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剛 陜西省西鄉(xiāng)縣人民醫(yī)院 (西鄉(xiāng) 723500)
嬰幼兒秋瀉是兒科臨床常見病之一,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主要由輪狀病毒感染所致,其特點為:大便次數(shù)增多,便下稀薄如水樣,或呈乳白色,淡黃色,多發(fā)于夏、秋季,易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癥狀出現(xiàn)。此病屬中醫(yī)泄瀉的范疇,中醫(yī)學認為發(fā)病多以感受外邪,內(nèi)傷飲食,脾胃虛弱較為多見。其主要病變在脾胃,目前仍是造成小兒營養(yǎng)不良,發(fā)育落后及死亡的重要原因。
臨床資料 筆者自 92年以來收住院 200例秋瀉病兒,年齡皆在 4個月~2歲之間,腹瀉程度每天在 10次以上,糞便呈乳白色,或淡黃色,半數(shù)有不同程度脫水。其中 126例屬人工喂養(yǎng)。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中性、淋巴細胞正常的 166例,占 83%,白細胞增多 34例占17%。糞常規(guī)紅細胞+26例占 13%。
治療方法 以“加味四君子湯”為基礎方(黨參、藿香各 6g,白術、厚樸各 4g,茯苓、桂枝各 3g,甘草 1g)根據(jù)病情加味,如證見瀉下急迫,量多、腥臭、發(fā)熱、唇干、尿短赤、舌紅苔黃膩,指紋紫滯者為偏濕熱內(nèi)盛,則于原方加黃芩 3g,蒼術 2g,馬齒莧 4g。證見水樣瀉,量不多或滑脫不禁,糞便腥臭不甚,無發(fā)熱、舌淡苔白膩,指紋紅滯者屬寒濕內(nèi)盛,則原方加干姜 2g,焦山楂、丁香各 3g。若兼太陽表證并咳嗽者加紫蘇 3g,柴胡 5g。兼嘔吐者加生姜 2g,半夏 3g。此方應水煎服,每日 1劑,3d為 1個療程治療 2個療程病愈。
療效標準 病愈:大便次數(shù),量及性狀恢復正常,伴隨癥狀及體征消失,與泄瀉相關的西醫(yī)病理化檢查正常。好轉:大便次數(shù)和質(zhì)有好轉,與泄瀉相關的理化檢查復查有所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者。
治療結果 按上述方法治療 2個療程后病愈 170例占 85%,好轉 20例占 10%;無效 10例占 5%,總有效率 95%。
典型病例 王某,女,8月,1992年9月 20日初診。平素易患腹瀉,此次腹瀉 5d,每天 10~15次,量多呈乳白色,腥臭伴發(fā)熱,口渴多飲,尿少短赤,嗜睡、露睛、舌淡紅、苔黃膩、指紋紫滯。辨證屬脾虛濕熱內(nèi)阻,給四君子湯,黨參 6g,白術 4g,茯苓 3g,甘草 1g,健脾益氣,藿香 6g,蒼術 3g,燥濕健脾,厚樸 4g理氣止痛,桂枝 3g通陽利濕,黃芩 3g,馬齒莧 4g清熱利濕,水煎服連用 3d后,大便次數(shù)減少,每日 4~5次,熱退、渴止,精神好轉,原方再服 3劑,痊愈出院。
體 會 宋代兒科醫(yī)家錢乙在《小兒藥證直訣》中專門提到“夏秋吐瀉”《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吐瀉》云,小兒吐瀉者皆由脾胃虛弱,乳哺不調(diào),風寒暑濕,邪干正虛之所致也,由此可知,秋瀉好發(fā)于夏秋之季、之本在脾胃,由于小兒具有“稚陰稚陽的生理特點,以及易虛易實易寒易熱的病理特點”,且小兒脾胃功能發(fā)育尚不完善,消化機能較弱,加之小兒生機旺盛,以及對水谷精氣,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需求相對迫切,脾胃負擔相對較重,故無論內(nèi)傷乳食或外感六淫之邪均可致脾胃功能失調(diào),脾失健運,精微失布,清濁不分,水反為濕,谷反為滯,和污而下,而致腹瀉。故原方以補脾益氣的四君子湯加味以健脾益氣,和中祛濕,行氣止痛,適用于脾胃虛弱,濕濁中阻之腹瀉,腹脹。從而使其更加符合本病的病機和臨床。經(jīng)臨床 200例觀察獲得較滿意的療效。
[1]武萬良,李鳳俠.甘草鋅佐治輪狀病毒腸炎 46例[J].陜西中醫(yī),2010,31(3):339.
[2]張媛媛,許 華,秋海云.治療兒童輪狀病毒性腸炎36例 [J].陜西中醫(yī) ,2009,30(7):816.
[3]傅英莉.中西藥配合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 112例[J].陜西中醫(yī),2007,28(3):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