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北京100875)
《我城》是香港作家西西的代表作,西西在這部長篇小說中表現(xiàn)出明亮光彩的色調(diào)和樂觀快樂的品格,在語言風格、敘事手法、小說結(jié)構及人物塑造等諸多方面均可謂開香港現(xiàn)代小說風氣之先,同時,作為香港意識的發(fā)軔之作,也使得這部小說具有了從香港意識考察的重要意義。
關于小說體現(xiàn)的香港意識,趙稀方指出,“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新一代本土港人的成長,‘香港意識’浮出了歷史地表。新一代港人或者生于香港,或者生于外地,但都成長于香港,他們不再有父母一代的濃厚的‘北望’情結(jié)和‘過客’心態(tài),相反,他們以香港為家,以香港都市的繁榮為自豪,他們的青春體驗凝聚于這個城市的發(fā)展中,故而他們對香港自覺地產(chǎn)生了認同感與歸屬感。西西寫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的《我城》,代表了新一代本土作家對待香港這一城市的認同態(tài)度。”[1]徐霞認為:“西西開始了新題材新手法的試驗,而背后亦和香港社會的本土意識抬頭相輔相成。其實,自1971年港督麥理浩上任以來,香港福利、城市建設等各方面都快速發(fā)展,香港人開始意識到‘我城’的存在,本土意識愈趨明顯。”[2]
發(fā)軔于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意識——“我城”意識作為香港本土新的社會歷史意識,有其時間起點、主體、心理建構等多層面的架構,作為較早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體認并闡釋“我城”意識的小說家,西西《我城》的書寫本身即是一場面對舊的傳統(tǒng)的分離與建構的儀式。這種分離與建構可以從四個層面加以考量:第一,新的社會歷史意識是《我城》書寫的邏輯起點,同時書寫本身標志著西西前一創(chuàng)作時期的結(jié)束和新的創(chuàng)作時期的開始;第二,《我城》將焦點對準20世紀70年代香港年輕人群像,既是為“我城”意識主體代言,也是與老一輩港人主體的分離;第三,通過對香港本土經(jīng)驗特質(zhì)性的書寫,建構本土作家的心理與身份,并以此與南來作家分離;第四,投諸小說書寫形式,《我城》在形式上對“我城”意識作出呼應。探勘這四個層面,西西《我城》的書寫實將自身寫作和個體生命融入“我城”意識的闡發(fā)之中,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我城》從出殯與搬家寫起。關于這種較異于慣常小說的寫法,論者有不同的看法,如何福仁指出:“《我城》寫于1974年底,從出殯、搬家寫起,不是沒有意義的,反叛過去的舊,迎接面臨的新;但新和舊,卻又不能截然割裂。”[3]凌逾指出:“西西不斷在小說、電影、戲劇藝術樣式中思考如何敘述喪禮,思考死亡,目的在于尋找超越規(guī)則、破除陋習的叛逆精神”。[4]羅貴祥則指出:“故事一開始所寫的是繼承——阿果一家因父親的死亡而繼承了一座古老大屋。承繼大屋,也承繼了那種家庭觀念?!保?]108
西西用意究竟為何?通觀全書,何福仁的看法更為可取,出殯、搬家意味著開始或者重新開始,更多指向新而非舊或繼承,年輕一代送別舊的時間、地點、事件,在新的時間、地點開始新的活動和思維,“我城”意識是在新的時間、新的地點上發(fā)端的新的社會歷史意識,這是“我城”意識的邏輯起點。20世紀70年代以來香港居民逐漸認識到香港作為“我城”的存在,更加注重香港的本土性、個體與香港的本質(zhì)關系:香港的文化既不是完全傳承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更不是英國的殖民地文化,而是屬于自己城民(本土)的文化,并逐漸確認香港“城籍”的身份,完成香港居民的心理建構。這種發(fā)端于新的時間、地點,歸結(jié)為本土性的集體意識,宣告了與以往無意識的斷裂和新的社會歷史意識的誕生。西西《我城》的書寫正是為“我城”意識立言,借助文學敘事,體悟香港本土經(jīng)驗,把握香港城市發(fā)展的特質(zhì)性,進一步表達香港居民的共同經(jīng)驗。
西西作為香港城市的一分子,敏銳而自覺地從主體地位出發(fā),在香港文學史上較早書寫對“我城”的歸屬和認同,臺灣學者施淑指出,“正是在這‘我城’的歸屬感下,她和她的小說人物,在不排除中國,也不排除世界的情況下,擺脫了外加于香港人身上的有關殖民地的道德裁斷,有關曾經(jīng)是、不久又將是中國的一部分的意識糾纏,使香港以它自己的地理人文面貌,香港人以現(xiàn)代都市居民的歷史條件,活躍在她的文字世界”。[6]
結(jié)合西西小說創(chuàng)作實績來看,西西對“我城”意識的體認也意味著她前一創(chuàng)作時期的結(jié)束與新的創(chuàng)作時期的開始。西西曾說:“對我來說,《我城》是一個分水嶺,以往我寫的是存在主義式的小說:《東城故事》《象是笨蛋》《草圖》等等,都相當灰色……這小說不同,看事物抱持另一種態(tài)度,開朗多了,收結(jié)也充滿希望……當然,仍不免有存在的意味,不過這個‘存在’,很不同了?!保?]198
關于《我城》創(chuàng)作的引起動機,西西托名“胡說”在全書第17節(jié)中以后設小說的方式予以解答。
找尋字紙的老人問胡說,“怎么開始的呢?”
胡說答,“是這樣子的,在街上看見一條牛仔褲??匆姶┲粭l牛仔褲的人穿了一件舒服的布衫、一雙運動鞋、背了一個輕便的布袋,去遠足。忽然就想起來了,現(xiàn)在的人的生活,和以前的不一樣了呵……還有,因為天氣,晴朗的季節(jié)??匆姶┲粭l牛仔褲的人頭發(fā)上都是陽光的顏色,紅酒也似的臉面如一只只熟透的龍蝦。大家都已經(jīng)從那些蒼白憔悴、虛無與存在的黑色大翅下走出來了吧,是這樣開始的?!保?]225-226
西西曾說:“那時,香港也有許多這樣的青年人,活潑,充滿朝氣,穿牛仔褲唱民歌,難得的是相當明白事理,有正義感,但這種正義感不會放在嘴邊,對生活的要求很踏實,很樸素……他們做的不過是卑微的工作:看守公園,修理電話,沒有什么了不起,生活環(huán)境卻困難重重,可都努力去做,而且做得快快樂樂。這小說是獻給這些無名英雄的?!保?]201
《我城》中西西創(chuàng)造出阿果、阿髮、阿游和麥快樂等眾多樂觀向上的年輕人,他們并非虛構、移植、拼貼的人物形象,而是西西在生活中眼見耳聞、親身接觸的年輕人;并非以某一個年輕人為主要角色,勾勒愛情、友情、事業(yè)、生活的種種,而是不分主次輕重刻畫年輕人群像;并非聚焦倚重卓越才能或技術水準而位列經(jīng)濟收入高端的少部分年輕人,而是傾心于甘心平凡工作、自食其力、樂觀向上的大部分年輕人。西西因為當時的年輕人而引發(fā)創(chuàng)作動機,為這些年輕人記錄與立傳,說到底是為她體認的“我城”意識立傳,為“我城”意識的主體立傳。再進一步,西西為她體認的“我城”意識和“我城”意識的主體立傳,何嘗不是也將自己納入了其中的書寫?或者,正是因為并非他者的身份,《我城》的書寫是一場包括作者在內(nèi)的城民向“我城”自曝胸懷的心靈史寫作。
這些年輕人有著各式各樣平凡有趣的職業(yè),看似西西無心插柳,實是著意而為,并非有論者認為的“阿果找工作不過是為了有點有趣的事情做,在報紙上見到消息后,阿果做了一些‘填字游戲’就被錄用了”,以此“表明作者在香港這個城市中的自信而怡然自得的態(tài)度”。[1]7-8阿果和麥快樂的職業(yè)是電話維修工,阿游的職業(yè)是電工和海員,這些職業(yè)固然是所謂藍領階層,更是一個現(xiàn)代資訊社會不可缺少的基層工作人員。何福仁引用社會心理學家英格爾斯及史密夫的觀點,列出對新經(jīng)驗開放、準備接受社會變化、重視專門技術、愿意根據(jù)技術水平來領取報酬等十二項現(xiàn)代人格的條件質(zhì)素,若以這些條件質(zhì)素衡量《我城》中的年輕人,自然會另有一番結(jié)論。
1950年,12歲的西西隨父母南遷香港。作為第三代香港作家,西西與南來作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1949年前后來港的第一批南來作家包括劉以鬯、徐訏、曹聚仁、金庸、梁羽生、倪匡等成名作家,他們的小說創(chuàng)作滲透香港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各個領域,尤其文壇名宿劉以鬯長期擔任《香港時報·淺水灣》《快報》《星島晚報·大會堂》和《香港文學》等報紙副刊和雜志的主編,西西的《象是笨蛋》《草圖》和《我城》等重要作品都發(fā)表在《快報》副刊上。劉以鬯曾說:“我將這一類屬于純文學范圍的文章‘擠’入版面,根本是違反報館當局所規(guī)定的方針的……也斯寫的專欄、西西寫的小說、施叔青寫的專欄,在《快報》副刊發(fā)表時,也常常被報館中人指為‘難懂’或‘不為讀者所喜’……我在香港編了三十多年副刊,一直在做‘擠’的工作,將嚴肅文學‘擠’入文字商品中?!保?]
雖然亦師亦友受其知遇,西西與第一批南來作家在心理建構上存在相當大的差異。論者多集中用“中原心態(tài)”、“家園想象”、“去國還鄉(xiāng)”、“情感疏離”和“身份焦慮”等關鍵詞來概括第一批南來作家的心理狀態(tài),而對西西而言,生長于斯的本土經(jīng)驗,不存在經(jīng)驗斷裂和重組的困境,中國人或香港人的身份辯駁并沒有給她帶來足夠影響的身份焦慮,這些身份、心理上的不同定位和狀態(tài)從根本上決定了她與南來作家乃至上一代香港本土作家之間,在對待香港社會現(xiàn)實、大眾文化等諸多方面存在的大相徑庭的認知和態(tài)度。對西西這樣的年輕一代本土作家而言,書寫本土經(jīng)驗的特質(zhì)性以及本土經(jīng)驗與南來作家香港經(jīng)驗的殊異之處成為他們進行心理建構的有效方法。
袁良駿指出:“《我城》不寫殘酷的商戰(zhàn),不寫冷酷的人情,不寫上層社會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也不寫下層社會的啼饑號寒、乞討賣淫。作家用一顆童心看世界,她有意避重就輕,她把擾攘人世寫成一片祥和,從而展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愛心。她用的是‘凈化法’、‘蒸餾法’?!保?0]西西固然是用童心看世界,《我城》何嘗不寫商業(yè)文化對人的異化(如開店設廠的阿東)、殺人越貨(如麥快樂被搶劫)、社會動蕩(社會暴動中的自制炸彈“土菠蘿”)、饑餓貧窮、水災難民?只是西西在書寫中一方面沒有將冷酷社會現(xiàn)實作為批判內(nèi)核,另一方面沒有采取傳統(tǒng)寫實主義手法,而是創(chuàng)立了“童話寫實”的創(chuàng)作方法將社會現(xiàn)實“陌生化”、“奇特化”。袁良駿“不寫……不寫……”的否定式評論句式恰恰證實了她與南來作家經(jīng)典批判敘述形態(tài)的不同,西西通過書寫本土經(jīng)驗的特質(zhì)性以及本土經(jīng)驗與南來作家香港經(jīng)驗的殊異之處,有效進行了本土作家的心理建構。
《我城》也對南來作家熱衷批判的另一陣地——香港大眾文化進行了本土經(jīng)驗不同的書寫。羅貴祥比較劉以鬯的作品《酒徒》、崑南的《地的門》和《我城》對大眾文化持不同態(tài)度時指出:“即使劉以鬯已經(jīng)比較積極認識這個城市的狀況,愿意理解兩個空間差異的原因,但在處理新事物新題材如大眾文化時,卻不可能放棄既有的道德標準和信念,反而將這些標準視為個人的原則,以一個冥頑不靈的主體去抗衡大眾社會的流行價值觀……在西西的小說《我城》里,我們似乎不能看到類似在《地的門》或《酒徒》中,那種對大眾文化或商業(yè)社會流行意識的濃烈厭惡情緒,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敵視社會的主體存在。《我城》里的人物對大眾社會的態(tài)度,是認同和接受,多于反叛或?qū)沟??!保?]101,104
西西曾說:“一般小說都寫成年人,悲哀愁苦,板起臉孔,寫十分嚴肅的問題。為什么不寫寫青年人的生活,活潑些,從他們的角度看問題呢?”[7]200在談論《玻璃鞋》等作品時這種宣告意味更加濃烈,她說:“我比較喜歡用喜劇的效果,不大喜歡悲哀抑郁的手法。寫小說,我希望能夠提供讀者一樣東西:新內(nèi)容,或者新手法?,F(xiàn)在的情況是,當悲劇太多,而且都這樣寫,我就想寫得快樂些,即使人們會以為我只是寫嘻嘻哈哈俏皮的東西。”[7]158
《我城》第17節(jié)岔出主體敘述,描寫了一個用尺來衡量小說優(yōu)劣的故事,當尺們碰到有著阿果、阿髮、麥快樂、阿傻的字紙(即《我城》)時:
一把彎彎曲曲的尺首先說,這堆字紙不知道在說些什么,故事是沒有的、人物是散亂的、事件是不連貫的、結(jié)構是松散的,如此東一段西一段,好像一疊掛在豬肉攤上用來裹骨頭的舊報紙……
一把非常直的尺把頭兩邊搖了三分鐘,不停地說:我很反感,這是我經(jīng)驗以外的東西。
有一把尺是三角形的,是一把作不規(guī)則形狀非等腰形的三角尺,它努力在字紙中間尋找各式各樣的形狀,結(jié)果找不到自己的三角原形,連圓形、長方形、六角形也沒有,就嘆了一口氣。[8]225
故事、人物、事件、結(jié)構……這些都是傳統(tǒng)小說要求必備的要素,西西早在行文之初便預想到日后評論界、讀者的質(zhì)問,遂以后設小說的方式在本文中為自己新的小說創(chuàng)作觀立言,事實確如西西的預想一般,小說發(fā)表后遭到不少評論者和讀者的質(zhì)問。小說形式與內(nèi)容的內(nèi)在關聯(lián),小說家應該運用怎樣的敘事手法表現(xiàn)新的內(nèi)容、新的社會歷史意識,不是此處探討的重點,卻如同黃繼持指出的:“某個地區(qū)文學個性或曰‘主體性’的形成,就作品來看,大抵有兩大端。一是本地經(jīng)驗之寫入,從表層的地方色彩、生活方式,到深層的社會心態(tài)、價值取向。這從作品內(nèi)容而言。另一則是‘形式’的突破,新形式帶出對生活的新的切入,從而對當?shù)亟?jīng)驗與心態(tài)作出更多的折射,并為此地的‘生存情境’作出形式與內(nèi)容統(tǒng)一的藝術揭示?!保?1]西西作出小說形式的突破,為自己的創(chuàng)作觀立言,不僅僅謀求小說形式的標新立異,其行為本身即是香港本土經(jīng)驗的表達與表現(xiàn),是“我城”意識“形式與內(nèi)容統(tǒng)一的藝術揭示”。
[1]趙稀方.西西小說與香港意識[J].華文文學,2003(3):7.
[2]徐霞.文學·女性·知識[M].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8:161.
[3]何福仁.《我城》的一種讀法[M]//西西.我城.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257.
[4]凌逾.跨媒介敘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9.
[5]羅貴祥.幾篇香港小說中表現(xiàn)的大眾文化觀念[M]//他地在地.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8.
[6]施淑.兩岸文學論集[C].臺灣:新地文學出版社,1997:352.
[7]西西,何福仁.時間的話題[M].臺灣:洪范書店,1995.
[8]西西.我城[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9]劉以鬯.從《淺水灣》到《大會堂》[J].香港文學,1991(7).
[10]袁良駿.香港小說流派史[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162.
[11]黃繼持.香港文學主體性的發(fā)展[M]//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