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浩, 蘇勝華, 湯捷
WHO對自殺定義為自發(fā)完成的、故意的行動后果,行為者本人完全了解或期望這一行動的致死性后果。近年來,青少年的自殺率持續(xù)上升,已成為我國15~35歲人群的第1位死亡原因,并且表現(xiàn)出明顯的低齡化趨勢,青少年自殺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2]。自殺作為一種復雜的現(xiàn)象,是生物-心理-社會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本文著重從社會心理的角度對青少年自殺現(xiàn)象進行回顧和總結(jié)。
1.1 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學習和成長的重要環(huán)境,自殺青少年通常來自功能失調(diào)或破碎的家庭中。因此,家庭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狀況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Pavez等[3]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殺未遂與家族的適應性和親屬的自殺意念密切相關。有自殺行為家族史的青少年比無自殺行為家族史的青少年存在較高的自殺風險,如Agerbo等認為,母親自殺的青少年自殺風險性最高,其自殺風險比無家庭成員自殺的青少年增加5倍,而父親自殺死亡的青少年自殺風險將增加2倍。Claudine[5]指出,家庭不和睦、母子關系惡劣及家庭缺少溫暖等原因都是自殺行為的獨立危險因素。Fontana等[6]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期軀體虐待和性虐待、不穩(wěn)定的家庭環(huán)境、不良社交及某些嚴重的創(chuàng)傷性體驗均與成年期自殺有關。Beautrais[7]通過回顧研究發(fā)現(xiàn),來自父母分居或離異家庭的青少年自殺或自殺企圖的風險會增高,并且有自殺企圖的青少年與沒有自殺企圖的青少年相比,他們在5~15歲之間至少經(jīng)歷了3次家庭變故。M ittendorfer等[8]研究認為,家庭成員中有2位以上有精神障礙或人格障礙而入院、有自殺未遂或自殺成功的,與只有1位家庭成員入院或有自殺行為的相比,青少年自殺未遂的風險增加2倍多。張杰等[9]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中國大約63%的自殺與家庭和婚姻問題相關。
1.2 應激生活事件
所有的自殺青少年在自殺的前1年內(nèi),至少經(jīng)歷了一次重大的生活事件,大多數(shù)人在死亡之前短時間內(nèi)遇到過多種多樣的問題。Shirley等[10]研究證實,負性生活事件與自殺企圖顯著相關,而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尤其是童年時失去父母、與父母長期分居等,也與其到青少年后自殺存在高度相關。Feigelman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因為朋友自殺而失去朋友的第1年,青少年的抑郁癥更加嚴重,自殺意念和自殺未遂的危險度增加。情感問題也是青少年采取自殺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Olshen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在青少年男性中,自殺未遂與其一生中的性侵犯(OR=3.86,95%CI=2.11~7.06)有關;在青少年女性中,最近約會暴力(OR=1.61,95%CI=1.05~2.47)與自殺未遂相關聯(lián)。國內(nèi)研究顯示[13,14],青少年在自殺死亡和自殺未遂前經(jīng)歷的負性生活事件最常見的是:家庭不和、學習壓力、人際關系緊張、經(jīng)濟困難、戀愛受挫等;引起大學生自殺的刺激事件主要有:嚴重的人際沖突、嚴重的學習和就業(yè)挫敗、受人威脅或羞辱、失戀、父母離婚或亡故、嚴重的突發(fā)性疾病等。
1.3 物質(zhì)濫用
研究表明,許多自殺的青少年有物質(zhì)濫用史,尤其多見于較年長的男性青少年。人們在企圖自殺前或自殺期間經(jīng)常酗酒或吸毒,這通常是自殺預防接觸不到的人群,使得沖動成為決定采取自殺行為的一個危險因素。在自殺未遂之后,物質(zhì)濫用是導致后來自殺的重要危險因素。研究表明,16.7%的自殺青少年在死亡前12個月以內(nèi)就開始了物質(zhì)濫用,而平均值是死亡前36.5個月左右開始物質(zhì)濫用[5]。M arkowitz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酒精的消費量被認為是青少年自殺的重要危險因素,酒精的使用與自殺密切相關,過分的酒精濫用容易對自己或他人產(chǎn)生憤怒情緒和攻擊行為,促進某些與自殺有關的錯誤認知,同時也抑制了適應性或積極的應對方式。Spirito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物質(zhì)濫用的青少年遭受社會、學業(yè)及司法等各方面的壓力較多,若合并有抑郁等情緒障礙時,則較容易出現(xiàn)自殺行為。
1.4 新聞媒體的報道
新聞媒體在信息傳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影響人們的信仰、態(tài)度和行為。研究發(fā)現(xiàn),自殺行為可以通過模仿而習得,尤其是報紙、電視和書籍對自殺未遂的描述與年輕人自殺之間有著非常顯著的關系。媒體報道本身并不直接導致自殺,關鍵是報道的方式和內(nèi)容,煽情的、不負責任的報道完全可能加劇或誘發(fā)自殺行為。在影視作品中,自殺行為過度公開化,大力渲染名人的自殺,不斷重復播放次數(shù),有的甚至詳細分析自殺行為的過程,這往往使人們在處于困境的時候首先想到自殺,認為自殺是一種合理的應對方式和反應,有自我毀滅傾向的青少年更容易在他們熟悉或知道的一個人自殺后采取自殺行為。Katsumata等[17]認為,個體一生中的自殺意念可能與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索有關自殺、自傷的信息及使用電子媒介時感到焦慮或痛苦的經(jīng)歷等有著顯著的聯(lián)系。Lee等[18]發(fā)現(xiàn),通過網(wǎng)絡可以獲知一些特殊的自殺方法而實施自殺行為,有的甚至通過網(wǎng)絡而約定自殺。2 心理因素
2.1 抑郁和無助
研究表明,抑郁是自殺的重要風險因素,抑郁病人的癥狀如無助感、缺乏興趣、偏執(zhí)和自卑等均與自殺風險顯著相關,而無助感是導致青少年做出自我毀滅行為的一個穩(wěn)定的預測因素。Jolin等[19]研究表明,患有躁郁癥的青少年有較高的自殺風險。Marttunen等[20]發(fā)現(xiàn),大約50%~75%的自殺兒童和青少年患有情緒障礙,其中最普遍的是嚴重抑郁癥。
2.2 人格特征
研究表明,人格障礙尤其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和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是重要的自殺風險因素,同時也是未來自殺死亡的重要預測因素,而患有人格障礙的自殺未遂者再次嘗試自殺的頻率也較高。邊緣型人格障礙被診斷后的第1年或第2年,自殺的風險性最高,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自殺率大約為8%~10%[21],而自殺企圖在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中出現(xiàn)率達 75%,并且其中 10%最終死于自殺[22]。Beautrais等[23]通過對30歲以下的青年按性別進行分層比較,發(fā)現(xiàn)男性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嘗試自殺的風險比非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高9倍,而女性為2.3倍。劉貴浩等[24]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具有D型人格的大學生自殺傾向發(fā)生率明顯高于非D型人格者,表明D型人格增加了自殺傾向的可能性。國內(nèi)其他研究發(fā)現(xiàn),具有低自尊、缺乏有效的應對方式及較高水平的精神過敏、沖動、獵奇等人格特征的人更易產(chǎn)生自殺意念;具有爆發(fā)性和攻擊沖動傾向的青少年容易反復出現(xiàn)自殺未遂行為[14]。
2.3 認知及思維模式
Beautrais[7]回顧研究認為,與年輕人自殺及自殺企圖有關的認知特點有消極觀念、強迫觀念、對行為后果的認知能力差等。缺乏解決問題的技巧是自殺青少年的心理特點。研究表明,自殺青少年缺乏各種問題的解決能力及應對困境的能力,難以選擇有效的解決策略[16]。沖動和對自殺危險缺乏考慮也容易讓兒童青少年采取自殺行為。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青少年自殺是沒有計劃的,絕大多數(shù)是沖動的行為。Hamilton等[25]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自殺意念的大學生在完美主義上的得分顯著高于沒有自殺意念的學生,說明完美主義可能是導致大學生自殺脆弱性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此可見,自殺青少年普遍存在不完善的思維和信念,擁有較少的應對策略,缺少對未來的考慮,并且通常不會尋求幫助。
自殺行為作為一種十分復雜的現(xiàn)象,是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對于自殺行為危險因素的研究是極富挑戰(zhàn)和困難的。雖然國內(nèi)外眾多學者對青少年自殺風險的社會心理因素研究取得了一致性的共識,如家庭環(huán)境、生活事件、物質(zhì)濫用、新聞報道、人格特征、認知及思維模式等多種誘因均可導致青少年自殺,但我們?nèi)孕枨逍颜J識的是,自殺行為是個體自身各種弱點的綜合結(jié)果,沒有哪一種危險因素是單獨導致自殺的原因,自殺行為是一系列緊張性刺激的累積,作用在那些適應力比較差而保護因子又比較少的個體身上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大量文獻資料研究的一致性結(jié)果為判斷影響青少年自殺的危險因素提供了證據(jù),也為更好地理解各種風險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復雜性提供了參考。因此,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造適宜的家庭環(huán)境、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應對能力、規(guī)范新聞媒體對自殺的報道等措施,應當成為預防青少年自殺的重要內(nèi)容。
[1] Phillips MR,Li XY,Zhang YP.Suicide rates in china,1995~1999[J].Lancet,2002,359(9309):835-840.
[2] Galaif ER,Sussman S,Newcomb MD,et al.Suicidality,depression and alcohol use among adolescents:a review of empirical findings[J].Int J Adolesc Med Health,2007,19(1):27-35.
[3] Pavez P,Santander N,Carranza J,et al.Family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among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J].Rev Med Chil,2009,137(2):226-233.
[4] Agerbo E,Nordentoft M,Mortesen PB.Familial,psychiatric,and socioeconomic 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young peop le: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J].Br Med J,2002,325(7355):74-77.
[5] Claudine F,Haw ton K,著.高翔 ,王曉辰 ,譯.防止青少年自我傷害[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6.17-35.
[6] Fontana A,Rosenhek R.Attempted suicide among vietnam veterans:amodel of etiology on a community sample[J].Am J Psychiatry,1995,152(1):102-109.
[7] Beautrais AL.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and attemp ted suicide among young peop le[J].Aust N Z J Psychiatry,2000,34(3):420-436.
[8] M ittendorfer R E,Rasmussen F,Wasserman D.Familial clustering of suicidal behaviour and p sychopa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J].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2008,43(1):28-36.
[9] Zhang J,Jia S,Wie C,et al.An overview of suicide research in China[J].A rch of Suicide Res,2002,6(2):167-184.
[10] Shirley Y,Maria E,Pagano M,et al.Recent life events preceding suicide attemp ts in a personality disorder sample:Findings from the collaborative longitudinal personality disorders study[J].J Consult Clin Psychol,2005,73(1):99-105.
[11] Feigelman W,Gorman BS.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peer suicide on youth suicide[J].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2008,38(2):181-94.
[12] Olshen E,M cVeigh KH,Wunsch-Hitzig RA,et al.Dating violence,sexual assault,and suicide attemp ts among urban teenagers[J].A rch Pediatr Adolesc-Med,2007,161(6):539-545.
[13] 邱雯婷,馮維.我國近20年來青少年自殺研究述評與展望[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9,36(11):2093-2095.
[14] 金紅霞,馮志穎.青少年自殺行為的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4,14(6):374-375.
[15] Markowitz S,Chatterji P,Kaestner R.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alcohol policies on youth suicides[J].J Ment Health Policy Econ,2003,6(1):37-46.
[16] Spirito A,Esposito-Smythers C.Attempted and completed suicide in adolescence[J].Annu Rev Clin Psychol,2006,(2):237-266.
[17] Katsumata Y,Matsumoto T,Kitani M,et al.Electronic media use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Japanese adolescents[J].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8,62(6):744-746.
[18] Lee DTS,Chan KPM,Yip PSF.Charcoal burning is also popular for suicide pacts made on the internet[J].BMJ,2005,330(7491):602.
[19] Jolin EM,Weller EB,Weller RA.Suicide risk facto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J].Curr Psychiatry Rep,2007,9(2):122-128.
[20] Marttunen M,Pelkonen M.Psychiatric risk factors for adolescent suicide:a review[J].Psychiatr Fenn,2000,(31):110-125.
[21] John M,Oldham MD.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Suicidality[J].Am J Psychiatry,2006,163(1):20-26.
[22] Gunderson JG,Ridolfi ME.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suicidality and self-mutilation[J].Ann N Y Acad Sci,2001,932:61-73.
[23] Beautrais AL,Joyce PR,M ulder RT,et al.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of mental disorders in persons making serious suicide attemp ts:a case control study[J].Am J Psychiatry,1996,153(8):1009-1014.
[24] 劉貴浩,郭麗,薛允蓮,等.廣東省大學生自殺傾向與D型人格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31(6):669-671.
[25] Hamilton TK,Schweitzer RD.The cost of being perfect:perfectionism and suicide idea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J].Aust N Z J Psychiatry,2000,34(5):82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