  
  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
  
  記者:這次修憲,是由哪個單位主持的?
  王漢斌:我國1954年制定憲法時,由中央人民政府設(shè)立憲法起草委員會,毛澤東任憲法起草委員會主席,委員中包括了共產(chǎn)黨、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的代表人物。1 975年修改憲法,憲法修改起草委員會由當時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和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黨的核心小組負責人組成。1978年修改憲法,雖然成立了一個憲法修改委員會,但成員全部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實際上還是黨中央直接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當然,在起草過程中,也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見。
  這次全面修改1978年憲法,是由全國人大決定成立的憲法修改委員會主持修改的。
  記者:憲法修改委員會是什么時候成立的?它的成員包括哪些方面的代表人士?
  王漢斌:1980年8月30日,中共中央向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提出關(guān)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建議。這個建議是我主持起草的。建議說,1978年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由于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和從那時以來情況的巨大變化,許多地方已經(jīng)很不適應(yīng)當前政治經(jīng)濟生活和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需要。為了完善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國家制度,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鞏固和健全國家的根本制度,切實保障人民的權(quán)利和各民族的權(quán)利,鞏固和發(fā)展安定團結(jié)、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充分調(diào)動一切積極因素,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加速四個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事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對憲法作比較系統(tǒng)的修改。中共中央建議全國人大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主持憲法的修改工作。9月10日,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決議,同意中共中央的建議和中共中央提出的憲法修改委員會名單,決定由憲法修改委員會主持修改1978年憲法,提出修改草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交付全民討論,再由憲法修改委員會根據(jù)討論意見修改后,提交本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
  憲法修改委員會由葉劍英任主任委員,宋慶齡、彭真任副主任委員,103名委員中有中央政治局、中央書記處的全體同志,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wù)院副總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和各民主黨派負責人、無黨派的代表人士等。鄧小平在審閱憲法修改委員會名單草案時批示:“憲法修改委員會名單我同意陳云同志意見。黨內(nèi)人士的比例三七開或四六開均可考慮?!睉椃ㄐ薷奈瘑T會是一個代表性很強的權(quán)威機構(gòu),它對全國人大負責,任務(wù)是向全國人大提出憲法修改草案。
  記者:憲法修改委員會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工作的?
  王漢斌:1980年9月15日,憲法修改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葉劍英主持并講了話。他說:這次修改憲法要認真總結(jié)新中國成立以來歷次修改憲法的經(jīng)驗,一定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fā),以我國自己的經(jīng)驗為基礎(chǔ),同時也要參考外國的尤其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吸收其中好的東西。我們要努力做到,經(jīng)過修改的憲法,能夠充分體現(xiàn)我國歷史發(fā)展新時期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這次會議決定設(shè)立秘書處,負責憲法修改的具體工作。胡喬木任秘書長,副秘書長有吳冷西、胡繩、甘祠森、張友漁、葉篤義、邢亦民和我。還請了錢端升當顧問,王力、呂叔湘當語文顧問。當時,胡喬木的主要精力放在起草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上,秘書處的具體工作主要是胡繩抓,我一直從旁協(xié)助,張友漁、葉篤義經(jīng)常來,吳冷西不久就調(diào)到廣東工作去了。
  
  提出憲法修改草案
  
  記者:憲法修改的過程,大體上經(jīng)歷了幾個階段?
  王漢斌:從1980年9月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到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憲法,歷時兩年三個月。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提出修改草案;第二階段是全民討論;第三階段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先從第一階段談起吧。這個階段的時間比較長。1980年9月17日,秘書處召開第一次會議,宣布秘書處正式成立,并決定自即日起開始工作。會上胡喬木首先傳達了憲法修改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精神和對秘書處的要求。大家交換了對秘書處工作的意見,認為從即刻起到提出初步修改草稿的時間非常緊迫,必須從現(xiàn)在起有計劃地緊張地進行工作。會議還商定,憲法修改委員會秘書處不專設(shè)辦公室,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guān)辦事機構(gòu)、工作機構(gòu)兼做辦公室的各項日常工作,王叔文、肖蔚云、許崇德等憲法學專家參加修憲工作。從這時起,秘書處工作人員集中到后庫辦公。9月24日,秘書處召開第二次會議,胡繩傳達了胡喬木對憲法結(jié)構(gòu)的初步設(shè)想和著重討論的問題的意見。胡喬木考慮得比較系統(tǒng)、周密,當時秘書處就是按照他的思路開始工作的。
  首先是廣泛征求意見。秘書處把1954年憲法和1978年憲法發(fā)給各部門、各地方、各界人士,請他們對這兩部憲法的條目哪些留,哪些刪,哪些改,哪些加,提出意見。然后,分別找各方面人士,包括中央各機關(guān)和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的負責人,尤其是法律專家,開座談會,聽取意見。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寧夏大學有一位叫吳家麟的教授,比較系統(tǒng)地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同時,我們還研究、參考外國的憲法,先后收集了35個國家的憲法,另外還有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憲法。
  從1980年9月到1981年6月,秘書處先后邀請北京和外地一些專家、學者和有關(guān)部門負責人開了13次座談會,圍繞如何修改憲法進行了座談和討論。同時,還請中共中央有關(guān)部門、國務(wù)院各部委和直屬機構(gòu)、高檢、高法、解放軍總政治部和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大常委會協(xié)助征求意見。在此基礎(chǔ)上,秘書處進行了研究和討論,分成三個組(總綱、國家機構(gòu)、公民的基本權(quán)利和義務(wù))著手起草。由于一些重大問題在當時還沒有定下來,起草中對有些章節(jié)和條文提出了幾個方案。比如,關(guān)于憲法的結(jié)構(gòu),提出有序言和無序言兩個方案,還提出增加第五章“憲法實施的保障和憲法的修改”,并把“公民的基本權(quán)利和義務(wù)”一章移到“國家機構(gòu)”一章前面;關(guān)于四項基本原則的表述,有序言的方案寫在“序言”中,無序言的方案則在“總綱”中設(shè)立“政黨、人民團體和人民政協(xié)”一節(jié)并在其中表述;關(guān)于全國人大是沿用一院制還是改為兩院制,也有兩種方案;關(guān)于是否設(shè)國家主席,也是兩個方案;關(guān)于檢察機關(guān)是否保留,關(guān)于農(nóng)村人民公社是否政社分開,關(guān)于罷工自由是否取消等,也都寫了兩個方案。
  在此期間,胡喬木曾向中央書記處并趙紫陽、彭真寫了《關(guān)于修改憲法的幾個問題》的報告。后來,胡喬木又寫了一個《關(guān)于修改憲法的一些問題的匯報》的材料。
  1981年6月,《關(guān)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通過后,胡喬木找到鄧小平,說身體不好,需要休養(yǎng),顧不了修改憲法的工作,建議推遲修改憲法的時間。鄧小平認為憲法修改必須抓緊,不能推遲,就找了彭真,說,憲法修改工作委托你主持。從1981年7月起,憲法修改工作就由彭真主持了。
  記者:彭真同志是如何主持起草工作的?
  王漢斌:1981年7月,鄧小平讓彭真抓憲法修改工作時就確定了四點:第一,要把“四個堅持”(即四項基本原則——編者注)寫進憲法;第二,規(guī)定工人階級領(lǐng)導的、以工農(nóng)聯(lián)盟為基礎(chǔ)的人民民主專政;第三,規(guī)定民主集中制;第四,規(guī)定民族區(qū)域自治。這就為憲法修改工作明確了指導思想。
  7月16日,彭真給鄧小平寫信,請示憲法修改草案完成的時間是否按時拿出?鄧小平回信說,還是要這樣。可以看出,鄧小平對修憲是抓得很緊的。當時,彭真在北戴河,他把我們幾個人找去,具體研究怎樣修改憲法的問題。我說,小平同志要我跟他到新疆去。彭真說,別的我不管,你走之前要交出個稿子來。按照他的要求,我和項淳一、顧昂然用了兩天時間,以1954年憲法為基礎(chǔ),研究一年來廣泛征求的意見,哪些要保留,哪些要刪,哪些要改,哪些要加,勉強整理出一個很不成熟的草稿,算是交了差。
  彭真從北戴河回來后,一直考慮修改憲法的問題。國慶前夕,他發(fā)高燒住在醫(yī)院,還把我們找去,說秘書處的人員“十一”后集中到玉泉山。同時,他又覺得力量不夠,向胡耀邦提出把參加起草歷史問題決議的龔育之、鄭惠、有林、盧之超要來參加修憲工作。本來還提出要鄭必堅,胡耀邦說鄭還要給中央起草文件,未能要來。憲法要體現(xiàn)歷史問題決議的精神,調(diào)這些同志參加有利于工作。還增加了對經(jīng)濟工作比較熟悉的顧明,彭真說顧是沒有任命的憲法修改委員會副秘書長。
  彭真主持修憲工作后,立即著手研究起草修改憲法的稿子。他說,有不同意見怎么統(tǒng)一?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憲法只能寫現(xiàn)在能夠定下來的最基本、最需要的東西,盡可能把各方面的意見大體集中起來。
  1981年“十一”后,起草班子集中到玉泉山,集中精力修改憲法。要講效率,這還真是一個好辦法。從那時起,可真算是夜以繼日,上午、下午、晚上,每天三班倒,日夜伏案起草憲法修改草案。當時分三個部分:一是“總綱”;二是“公民的基本權(quán)利和義務(wù)”;三是“國家機構(gòu)”。秘書處分三組分別起草,主要由胡繩負責,還有我和張友漁、顧明、項淳一、龔育之、有林等同志。我們集體起草,每起草一章一節(jié),就給彭真送過去。他有時改,有時不改,經(jīng)常把胡繩和我找去,談他的一些意見。
  按照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決議,憲法修改是有時間要求的,即召開下次全國人大會議時提出憲法修改草案。由于憲法修改工程浩大,到1981年11月底召開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時,還不可能按時完成。那時,已經(jīng)比較注意依法辦事,所以又提請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決定,把修改憲法的期限延長到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彭真還就為什么延長期限提出一份書面說明,得到大會的批準。
  記者:憲法修改草案(討論稿)是什么時候提交憲法修改委員會討論的?
  王漢斌:經(jīng)過近兩個月的緊張工作,1981年11月下旬起草出憲法修改草案初稿。報中央書記處審議后,又作了一些修改和補充。12月19日,彭真向鄧小平、胡耀邦并中央寫了《關(guān)于憲法修改草案幾個問題的報告》。12月23日,又對這個報告作了一些修改和補充后,報送中央。報告對16個問題作了說明。這16個問題是:(1)“四個堅持”是憲法總的指導思想,是最根本的問題;(2)人民民主專政是國體,民主集中制是政體;(3)關(guān)于國家主席問題,很多人主張設(shè),也有主張不設(shè)的。現(xiàn)在的草案大體是照抄1954年憲法的條文,待中央原則確定后,再仔細斟酌條文;(4)關(guān)于民族區(qū)域自治問題;(5)關(guān)于城鄉(xiāng)基層政權(quán)問題;(6)關(guān)于加強和發(fā)揮人大和人大常委會的作用;(7)關(guān)于任期和會期;(8)關(guān)于所有制;(9)關(guān)于土地所有權(quán);(10)關(guān)于責任制;(11)關(guān)于財政收支平衡、信貸平衡和穩(wěn)定物價問題;(12)關(guān)于罷工自由問題;(13)關(guān)于遷徙自由問題;(14)關(guān)于健全社會主義法制;(15)關(guān)于精神文明;(16)關(guān)于臺灣問題。報告最后說,這個草案是由工作班子根據(jù)中央同志的意見,以1954年憲法為基礎(chǔ),有些問題是按照中央已確定的原則,花了近兩個多月時間突擊出來的,在黨內(nèi)外都還沒有來得及征求意見。建議發(fā)給各省市區(qū)黨委第一書記征求意見,待中央政治局審查修改、原則批準后,即召開憲法修改委員會討論。
  12月中下旬,鄧小平兩次審閱這個報告,還找了胡喬木,讓他幫助修改憲法修改草案初稿。胡喬木把胡繩和我找去,在勤政殿他的辦公室,逐條提出修改意見。胡喬木是很認真的,胡繩也真有辦法,胡喬木不論提出什么意見,他都有辦法修改。
  憲法修改草案初稿經(jīng)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討論后,秘書處又作了修改,然后以秘書處的名義提交給憲法修改委員會。這與1954年的做法不同,1954年憲法草案是以中共中央的名義提交憲法起草委員會討論的。這次沒有作為中共中央的稿子提出來,目的是為了使大家能更好地發(fā)表意見,進行討論修改。
  1982年2月底到3月上旬,憲法修改委員會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討論憲法修改草案(討論稿)。從憲法修改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到第二次會議,相隔約1年5個月。
  記者:憲法修改委員會是怎樣討論的?
  王漢斌:1982年2月27日下午,憲法修改委員會舉行第二次會議,彭真主持,胡喬木作了關(guān)于憲法修改草案(討論稿)的說明。會上印發(fā)了憲法修改草案(討論稿)及關(guān)于這次憲法修改的經(jīng)過和修改條文內(nèi)容的說明。彭真說,大家對秘書處提出的憲法修改草案(討論稿),可以增,可以減,可以小改,可以大改,也可以推翻。首先請大家考慮,這個稿子是否大體可用?是否可以作為修改的基礎(chǔ)?有沒有提出新的草案的?如果沒有,那么就以秘書處提出的稿子作為基礎(chǔ)進行修改。這個討論稿怎么改?采取什么方針?要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吸收歷史的和外國的經(jīng)驗教訓。拿什么做標準?最大多數(shù)人民的最大利益。當然,有些問題要照顧少數(shù),例如宗教信仰自由。我們的方針是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實際相結(jié)合。
  從3月9日到16日,委員們分三個組對草案逐章逐節(jié)逐條進行討論,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大常委會的一位負責同志也列席會議參加討論。討論中,大家總的認為,這個憲法修改草案(討論稿)是好的,實事求是,符合國情,可以作為修改的基礎(chǔ),進一步修改、補充和完善。同時,大家非常認真地逐句逐字進行推敲、斟酌,提出了許多意見,有的委員還單獨或聯(lián)名提出書面意見。
  與此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部分委員和全國政協(xié)常委舉行座談會,討論這個稿子;中共中央各部門、國務(wù)院各部委、解放軍各領(lǐng)導機關(guān)的負責同志和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負責同志,也都對草案討論稿提出了修改意見。秘書處把這些意見匯編分送憲法修改委員會各位委員。
  根據(jù)憲法修改委員會分組討論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見,秘書處對憲法修改草案(討論稿)作了修改。其中,“序言”共11段,有10段作了修改,還增加了一段;在全部條文140條(指討論稿,后來正式通過的憲法為138條)中,有83條作了修改。這還不包括文字性的修改。
  4月12日至21日,憲法修改委員會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討論憲法修改草案(修改稿)。彭真主持會議,胡喬木作了關(guān)于憲法修改草案(討論稿)修改情況的說明。這個說明非常詳細地匯報了根據(jù)大家上次會議討論的意見,對“序言”與各個章節(jié)和條文作出的修改;對沒有采納的意見,也作了說明。委員們和列席會議的同志又用9天的時間,逐章逐節(jié)逐條地進行討論修改,提出一個憲法修改草案。會議通過了憲法修改草案和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關(guān)于提請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交付全國各族人民討論的建議》。全民討論四個月
  記者:為什么憲法修改草案要交付全民討論?
  王漢斌:憲法是全國人民辦事的總章程,同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guān),需要聽取全國人民的意見。有些國家制定、修改憲法采取全民投票的方式。我們沒有采取這種方式,而是組織全民討論。經(jīng)過全民討論,才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首先,全民討論的過程,就是全體人民反復(fù)商議的過程,也是黨和群眾反復(fù)商議的過程。黨的意見是不是充分集中了人民群眾好的意見,只有同他們商量和經(jīng)過實踐檢驗才能知道。其次,全民討論也是統(tǒng)一全國人民意見的好形式。經(jīng)過討論,人民群眾同意了,全國人民的意見進一步統(tǒng)一了,就證明憲法修改草案真正集中了全國最大多數(shù)人民的意志。再次,全民討論也是人民群眾直接參加國家管理的一種重要形式。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人民參加討論憲法修改問題,就是參加擬訂和學習、掌握憲法,就是參與管理國家大事。所以,組織全民討論是一件很大的事情。經(jīng)過全民討論,憲法也會更加完善。
  記者:這次全民討論憲法修改草案是由誰組織的?
  王漢斌:是由各級人大常委會組織的。
  4月22日,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二十三次會議。彭真受葉劍英的委托,代表憲法修改委員會,向會議作了關(guān)于憲法修改草案的說明。經(jīng)過兩天分組討論,委員們一致同意憲法修改委員會的建議,會議通過了《關(guān)于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的決議》,并決定公布憲法修改草案,交付全國各族人民討論。
  5月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各省、市、自治區(qū)人大常委會負責人座談會,彭真作了關(guān)于全國討論憲法修改草案問題的講話。他講了兩點意見:第一,憲法修改草案的全民討論,由各級人大常委會負責組織。但要做到全國各族人民廣泛深入地討論,提出修改意見,必須在各級黨委領(lǐng)導下進行。請你們回去向省、市、自治區(qū)黨委匯報,請黨委抓緊領(lǐng)導。由于黨委要管的事情很多,工作很緊張,讓黨委組織討論、搜集意見是忙不過來的。因此,要有個主管單位,這就是各級人大常委會。第二,討論要抓住主要問題。主要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至少比較容易解決。切不要被次要的、枝節(jié)的問題所干擾、糾纏,轉(zhuǎn)移了目標,轉(zhuǎn)移了重點。在討論中會有各種不同意見,怎么辦?正確的意見就接受,明顯錯誤的要適當?shù)亟忉?。這樣,討論中發(fā)生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意見比較容易取得一致,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jié)會進一步加強。
  記者:這次全民討論憲法修改草案有什么特點?
  王漢斌:4月28日,憲法修改草案全文發(fā)表。從5月至8月,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這次全民討論比較廣泛深入,各單位、各地方普遍進行了宣講和討論,召開了各種形式的座談會。參加討論的人數(shù)比較多。通過全民討論,使廣大人民對草案的指導思想、基本精神和基本內(nèi)容有了了解,提高了對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認識,增強了當家做主的責任感,也推動了生產(chǎn)和各項工作。大家普遍認為,憲法修改草案科學地總結(jié)了新中國成立32年以來的經(jīng)驗,體現(xiàn)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順乎民心,合乎國情。同時,大家也對草案提出了許多修改意見。
  記者:對這些意見和建議,憲法修改委員會是怎樣對待的?
  王漢斌:全民討論后,中央和國務(wù)院各部門、人民解放軍、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共91個單位報來了材料,29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報了兩次材料。憲法修改委員會秘書處把各方面的修改意見編成《全民討論憲法修改草案意見匯集》(共五集),分送憲法修改委員會各位委員。
  秘書處根據(jù)全民討論中提出的意見,經(jīng)過認真研究,對草案進行了修改。許多重要的好的意見都采納了。原來草案的基本內(nèi)容沒有變動,具體規(guī)定作了許多補充和修改,總共有近百處,純屬文字的改動還沒有計算在內(nèi)。還有一些意見,雖然是好的,但實施的條件尚不具備、經(jīng)驗不夠成熟,或者宜于寫在其他法律和文件中,不需要寫進國家的根本大法,因而沒有寫上。
  11月4日至9日,憲法修改委員會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聽取胡繩關(guān)于憲法修改情況的說明,參考全民討論中提出的意見,對秘書處修改的草案再次逐章逐節(jié)逐條進行討論,并決定由秘書處根據(jù)這次會議提出的意見作進一步修改,提交下次全體會議通過后,提請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
  11月23日下午,憲法修改委員會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胡繩就憲法修改草案的最后修改情況作了說明,委員們一致同意這個草案和關(guān)于草案的說明。最后,憲法修改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關(guān)于提請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的議案。
  至此,憲法修改委員會完成了自己的任務(wù)。它先后召開了5次會議,一共25天,有3次會議是逐章、逐節(jié)、逐條討論修改憲法草案。(待

巴青县| 通海县| 北碚区| 青龙| 盖州市| 平湖市| 通辽市| 大丰市| 巩留县| 扶余县| 马龙县| 江西省| 曲周县| 都匀市| 长兴县| 石棉县| 贵南县| 山东省| 兴文县| 白沙| 南陵县| 星子县| 高安市| 微山县| 浪卡子县| 阿克| 深圳市| 祁连县| 湘潭市| 新余市| 秦皇岛市| 大连市| 军事| 封开县| 晋江市| 故城县| 华阴市| 利津县| 珠海市| 都安| 合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