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寧 郭建春 趙 萍 韓選明 王 梅 陜西中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兒科(咸陽 712000)
消化不良是兒童常見臨床癥狀,包括患兒進食量少、厭食、體重增長緩慢、口臭、大便不規(guī)律,部分患兒有癥狀性腹痛、地圖舌及反復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本科將中藥制劑兒寶顆粒聯(lián)合鋅制劑應用于小兒消化不良治療取得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115例患兒均系本院兒科 2008年5月~2010年7月住院及門診就診患兒。年齡最大 6歲,最小 1歲,平均年齡 3歲 5月。入選病例均在我院行血清微量元素檢查示:鋅元素缺乏,低于 0.75mg/L。臨床均存在進食量少、體重增長緩慢、大便不規(guī)律等表現(xiàn);45名患兒易反復患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13名 3歲以上患兒存在癥狀性腹痛,9名患兒有地圖舌。根據(jù)臨床癥狀隨機分為 2組,觀察組 60例,其中男孩27例 ,女孩 33例;1歲~4歲 43例 ,4~6歲 17例 ,平均年齡:3歲 5月;全部患兒均存在進食量少、體重增長緩慢、大便不規(guī)律等臨床表現(xiàn);25名患兒易反復患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5名患兒有地圖舌,8名 3歲以上患兒存在癥狀性腹痛。對照組 55例,其中男孩 26例,女孩 29例;年齡 1歲~4歲 40例 ,4~6歲 15例 ,平均年齡:3歲 4月;20名患兒易反復患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5名 3歲以上患兒存在癥狀性腹痛,4名患兒有地圖舌。兩組患兒均無器質(zhì)性疾病,生長發(fā)育處于同年齡、同性別、同身高兒童 95%正常標準范圍內(nèi)。
治療方法 對照組 單獨口服硫酸鋅口服液,服用劑量:1~6歲 ,10m L/次 ,2次 /d,療程均為 2月。
治療組 全部患兒在口服硫酸鋅口服液的基礎上全程加服兒寶顆粒(國藥準字:Z36021827),服用劑量:1~3歲 ,5g/次 ,3次 /d,4~6歲 ,7.5g/次 ,3次 /d。療程均為 2月。
療效標準 經(jīng)上述治療后,臨床跟蹤隨診半年,血清微量元素檢查:鋅元素>0.90mg/L,半年內(nèi)體重增加大于 1.0kg,未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不發(fā)作癥狀性腹痛,地圖舌癥狀消失為臨床顯效。
治療結(jié)果 經(jīng)上述治療后 105名患兒血清微量元素檢查鋅元素均>0.90mg/L;余療效觀察詳見下表1、2、 3、4:
表1 兩組臨床療效觀察
表2 兩組臨床療效觀察
表3 兩組臨床療效觀察
表4 兩組臨床療效觀察
結(jié)合上述比較,可見治療組在體重增加、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發(fā)病率、癥狀性腹痛緩解、地圖舌改善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
討 論 消化不良是兒童常見癥狀,西醫(yī)認為消化不良與小兒胃腸道功能發(fā)育不全,消化液分泌減少,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有關。鋅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與小兒消化不良密切相關,缺乏常表現(xiàn)為食欲低下,生長停滯,免疫功能低下,癥狀性腹痛,地圖舌,反復口腔潰瘍等多種臨床癥狀。天然食物中含鋅量不足,因此臨床有缺鋅癥狀時常需藥物補充。鋅劑補充應遵循一定用量及療程,同時應合理及時的添加輔食,堅持平衡膳食,建立合理營養(yǎng)的健康飲食模式,避免進食碳酸飲食、膨化食品及含過多添加劑的食品,合理補鋅對小兒生長發(fā)育、進食情況及免疫力提高等均有一定療效。
中醫(yī)認為小兒證見:不思飲食,精神不振,面色少華,形體消瘦,食少便多,大便時干時稀,易于出汗,易患外感,口唇色淡,脈無力。辨證為:脾胃氣虛,脾氣耗損,脾虛胃弱,受納運化功能減弱,故不思飲食,或食少便多;脾失健運,不能化生氣血津液,以濡養(yǎng)肌膚,充盈血脈,故見面色少華,形體偏瘦,精神不振;脾虛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脾土不能滋養(yǎng)肺金,肺主氣,氣血乏源,終致脾肺氣虛,肺氣虛則衛(wèi)陽之氣不固,故易出汗,易患外感。治法:補脾益氣,健胃助運[1]。
兒寶顆粒由中藥太子參、黨參、茯苓、山藥、炒白芍、煨葛根、炒山楂、麥冬等組成。其中黨參:可補中,益氣,生津。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太子參可補益脾肺,益氣生津,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茯苓入心、肺、脾經(jīng),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麥冬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炒白芍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煨葛根止瀉,炒山楂消積助消化[2]。上述藥物綜合應用可補脾益氣,調(diào)理脾胃,斂陰止汗,對脾胃氣虛所致消化不良,反復呼吸道感染、胃腸道痙攣所致癥狀性腹痛、免疫力低下等明確有效。舌為脾胃之外候,脾胃強健,地圖舌癥狀亦會得到改善。
[1]鄒典定.現(xiàn)代兒科診療學 [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2.
[2]高學敏.中藥學 [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9: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