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晨
(溫州大學 人文學院,浙江溫州 325035)
“超階段”社會主義是俄國民粹主義的思想要害
——評《俄國民粹主義及其跨世紀影響》一書
王海晨
(溫州大學 人文學院,浙江溫州 325035)
俄國民粹主義被稱為是一種“經典的民粹主義”,其經典性就在于,它在各種類型的民粹主義中最具典型性、代表性,其表現(xiàn)形態(tài)也最具完整性。一個多世紀來,對俄國民粹主義的各種批判,雖說也時而約略地點到了它的軟肋和弱點,即“超越”資本主義的觀點,“直接過渡”思想,亦即它是一種“超階段”的社會主義。但對此并沒有十分明確、突出地加以表述,尤其沒有把它從俄國民粹主義的種種錯誤和弱點中作為一個最關鍵、最要害的問題予以突出表述?!抖韲翊庵髁x及其跨世紀影響》一書對俄國民粹主義的“超階段”、“直接過渡”理論及其社會階級根源、影響和危害一一進行了深入論述,這對我們加深對“超階段”社會主義的認識,劃清馬克思主義同俄國民粹主義的界限,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俄國民粹主義;“超階段”社會主義理論;“直接過渡”思想
俄國民粹主義被稱為是一種“經典的民粹主義”,其經典性就在于,它在各種類型的民粹主義中最具典型性、代表性,其表現(xiàn)形態(tài)也最具完整性。正緣于此,要深入了解一般的民粹主義,必須從俄國這種“經典的”民粹主義著手。在過去傳統(tǒng)的歷史著作中,對俄國民粹主義的弱點和錯誤有種種說法,比如,說它沒有看到工人階級是主要的革命動力,說它是小資產階級的空想主義,說它只看到個人的力量,持英雄創(chuàng)造歷史的唯心史觀,等等;這些評價應該說都是沒有錯的,均看到了它的一些主要問題。但是還應當了解,在諸如此類的傳統(tǒng)評述中,并沒有抓住、也沒有擊中俄國民粹主義最關鍵、最要害的軟肋和弱點;這個軟肋和弱點就是它“超越”資本主義的觀念,它的“直接過渡”思想。也就是說,它是一種“超階段”的社會主義。一個多世紀來,對俄國民粹主義的各種批判中,雖說也時而約略地點到了這個問題,但對此并沒有十分明確、突出地加以表述,尤其沒有把它從俄國民粹主義的種種錯誤和弱點中作為一個最關鍵、最要害的問題予以突出表述。
最近,由馬龍閃和劉建國著述、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俄國民粹主義及其跨世紀影響》一書,基于大量豐富而翔實的原始文獻,對此做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正如業(yè)內專家所評價的,該著是“我們見到的國內研究俄國民粹主義的第一部全面深入的專著”。這一專著的基本結論,就是俄國民粹主義與蘇聯(lián)模式社會主義的“超階段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蘇聯(lián)模式社會主義的挫折和失敗需要追溯民粹主義的根源,而這個根源,就集中表現(xiàn)為“超階段”的社會主義。
為闡述這個結論,該著對俄國民粹主義的“超階段”、“直接過渡”理論及其社會階級根源、影響和危害一一進行了深入論述,這對我們加深對“超階段”社會主義的認識,劃清馬克思主義同俄國民粹主義的界限,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該著對“超階段”社會主義是俄國民粹主義的思想要害這一論題,進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論述。
俄國民粹主義產生、形成于 19世紀中前期,經過 60—70年代的發(fā)展,80—90年代的演化,到 20世紀初的重新抬頭、活躍,是一種在歷史上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社會政治思潮。它是在俄國農奴制發(fā)生嚴重危機,資本主義開始發(fā)展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是俄國這一農民國度所特有的一種社會政治現(xiàn)象。從客觀上說,它代表著社會中下層被壓迫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和小生產者的利益,反映了農民小生產者在資本主義發(fā)展形勢下朝不保夕的命運,及其所產生的恐懼情緒。俄國民粹主義所向往的社會理想,實質上是一種小資產階級的空想的農民社會主義。
俄國民粹主義是由赫爾岑提出的“俄國社會主義”理論所創(chuàng)始,通過另一創(chuàng)始人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發(fā)展,在不同時期經過不斷豐富、補充而建立起來的。在民粹主義形成之初,貴族陣營曾稱呼它為“虛無主義”。19世紀 70年代,革命民粹派自稱為“人民派 ”?!懊翊庵髁x者 ”(народник)一語,在俄文中以“人民 ”(народ)一詞為詞根 ,有“人民派 ”、“親民 ”、“愛民 ”、“崇尚、信仰 ”人民之義。
俄國民粹主義在其發(fā)展歷史上形成了各種派別和復雜多樣的思想理論。但其思想理論的共同特征,是崇尚“人民”(主要是農民),并把“人民”理想化,將農民視為天生的“社會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也把農村公社 (或稱村社)理想化,企圖通過農村公社,通過俄國這一獨特的公社道路,繞過資本主義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
俄國民粹主義作為農民小生產者思想情緒的代表者,為其階級本性所決定,害怕資本主義帶來兩極分化,使他們朝不保夕,陷于悲慘命運,所以對資本主義抱著恐懼和厭惡情緒。因此主張繞過并“超越”資本主義階段,“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
俄國民粹主義曾從西歐空想社會主義中吸取思想營養(yǎng),加上其思想理論本身含有斯拉夫主義的宗法農民的村社思想,主張由小生產一越而跳到社會主義,這樣,就決定它是一種帶有空想的農民社會主義。俄國在其一定的時期內,由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薄弱,階級分化的不充分,無產階級尚在其新生的襁褓中,曾使民粹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共處于民主主義這一統(tǒng)一的社會思想潮流之中。后來由于經濟關系的發(fā)展,階級的進一步分化,無產階級的成長,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才從統(tǒng)一的民主主義潮流中分離出來?!坝捎谶@種曾經有過的同源同流共生關系,俄國民粹主義在其發(fā)展的不同時期,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有過互動的相互影響”。許多民粹主義者都讀過馬、恩的著作,程度不同地接受過馬克思主義的影響。而在無產階級的革命隊伍中,許多馬克思主義者,又都是從農民民主主義者——民粹主義者成長起來的。由于這種交互影響,俄國民粹主義者思想中往往有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成分,而有些俄國馬克思主義者身上,也難免沒有民粹主義的思想痕跡。
俄國民粹主義曾在建黨思想、革命精神、革命毅力等方面影響了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對俄國革命有巨大推動作用。但消極影響也是存在的,其集中表現(xiàn),就是“超階段”社會主義的理論。
這種“超階段”的社會主義流播俄國本土內外,影響到世界上以社會主義為方向的各個國家、各個地區(qū)。
該著對“超階段”社會主義對蘇聯(lián)模式社會主義的影響作了深刻揭示,指出:“‘超階段’發(fā)展是俄國民粹主義帶給蘇聯(lián)模式社會主義的胎記?!?/p>
如前所述,俄國民粹主義由于其深刻的社會歷史淵源,由于俄國解放運動思想傳統(tǒng)的繼承性,它既影響到俄國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運動,影響到布爾什維克黨,后來也進一步影響到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及其發(fā)展模式。
不顧社會歷史條件的反資本主義情緒,非歷史主義的“反資產階級特性”,是俄國民粹主義的重要思想特征。這種違背歷史主義的、違背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特征,在布爾什維克黨內曾有深刻的影響。列寧對此曾尖銳而明確地指出過。
1921年,列寧在《論糧食稅》一文中說:“‘我們’直到現(xiàn)在還常常愛這樣議論:‘資本主義是禍害,社會主義是幸福?!@種議論是不正確的,因為它忘記了現(xiàn)存的各種社會經濟結構的總和,而只從中抽出了兩種結構來看?!彼诌M一步說:“同社會主義比較,資本主義是禍害。但同中世紀制度、同小生產、同小生產者渙散性引起的官僚主義比較,資本主義則是幸福?!盵1]列寧在新經濟政策時期曾三番五次,一直不斷批判這種“直接過渡”思想,就是由于在廣大黨員中普遍存在著這種思想情緒,有這種違背歷史主義的、認為“資本主義是禍害”的反資本主義情緒所引起的。
列寧特別強調指出,在“我們”的隊伍中,對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的“禍”與“福”,“直到現(xiàn)在還常常愛這樣議論”。列寧在此對“我們”二字,特意加上引號,就是暗指其異質性,即有非馬克思主義的意味,實際上就是指其民粹主義的傾向。同時,從這句話中,也可看出在當時的布爾什維克隊伍中,這是一種常見的、有相當影響的思潮和傾向。
正是這種民粹主義的非歷史主義的反資本主義思想情緒,導致“直接過渡”的“超階段”理論,在日后長期影響了蘇聯(lián)模式的社會主義。
斯大林過早提前取消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在 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開始向資本主義“全面進攻”,在 1936年宣布“基本”建成社會主義,在 1940年代末開始向“共產主義過渡”。赫魯曉夫在 1960年宣布 20年后,即 1980年“建成”共產主義。勃列日涅夫則提出“發(fā)達社會主義理論”,宣布已經建成“發(fā)達社會主義”。從斯大林時期開始,一直到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lián)社會主義模式的最突出特征之一,就是繼承俄國民粹主義的“超階段”理論,“直接”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過渡”,這可以說是俄國民粹主義給蘇聯(lián)模式社會主義留下的胎記。
該著對“超階段”社會主義的“要害”作了深刻揭示,指出其最本質的要害“是沒有正確處理好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
由于受到俄國民粹主義的深刻影響,“超階段”社會主義理論和“直接過渡”思想,在 20世紀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中普遍存在。這一思想理論的要害,是不能正確處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
如何對待和處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是馬克思主義與民粹主義的根本界限之一。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不單單是對立的關系,不單單是社會主義要埋葬資本主義的關系。除此之外,馬克思還講,社會主義是從資本主義高度發(fā)展而來的。這就是說,搞社會主義原是離不開資本主義的,這種“離不開”,正像建造一座高樓大廈離不開“地基”一樣。所以,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并不純粹是“你死我活”的關系,更不是有你沒我、有我沒你,“不共戴天”的關系;要知道,它們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在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同時還是互相依存的、“互相補充”的關系。
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就是,社會主義必須在高度發(fā)展的資本主義文明的基礎上才能建立,也就是說,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前提。但是,社會主義實際發(fā)生的情況卻是,它是首先在俄國這樣落后的農業(yè)國出現(xiàn)的。
該著引用馬克思應普列漢諾夫的請求,在 1882年 1月 21日為《共產黨宣言》俄文第二版所寫的“序言”,認為,馬克思在對俄國革命前途問題的這個言簡意賅的回答中,包含著解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二者關系的極為深刻的思想。這里的要害是,俄國革命與西方革命要“雙方互相補充”,而“相互補充”的前提,是西方能響應俄國革命,給俄國未來的社會主義提供援助,使俄國得到其國內所缺乏的資本主義文明成果,以此來補充并解決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不足的問題。
但是,西方并沒有響應俄國革命的“信號”而發(fā)生革命,因此,不可能通過西方無產階級之手來援助俄國革命,不可能以西方資本主義的文明成果給俄國的社會主義以補充。這樣一來,怎么來彌補并解決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不足的問題呢?這正是擺在俄國馬克思主義者面前需要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最重大、最迫切的任務。列寧在理論和實踐上致力于正確解決這個問題。對繼承資本主義的文明成果,列寧是十分重視的,他強調:“沒有資本主義文化的遺產,我們建不成社會主義。除了用資本主義遺留給我們的東西以外,沒有別的東西可以用來建設共產主義,”“如果你們不能利用資產階級世界留給我們的材料來建設大廈,你們就根本建不成它,你們也就不是共產黨人,而是空談家。要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和資本主義俄國給我們留下來的一切東西?!盵2]6他還用一個“公式”來表達上述的看法,提出“樂于吸取外國的好東西:蘇維埃政權 +普魯士的鐵路秩序 +美國的技術和托拉斯組織 +美國的國民教育等等等等 ++=總和 =社會主義”[3]。這樣,列寧就在理論上正確地回答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問題。那么,列寧在實踐上又是怎么解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呢?
在實踐上,列寧提出新經濟政策,利用商品貨幣關系以至市場來發(fā)展經濟,也是著手解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關系問題的。列寧在晚年曾經說,新經濟政策是“長期的認真的”,這就是說,新經濟政策要利用資本主義經過一個相當長階段的發(fā)展,才能在未來把一個“新經濟政策的俄國變成社會主義的俄國”[4]。但是,列寧沒有能把自己的思想變成現(xiàn)實,就過早地去世了。
從上面這些情況可以看出,從馬克思到列寧,都不僅從理論上正確認識到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而且也是一直試圖著手正確解決并處理這一關系的。
而俄國民粹主義由其小生產者的階級本性所決定,從其根本錯誤的理論出發(fā),壓根就是錯誤對待資本主義的,因而不可能正確處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
俄國民粹主義看不到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對社會歷史條件不加區(qū)分,一概而論地,在一片小生產的汪洋大海中就侈談“資本主義的禍害”。從這種看待資本主義的非歷史主義觀點出發(fā),籠統(tǒng)地把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絕對對立了起來。
歷史的邏輯有時就是這樣怪誕,斯大林盡管在《聯(lián)共 (布)黨史教程》把民粹主義稱為“馬克思主義的敵人”,但他本人卻在理論上無條件接受了“資本主義是禍害”,把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絕對對立起來的思想。所以,斯大林接手列寧的權力后,很快取消新經濟政策,立即在小生產條件下向資本主義發(fā)起了“全面進攻”。斯大林這一理論和實踐的錯誤,一直影響到蘇聯(lián)和社會主義各國數(shù)十年,對中國的影響則一直持續(xù)到改革開放之前。
該著對民粹主義思想要害所做的闡述,對俄國民粹主義“超階段論”所進行的批判,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首先,該著作者從本質上,從根本處抓住了俄國民粹主義對蘇聯(lián)模式社會主義的影響。這種影響就是俄國民粹主義的“直接過渡”思想、“超階段”理論。
其次,該著抓住了馬克思主義與俄國民粹主義的本質區(qū)別之一,就是對待資本主義,對待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問題。馬克思主義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待資本主義,承認其一定歷史階段、一定社會條件下的歷史功績和進步性,不是不加分析地將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對立起來,而是看到它們二者之間既對立、又統(tǒng)一,既在一定條件下“你死我活”的斗爭,又在一定條件互相依存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而俄國民粹主義則是不分社會歷史條件,一概把資本主義視為“禍害”,不分青紅皂白地將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絕對對立起來。因此,他們提出“超階段”理論,主張“直接過渡”,企圖在商品經濟極不發(fā)達的條件下,繞過資本主義,從小生產“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
第三,該著把這一理論運用于中國改革實踐,在解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會取得偉大成功時,認為其奧秘在于,中國人從理論和實踐上解開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關系的死結。
該書在“結語”中認為:“是中國改革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以其偉大革命家的無比膽略和高超智慧,在實踐中正確解決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問題。他在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前提下,從世界的廣大范圍內,吸收了經濟現(xiàn)代化領域的諸多寶貴經驗,既包括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和新興工業(yè)國家的經驗,也包括蘇聯(lián)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切有用的經驗。這里最根本的,是正確處理好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不是把資本主義看做處處與社會主義相對立的禍水,而是在看到二者相對立、相矛盾一面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看到馬恩所說的‘雙方’的‘互相補充’。因此,大膽利用了資本主義文明發(fā)展的一切積極成果,包括市場經濟發(fā)展的成果——股份制、銀行、股票、證券,等等?!?/p>
過去,人們向來認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相對立,從斯大林起,僅僅把資本主義看做是同社會主義“你死我活”的關系,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冰火不容”。鄧小平以其無比的膽略和智慧,突破了這一思想框框,把市場和計劃看做是一種方法和手段:資本主義既能利用“計劃”,社會主義也同樣可以利用市場。正是從這一大膽的創(chuàng)新理論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這樣,就找到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契合點”,恰當?shù)靥幚砹松鐣髁x與資本主義的關系,即用先前被認為是屬于“資本主義”的東西,實際上是資本主義慣常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來給社會主義的經濟發(fā)展注入強大動力,這既適應了中國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也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把中國經濟與世界接軌,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最新成果。這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就大大突破了過去否定市場的傳統(tǒng)計劃經濟體制。
第四,這一對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關系的理論認識,在實踐上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分請“搞”資本主義與“利用”資本主義的界限。
在蘇聯(lián)時期,特別是自上世紀 20年代末期以后,斯大林把上述這種將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絕對對立起來的思維方式和民粹主義觀念,強烈地注入了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模式,其影響所及,使我國一些人至今還仍然堅持這種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他們自己片面理解馬克思主義,不懂得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辯證關系,患有對資本主義的“恐懼癥”,還拿這種“病癥”嚇唬別人,動不動就說:“你們搞資本主義!”
對這種說法,我們應當從理論上加以正確分辨:不能籠統(tǒng)說“搞資本主義”,要進一步分析,是真正“搞”資本主義,還是要“利用”資本主義。要知道,“搞”資本主義和“利用”資本主義,其含義是完全不同的:“搞”資本主義是從目的到手段,從方法到宗旨,統(tǒng)統(tǒng)要成為資本主義;而“利用”資本主義,則僅僅是以資本主義為手段,用資本主義的材料——資金、科技、托拉斯組織等等,為社會主義的目標服務。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的、落后的東方國家,在一定歷史階段就是要利用資本主義、發(fā)展資本主義,因為資本主義比小生產進步,比封建主義更進步;我們在小生產和封建主義的基礎上是搞不成社會主義的。
我們主張“利用”資本主義,反對”搞”資本主義。尤其反對動不動就慣用“你們搞資本主義”這一說詞,來嚇?!袄谩辟Y本主義手段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人。對此,我們應當用列寧的話,理直氣壯地來回答他們:
“如果你們不能利用資產階級世界留給我們的材料來建設大廈,你們就根本建不成它 (社會主義),你們也就不是共產黨人,而是空談家!”[2]6
[1] 列寧全集:第 4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17.
[2] 列寧全集:第 3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 列寧全集:第 3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20.
[4] 列寧全集:第 4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03.
K5
A
1007-4937(2011)02-0152-04
2011-02-03
王海晨 (1955-),男,遼寧沈陽人,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史、思想文化史研究。
〔責任編輯:王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