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瑜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北京 100048)
根據(jù)現(xiàn)有史料記載,代北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山海經(jīng)》中:“群鳥所生及所解,在雁門北雁門山,雁出其間,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1]據(jù)張步天先生在《山海經(jīng)解》中的研究,代北是先秦時期已有的區(qū)域名稱,其中心點在于代字,代北是指以代之所指作為參照點的、廣泛的、發(fā)散的區(qū)域。[2]因此,欲明白代北的范圍①目前學界涉及這一問題的論述有劉曉滿《說“恒代”》(《許昌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第22-25頁。)一文和樊文禮《唐末五代代北集團》(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0年)中的有關內(nèi)容。前者對北魏恒代的意義進行了考論。作者認為,恒代即恒山代地或恒山代郡的省稱,泛指代都平城及其周圍地區(qū)。后者就唐代代北的南北界線提出了看法。作者認為,唐代代北南線到代州,北線較難確定,因為唐朝對代州以北地區(qū)的控制,是隨著內(nèi)外局勢的變化及唐王朝綜合國力的強弱而伸縮的,最盛時其可控范圍的北線達到了漠北地區(qū),而晚唐時,則回縮至單于都護府一帶。(見樊文禮:《唐末五代代北集團》,第23-24頁。)本文對狹義代北北限的確定參考樊先生的觀點。,必須先搞清代之所指。
據(jù)現(xiàn)有史料統(tǒng)計,唐及之前以代字為中心的地名概有:代國、代郡、代谷、代都、代州及代州都督府。
(一)代國
自春秋至兩漢,先后有古代國、趙代國、秦漢之際的代國及西漢的代國。②劉曉滿:《說“恒代”》,《許昌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第22-25頁?!按鷩卮篌w相當于今內(nèi)蒙古土默特右旗和托克托縣以東(黃河以東),河北蔚縣以西,陰山以南,雁門山以北地區(qū)。北魏拓跋氏肇始之代地,其范圍東接代郡,南達句注山,西接黃河、朔方。”
古代國。商周時期,在華夏王朝統(tǒng)治的外圍地區(qū),分布著其他的民族群體。其中,北部及西北部地區(qū)的民族被稱為狄(或翟、氐)。春秋時期,狄族不斷遭到晉國的打擊,其中一部分逃到今山西省及河北省北部建立了古代國。其中心區(qū)域在今河北省蔚縣東北代王城。[3]
趙代國。趙襄子十九年(前457年),趙襄子滅了古代國,以代地封于其侄趙周,史稱代成君。[4]1793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滅趙國,趙國士大夫擁立公子嘉為代王,據(jù)代六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滅趙代國。[4]1834
秦漢之際的代國。秦失其政,諸侯爭雄,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八月,武信君自立為趙王,據(jù)常山以北之代地。[5]295漢高帝元年(前206年),項羽分封天下,封趙王歇為代王。漢高帝二年(前205年),趙王歇復王趙,原趙將陳余為代王。后,劉邦破此代國。[5]306,314,324
西漢時代國。漢高帝六年(前201年),劉邦分封同姓王,以其兄劉喜為代王,據(jù)有云中、雁門、代郡五十三縣之地,[5]368都代縣(今河北省蔚縣東北代王城)。漢高帝七年(前200年),匈奴攻打代國,劉喜棄國,劉邦另立子劉如意為代王。漢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劉邦平定韓王信勾結匈奴之亂,立其子劉恒為代王。漢武帝執(zhí)政后,行“左官律”及“推恩令”,逐漸削弱諸侯王權,改變漢初郡國交錯的局面,此代國于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廢。[5]379,392,659
由以上史料可推知:趙代國、秦漢之際的代國及西漢代國,與古代國一脈相承,其中心均在西漢代郡之治所代縣。
(二)代郡
代郡,作為一級行政區(qū)劃建置,戰(zhàn)國始現(xiàn),其后有秦、漢代郡、三國曹魏及西晉代郡、后燕及北魏代郡。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筑長城,自代并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云中、雁門、代郡?!保?]298趙代郡,因趙代國而得名,治所在今河北省蔚縣東北代王城,轄三十六縣,其境涉及今山西省東北部和河北省、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一部分地區(qū)。[6]63秦代郡,秦滅趙代國所置,治所與趙代郡相同。漢代郡,根據(jù)《漢書·地理志》及《后漢書·郡國志》記載,系秦代郡之延續(xù),[7-8]轄十八縣。西漢代郡之治所仍在代縣(今河北省蔚縣東北代王城),東漢代郡之治所在高柳縣(今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西北)。三國曹魏及西晉代郡,所轄由十八縣降至四縣,治所為西漢代郡之治所。后燕代郡,屬幽州,僅轄一縣,治所與西漢同。[6]133北魏代郡,屬恒州,轄平城、永固、太平、武川四縣,治平城。[9]
總之,代郡,自戰(zhàn)國建置以后,其范圍和治所均有變化。就治所而言,初為今河北省蔚縣代王城;秦及西漢時延續(xù)未變;東漢時向西北移至今山西省陽高縣附近;三國兩晉時,又回歸蔚縣代王城;南北朝時,復向西北方向移至今山西省大同市。
(三)代谷
漢高帝六年(前201年),匈奴圍攻韓王信于馬邑,信以馬邑降匈奴。匈奴遂南逾句注山攻打太原。高祖“居晉陽,聞冒頓居代谷,欲擊之?!瓭h悉兵三十二萬北逐之,逾句注?!壑疗匠牵幢M到,冒頓單于精兵四十萬騎,圍帝于白登七日……史記正義曰:代谷,今媯州,余據(jù)唐媯州在幽州西北,此代谷在句注之北?!保?]377經(jīng)后人研究,此條史料中的代谷在西漢代郡的代縣[10],即今河北蔚縣東北之代王城。
(四)代都
西晉后期,鮮卑興起于漠北草原的匈奴故地。晉懷帝永嘉四年(310年),鮮卑酋長拓跋猗盧因助晉并州刺史劉琨打敗了白部鮮卑和匈奴鐵弗部的圍攻,被封為大單于、代公。晉愍帝建興元年(313年),猗盧以盛樂為北都,以平城為南都立國。東晉太武帝太元元年(376年),前秦滅代國。北魏道武帝登國元年(386年),拓跋珪在牛川(今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西北)重建代國,天興元年(398年)遷都平城。此后,平城被稱為代、代都、代京、北京、北都,北魏人自稱為代人。北魏平城的京畿和郊甸地區(qū),被稱為代地或代。[5]4325,4348,4403北魏平城所在地,即代都之核心。
(五)代州及代州都督府
代州,唐代轄雁門、五臺、繁峙、崞、唐林等五縣。[11]1006都督府系唐初統(tǒng)一戰(zhàn)爭時期,為加強邊州要地的軍事防御力量而設置的機構,武德七年(624年)前稱總管府,[5]5795而后,其行政性漸強,軍事性漸弱,大多領數(shù)州。貞觀中,都督府分為上、中、下三等,到唐玄宗開元年間,又定為上、中、下三等。[12]據(jù)《舊唐書》記載,代州都督府系中都督府,其所轄范圍,自武德建置以來,處于動態(tài)變化當中。綜合其他史料,代州都督府所轄主要有代、忻、蔚、朔四州。唐代州及代州都督府的治所均為雁門縣(今山西省朔州市之代縣)。
綜上所述,代國、代谷、代郡、代都、代州及代州都督府的中心點集中在四個地方:一是代國、秦及西漢代郡的治所代縣,即唐代蔚州的安邊縣(今河北省蔚縣代王城);一是東漢代郡治所高柳縣,即唐清塞軍治所(今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西北);一是南北朝時期代郡及代都平城治所,即唐代云州云中縣(今山西省大同市);一是唐代代州及代州都督府的治所雁門縣(今山西省朔州市代縣)。本文對歷史地理意義上代北范圍的認定,結合唐代道的設置,東、西以恒山、黃河為界,北以匈奴地為限,南以上述四地為參照。
唐代之地方官職司某一地之民政、軍政、財政等事務,有其特定的服務范圍和地域屬性。因此,通過對以“代北”二字所構成的職官的職屬范圍的考訂,或可以推知代北的范圍。據(jù)史料統(tǒng)計,唐代與代北有關的職官有:代北道行軍大總管、代北都統(tǒng)、代北水運使、代北水陸發(fā)運使、代北節(jié)度使、代北軍使、代北(行營)招討使、代北行營招討供軍使、代北行營兵馬使、代北監(jiān)軍使、代北起軍使等。
1.代北道行軍大總管。行軍大總管,是戰(zhàn)時臨時組建的作戰(zhàn)部隊的軍事總指揮。唐代,其具體官名的取定分三種情況。
其一,以作戰(zhàn)區(qū)域的州、府、郡名稱予以命名。如:武德九年(626年)八月,“突厥進寇高陵,辛巳,涇州道行軍總管尉遲敬德與突厥戰(zhàn)于涇陽,大破之?!保?]6018涇州,指關內(nèi)道之涇州。
其二,以山河、沙漠取名。如:貞觀三年(629年)十一月,唐準備出重兵討擊突厥,“以并州都督李世勣為通漠道行軍總管,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華州刺史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合眾十余萬,皆受李勣節(jié)度。”[5]6066通漠道之漠字,指北方沙漠;金河道之金河,指勝州榆林縣(今陜西榆林縣)境內(nèi)之金河。
其三,不以州郡、山河取名,而以美意命名。如上例中的暢武道行軍總管,《資治通鑒》胡注曰:“暢武,非地名也。營州邊于東胡,故命萬徹為總管,使之宣暢威武,以美名寵之耳?!保?]6066
長壽二年(693年)二月,默啜犯塞,“又以懷義為代北道①《資治通鑒》卷205,延載元年二月條載:“考異曰:實錄、新紀皆云伐逆道”。今從舊懷義傳。本文取《資治通鑒》及《舊唐書》之說。行軍大總管”。[13]4742參考以上三類行軍總管的命名方式,代北道行軍總管之代北二字,既非山河名,又非美名,當是與州郡同類的、以代字為參照的區(qū)域名稱。又后突厥自復興以來,屢次入侵唐北部邊陲,尤其河東道北部地區(qū),是其寇掠的主要區(qū)域,而代州應是唐御敵、征討的最佳位置。所以,代北道行軍總管中代北之代字,當指代州。代北,即代州以北。
2.代北水運使、代北水陸發(fā)運使,其職責主要在于代北地區(qū)緣邊諸軍鎮(zhèn)的軍需供應,以及以太原府為中心的南北及東西的漕運轉接任務?!短茣肪戆耸恕尔}鐵使》篇載:
胡落池,近在豐州界,隸河東供軍使。第年采鹽一萬四千余石,給振武、天德兩軍及營田、水運官健。自大中四年,黨項叛擾,饋運不通,供軍使請權市河東白池鹽供食。其白池屬河東節(jié)度使,不系度支。[14]1910
根據(jù)《新唐書·食貨志》記載,“蒲州安邑、解縣有池五,總曰‘兩池’,歲得鹽萬斛,以供京師。”[11]1377又據(jù)《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唐河中府之解縣有鹽池、女鹽池、紫泉鹽;安邑縣有鹽池,大歷十二年又生乳鹽,賜名寶應靈慶池??梢姡訓|蒲州之五池中沒有名白池者,而在鹽州五原縣有四個鹽池,名為烏池、白池、細項池、瓦窯池。[11]973所以,上述河東白池,應是隸屬于河東供軍使的鹽州之白池。如史料所言,“黨項叛擾,饋運不通”,則河東白池鹽當經(jīng)由河東水陸運輸系統(tǒng)運至振武及天德軍城。建中元年(780年)四月,宰相楊炎上表,請于豐州置屯田,“發(fā)關輔民開陵陽渠,人頗苦之。京兆尹嚴郢常從事朔方,曉其利害,……奏曰:‘……今若發(fā)兩京輔民于豐州浚泉營田,徒擾兆民庶,……況二千余里,發(fā)人出塞屯田,一歲方替,其糧谷從太原轉餉漕運,價值至多?!保?4]1922糧谷從太原府轉運至豐州,太原以北的運輸任務自然由代北水陸運輸系統(tǒng)承擔。
據(jù)嚴耕望先生研究,代北水運網(wǎng)絡由三條水系組成:桑干河①參見前田正明:《平城歷史地理學研究》第一章,桑干河在河東境內(nèi)的部分應為上游及中游。、滹沱河上游、汾水上源。[15]1393-1394桑干河發(fā)源于朔州馬邑,其上游和中游東北流經(jīng)河東道北部的朔、云、蔚三州之地,且在朔州馬邑附近有東井、西井、七里河、泥河;云州有十里河、御河、淤泥河;蔚州有壺流河等眾多支系。[16]代州北部地區(qū)的水運由桑干河及其支流完成,而代州至太原府之間的運輸則須依靠汾水和滹沱河水。因此,代北水運使中的代字,當指代州,代北即代州之北。另據(jù)《諸道山河地名要略殘卷》載:“代州,……隋氏喪亂,陷于寇境。武德四年平,置代州都督府。今為刺史理所,兼置代北水運使院”;[17]《故福建等州都團練觀察使薛公碑》載:“貞元中,……(薛謇)充代北(京兆)②原文此處為京兆,嚴耕望先生認為,據(jù)上下文內(nèi)容判斷應為代北。本文同意嚴先生的觀點。水運使,局居雁門”;[18]6155《冊府元龜》載:“開成三年四月,度支使杜悰奏,水運院舊制在代北,開成二年移院振武;臣得水運使司空輿狀,言移院不便,請依舊移代。從之?!保?9]由以上三條史料可知,代北水運院的治所在代州,可進一步確定代北指代州以北。
3.代北節(jié)度使、代北軍使、代北都統(tǒng)、代北(行營)招討使、代北行營招討供軍使、代北行營兵馬使、代北監(jiān)軍使、代北起軍使等官職大多都是在乾符元年到中和三年(878-883年)之間設置的,與以李克用父子為首的沙陀勢力的興起相關聯(lián)。在此,以代北節(jié)度使為例考察代北的范圍。中和三年(883年)八月,李克用因平亂之功,出鎮(zhèn)太原為河東節(jié)度使,“詔以前振武節(jié)度使李國昌為代北節(jié)度使,鎮(zhèn)代州?!保?]8299此事在《舊唐書》中記述為:“(中和三年)八月,李克用赴鎮(zhèn)太原。制以前振武節(jié)度、檢校司空、兼單于都護,御史大夫李國昌為檢校司徒、代州刺史、雁門以北行營節(jié)度、蔚朔等州觀察等使?!保?3]717由此,代北節(jié)度即代州雁門縣以北節(jié)度,代北即代州以北。
唐代河東道的北部地區(qū),地處中原王朝的北部邊緣,自古就是漢人與北方少數(shù)族群交流互動的重要通道。唐代,這里仍然是活躍在漠北的突厥、回紇等游牧族群,是與中原軍事、商貿(mào)往來的主要區(qū)域之一。根據(jù)嚴耕望先生的研究,該地區(qū)的陸上交通網(wǎng)絡由四條線路構成。
第一條,太朔線,由太原府至朔州,經(jīng)單于都護府北出中原。此條線路是自長安,經(jīng)河東北部交通漠北的主要通道,其河東及其以北線路為:太原府北行逾石嶺關至忻州秀容縣,又北行經(jīng)唐林縣、崞縣至代州雁門縣,又西北行經(jīng)雁門關至朔州治所鄯陽縣,又西北行至單于都護府,又西微南行至東受降城,又西微北行至中受降城,又西北行至天德軍,又西行至西受降城,又西北出高闕塞、?鵜泉至突厥牙帳。[15]1337-1338其中由太原府至朔州另有一條支線:由太原西北行至樓煩監(jiān),又西北行至嵐州治所宜芳縣,又北行經(jīng)嵐谷縣至草城川,又東北行至朔州。[15]1360-1361在唐代,尤其在安史之亂后,吐蕃興盛,由靈州北至長安的通路受阻,太朔線是中原與北方族群交通的主要通道。
第二條,太云線,由太原北出,經(jīng)代州至云州北出中原。此線是太原府北通正北邊塞之主線。行程為:太原府北出,逾石嶺關,經(jīng)忻州至代州,由代州出雁門關北行至桑干鎮(zhèn),又西北行至黃花堆,又東北行至云州。其中,代州至云州,也可以繞道朔州,再由朔州至云州,此為太云線之輔線。[15]1375-1379太云線雖不是中原北出塞外的主線路,但也是唐代河東道北部的主要戰(zhàn)線之一。垂拱三年(687年)七月,突厥骨咄祿等入寇朔州,燕然道大總管黑齒常之與副大總管李多祚,于黃花堆大敗突厥。會昌初,回鶻建牙于九原郡,連年入寇,劫掠云、朔地區(qū)。唐河東節(jié)度使劉沔率兵屯云州,阻擊突厥。
第三條,太蔚線,是長安經(jīng)太原府東北通河北道的主要通道。路徑為:太原府北至代州,再由代州東北行,經(jīng)代州繁峙縣、蔚州靈丘縣至蔚州治所安邊縣,又東北行經(jīng)孔嶺關至河北道媯州治所懷戎縣。大歷九年(774年)七月,盧龍節(jié)度使朱泚入朝,走的就是太蔚線,即由幽州西出至蔚州,經(jīng)代州、太原府至長安。
第四條,云單線及云幽線。這兩條線是自云州出發(fā),分別東西走向,通單于都護府及幽州的線路。嚴耕望先生認為,云州東北通向單于都護的線路,就是北魏北都盛樂與南都平城之間的通路:由云州云中縣北出至方山永固陵,再西北行至旋鴻縣,再西行經(jīng)鹽池至參和縣,再西北行至單于都護府東南之盛樂故城,再西行可至北魏先王之陵寢所在地——云中故宮,再西南行可至北魏云中故城。[15]1380-1381唐代,云單線是河東與朔方聯(lián)系的重要路線。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二月,安祿山大同軍使高秀嚴自云州出兵寇擊振武軍,朔方節(jié)度使郭子儀率兵敗之;大同軍兵馬使薛忠義進寇靜邊軍,郭子儀遣左兵馬使李光弼等大敗薛忠義,“坑其騎七千”。[5]6944
云幽線,自云州東北行至清塞軍,再東行至天成軍,再東北行入河北道,至武州治所文德縣,再西南行至新州治所永興縣,再西行至媯州治所懷戎縣,再東南行至幽州治所薊縣。上元元年(760年)九月,“以子儀為諸道兵馬都統(tǒng),管崇嗣副之,令率英武、威遠等禁軍及河西、河東諸鎮(zhèn)之師,取邠寧、朔方、大同、橫野,徑抵范陽。詔下旬日,復為朝恩所聞,事競不行。”[13]3454可見,唐此次擬以郭子儀為帥進討安史亂軍的部分進軍路線,即為此道。
綜上所述,南北之太朔、太云線,以及東西之太蔚、云單和云幽線,共同構成了唐代河東道北部的陸上交通網(wǎng)絡,在這個網(wǎng)絡中,有八個樞紐點:忻州、代州、朔州、嵐州、石州、單于都護府、云州及蔚州。忻州,是太原府進入河東北部交通網(wǎng)絡的首站及必經(jīng)之地,唐置石嶺關、石嶺軍。朔州,地處桑干河上游的馬邑川,資糧豐饒,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唐置大同軍。嵐州,西臨黃河,境內(nèi)牧業(yè)發(fā)達,唐置樓煩監(jiān)牧、岢嵐軍及岢嵐守捉。其南之石州,雖不在太朔交通線上,但是,在非常時期,也是河東北部通往中、南部地區(qū)的一條通路。中和二年(882年)十一月,沙陀李克用奉唐詔出兵助平黃巢之亂,李克用因之前的叛亂行為,懼唐制裁,不敢入太原境,“將沙陀萬七千自嵐、石路趣河中。”[5]8277單于都護府,地處金河南(今大黑河)白道川,土地肥沃,農(nóng)牧業(yè)發(fā)達,是北方少數(shù)族群南下的徙居地之一。北魏之北都盛樂,以及隋為突厥所修筑的大利城均在此地區(qū)。因糧草豐腴,亦是屯兵置戍的重要區(qū)域,唐在此地區(qū)先置都護府,后置振武軍。西接天德軍及受降城,東經(jīng)朔州與太原府相連,是唐北邊防線上的一個軍事基地。云州,位于河東道北部的最北邊,系北魏都城平城京畿所在地,作為曾經(jīng)的軍政要地,擁有較為發(fā)達的軍事交通體系,西達單于都護府、振武軍及河上三城,東經(jīng)清塞、天成二軍至河北道;南走馬邑,過雁門關、石嶺關,經(jīng)代、忻二州可通河東道南部地區(qū);北臨邊界,可經(jīng)白道川出行漠北。蔚州,在唐代特別是唐后期,是長安經(jīng)由太原府交通河北的重要地區(qū)。代州,是樞紐中的樞紐,由太原府西北至單于都護府、北出云州及東北經(jīng)蔚州至河北道,都要經(jīng)過代州,其地之雁門關,扼守三晉、屏蔽中原,自古有“得雁門者得天下,失雁門者失天下”之說。因此,從軍事交通的角度看,唐代之代北,其參照點應是代州,代北的范圍涉及忻州、代州、朔州、嵐州、石州、單于都護府、云州及蔚州等八府州。
困馬愉關北,那堪落景催,路行沙不絕,風與雪兼來,草得春猶白,鴻侵夏始回,行人莫遠入,戍角有余哀。[20]
這是唐代詩人喻坦之的一首邊塞詩,其名為《代北言懷》。據(jù)《唐才子傳校箋》所記,喻坦之,睦州人,咸通中舉進士不第。下第后,曾北游太原、代北之地。[21]詩中所描繪的自然地理特點與今之山西北部地區(qū)冬春之際的特點極其相似,因此,此詩中之代北當泛指唐河東道北部及其以北地區(qū)。
韓忠節(jié),開元前任雁門縣尉,“輕財重義,守直徇公。朱勾播美于巴西,黃綬飛聲于代北?!保?2]此代北意即代州以北。
后唐莊宗朝宰相郭崇韜雖出身低微,然亦為門閥風氣所習染,頗以家門閥閱、流品高低為意。一日,“同列豆盧革謂崇韜曰:‘汾陽王代北人,徙家華陰,侍中世在雁門,得非祖德歟?’郭崇韜應曰:‘經(jīng)亂失譜諜,家人常云去汾陽王四世?!镌唬骸首娴乱病!保?3]772郭崇韜、豆盧革二人對話中所言汾陽王,即中唐名將郭子儀。關于其籍屬,兩《唐書·郭子儀傳》載為“華州鄭縣人?!保?1]4599,[13]3449“《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郭家廟碑》在介紹郭子儀家世時,曾分別說其家族‘出自太原’、‘本太原人’、‘代為太原著姓。’”[24]2經(jīng)王振芳師研究,郭子儀祖籍為陽曲縣,華州鄭縣系其后代徙居之地。[24]1-5換言之,唐代郭子儀本望陽曲,今籍鄭縣。唐代陽曲縣屬并州太原郡,曾名陽直、汾陽。[11]1004汾陽王郭子儀之“汾陽”二字,即與其祖居地汾陽(今名陽曲)有關。由此,唐代郭子儀本貫太原陽曲縣,而豆盧革謂其“代北人”,說明唐末五代時,代北之南限越過了雁門關,并州亦為代北之地。
綜上所述,唐代詩文所現(xiàn),唐代代北之南限通常為雁門關,唐末五代時,其南限甚至到達并州地區(qū),太原以北泛稱為代北。
綜合以上四個方面,本文認為,代北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代北泛指恒山以西、黃河以東、代州雁門山以北的區(qū)域,北限模糊。狹義代北,其北線以單于都護府所控地區(qū)為限,包含單于都護府、云州、蔚州、朔州、嵐州、石州、忻州、代州等八個州府。
[1]郝懿行.山海經(jīng)箋注[M].成都:巴蜀書社,1985:2.
[2]張步天.山海經(jīng)解[M].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4:413.
[3]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中國歷史地名辭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223.
[4]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5]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6]張紀中.山西歷史政區(qū)地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
[7]班 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1622.
[8]范 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3527.
[9]魏 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2496.
[10]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M].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17-18.
[11]歐陽修,宋 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2]程 志,韓濱娜.唐代的州和道[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60.
[13]劉 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4]王 溥.唐會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5]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6][日]前田正明.平城歷史地理學研究[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1-23.
[17]唐耕耦,陸宏基.敦煌社會經(jīng)濟文獻真跡釋錄[M].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1990:70-71.
[18]徐 松,等.全唐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2.
[19]王欽若,等.冊府元龜[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8312.
[20]彭定求,等.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60:1476.
[21]傅璇琮.唐才子傳校箋[M].北京:中華書局,1999:198.
[22]吳 綱,等.全唐文補遺之千唐志齋新藏專輯[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384.
[23]薛居正.舊五代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772.
[24]王振芳.汾陽王郭子儀[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