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為領,王學廷,馮 麗,王 濤
近年來,腎癌的手術治療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從經(jīng)典的根治術發(fā)展到保腎單位手術,以及最近發(fā)展的微創(chuàng)腹腔鏡手術,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術前影像檢查技術的提高[1]。MSCT腎臟成像技術隨著多層螺旋CT的快速發(fā)展而日趨成熟,目前被廣泛應用到泌尿系疾病的檢查診斷中,該技術對腎癌的作用不僅局限于診斷方面,在腫瘤的分期和制定手術方案中的作用也逐漸增強,已成為腎癌術前評價的主要手段,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7-12~2010-01臨床資料完整的腎癌患者38例,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齡51.2歲。臨床表現(xiàn):一般表現(xiàn)為無痛性肉眼血尿、腰痛、腹部腫塊,部分患者無癥狀;病理結果:腎透明細胞癌32例、乳頭狀腎細胞癌4例、腎嫌色細胞癌2例。所有38例均經(jīng)MSCT檢查。
1.2 檢查方法 采用日本東芝Aquilion 16層螺旋CT機,檢查前常規(guī)做腸道準備,掃描范圍自腎上極至髂嵴水平;檢查方法:經(jīng)肘靜脈團注非離子型對比劑碘海醇90~100 ml,流速3 ml/s,行腎動脈期、腎實質期、排泄期三期掃描,層厚7 mm,螺距 15,準直 1×16 mm;皮質期延遲 25~30 s,實質期60~90 s,排泄期根據(jù)腎實質強化程度及有無腎盂積水情況決定延遲掃描時間,一般為5~10 min。掃描后將圖像薄層1 mm重建,將圖像數(shù)據(jù)傳至工作站,分別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組(MPR),曲面重組(CPR)及容積重組(VR),對感興趣區(qū)進行旋轉切割,使病變部位顯示清晰。
1.3 腎癌分期 Ⅰ期T1(腫瘤限于腎內(nèi),最大徑≤7 cm),N0,M0;Ⅱ期 T2(腫瘤限于腎內(nèi),最大徑>7 cm),N0,M0;Ⅲ期T1N1(單個區(qū)域淋巴結轉移),MO;T2,N0,M0;T3(腫瘤侵及主要靜脈、腎上腺、腎周組織,但未超過腎周筋膜),N1,M0;Ⅳ期 T4(腫瘤浸潤超過腎周筋膜),N1,M0;T4,N1,M0;任何T,N2(一個以上區(qū)域淋巴結轉移),M0;任何 T,任何 N,M1(有遠處轉移)。
38例中,左腎癌24例,右腎癌14例;左腎靜脈瘤栓1例,腎周脂肪侵犯5例,副腎動脈2例,腹膜后淋巴結轉移1例;腎癌分期:Ⅰ期27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1例。行腎段切除12例,行全腎切除26例,其中行腹腔鏡手術3例。
2.1 腎臟多平面成像(MPR) MPR圖像均能夠提供精細的解剖細節(jié),能夠清楚顯示腎癌在腎實質內(nèi)的位置、范圍,明確有無腎周侵犯及腎靜脈、下腔靜脈有無瘤栓形成,明確腹膜后淋巴結情況及有無遠處轉移;在本組38例中,腎周侵犯4例,表現(xiàn)為腎周條索狀高密度影、腎周脂肪消失;左腎靜脈瘤栓1例,表現(xiàn)為腎靜脈增粗,內(nèi)可見條狀充盈缺損影;腹膜后淋巴結轉移1例,于主動脈旁可見腫大淋巴結。
2.2 腎血管成像 可直觀顯示腫瘤供血動脈、有無變異血管存在,本組38例中發(fā)現(xiàn)副腎動脈2例,直接起始于腹主動脈。
2.3 腎臟尿路成像 能夠明確腎癌腫塊與集合系統(tǒng)的關系,腎盂、腎盞受累程度及腎功能情況;本組38例中,15例直徑3 cm以下腫塊,對局部腎盞侵蝕不明顯;9例直徑5 cm以上腫塊對腎盂腎盞均有不同程度侵蝕,表現(xiàn)為局部腎盂腎盞受推壓、變形、消失。
3.1 MSCT腎臟成像方法及優(yōu)勢 MSCT腎臟成像技術是利用對比劑經(jīng)腎臟排泄的原理,與螺旋CT容積掃描想結合,通過軟件對圖像進行后處理(包括MPR、MIP、VR),而獲得清晰的腎臟多平面圖像、腎血管圖像和尿路圖像;采用腎動脈期、腎實質期、排泄期三期掃描,在不同的采集時間,腎臟的表現(xiàn)不同,在動脈期(注射對比劑后20~25 s)主動脈和腎動脈明顯強化,CT值在250HU以上,可獲得完整的腎動脈主干及分支圖像;在靜脈期(100~120 s)腎靜脈及下腔靜脈充盈,可觀察腎靜脈及下腔靜脈情況;在排泄期(一般5~10 min)腎盂腎盞被對比劑充盈,從而清晰顯示腎盂、腎盞形態(tài),獲得尿路圖像;三期掃描均可清晰顯示MPR圖像。
腎臟的成像可以選擇不同的影像方法,包括CT、MRI、超聲、核醫(yī)學及靜脈尿路造影,由于MSCT檢查有多種方案用于評價腎臟病變、腎血管結構及尿路結構,因此CT對泌尿系統(tǒng)的成像非常有價值[2],且多層螺旋CT,特別16層以上螺旋CT具有掃描速度更快、層厚更薄且覆蓋范圍大、多種后處理技術等優(yōu)點,圖像能從不同方向觀察病變位置、大小、范圍以及與周圍結構的毗鄰關系,能夠多期相觀察,對病變、血管及尿路同時做出評價,彌補了各種影像學檢查方法的不足;因此已成為腎臟術前檢查的主要手段。
3.2 MSCT腎臟成像對腎癌術前評估的臨床應用價值 術前提供詳細的解剖學信息。目前,手術仍然是腎癌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術式包括根治性手術和保腎單位手術,術前掌握詳細的解剖學信息顯得尤為重要;MPR能夠清楚顯示腎癌在腎實質內(nèi)的位置、范圍、與集合系統(tǒng)及鄰近組織器官的關系,明確有無腎周侵犯;副腎動脈的存在能夠改變術式,因在需要血管重建的保腎單位手術中常需阻斷腎蒂,但副腎動脈的存在,常造成術中出血,給手術造成麻煩,MSCT腎動脈成像可直接顯示副腎動脈、腎段動脈的走行,清晰顯示腫瘤供血動脈與周圍較大動脈分支的毗鄰關系,使泌尿科醫(yī)師在術中可以成功地避免損傷血管;腎靜脈成像可以觀察腎靜脈及下腔靜脈有無瘤栓形成,曲面重建(CPR)圖像可將腎靜脈在同一平面展開,觀察更為直觀;另外,保腎單位手也須評價腫瘤和集合系統(tǒng)的關系,腎臟尿路成像能夠獲得類似于逆行腎盂造影的影像[3],可更加直觀地顯示腫瘤與集合系統(tǒng)的關系,有助于為集合系統(tǒng)重建提供信息;通過以上多種方式詳細觀察腫瘤本身、腎血管、集合系統(tǒng)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才能使外科醫(yī)師能夠確定最佳的手術切緣線,預測是否需要進行集合系統(tǒng)重建,以及決定對動脈分支進行結扎抑或重建等,可有效減少術中和術后的并發(fā)癥;近年來出現(xiàn)的腹腔鏡手術,由于其具有微創(chuàng)性的特點而受到歡迎,但其受手術視野的限制,更需要腎臟成像來提供詳細的解剖學信息。
用于腎癌術前準確分期。腎細胞癌分期是腎臟腫瘤評價的重要內(nèi)容,腎癌分期國際上通用的有2種方法,一種為國際抗癌聯(lián)盟TNM分期法,另一種為Robson分期法,最初由于Robson分期相對簡單,而被廣泛應用,但是在許多病例中,Robson分期與預后的相關性較差,而相比之下,TNM分期強調原發(fā)腫瘤的侵犯范圍、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使分期更為可靠,能夠更好地指導治療,而成為一個重要的預后指標;對腎癌患者術前作出準確的TNM分期,對于選擇手術方式意義重大[4];16層以上螺旋CT真正實現(xiàn)了體素的各向同性,且通過MPR、MIP及VR等多種重建方式可清楚顯示腫瘤大小、腎周侵犯、腎靜脈及下腔靜脈瘤栓、腹膜后淋巴結情況及有無遠處轉移,使其對腎癌分期的準確度有了很大提高,研究顯示,CT對腎細胞癌的分期比較準確[5];本組38例資料術前作出的腎癌臨床分期與術后病理結果進行比較,準確率達91.1%,與國內(nèi)文獻報道相近,兩者間具有良好的相關性。MPR對觀察腎周侵犯尤為重要,但對于存在炎性浸潤的患者將難于區(qū)分,因而部分病例存在假陽性。
3.3 評價腎功能情況 MSCT在三期掃描中,從腎皮質、髓質的強化至腎盂、腎盞的充盈能夠逐一展現(xiàn),反映出對比劑的排泄過程,從而來判定患側、特別是對側腎功能情況;大家知道,在根治性手術中,對側腎功能情況的判定顯得亦為重要,如果對側腎功能不良,就不得不改變術式。
MSCT檢查也有不足之處,在多期掃描中患者接受劑量較大,為了減少輻射,為此嘗試低劑量掃描,盡量降低受檢者所接受的X線劑量;Kawamoto等[6]研究表明,可利用動脈晚期單期掃描來顯示腎動脈和靜脈,以減少檢查時間和射線量。
綜上所述,MSCT腎臟成像在一次檢查中即可對腎癌形態(tài)特征、腎臟血管、集合系統(tǒng)及鄰近的組織結構作出全面的評價,為腎癌術前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因此可作為腎癌術前評估的主要手段。
[1]李清海,嚴福華.腎癌術前影像學檢查的臨床應用價值.國外醫(y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2006,29:335-338.
[2]體部CT與MRI對照/(美)李(Lee,J.K.T.)等編著;尹建忠等譯.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8.6,1173-1175.
[3]Noroozian M,Cohan RH,Caoili EM,et al.Multislice CT urography:state of the art.Br J Radiol,2004,77(1):74-86.
[4]孫 光.淺談腎癌的診療進展[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6,21(6):401-404.
[5]Richie JP,Garnick MB,Seltzer S,et al.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can for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renal cell carcinoma.J Urol,1983,129(6):1114-1116.
[6]Kawamoto S,Lawler LP,Fishman EK,et al.Evaluation of the renal venous system on late arterial and venous phase images with MDCT angiography in potential living laparoscopic renal donors.AJR,2005,184(2):539-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