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誼生
(上海師范大學語言研究所,上海200234)
作為方法的語法化理論〔筆談,三篇〕
編者按:當前,語法化研究是中國語言學界關注的熱點。這種“熱”不僅反映在研究者人數的增多上,更體現在人們對語法化理論的認識程度上,即在不滿足既有知識狀況的前提下開始的探索與反思,換言之,它是學界從知識論角度對作為方法的語法化理論進行的重新思量與考究。比如,對于一些不能用語法化理論涵蓋的語言現象,它們是否應該理所當然地被排斥在理論的討論之外?對于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紛繁復雜的漢語語言現象,我們又應該在哪一個層面使用這樣的理論闡釋?為了對這一問題作出回應,本欄目特邀請國內漢語語法化研究的知名學者和專家,推出三篇筆談。張誼生教授的文章從虛詞的實化與語素的詞化、陌生化變異與合理化誤用、歷史語料的中斷與錯位等方面,提出語法化理論在應對漢語語言現象時并非完全有效。另兩篇則是運用語法化理論對漢語語言現象具體闡釋的案例。方梅教授等的文章以現代漢語“化”綴的演變?yōu)橹行?考證了化綴詞“X化”的來源問題。崔應賢教授的文章則以漢語動詞重疊的演變現象為中心場域加以考察,得出嘗試義在這一語言變化中起到了主導作用,并大致經歷了從詞匯意義、句法組合到詞法形式三個階段的結論。上述探討,觸及了語法化理論在中國語言學研究領域的合法性問題。本刊特將其編輯發(fā)表,也是希望能以此為契機,在質疑與辯護的互動中,將漢語語法化研究推向引入,從而進一步促進漢語語法化研究的繁榮。
語法化作為一種語言理論、一套研究方法乃至一門學科的真正形成,在西方語言學界大致要到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而漢語語言學界對西方語法化理論的介紹,對漢語語法化現象的具體研究,則起步于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這十多年來,漢語語法化研究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同時也取得非常顯著的成績:不但成果迭現,而且人才輩出。
筆者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漢語語法化研究,深深地感到:作為一種語言理論和研究方法,對于大多數的歷時演化與共時變異現象,從語法化角度進行研究確實很有解釋力。然而,語言現象是錯綜復雜的,任何一種理論都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值得深思的是,既然語法化理論不可能對各種語言現象都提供有效的指導和滿意的解釋,那么,到底有哪些漢語變化的現象不太適用語法化理論來解釋呢,或者說語法化理論在漢語語法研究中還存在那些疑難問題呢?有關這方面情況,迄今還未見有學者作過探討和總結。因此,本人不揣淺陋,結合自己多年的研究體會,嘗試性地提出以下四方面的困惑與問題,以期拋磚引玉,供學界同仁參考或批評。
本節(jié)討論語言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與一般進化趨勢相反的語言現象。
(一)虛詞實化。所謂虛詞實化,就是指已經虛化副詞、介詞等較虛的詞類,在一定的語用因素觸發(fā)下逐漸又轉化為實詞。比如,時間副詞“永遠”和“曾經”的實化。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80年代這段時間內,這兩個詞基本上只能充當狀語,都是典型的副詞。但是從20世紀80年代起,“永遠”的功能開始擴展,從充當定語、謂語一直到補語、介詞賓語。例如:
(1)町橋頭的邊防戰(zhàn)士,無論是誰都愿意在這邊關大地,為了親愛的祖國,站成一尊永遠的塑像。(《長青的桂樹記著他》)
(2)蘇州是永遠的,比許多雷霆萬鈞的炮聲更永遠。(《蘇州賦》)
(3)在我有一種踐約的滿足感,我感到黃河從我心中流過,流向永遠。(《黃河,從我心中流過》)
(4)有一對戀人,把最真誠的愛留在這里,只是為了永遠……(《蕭紅,歐羅巴回來》)
隨著充當定語、謂語分布的經?;?“永遠”的詞性也發(fā)生了轉變,目前已經成了一個典型的形容詞?!霸洝钡膶嵲~化要比“永遠”略遲一些,大致在上個世紀90年代。例如:
(5)多少曾經的績優(yōu)股成為傷心的概念股,神話破滅后,人們對績優(yōu)股——中國上市公司的代表,產生了前所未有的不信任。(《“績優(yōu)股”跳水的背后》)
(6)對于自己曾經的許諾,安蒂諾里只是回避。(《“克隆人二號”再惹非議》)
雖然“曾經”充當定語,目前還需要結構助詞“的”的幫助,但是將其歸入副區(qū)兼類詞應該是合適的。與“永遠、曾經”演化趨勢相近的時間副詞還有“經常、歷來、向來”等,這幾個詞帶上標記詞“的”之后也都可以充當定語。那么,“永遠、曾經”等副詞為什么在已經虛化的情況下還要恢復實詞功能呢?從語法化的角度看,應該怎樣解釋這一現象呢?而語法化到底是單向還是雙向的呢?這種現象算不算逆向語法化呢?這一切都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究。
(二)語素詞化。所謂語素詞化,就是指那些已經不能獨用的粘著成分,在一定的語境中重新獲得了自由,成為可以單用的詞。比如在現代漢語中,“狀、樣、相”這三個成分本來都是粘著的構詞語素,可以分別與其他語素構成復合式合成詞“狀況、形狀,樣品、榜樣,相貌、長相”等??蛇M入 21世紀以來,這三個語素都已經復活了,成了運用自由的摹狀助詞,可以附在單詞、短語乃至小句的后面,構成一系列具有描摹或比況作用的摹狀格式。例如:
(7)葉帆厚著臉皮,做眉飛色舞狀,忙不迭地點頭道:“受得了!受得了!”(《在北京又一年》)
(8)看著外面女同事,講著自己老公如何如何,今天買了什么,明天又買了什么,一切都是老公付的費,那一個個眉飛色舞相,給她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沖擊。(《這段婚姻還能繼續(xù)嗎 ?》)
(9)范琳就把錢給了圓圓,圓圓拿了錢說:“看你眉飛色舞樣兒,看上了不是,你先到一邊去等著?!?《再婚難》)
“眉飛色舞”是個成語沒問題,句中的“狀、樣、相”自然已不再是構詞語素了。顯然,作為一種特殊的格式,“X狀、X樣、X相”的組配方式突破了以往有關詞法與句法的界限,豐富了漢語的組合方式和表現手法,也代表了漢語表達方式日趨靈活多樣的新趨勢。從演化過程看,就是從粘著發(fā)展到自由,最終成為摹狀助詞。那么,為什么早已粘著化,并進入詞內的語素“狀、樣、相”可以重新復活,成為一個個可以自由運用的摹狀助詞呢?而且,除了“狀、樣、相”以外,還有“貌、態(tài)、式、型”等,現在也有摹狀詞化的傾向,那么,為什么當代漢語中會產生一批由粘著而自由的單詞呢?這類現象似乎不是一般的語法化理論可以回答和解決的。
本節(jié)討論因陌生化搭配與合理化誤用形成的一些特殊的語言變異現象。
(一)語用變異。語用變異就是指發(fā)話人為了陌生化的語用目的,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出來的語言變異現象。根據陌生化理論,為了使構造或選用的語言形式更能吸引人并使之留下深刻的印象,人們會自覺不自覺地利用變異的手段,盡可能地標新立異。比如,進入新世紀以來,現代漢語的程度副詞“非?!迸c區(qū)別詞“非?!背霈F了大量的疊合、交集的變異用法。例如:
(10)2002年6月20日,劉曉慶因涉嫌偷稅漏稅被逮捕,2003年8月,劉曉慶終于獲得了取保候審資格,結束了長達422天的非常生活。(《劉曉慶有望近日重返影壇 姜文還“情債”考慮加盟》)
(11)臺灣校園歌曲聽起來非常生活,后來我們又將它的一些東西充實進了我們的歌唱中。(《女兒眼中的王潔實爸爸總被人安錯老婆》)
(12)節(jié)目組現有成員7人,節(jié)目的口號是“非常關注,關注您所關注的”,在今后的日子里,節(jié)目組的全體成員將以更加認真的態(tài)度,更加務實的精神,為您提供更新更快的現場報道,力求將非常關注打造成為理工校園最具權威性的一檔采訪節(jié)目。(《非常關注》)
“非常生活”和“非常關注”都是定中短語,又是狀中短語:前“非常生活”接近于體詞性,異常中含有程度,后“非常生活”接近于謂詞性,程度中顯示異常;而前“非常關注”接近于謂詞性,程度中顯示異常,后“非常關注”接近于體詞性,異常中含有程度。發(fā)話人就是要造成這樣一種錯位兼容的雙重效應。令人困惑的是,“非?!钡倪@種表達方式究竟應該用哪些語法化機制來解釋?此外,副詞“絕對”與區(qū)別詞“絕對”現在也已出現了中和傾向。例如:
(13)看見網上張貼的絕對男人冠亞軍的照片都是酷酷的表情,估計想當絕對男人首先要具備發(fā)達肌肉這些外在條件,然后才能考慮其它的內在因素。(《絕對男人和正宗牛肉》)
(14)我們要為榮譽而戰(zhàn),我們要求申花每一名隊員把這場比賽當成決斗來看待,不論最終的亞冠成績怎樣,我們都希望能以絕對男人的姿態(tài)去拼對手。(《申花再戰(zhàn)紅寶石四主力缺陣 張德發(fā):為尊嚴而戰(zhàn)》)
(15)1986年,崔健《一無所有》震撼著中國。一首絕對男人的歌,為什么女人聽得柔腸寸斷?只因為那一聲問:你何時跟我走?!(《幸福:一生睡在一個男人身邊》)
(16)電視劇《我的新兵連》絕對真實,絕對震撼,絕對男人,絕對原創(chuàng),希望大家堅持看完!(《我的新兵連》)
前句的“絕對男人”都是體詞性的定中短語,表指稱;末句的“絕對男人”則是謂詞性的狀中短語,表陳述。其分工是明確的。但中間兩例的“絕對男人”就呈現出中和的趨勢。由于人們已習得了語氣副詞“絕對”的“完全、一定”強調義,看到定中式“絕對男人”時,也會自然而然地感悟到其中的主觀情態(tài)義。反過來,看到狀中式“絕對 X”時,又會聯想到區(qū)別詞“絕對”的“無須任何前提”的屬性義,從而收到了一箭雙雕的錯位表達效果。同樣,語氣副詞“絕對”和區(qū)別詞“絕對”的這種錯位兼用法,恐怕也是難以用語法化理論來分析清楚的。
(二)合理誤用。所謂合理誤用是指語言使用過程中發(fā)話人為了兼顧而造出的一種不符合邏輯又可以接受的語言現象。比如,從邏輯上講,凡是必要的犧牲最好盡量減少,凡是不必要的犧牲就應當盡量避免。但實際語言卻出現了“減少不必要的犧牲”這樣的說法。請比較:
(17)如果你總愛突然踩剎車的話,輪胎內側就會留下高低不平的痕跡,所以盡量減少必要的緊急剎車對延長輪胎的壽命十分重要!(《汽車維修保養(yǎng)問答》)
(18)面對今天的死人現象,我們要不要盡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死人?我們難道說不應該想一想,為什么那么多人就這樣的死下去。(《2008年總見死人事故,為什么不能減少不必要的死人?》)
(19)不過,我們應當盡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zhàn)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為人民服務》)
人們在表達時,一方面考慮到犧牲的現象雖不可避免但必須“減少”,另一方面又想到某些犧牲的性質是“不必要的”,就疊加糅合出一種不合邏輯但完全可以接受的表達方式。再比如:
(20)a.犯人雖然被剝奪了政治權利,但是非政治方面的權利,還是可以依法享有的。
b.犯人雖然被剝奪了政治權利,但是政治權利之外的權利,還是可以依法享有的。
c.犯人雖然被剝奪了政治權利,但是非政治權利之外的權利,還是可以依法享有的。
a句重在否定,b句重在排除,c句既否定又排除;發(fā)話人既想到否定又想到排除,兩項疊加整合出來的意義就是否定性的排除,兼有了否定和排除的雙重疊加語用強調意義。再比如:
(21)a.去試講前,他還特意就一些疑難字查了詞典,生怕出現念白字的情況。
b.去試講前,他還特意就一些疑難字查了詞典,生怕出現念錯字的情況。
c.去試講前,他還特意就一些疑難字查了詞典,生怕出現念錯白字的情況。
“念錯字”重在“念”產生的結果,“念白字”重在“字”本身的讀音;發(fā)話人在說話時,既想到念的結果又想到字的讀音,就會使用c句來表達。又比如:
(22)a.截至記者發(fā)稿時,仍有個別單位拒絕執(zhí)行有關這方面的規(guī)定。
b.截至記者發(fā)稿時,仍有個別單位不愿執(zhí)行有關這方面的規(guī)定。
c.截至記者發(fā)稿時,仍有個別單位拒不執(zhí)行有關這方面的規(guī)定。
“拒絕”是從要求方的角度講的,“不愿”是從執(zhí)行方的角度講的,兩方面都想表達出來,于是就出現了“拒不執(zhí)行”的糅合疊加表達方式。現在“拒不”甚至已接近于詞匯化了。
問題是上面各句的第三種表示法看似都不合邏輯,可是這種貌似不合邏輯的雙重表示方式與語法化理論中的強化機制到底有什么關系呢?究竟是否可以用競爭或者并存等語法化規(guī)則來解釋呢?尤其是為什么在邏輯上不通語用上又是可以接受的呢?
本節(jié)討論漢語特有的因文字的借用、替代而導致的語言現象。
(一)通假現象。通假現象是語言中本有其字,但因使用習慣、避諱等原因不用原字而選同音、近音的字來替代的情況。譬如“裁、財”與“才”同音,所以就可以通假使用。例如:
(23)光為人沈靜詳審:長財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須髯。(《漢書·霍光傳》)
(24)此至郁成,士財有數千,皆饑罷。(《漢書·李廣利傳》)
(25)燕王曰:“寡人蠻夷僻處,雖大男子,裁如嬰兒。(《戰(zhàn)國策·燕策》)
(26)今虜使到裁數日,而王廣禮敬即廢。(《后漢書·班超傳》)
又比如,“頗”本來是表示程度的副詞,既可以表程度之高,也可以表程度之低。例如:
(27)宗室諸公莫敢為言,唯袁盎明絳侯無罪,絳侯得釋,盎頗有力。(《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28)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樂府詩集·陌上?!?
在漢魏六朝時,又可以用來表示語氣和主觀評注用法,相當于“可、豈”。例如:
(29)給使白誕曰:“人盜君膏藥,頗知之否?”(《搜神記》卷一七)
(30)晉武帝問孫皓:“聞南人好作爾汝歌,頗能為不?”(《世說新語·排調》)
“頗”從表程度到表疑問語氣,不可能是詞義引申的結果。這里面出現了通假,即借用“頗”表示“叵”。當然,這中間又是以“可”為中介的。語氣副詞“可”很早就出現了。例如:
(31)齊魯接境,賞罰同時。設齊賞魯罰,所致宜殊,當時可齊國溫,魯地寒乎?(《論衡·寒溫篇》)
(32)又宜思勤督訓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顏氏家訓·教子》)
由于反問句的語境吸收的作用,“可”逐漸獲得了“不可”的含義。例如:
(33)子弟可不慎,慎在選師友。(應倨《百一詩》)
(34)已爾可奈何,譬如執(zhí)素裂。(傅玄《朝時篇怨歌行》)
既然“可”已可以表示“不可”,那么,在文字上就把“可”反過來寫成“叵”,而語音上則根據“不可”的合音,讀成“pǒ”。這樣一來,“叵”也就可以表示語氣、用于反問句了:
(35)汝等叵見彼大長者七日作王不?(《撰集百緣經卷一,大正藏卷四》)
(36)問諸比丘:“汝等叵識此蟲宿緣所造行不?”(《賢愚經卷十三》)
由于“頗”、“叵”語音相同,自然可以通假,于是以表情態(tài)為主的語氣副詞“頗”就形成了。
(二)假借用法。假借用法是指有音無字,用同音、近音的字來替代的現象。比如,副詞“好”表示程度一開始是由疑問代詞“何”因為音近而假借來的。假借的基礎是:用于反詰的疑問代詞“何”,通過反問用法吸收了強調程度的語義和情態(tài),大致相當于“多么”。例如:
(37)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三)
(38)入門兩眼何悲涼!稚子低眉老妻哭。(王若虛《貧士嘆》)
然而,作為疑問代詞的“何”用法很多,為了加以分辨或者說減輕“何”的負擔,在使用雙音節(jié)“何等、何其”的同時,人們就借用形容詞“好”來替代強調程度的副詞“何”,當然,前提是魏晉時期“何”與“好”的讀音已變得比較接近了①“何”,上古匣母、歌部《;廣韻》為胡歌切,匣母、歌韻,開口一等、平聲,果攝?!昂谩?上古曉母、幽部《;廣韻》為呼皓切,曉母、皓韻,開口一等、上聲,效攝,兩詞音本不同?!昂巍庇梅丛懕沓潭劝l(fā)生音變,遂同“好”混用,如晉·陶淵明《乙巳歲三月為建武參軍使都經錢溪》有“我不踐斯境,歲月好已積”。。也正因為有此假借關系,所以,程度副詞“好”表程度義從一開始就繼承了“何”由反問保留下來的主觀強調情態(tài)。例如:
(39)四百年間反復尋,漢家興替好沾巾!(李山甫《讀漢史》)
(40)你好毒!你好呆!(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
張誼生根據“財、裁”與“才”的通假現象,曾認為讀音形式相同相近導致一些實詞可以被借用為虛詞,虛詞也可以被借用為更虛化的詞,是一種語法化現象?,F在看來,語音轉借導致語法化的觀點比較牽強。同樣,用“好”來替反問代詞的“何”,以表示帶有主觀強調的程度義,也與詞義的虛化演變沒有什么關聯??傊?既然字面意義已經發(fā)生了跳躍式的改變,引申的軌跡已經中斷,那么,文字的借用現象與語法化的演變應該沒有直接關系。
本節(jié)討論語料檢索過程中遇到的語言證據中斷、顛倒的現象。
(一)線索中斷。線索中斷是在能夠找到的語料中,沒有古代確鑿的記錄或語料不完整,語言演化軌跡很難進行連續(xù)性的歷時語法化考察。譬如,某些中古已經萌芽的語法化發(fā)展線索忽然中斷了,直到元明乃至清末又出現了。下面就以副詞“就”的語法化歷程為例?!熬汀钡谋玖x是“前往高處居住”(桂馥《說文義證》),泛化為“前往、趨往[某處]”。例如:
(41)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詩經·國風·谷風》)
(42)去故鄉(xiāng)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楚辭·遠游》)
由于經常位于連動短語的前項,按理說,“就”應該由表空間轉向表時間,從而副詞化。例如:
(43)高鳥已散,良弓將藏;狡兔已盡,良犬就烹。(《吳越春秋·勾踐》)
(44)君徑至市,入門數十步,當有一人賣新鞭者,便就買還,以懸此樹。(《搜神記》)
上面的“就”都已處于動、副兩可之間。但語料顯示,真正的副詞“就”要到宋元才出現②在中國社科院語言所編的《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1)和何樂士等人編的《古代漢語虛詞通釋》(北京出版社,1985)中,都有“就”作為連詞的說明,卻沒有一句中古時期“就”作為副詞的例句。:
(45)郡王道:“好!正合我意?!本徒写迣幭率?。(《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
(46)要好趁這個遺漏人亂時,今夜就走開去,方才使得。(《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
然而,表示假設推論關系的連詞“就”,早在《三國志》里就已經有許多成熟的用例了:
(47)前討徐州,威罰實行,其子弟念父兄之恥,必人自為守,無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48)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三國志·蜀書·法正傳》)
按照語法化的降格規(guī)則,連詞肯定要比副詞更虛,應該后出現。那么,到底是副詞“就”自上古發(fā)展而來,中古時期的用例都沒有保存下來?還是漢語史上曾經有兩個同形的“就”?
(二)時代錯位。時代錯位是就指檢索到的語料來看,詞語的派生義在較早的語料中已出現,且相當常見,而基本義卻在較晚的語料才發(fā)現,且很少使用。比如追溯最高級程度副詞“最”的來源時,就遇到了這樣的麻煩。依照《說文解字》的解釋,“最,犯而取也,從冃從取”,“冃”是“冒”的本字,即冒犯之義,“取”是取敵人首級,本義就是“取敵首級”。“最”一開始是動詞,根據字形結構和《說文》的分析,可以推想“最”最初的本義應該是“犯而取也”,用于戰(zhàn)事就是“進犯敵陣,取敵首級”。但就目前所能查到的語料來看,“最”表示該義項的用例上古一例沒有,中古也沒有,只是在明代的語料中才見到這樣的實例。
(49)公暨諸將一稟睿算,與賊遏,最,遂下之。(《許國襄簡王公神道碑銘》)
這個“最”就是“進犯敵陣,取敵首級”;而且,《漢語大詞典》也引用這個例句,作同樣的解釋。在此基礎上,“最”自然會引申用來表示“軍功第一,上等為最”,因為取首級的目的就是回來報軍功。表示引申義“軍功第一”的用例上古有,中古也有,《史記》中就有兩例:
(50)擊趙賁、內史保于咸陽,最。(《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51)東守峣關。轉擊項籍。攻曲逆,最。(《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上面兩例中的“最”都是表示“軍功第一”,仍然是動詞性用法。然而,在《睡虎地秦墓竹簡》中卻已經有不表示軍功第一,只表示“等級第一”的“最”的泛化、引申用法。例如:
(52)有里課之,最者,賜田典日旬。(《睡虎地秦墓竹簡〈廄苑律〉》)
這一用例不會遲于公元前3世紀,表明當時“最”的詞義已經泛化,可以表“等級第一”。在此基礎上就可以表示各類維度的“第一”,進而引申出“達到X頂點”之意。例如:
(53)端,體之無序而最前者也。孝,利親也。有間,中也。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經上》)
(54)國尉分地,以徒、校分積尺而攻之,為期,曰:“先已者當為最啟,后已者訾為最殿?!?《商君書·境內》)
“最前者”是“達到位置上靠前的頂點”,而“最啟”是“達到科舉考試中的第一等”,“最殿”則是“達到最后一等”的含義?!白睢庇杀硎尽败姽Φ谝弧卑l(fā)展為可以表示“達到某級次中的第一”。演化至此,“最”可以用來表示事物、性狀的“極頂義”。然而,上面的分析存在著一個悖論:如果按照語法化的演化軌跡,最早的用例應該是“犯而取也”,其次是“軍功第一”,再次是“等級第一”,進而發(fā)展為“達到極點”,然后再副詞化。可是,在能夠檢索到的語料中,副詞化之前的順序幾乎相反,最早的例句是第四義項,依次是三、二,第一義項的用例居然只有明朝的。那么,是不是歷史上有過的各種用法,都沒有被記載下來呢?
當然,按照一般的想法,上面這兩種現象的出現都不是語法化理論和方法出現了問題,而是古人沒有留下,或者說目前還沒找到可以證明語言演化軌跡的完整語料。面臨的難題是,如果我們在具體的語法化研究過程中,遇到這樣語料短缺、顛倒的現象,又該怎么辦呢?
綜上所述,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點:語言中經常出現的虛詞實化和語素詞化的現象,與現有的語法化降格理論的進化方向相反。發(fā)話人追求陌生化的語言行為和兼顧兩面的疊加表示法,很難用語法化理論來解釋。漢字使用過程中的通假、假借現象,超出了語法化演化規(guī)律的研究范圍?;跉v史記錄缺乏、語料不完整或有中斷的語言現象,很難進行連續(xù)性的演化軌跡溯源研究??傊?語法化理論在解決某些漢語歷時與共時語言現象時,確實存在著一些局限和困難。而這一系列現象在漢語語法化研究過程中,無疑都是值得關注而且亟需深入探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