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君(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邱隘實驗中學)
讓孩子的心靈存一份善良
■余文君(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邱隘實驗中學)
《阿長與〈山海經(jīng)〉》是人教版教材收錄的魯迅先生的第四篇文章。文章滿含深情地敘寫了先生幼時的保姆“長媽媽”的一生,用細膩的筆觸刻畫了“長媽媽”的形象。我們以成年人的眼光來讀這一篇文章,可以從字里行間讀出魯迅先生對“長媽媽”默默的感激和深深的懷念?!鞍㈤L”給予幼時魯迅一份最淳樸、最原始,甚至近乎于本能的關愛,但是,出乎我的意料,這樣一份至真、至美、至純的愛,我們的孩子居然不能理解。
當我和學生步入《阿長與〈山海經(jīng)〉》時,我著意設問:“假如‘阿長'是你的外婆或者奶奶,你會喜歡她嗎?”本期望引起學生的共鳴,誰料絕大多數(shù)同學認為自己不會喜歡“長媽媽”,理由五花八門:有的說“長媽媽”為人不好,喜歡在別人的背后說人壞話;有的說“長媽媽”的睡相讓人難以忍受;有的說她一肚子的煩瑣道理,招人煩;還有同學嫌“長媽媽”長得太丑??偠灾?“長媽媽”和孩子并不是那么有緣分,大多數(shù)孩子不喜歡她。
如果按照學生的理解,那么,魯迅先生寫的這一篇至真至美的文章豈不是對“阿長”的橫加指責嗎?我愕然,是我們成年人牽強附會地理解了魯迅先生的創(chuàng)作原意,還是我們的孩子缺少了一顆感悟的心呢?對此,我有過感嘆,但更多的是困惑:我們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孩子們的人文精神,讓他們的心靈多一份感悟,存一份善良呢?錢理群先生說過,中小學時期就是人的幼年時期。如果他有一個理想和信念,盡管長大后看到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美,他會因此分裂,會痛苦和懷疑,但絕對不會陷入虛無主義,因為他有一個“精神的底子”。他會在痛苦的思考和懷疑以后,從原來那種幼稚的、不自覺的和諧,過渡到更高的自覺的和諧,最終成為一個成熟的人。他的這一番話撥開了我心中的迷霧,引起了我的反思: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偏離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中小學時期應該是人的夢幻的春天,但是我們卻讓孩子過早地感受到冬天的肅殺,從學校到家庭,給予孩子太多現(xiàn)實的教育。老師說:“讀好書,考上重點!”父母說:“讀好書,將來賺大錢?!碑斘覀兊暮⒆由形淳邆洹懊庖吡Α?還沒有自我思考的能力的時候,就過早地感受到太多過于現(xiàn)實的東西,是否合適呢?所以錢理群先生指出:我們的語文教育應該給孩子以夢,給孩子一個“精神的底子”。
回頭看孩子們讀《阿長與〈山海經(jīng)〉》,推究為什么孩子們不喜歡“阿長”,這與他們?nèi)鄙倭聋惖摹熬竦鬃印贝笥嘘P聯(lián)。他們收獲了太多的關愛,卻不懂得感恩。在他們的身邊,有太多的類同于“阿長”的外婆或者奶奶,她們也用煩瑣的關愛圍繞著他們,但是,孩子們的心中感覺不到那份關愛,唯獨記得的就是嘮叨和煩瑣?!鞍㈤L”就是身邊的外婆,可憐的“長媽媽”也就成了惹孩子們厭煩的角色了。
我認為,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回到正道上。我接著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假如‘長媽媽'有一個親生的兒子,她會用什么方法來養(yǎng)育她的兒子呢?”學生思考、討論,他們一致認為,“長媽媽”沒有更好的方法來養(yǎng)育她自己的孩子,她會采用與養(yǎng)育幼年魯迅一模一樣的方法來養(yǎng)育自己的孩子,因為在她的心目中,這無疑是最好的一種養(yǎng)育方法了。在“長媽媽”的心中,她真心誠意地祈求生活的平安,她認為這些煩瑣的規(guī)矩就是她平安生活的保證。所以,“阿長”對于魯迅,就好像是母親對待自己的孩子,一份慈母之心清晰可見。雖然她的舉動并不那么討人喜歡,但是我們又怎么可以指責一個母親的善意呢?理解了這些,學生們的心理感受漸漸靠近“阿長”,心中的隔膜逐漸消釋。
這時,孩子們會發(fā)出感嘆:“長媽媽”為什么不能是一個讓人喜歡的人呢?如果她是一個知書達禮、談吐儒雅的人該有多好呀!教師可以適時引導,“長媽媽”可能是這樣的一個人嗎?她愿意自己是那樣的人嗎?學生會發(fā)現(xiàn),“阿長”是可憐的,她沒有錯。她出身貧寒,連名字都沒有,沒有受過任何的教育,身邊接觸到的也就是一些平庸的人,粗俗的舉止可想而知。后來,“阿長”嫁作人婦,但更為不幸的是,不久她就成了一個年輕守寡的孤孀。在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之后,她不敢奢望幸福,只祈求大年初一孩子的一聲問候帶給自己一年的“順順溜溜”。那些煩瑣的規(guī)矩也是她一生的平安符,而且,她愿意她的“哥兒 ”也擁有這份平安,這里不正顯示著“長媽媽”一份溫暖而又真摯的關心嗎?
當學生真正進入文本,進入“阿長”的世界時,讓學生去理解“長媽媽”,就需要學生有一個亮麗的“精神底子”,這樣,他們就會用善良的心去體察“阿長”的善良。 “阿長”對于 “我”的所有的管束都是她特殊的“愛”的表達方式。當她為“我”買回“我”夢寐以求的《山海經(jīng)》的時候,這一份愛就被推到了一個高潮。文學作品的要旨就在于引導學生的心靈到達一個美好的境界,逐漸為孩子們打下一個“精神底子”,使他們能夠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這樣一來,他們就會用一份溫和的眼光看世界,他們的心底就會多存一份感動。
當學生面對自己身邊的親人的時候,在接受別人關愛的時候,不管這種愛表現(xiàn)為循循善誘,還是嚴厲呵責,他們都會用心體會,而且他們的心里會涌起一份感動,那么學生就有了“精神底子”。小而言之,我們培養(yǎng)的個體就具有了良好的個人素質(zhì);大而言之,我們整體的國民素質(zhì)就會逐漸得到提高。
卷 首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