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玲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消化科 (北京 100078)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老年病人越來越多,而口干癥在臨床中以老人居多,頗為多見,據(jù)統(tǒng)計約有 30%~50%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口干癥,他們經(jīng)多方求醫(yī)而罔效,十分痛苦,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現(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尚無特殊的治療辦法,而中醫(yī)辨證論治治本病有獨特的療效。筆者臨床運用清熱養(yǎng)陰益氣方治療老年口干癥 78例,療效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78例病例均為本院 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消化科門診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 48例,男性患者 30例;年齡在 47~80歲之間,平均年齡 55歲;病程在 3月~8年左右。排除糖尿病以及其它可引起口干的器質(zhì)性疾病。臨床表現(xiàn):口舌干燥,口渴欲飲,夜半加重,舌光無苔或苔少而干,舌質(zhì)紅,舌中間布滿裂紋,舌灼熱疼痛,進食刺激性食物加重,或伴眼干、咽干,或伴乏力、飲食無味,或伴腰膝酸軟、大便干燥,或頭暈、耳鳴、牙痛、尿頻?;蚴?、心悸,脈沉細無力或脈細數(shù)。
治療方法 自擬清熱養(yǎng)陰益氣方:生地黃 20g,太子參、麥冬、知母、梔子、烏梅,五味子各 10g,山藥 30g,生黃芪,當歸,何首烏各 15g,檀香 5g,水煎分 2次早晚服,7d為一療程,一般用 2~6個療程。辨證加減:眼干、耳鳴者加菊花、枸杞子;伴五心煩熱、自汗盜汗者加丹皮、地骨皮;伴心悸、失眠者加柏子仁、煅龍骨、煅牡蠣;伴頭暈、腰膝酸軟者加天麻、鉤藤、桑寄生;伴口瘡、大便干燥者加連翹、生石膏;伴肝郁者加合歡皮、柴胡;伴飲食無味者加木瓜、炒扁豆等。
療效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有效:治療后癥狀一半以上減輕者;無效:治療后癥狀無改善者。
治療結果 78例中治愈 54例 (68%),有效 18例,無效為 6例,總有效率 90.3%。
典型病例 患者,男,78歲,口干兩年余,口渴喜飲,入夜尤甚,飲而不解渴,近兩月來,舌燒灼感、疼痛,食刺激性食物加重,影響進食,曾輾轉(zhuǎn)于各大醫(yī)院,各種檢查均未見異常,服用各種中西藥不見緩解,痛苦異常,遂來求救于中醫(yī)。現(xiàn)煩躁易怒,失眠多夢,大便 3~5d一行,舌尖紅、無苔,中間有裂紋,脈沉細數(shù),證屬陰虛火旺,氣陰兩傷,治療清熱養(yǎng)陰,益氣疏肝。方用清熱養(yǎng)陰益氣方加丹皮 15g,蓮子心 10g,合歡皮 20g,煅牡蠣 30g,兩個療程后,口干舌灼熱痛明顯減輕,飲水次數(shù)減少,但仍入睡困難夢多,舌根部有少量薄苔,上方減合歡皮、丹皮,加珍珠母 30g,首烏藤 30g,加減調(diào)理6個療程,病人痊愈,再沒復發(fā)。
討 論 引起老年口干癥的原因很多,西醫(yī)認為老年人口腔黏膜腺體功能減退,使唾液的分泌量減少,不能滋潤口腔而引起口干。筆者認為年老之人,陰氣自半,臟腑功能衰退?!端貑?上古天真論》“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男子…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表明人到老年,多有腎虛。口為脾竅,內(nèi)納齒、舌,舌為心之苗,下系金津、玉液,為井泉滋灌之通道,齒為骨之余,因腎所生,皆賴腎陰以充養(yǎng)。腎陰虧虛,虛火上炎,灼傷津液,津少液涸,不能滋養(yǎng)四肢百骸、經(jīng)絡九竅。故而口干舌燥。生地黃、梔子清虛熱、滋腎陰,滋而不膩;太子參、生黃芪益氣養(yǎng)陰,潤而不燥;麥冬、知母滋腎陰,補腎氣;烏梅、五味子酸甘化陰,滋養(yǎng)陰液;山藥、當歸、何首烏、養(yǎng)陰血,滋脾胃、生津液;檀香活血化瘀,暢通脈道,以防滋膩太過,影響津液上承。全方虛熱得清,陰血得養(yǎng),脾氣健運,津液得生,口干得除。
總之,老年口干癥,大部分屬于素體陰虛體質(zhì),起病緩慢,病程遷延。本方適用于陰虛內(nèi)熱的口干癥,對于一些腎陽虛體質(zhì)、口干不欲飲的患者,應少佐溫陽藥,常能收到奇效。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生而泉源不竭。陰陽互補,療效更佳。
[1]張麗慧.補氣養(yǎng)陰法治療老年口干癥臨床體會 [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8,4(15):89.
[2]郭士強 ,張英麗,李少松.竹葉石膏湯治療老年口干癥 [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7,4(12):105.
[3]郎世平 ,陳惠英,李奕才.健脾生津法治療老年口干癥 68例療效觀察 [J].四川中醫(yī),2008,26(12):85-86.
[4]高仰秀.補氣養(yǎng)陰法治療老年口干癥 60例 [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07,3(15):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