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古 耜
說到魯迅與陳獨秀,有一樁聚訟已久且莫衷一是的公案,顯然無法回避,需要弄清。這就是:魯迅當年曾把一些人比作賈府的焦大,加以嘲諷,此事與陳獨秀究竟有沒有關系?如有關系,則又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1933年4月22日,魯迅以何家干的筆名在《申報·自由談》發(fā)表了雜文《言論自由的界限》(以下簡稱《界限》)。該文由《紅樓夢》蕩開筆墨,先是透過賈府的奴才焦大,“仗著酒醉,從主子罵起,直到別的一切奴才……結果是主子深惡,奴才痛嫉,給他塞了一嘴馬糞”的情節(jié),一方面揭示了“賈府上是言論頗不自由的地方”,焦大的開罵,盡管“并非要打倒賈府,倒是要賈府好”,但得到的報酬仍然是一嘴馬糞;一方面嘲諷了焦大的倚老賣老,不識時務,他顯然搞不清自己這樣罵下去,“賈府就要弄不下去”,所以,他只能嘗嘗馬糞的滋味。接下來,魯迅將筆觸由小說引向現(xiàn)實,用他一向辛辣而幽默的語言,說起三年前新月社諸君子與焦大相似的一番遭遇:
他們引經(jīng)據(jù)典,對于黨國有了一點微詞,雖然引的大抵是英國經(jīng)典,但何嘗有絲毫不利于黨國的惡意,不過說:“老爺,人家的衣服多么干凈,您老人家的可有些兒臟,應該洗它一洗”罷了。不料“荃不察余之中情兮”,來了一嘴的馬糞:國報同聲致討,連《新月》雜志也遭殃……
以下則有新月社文人學士的“辨明心跡”和黨國的“換塞甜頭”,以及被魯迅所揶揄和反諷的“三明主義”:“文人學士究竟比不識字的奴才聰明,黨國究竟比賈府高明,現(xiàn)在究竟比乾隆時候光明。”應當承認,行文至此,魯迅的意思是清晰而明確的:新月社諸君子就好比賈府的焦大,他們本想獻上一點全無“惡意”的“微詞”,做一回黨國的“諍友”或“諍臣”,沒想到卻挨了對方的一記棒喝,有如“來了一嘴馬糞”。當然,要說魯迅這段妙論是針對胡適,亦無不可,因為胡適畢竟是新月社的掌門人和臺柱子,況且當年向黨國建言獻策,是他率先撰寫了三篇大文章,也是他在遭到當局的“警誡”后,不得不辭去中國公學校長職務的原因。但是,有一點卻毋庸置疑,這就是,魯迅以上文字與陳獨秀并沒有直接關系。
然而,歷史的吊詭之處就在于,魯迅的這篇《界限》,卻偏偏引起了陳獨秀的注意乃至不滿。1932年10月,陳獨秀在上海被捕,次年5月以從事“叛國宣傳”的罪名,被國民政府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開始在南京老虎橋監(jiān)獄服刑。因有社會各方面的援救和自身的特殊背景,陳在獄中受到優(yōu)待,不僅可以讀書看報弄學問會朋友,而且還有同時被捕的托派中央常委濮清泉等人,從生活上予以照看。顯然,正是這種優(yōu)待,使得陳獨秀以及濮清泉即使身陷囹圄,依舊看到了魯迅刊發(fā)于報端的文章。據(jù)濮清泉《我所知道的陳獨秀》一文回憶:當他告訴陳獨秀,魯迅在文章中諷刺陳是賈府的焦大時,陳很生氣,也沒有仔細分辨魯迅是否罵自己,便留下了一段未免有些情緒化的“魯迅觀”:
我決不是這樣小氣的人,他若罵得對,那是應該的,若罵得不對,只好任他去罵,我一生挨人罵者多矣,我從沒有計較過。我決不會反罵他是妙玉,魯迅自己也說,謾罵決不是戰(zhàn)斗,我很欽佩他這句話,毀譽一個人,不是當代就能作出定論的,要看天下后世評論如何,還要看大眾的看法如何。
《界限》中的焦大云云,明明說的是包括胡適在內(nèi)的新月社諸君子,并不涉及陳獨秀——如此白紙黑字,一目了然的事實,陳獨秀以及濮清泉為什么竟然看不出來,反倒匆匆忙忙地“對號入座”,情愿充當被魯迅嘲諷的角色?其中的緣由顯然不能僅僅用陳獨秀的性情急躁來解釋,而分明是另有隱情。對此,當代學者苗懷明在《風起紅樓》一書中,從研究《紅樓夢》接受史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魯迅《界限》中所說的焦大,確實主要是指新月社諸君子,話說得明明白白,一般不會引起歧義。但問題在于,該文的最后兩段,還提到了新月社諸君子之外的人,而這恰恰是事情的關鍵所在。
《界限》的這兩段文字不長,且很重要,為方便說明問題,不妨照錄如下:
然而竟還有人在嚷著要求言論自由。世界上沒有這許多甜頭,我想,該是明白的罷,這誤解,大約是在沒有悟到現(xiàn)在的言論自由,只以能夠表示主人的寬宏大度的說些“老爺,你的衣服……”為限,而還想說開去。
這是斷乎不行的。前一種,是和《新月》受難的時代不同,現(xiàn)在好像已有的了,這《自由談》也就是一個佐證,雖然有時還有幾位拿著馬糞,前來探頭探腦的英雄。至于想說開去,那就足以破壞言論自由的保障。要知道現(xiàn)在雖比先前光明,但也比先前厲害,一說開去,是連性命都要送掉的。即使有了言論自由的明令,也千萬大意不得。這我是親眼見過好幾回的,非“賣老”也,不自覺其做奴才之君子,幸想一想而垂鑒焉。
苗先生認為:上文所謂“還有人在嚷著要求言論自由”是有特指的。這個“還有人”很可能就是陳獨秀。苗先生的依據(jù)是:魯迅的《界限》寫于1933年4月17日。此前,民國政府曾兩次開庭審訊陳獨秀,時間分別是1933年4月14日和4月15日。據(jù)《國聞周報》記者所寫《陳獨秀開審記》的記載,陳獨秀在庭審辯答時,確實談到了言論自由問題。當時的情況是,法官問:“何以要打倒國民政府?”陳獨秀回答,“這是事實,不否認。至于理由,可以分三點”,其中第一點便是:“現(xiàn)在國民黨政治是刺刀政治,人民即無發(fā)言權,即黨員恐亦無發(fā)言權,不合民主政治原則?!睋?jù)此,苗先生做出了進一步的推測和判斷:“對庭審的情況,當時有不少報紙快速詳細報道,魯迅應該是較為關注,對情況相當了解的。他所說的‘還有人在嚷著要求言論自由’是不是由此而發(fā)呢?客觀地說,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苯酉聛?,苗先生還指出:魯迅對新月社諸君子和后面“還有人”的態(tài)度明顯不同,對前者使用的是嘲諷口氣,對后者則要溫和得多。魯迅認為,前者對專制政權是小罵幫大忙,而后者主要是過于天真,對當局所宣傳的言論自由抱有幻想。
毫無疑問,苗先生的這一番研究和闡發(fā),把我們所討論的問題向縱深推進了一大步,其學術意義至少有二:第一,它敏銳地覺察到魯迅談言論自由的界限與陳獨秀案件庭審有關,正確地指出了后者是前者的觸媒。事實上,魯迅的許多雜文,都是在社會現(xiàn)實事件的撞擊下,有感而發(fā),一揮而就的。換言之,把魯迅之所以強調(diào)言論自由的界限,歸之于受了陳獨秀案件庭審相關內(nèi)容的觸動,是很符合先生雜文創(chuàng)作一貫規(guī)律的。第二,它細致地捕捉到魯迅在同一篇文章中所出現(xiàn)的口氣的變化,鄭重提醒大家,要注意區(qū)分這不一樣的口氣中所包含的不一樣的對象,而萬不可魯莽滅裂,先入為主,將不同的對象統(tǒng)統(tǒng)以焦大視之。
然而,即使如此,我仍不能認同苗先生所謂魯迅筆下這個“還有人”,很可能就是陳獨秀的推測,因為這里至少有三方面的情況構成了客觀上的質疑:
第一,魯迅一生的思想與情感雖發(fā)生過一些變化,但對于陳獨秀,他分明保持了一貫的感念和敬重。在撰寫《界限》的一個多月前,魯迅發(fā)表《我怎么做起小說來》。其中在談到自己的小說因緣時明言:當時雖然沒有太多的創(chuàng)作準備,“但是《新青年》的編輯者,卻一回一回的來催,催幾回,我就做一篇,這里我必須記念陳獨秀先生,他是催促我做小說最著力的一個?!逼溆芍缘母屑ひ缬谘员怼T凇督缦蕖房龊蟮囊粋€月稍多乃至一年半不到的時間里,魯迅于《〈守常全集〉題記》和《憶劉半農(nóng)君》里,先后兩次信筆寫到陳獨秀,均有一種深切的追懷之思縈繞筆端,其中后者更是以倉庫之外“豎一面大旗,大書道:‘內(nèi)皆武器,來者小心’”的生動形象,活畫出陳獨秀心無城府,光明磊落的性情與韜略,同時也將作家心存已久的激賞之情合盤端出。在這方面,最具代表性因而也最值得注意的,是魯迅寫于1932年12月24日的《自選集·自序》。在這篇文章里,先生針對自己“五四”時期的創(chuàng)作,開誠布公地寫道:“這些也可以說,是‘遵命文學’。不過我所遵奉的,是那時革命的前驅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決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揮刀?!辟|之以《新青年》和“五四”運動的歷史境況可知,這里所說的“革命的前驅者”就是陳獨秀,而魯迅“愿意遵奉的命令”,自然也就是陳獨秀的命令。此時此刻,一向“橫站”的魯迅,竟然流露出的淡淡的溫潤和深深的欽敬,由此可見,在魯迅心目中,陳獨秀的形象和位置確實超過了同時代的許多人,甚至可以說,魯迅對陳獨秀是很有幾分偏愛的。正因為如此,竊以為,在通常情況下,魯迅不會違背自己的心理和情感邏輯,突然操起雜文的武器,對陳獨秀批評之、規(guī)勸之。
第二,陳獨秀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和早期領袖。大革命失敗后,他與國民黨獨裁政府的關系,已是形同水火,勢不兩立。1929年底,陳獨秀雖因托派問題被開除出中共,但他堅決反對國民黨獨裁政府的態(tài)度,卻沒有因此而發(fā)生任何變化。陳被捕后,蔣介石曾想以政府勞工部長的高位做籌碼,加以收買和籠絡,陳當即予以回絕,并義正詞嚴地表示:“蔣介石雙手沾滿了我們同志的鮮血,我的兩個兒子也死在他手里,我和他不共戴天!”在法庭上,他更是公開斥責國民黨政府的“刺刀政治”,坦然承認自己的志向是打倒和改變這種政治。顯而易見,從這樣的立場出發(fā),陳獨秀向國民政府索要“言論自由”,討還“民主政治”,是一種旨在革命的斗爭宣言,它與焦大罵賈府“倒是要賈府好”,與胡適和新月派諸君子,試圖以“微詞”做“錚臣”,完全是兩回事;與“還有人”天真幼稚地叫嚷言論自由,亦有根本的不同。魯迅向以冷靜、清醒和深刻著稱,對老友陳獨秀又是久有關注,相知甚深,焉能看不到這貌似相同的要求言論自由的聲音里,實際包含著巨大的、本質的差異?又焉能無視這種差異,而情愿生拉硬扯,牽強附會,做出一篇不倫不類,無的放矢的文章來?倘果真如此,魯迅恐怕也就不成其為魯迅了。
第三,一篇《界限》的最后幾句,是魯迅對“還有人”的苦心規(guī)勸,其使用的特殊口吻,無意中折映出隱含對象的某些身份特征:所謂“非‘賣老’也”,顯然是長輩對晚輩的告誡,那潛在的“聽眾”,應當是不諳世事的年輕一代;而所謂“不自覺其做奴才之君子”,則大抵屬于國民黨政府政治上的“同路人”或觀念上的“受騙者”,是具有“君子”身份的“奴才”一流。而這一切均與陳獨秀當時的年齡和思想情況相去甚遠,尤其是不符合魯迅視野中應有的陳獨秀形象,這自然又反過來說明,《界限》中的“還有人”與陳獨秀全無關系。
既然如此,《界限》所說的“還有人”,是否另有所指?坦率地說,在這個問題上,我曾將懷疑和求證的目光投向與陳獨秀一案相關的另一位重要人物——當時挺身而出,為陳獨秀義務提供無罪辯護的大律師章士釗。之所以如此,不僅因為當年圍繞北京女師大學潮,時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的章士釗曾經(jīng)與站在學生一方的魯迅深深交惡,以致使魯對章素無好感,故而不存在將其寫入雜文的心理與情感障礙;也不盡鑒于后來進入法律界的章士釗,雖然以自由主義學者相標榜,但實際上并未盡棄“官魂”,對強權統(tǒng)治依舊不乏謙恭與曖昧,所以很容易被魯迅視為“不自覺其做奴才之君子”;更重要的是,在陳獨秀一案的庭審過程中,正是這位擁有游學英國背景的章大律師,在長達五六千言的《辯護詞》里,搬出西方法理和英美經(jīng)驗,一再強調(diào)言論自由,倡言“一黨在朝執(zhí)政,凡所施設,一任天下公開評騭,而國會,而新聞紙,而集會,而著書,而私居聚議,無論批評之酷達于何度,只需動因為公,界域得以‘政治’二字標之,俱享有充分表達之權……”云云,其精神脈絡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當年的新月社諸君子。不過,當筆者沿著這樣的思路,試圖進一步考察相關細節(jié)時,卻斷然否定了這種可能。因為這里橫亙著一個既無法回避,更難以通融的時間差:《界限》文末注明的寫作時間是4月17日,查《魯迅日記》可知,該文次日即由作者寄往報社,而章士釗公開為陳獨秀辯護,發(fā)生于陳案的第三次開庭,時間是4月20日,至于章氏的辯護詞在《申報》全文刊出,更是遲至半月后的5月4日。這就意味著,魯迅在寫《界限》時,固然有可能獲悉章將為陳出庭辯護的消息,但卻根本來不及了解章為陳辯護的具體內(nèi)容,在這種情況下,他的“還有人”云云,也就不可能是針對章士釗的有感而發(fā)。
那么,究竟誰是魯迅筆下的“還有人”?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研究者的態(tài)度不可過于教條和死板,以致陷入膠柱鼓瑟、刻舟求劍的境地。其實,從歷史遺留的材料看,魯迅所說的“還有人”,很可能是一種泛指,是對當時知識界和新聞界許多輕信所謂“言論自由”者的一種抽象概括。這里,我們不妨盡可能地返回歷史現(xiàn)場,對相關情況做些探視與分析。
自陳獨秀在上海被捕并被引渡之日起,國民黨當局如何處置陳獨秀便成了社會輿論關注的一個熱點和焦點。當時,盡管有不少地方黨政要員打電報給國民黨中央,要求對陳“處以極刑”,“迅予處決”;一些右翼文人和報刊也為之鼓噪,“希望政府嚴厲到底,拿出對付鄧演達的手段來對付陳獨秀”。但是,正在武漢指揮剿共的蔣介石經(jīng)過再三考慮,還是電告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陳獨秀一案,“為維持司法獨立尊嚴計,應交法院公開審判”。蔣介石之所以做出如此決斷,固然考慮到宋慶齡、蔡元培、柳亞子以及胡適、羅文干、翁文灝等人,對陳獨秀的“庇護”和“說情”,但更重要的恐怕還是為了顧及“黨國”的法制形象、社會影響和自己曾經(jīng)做出的開明姿態(tài)。
1928年,國民黨占領北京之后,其中央政府便按照孫中山《建國大綱》所描繪的藍圖,宣布革命的“軍政”階段已經(jīng)完成,從此進入“訓政”時期。革命黨,即國民黨,代表民眾行使國家主權,同時要在各地訓練民眾自治。國民黨既然聲稱已從革命黨轉而為執(zhí)政黨,便不能不使用一些合法方式與和平手段,來化解社會矛盾和緩和政治斗爭,以達到鞏固政權和穩(wěn)定秩序的目的。
正是在這種氣氛和背景之下,一些報刊和具有自由主義傾向的知識分子,抓住陳獨秀一案,頻頻談到政治民主,言論自由之類的問題。譬如,1932年10月19日的《晨報》社論中,就有這樣的引述:“依往事觀之,政府興文字之獄,而能阻遏人民之指責者,蓋無幾焉。其準人民之自由言論也,弊政既除,自少可以攻擊之機會,反是而加以禁阻也,愈令人民迫而為秘密行動,可知政治革命或社會革命之由來,其責任在政府,而不在倡異說之個人?!?0月28日的《大公報》亦有短評寫道:“陳獨秀是一個領袖,自有他的信仰和風格,所以只須給予他機會,叫他堂堂正正地主持意見,向大眾公開申訴,這正是尊重他愛護他?!保ā稜I救陳獨秀》)此類聲音在陳案庭審開始前,更是此起彼伏,漸臻高潮。毫無疑問,中國大地出現(xiàn)這種情況,折射出公理的覺醒與社會的進步,只是作為獨裁專制條件下的訴求和輿情,則又未免有些異想天開和一廂情愿,甚至給人以與虎謀皮的幼稚感或癡人說夢的滑稽感——一個靠刺刀維持的政權,哪里可能有真正的言論自由!遺憾的是,許多缺乏歷練,不諳國情與世情的文化人和新聞人,意識不到這一點,而是常常被“黨國”弄出的姿態(tài)和假象所蒙蔽,所忽悠,以致在言論自由的擾攘中,或枉費心力,或誤入險途。還是老辣如魯迅,及時洞察了其中的玄機與真相,為此,他在《界限》一文里,不避“賣老”之嫌,抓住陳獨秀案庭審的契機,用“親眼見過好幾回”的事實,對黨國鼓吹的“言論自由”,展開深入辟透而又妙趣橫生的針砭與解剖,既指出了其發(fā)展與變化,更揭露了其本質與危險,提醒人們“千萬大意不得”,從而讓津津樂道于“言論自由”者,頓感醍醐灌頂,豁然省悟。這時,我們又一次領略了魯迅式的警醒與深刻,也再度認識到魯迅的意義與價值。
綜上所述,庶幾可以做這樣的概括:魯迅之所以寫《界限》,顯然是受到了與陳獨秀一案相關輿論的觸動;但是,《界限》所嘲諷的“焦大”們的不識時務和所感嘆的“還有人”的天真幼稚,卻均與陳獨秀無關,或者說它們只是魯迅透過陳獨秀案件所觀察到的一種社會心態(tài)的簡單、幼稚與淺薄。惟其如此,面對《界限》,我們真正需要弄清的,并不是“焦大”以及“還有人”究竟為誰,而是躲在這些背后的一個時代的歷史真實和一個民族的精神歷程。綜上所述,魯迅與陳獨秀的這樁“焦大”公案也就可以大致畫個句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