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艷
(常熟理工學院 外國語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隨著數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廣泛使用,多模態(tài)交流已經成為社會交流的主流,視覺符號以及其他傳統(tǒng)習慣中被人們認為是副語言的圖像、音樂、顏色等符號,越來越多地處于突出、甚至優(yōu)勢和中心地位。[1]54在這樣的社會文化背景下,雖然傳統(tǒng)教學中關于文化導入的話題已經比較成熟,但是多模態(tài)話語理論給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帶來了新的視角和傳播途徑。
在多模態(tài)性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文化教學因為多模態(tài)的介入,可以使受話人通過多通道獲得信息,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從而加強了學生對文化的多元視點的認知。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真實場景的安排與參與,更需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多媒體和網絡之間的互動與合作?;邮拐n堂成為交際的場所,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而多模態(tài)可以使互動更具有可操作性,可以為互動創(chuàng)造和諧的環(huán)境。[2]140
多模態(tài)性外語教學除了兼有傳統(tǒng)外語教學的語言模態(tài)和偶爾使用的非語言模態(tài)如體態(tài)語等之外,它還具有與其不同的新特點。這些特點是運用多媒體技術所產生的多模態(tài)話語時代的突出特點:
(1)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不再是粉筆加黑板,而是運用各種高科技手段,使外語教學具有多媒體化、網絡化、超文本化和立體開放化的特點。[3]29
(2)教學方式多樣化:知識的獲取不再是學習的重點,提高能力,包括獲取知識和挑選知識的能力成為重點,這也促使教學方式發(fā)生變化,包括交際性、討論式和協(xié)作化教學以及任務型教學成為多模態(tài)性教學的突出特點。[3]29
(3)教學內容綜合化:在現代化教學設備優(yōu)良的情況下,教師有多種模態(tài)可以選擇,可以以多種模態(tài)同時呈現教學內容。[4]50由于在教學中出現了多種模態(tài)同時出現的現象,教師需要把它們整合成一體,按程序進行教學,所以教學具有整合性、一體化和模塊化等特點。[3]29
(4)教學模式個性化: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的廣泛運用,使學生不再僅僅依靠教師的課堂教學來學習,而是可以更多地依賴從各種資源中得到的材料進行自主學習,所以多模態(tài)教學具有人性化、可選擇性和可自主學習的特性。[3]29
(5)教學主體協(xié)作化:在多模態(tài)環(huán)境下,總是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模態(tài)同時出現,教學模態(tài)的選擇總是在最優(yōu)化和最簡單化的矛盾中進行[4]52。為了取得最佳教學效果,不僅依賴教師對新教學技術的選擇和把握程度,還在于學生與教師的相互協(xié)作與配合。一方面,我們要強調個性化的學習,另一方面也要求學習者與他人協(xié)作。[5]346
外語教育中需進行一定的文化教學,這一點早被廣大教育者所接受,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卻并不理想。2010年,筆者對我校2009級大二學生做了一項關于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目的語文化導入現狀調查,調查主要圍繞《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2)》[6](2006)涉及的文化知識內容開展。該調查選擇了4個樣本,分別為理科和工科各一個、文科二個。問卷一共發(fā)放169份,回收162份,有效率95.9%。該問卷以下問題反映了學生的語言文化知識現狀和需求。
(1)你覺得阻礙你學好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的主要因素有(a.單詞語法太難 b.聽力練習很難 c.口語學習氛圍不濃d.“視”的部分不夠多 e.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了解甚少 f.老師講課枯燥無味)
(2)您認為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對學習英語重要嗎?(a.很重要 b.重要 c.一般 d.不重要)
(3)請從以下選項中選出您所知道的文化知識(a.格萊美音樂獎的由來 b.爵士和搖滾的區(qū)別 c.嘎納國際電影節(jié)的金棕櫚獎 d.奧斯卡金像獎 e.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 f.西方父母關于孩子同居的觀念 g.四大著名吝嗇鬼小說 h.正義和司法女神的故事 i.在美國,私人可以擁有槍支 j.美國夢的具體含義)
統(tǒng)計顯示,認為阻礙學好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的主要因素是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了解少的比例為22.2%,等同于選答案c(口語學習氛圍不濃)的比例,僅次于答案b(聽力練習難)的比例(61%);選擇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對英語學習很重要和重要的百分比約為88.9%;對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2)》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學生選擇比例最高的為j,約為92.6%,其次為g、j、e,分別為56.7%、58%、51.8%,其余選擇均等于或低于18%(即大約有或不到30人的選擇)。
可見,學生對基本的英語文化知識還缺乏了解,但大部分人認為文化知識對學習英語很重要。很多學生認為,阻礙視聽說課學好的重要原因是聽力太難,而其中包涵文化背景的聽力如新聞聽力等更是難上加難。主要原因在于多數大學生雖然從小學到大學學習了十幾年的外語,但為了應付升學考試,把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了記單詞、學語法上了;從教師方面看,教學中過多強調了語言知識學習,而忽視了跨文化教育,使大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不強[7]193。根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8]4(2007)對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規(guī)定: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設計大學英語課程時應充分考慮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和國際文化知識的傳授。
在多模態(tài)條件下,實物、圖片、各種音頻和視頻資源,甚至氣味等各種符號資源舉手可得。這些不同的信息資源交互刺激學習者的感官,給我們的文化導入帶來新的視角和傳播途徑。因此,我們認為多模態(tài)條件下文化導入的本質,可以參照kolb(2004)①轉引自Patric Moran 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 in Practice,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版。提出的體驗性學習和Patric Moran[10](2004)提出的“文化體驗”概念,在外語教學中,我們應該有意識地鼓勵學生去體驗與所學語言相關的文化。學生可以通過聆聽外國音樂、文化故事,欣賞外國影片,通過互聯(lián)網觀看和閱讀外國文藝作品,還可以通過教材和多媒體展示的具有外國文化特色的圖片進行文化聯(lián)想與猜測,與教師、同學交流經驗等來體驗外國文化。同時,我們知道一種語言又可能負載多種文化,而這些文化或多或少又跟其他的文化有相似或相異的地方,因此,我們還要通過多模態(tài)的方式引導學生體驗多元文化,從而形成積極的跨文化意識和能力。在學生獲得相關的文化體驗后,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體驗,進行文化互動式練習,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
雖然外語課堂不是真實的社會交際環(huán)境,但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其提供盡可能真實的語境,如圖像、錄像、聲音等作為教學的實際環(huán)境,使其接近最佳效果。[4]52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計算機、網絡等都可以進行廣泛的互動交流。
師生互動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最基本、最常見的互動形式。[9]15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必然會調動所有模態(tài)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相關文化知識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各種文化知識設置成種種任務,然后設置種種基于這些任務的練習方式,引導、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判斷和補充所獲得的信息。反過來,學生的思考和互動也可以激發(fā)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有意識地加強多模態(tài)所傳遞信息的調整和轉換,引導學生不斷建構新的意義,同時也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做好準備。
協(xié)同性和超文本性的多模態(tài)教學大大促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生生互動作為教學互動的重要方面,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具有重要意義。[9]16生生互動可以很好地應用于以下三個方面:(1)文化導入前。教師就相關主題的文化背景設置一定的任務,比如讓學生聽一段內容,或讓學生欣賞多媒體展示的圖片,然后讓學生一起討論其中包含哪些文化知識等等。學生在領悟教師的任務后,在豐富的多模態(tài)材料的刺激下,展開聯(lián)想和討論。這種互動和交流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并且可以讓學生取長補短。這樣,在他們獲得教師的指導前,已經對相關的內容引發(fā)了興趣和動機,有了進一步體驗的意識。(2)文化導入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和猜測,適時判斷學生對相關文化知識的了解程度,并考慮是否要調整講解的文化知識內容。在此階段,學生更是會積極參與,相互探討哪些內容是已知內容,哪些是新獲取的知識,并參與分析相關的文化內容與單元主題的聯(lián)系及其所帶來的文化意義等。(3)文化導入后即文化反思階段。學生在已有信息基礎上獲取了新的知識,必然會想辦法加強其長時記憶,縮短遺忘時間。在這個階段,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或者書中展示的文化圖片開展角色扮演,或者對視頻或音頻所傳遞的文化補充材料展開進一步的探討和辯論,或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總結和復述等。這樣大家在互動中相互提醒,相互啟發(fā),也都在互動中加深所學知識的印象,并得到文化修養(yǎng)的提高。
多媒體和網絡提供了大量學習材料,并創(chuàng)建了逼真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下,文本和超文本的綜合,將視覺、聽覺、觸覺以及發(fā)音器官等多種互動模態(tài)有機結合起來,將文化導入帶入一個充滿色彩、影音、動畫等多樣化的環(huán)境中,極大地刺激了學生學習文化的熱情。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視頻欣賞相關的文化藝術片段,聆聽有關的文化背景和音樂,閱讀相應的文化知識和內容,還可以在網絡上跟老師同學互動,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網絡和多媒體的應用,還可以提供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學習材料,學生可以有意識地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進行學習和互動,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加強了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多模態(tài)性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文化導入的互動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和發(fā)達的網絡環(huán)境,通過各種模態(tài)的協(xié)同和互補,有效地導入多元文化,并借助于教學主體之間、教學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的同時,增強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了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此外,這種文化導入的互動模式,激發(fā)了教師轉變思想觀念,提高了在語言教學中進行跨文化教育的意識;同時,互動使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修養(yǎng),更有利于教師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引導學生不斷提高其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
[1]韋琴紅.論多模態(tài)話語中的模態(tài)、媒介與情態(tài)[J].外語教學,2009.
[2]于杰.外語課堂互動中的支架作用[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4).
[3]張得祿.多模態(tài)性外語教材編寫原則探索[J].外語界,2010(5).
[4]張得祿.多模態(tài)外語教學的設計與模態(tài)調用初探[J].中國外語,2010(5).
[5]胡壯麟.大學英語教學的個性化、協(xié)作化、模塊化和超文本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5).
[6]王大偉.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2)[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7]原平方,杜廣華.大學英語中運用文化導入策略的教學效果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6).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9]王炤.多媒體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多模態(tài)互動模式[J].外語電化教學,2010(11).
[10]Patric R.Moran.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s in Practice[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