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健
(徐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徐州 221116)
被動句中接應代詞的生成分析
周 健
(徐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徐州 221116)
被動句中的接應代詞是漢語生成語法研究的一個難點和熱點。接應代詞合法出現(xiàn)在被動句中必須滿足三個條件:接應代詞受到句首名詞短語的約束,接應代詞與表施事的名詞短語要同時出現(xiàn),接應代詞后要出現(xiàn)一個補語成分。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接應代詞在“被”字句中的句法地位。
接應代詞;“被”字句;約束
本文所討論的范圍是漢語中的一種特殊語法現(xiàn)象:“被”字句中的接應代詞,如下句:
(1)張三被李四打了他一下。
(2)張三被人把他打死了。
句中動詞后出現(xiàn)的“他”就是接應代詞,從語意上來看,(1)、(2)中“他”顯然是與句首“張三”同指。接應代詞(resumptive pronoun)一般出現(xiàn)在關系從句中,用于指代該關系從句所修飾的先行詞,是必須受到約束的代詞性成分。這一特殊語法現(xiàn)象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句法方面的問題:接應代詞是怎樣出現(xiàn)的?接應代詞為什么語意指向句首名詞短語?接應代詞與“被”字句中其他句法成分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對于這些問題,學者們已經(jīng)進行了不少分析和論證,但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之處。本文對比較有代表性的解釋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嘗試提出自己的看法。
任何一種語法現(xiàn)象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對其所在的句法環(huán)境的分析往往也會影響到對這種語法現(xiàn)象的分析。“被”字句中的接應代詞本身就出現(xiàn)在“被”字句這樣一個特殊句式中,所以各家學說基本上是把接應代詞放在對“被”字句研究所構建的框架中去分析的。比較有代表性的解釋是吳庚堂的動詞功能“再造”說和馮勝利的“變項”說。
根據(jù)吳庚堂的觀點,漢語的“被”字句同英語被動句有相同的生成機制,都符合被動化理論[1]。顧陽對被動化理論有明確的闡釋,動詞被動化是指動詞與被動語素結合使得動詞的性質發(fā)生了變化,動詞經(jīng)歷了從主動形態(tài)到被動形態(tài)的一個構詞過程。被動語素抑制了動詞的外論元并吸收了動詞給賓語賦格的能力[2]。結果是動詞的外論元即施事名詞短語被貶降成附加語,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隨意成分;由于動詞不能給其賓語賦格,賓語必須移位獲得格就成為NP提升的理論依據(jù)。所以在沒有接應代詞的被動句中,施事可以不出現(xiàn),受事賓語移至句首。吳庚堂提到當動詞后出現(xiàn)接應代詞時,施事是不能省略的。據(jù)此,吳認為接應代詞與被貶降的域外論元的存在或動詞特性的變化有關,認為動詞經(jīng)歷了一個功能“再造”的過程,也即動詞恢復了其原有的性質。其理據(jù)是,首先,施事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附加成分,而是接應代詞合法的必要條件;其次,動詞必須給接應代詞分配格位,否則也會造成其不合法[3]。
另一比較有代表性的解釋是馮勝利的觀點。根據(jù)馮勝利的觀點,帶接應代詞的“被”字句表示如下:
(3)張三i被[OPis[李四 打了 他i一下]]。
馮認為“被”字句的動詞沒有經(jīng)歷被動化過程,“被”是一個動詞性語素,帶施事的“被”字結構類似于英語的硬移位(tough-movement)結構??账阕?null operator)移位是為了獲得釋義,移到子句前標句詞的位置,在原位留下了一個同指的語跡“e”?!癳”是“變項”,而接應代詞可以取代變項?!癘i…ei”以句首的“張三”為先行詞,這樣“張三”就通過“Oi”對 ei進行約束。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接應代詞必須跟句首名詞短語同指[4]。
對于接應代詞,Huang提出一種解釋。他說這里的賓語“他”是在語音(PF)層面上填寫(spell out)出來的,并非在“深層結構”里原始生成(base-generated)。因為漢語里限制“介詞掛單”(preposition stranding)的一般要求必須在語音形式層面上操作[5]。這種解釋有一定的道理,雖然現(xiàn)在對于“把”的詞性是眾說紛紜,我們暫且不論其詞性,但是“把”后必帶賓語才合法這一點是確定的,所以出現(xiàn)“把”,就必然要求在音系層面上填入賓語。問題在于Huang的解釋對于(2)、(3)兩句則無法套用。
動詞“再造”說確實有其合理的成分,當有語跡時,被貶降的施事成分可有可無;當填上了接應代詞后,被貶降的施事就不能省略了。僅從施事名詞短語與接應代詞的關系來看,動詞功能“再造”說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解釋。但是這種分析方法不能很好地解釋下面兩個問題:其一,動詞賦格的問題;其二,接應代詞后面出現(xiàn)的補語成分。
首先看一下動詞的賦格問題。吳用下例來證明接應代詞“他”有格:
(4)小李被小張打了他一拳。
(5)小李被小張把他打了一拳。
“把”一般被當做介詞,可以給其后的名詞賦格,所以句(5)中的“他”是有格的。吳認為句(4)與句(5)中的“他”一樣有格,并且這兩句中“被”字后面的“小張”也同樣有格,而且不能省略。并且還認為這兩句中的“打”在添加接應代詞的同時都經(jīng)歷了功能“再造”的過程。可是通過對比分析,我們會發(fā)現(xiàn)句(4)和句(5)的句法結構并不完全相同,(5)中多了一個“把”。按照吳的說法,(4)與(5)的動詞都已經(jīng)恢復了原有的特征,即可以給其賓語賦格,(4)中的接應代詞由動詞“打”賦格,但是我們可以看到,(5)中的接應代詞是由介詞“把”給其賦格的,那么動詞“打”的格位賦給誰了呢?當然不可能給提升至句首的名詞短語,因為其移位的動因就是為了取得格位。
其次,對于接應代詞與其后補語的關系,吳并沒有提及。而這一點卻也是與接應代詞的出現(xiàn)有密切的關系,見后文詳述。
馮勝利的處理方法很好地解決了接應代詞的語意指向問題,但是也有其不足之處,比如說為什么出現(xiàn)接應代詞的時候,施事不能省略。還要指出的一點是,馮文采用的是英語硬移位結構的分析方法,“被”引導的是一個非限定分句,非限定分句屬[-Tense,-Agreement]子句,其動詞VP采用非限定形式,這樣小句主語位置上的名詞短語就沒有格位。
以上兩種解釋雖然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其分析方法的優(yōu)勢,但還是各自存在一些問題,我們必須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對其進行審視。首先,接應代詞是否能夠合法地出現(xiàn)是有限制條件的,看下面幾個例子:
(6)*張三被李四i打了他i一下。
(7)張三i被李四打了他i一下。
(8)?小明被打得他頭破血流。
(9)小明被同學打得他頭破血流。
(10)?張三被李四打了他。
(11)張三被李四打了他一下。
(6)不合法是因為句中“他”和“張三”有不同的下標,(7)中“他”和“張三”有相同的下標則句子合法。(8)和(10)的合法程度是有疑問的。(8)中省略施事則句子不合法,(9)中的動詞后有施事則合法。(10)中的接應代詞后沒有動量詞則不合法,(11)中有動量補語“一下”則句子合法。從上例我們可以得出接應代詞合法出現(xiàn)的必要條件:
1、接應代詞受到句首名詞短語的同指約束;
2、出現(xiàn)接應代詞時,表施事的名詞短語不能省略,若省略則句子不合法;
3、動詞后出現(xiàn)接應代詞的同時也要帶上補語。
本文采用“被”字動詞說的分析方法,即把“被”分析為動詞,其后引導的是一個限定小句,“被”字句結構分析我們另文詳述。假設接應代詞是移走成分的同位語,即說話人根據(jù)表達需要(應該是受到語用因素的影響,應為接應代詞不是句子生成過程中的必要成分,不論其出現(xiàn)與否句子都是合法的,具有可選性)把“他”和“張三”從詞庫里一同提取出來。在句(7)中,“他”和“張三”同是動詞的內論元,但是只有一個移到句首做主語,我們必須決定哪一個可以移到句首?!八笔且粋€缺乏自主指稱功能的代詞,要么單獨出現(xiàn)在虛指的位置上,要么必須受到同指約束以獲得確切的指稱,否則會得不到充分的語義解釋而成為不合法的句法成分,而“張三”是一個具有自主指稱功能的名詞短語。所以只能移動“張三”到句首,對留在原位的“他”進行約束。另外,遵從約束理論,“他”也是必須要受到“張三”的約束的。根據(jù)“約束三原則”(Binding Principles)的第二條原則,代名詞在其管轄語域內是自由的,“他”在管轄語域內不能受到“李四”的約束,但是可以在管轄語域之外受約束。能夠對其進行約束的只有句首的“張三”,所以接應代詞和句首名詞短語有相同的語義指向。
其次,我們要解釋為什么表施事的名詞短語不能省略?!氨弧痹诰渲惺莻€動詞,其后引導的是一個限定分句。施事名詞短語占據(jù)小句主語的位置,如果接應代詞出現(xiàn)而施事名詞短語沒有出現(xiàn),為了滿足“擴充投射原則”(“Extended Projection Principle”簡稱 EPP原則,也即句子必須有主語),接應代詞必須移到小句主語位置充當主語。這樣一來便會生成不合法的句子。所以,為了避免接應代詞移到小句主語的位置,施事名詞短語不能省略。也即出現(xiàn)接應代詞時,表施事的名詞短語也必須同時出現(xiàn)。
最后,當接應代詞出現(xiàn)時,其后還有一個補語性成分,這比不帶補語的句子可接受程度高得多。通過對200名大學生的初步調查表明,動詞帶補語同時出現(xiàn)接應代詞的可接受程度有30%;而沒有補語只有接應代詞的被字句的可接受程度只有約5%。我們可以假設這與動詞的語義特性有密切的關系,比如說與動詞語義表達的完整性有關??墒沁@樣又無法解釋為什么在沒有接應代詞的被字句中,補語的有無卻不會影響動詞語意的完整性,更不會造成句子不合法。由此看來,接應代詞對補語的影響應該也是句法上的而非語用上的,這一點還有待進一步論證。
[1]吳庚堂.“被”字的特征與轉換[J].當代語言學,1999(4):25-37.
[2]顧陽.生成語法及詞庫中動詞的一些特性[J].國外語言學,1996(3):1-16.
[3]吳庚堂.漢語被動式與動詞被動化[J].現(xiàn)代外語,2000(3):249-260.
[4]馮勝利.“管約”理論與漢語的被動句[J].中國語言學論叢,1997(1):1-27.
[5]Huang,James.1997—1999 Chinese Passiv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v.1,fall,1997;v.2,fall,1998;v.3,fall 1999.
H14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識碼:A
A
1007-8444(2011)05-0683-03
2010-10-20
徐州師范大學科研基金項目“基于生成語法的英漢被動句對比研究”(10XWB08)。
周健(1978-),女,江蘇徐州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
責任編輯:劉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