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行
(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123)
楊 行 女,1990年生。本科在讀,已發(fā)表論文兩篇。
“信息素養(yǎng)(Information Literacy)”一詞最早由美國信息產業(yè)協會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首次提出,并將其概括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1]。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的“信息素養(yǎng)總統委員會”在報告中指出:“一個具有信息素養(yǎng)的人,必須能夠認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并具有檢索信息、獲取信息、評價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2]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期,關于信息素養(yǎng)的定義往往更傾向于定位獲取、分析評價、加工利用、交流共享、安全保護等信息能力的綜合性。信息素養(yǎng)作為一種高級的認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一同構成了人們知識創(chuàng)新和如何學習的基礎,成為數字時代人們融入社會的先決條件,也是人們生存和發(fā)展的必備能力。關于信息素養(yǎng)的研究引起了眾多學者和機構的廣泛重視。
國外的信息素養(yǎng)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多是對信息素養(yǎng)內涵與定義的探討,20世紀90年代更多的則是對信息素養(yǎng)評價與標準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關注信息素養(yǎng)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相比之下,我國的信息素養(yǎng)研究起步較晚,1995年才發(fā)表了第一篇關于信息素養(yǎng)的研究論文[3],最初也多是建立在國外相關理論成果基礎之上的研究,整體的研究思路基本上與國外相一致。
筆者采用文獻計量學的理論與方法,擬對近12年(1998~2009)CSSCI來源期刊中有關“信息素養(yǎng)”問題的論文進行統計分析,在全面了解國內信息素養(yǎng)研究現狀的基礎上,總結其研究現狀和不足,以期為今后的研究提供參考。
筆者以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SCI)來源期刊作為數據來源,以1998~2009年為時間范圍,“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素質”作為檢索字段,去掉重復文獻及其他會議公告等,最后檢索到相關文獻共794篇。
國內信息素養(yǎng)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發(fā)展至今總體呈明顯上升趨勢(如圖1實線所示)。1998~2002年期間信息素養(yǎng)研究論文呈指數增長的態(tài)勢,發(fā)文總量占文獻總數的17.88%;2003年開始進入穩(wěn)定增長階段,到2007年底,發(fā)文總量占到了57.93%;2008~2009年論文數量在經過2007年的發(fā)文高峰后有所回落,從圖1中的虛線走勢可以看出受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數量大致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也就是說信息素養(yǎng)問題的研究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和關注,2007年和2008年尤其明顯。因此筆者認為,國內的信息素養(yǎng)研究從2008年開始逐漸進入成熟期。
圖1 1998~2009年國內信息素養(yǎng)研究論文年代分析
圖1(虛線)所示即是所涉及基金項目的年代分布,其發(fā)展趨勢與信息素養(yǎng)研究論文發(fā)表量的分布大體一致,尤其是2006年以后,基金項目數量明顯增多,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國內信息素養(yǎng)研究的發(fā)展與成熟。
此次調查中受國家基金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國家社會科學、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等基金項目)資助撰寫的論文共有31篇,受省部級基金項目資助撰寫的論文共有61篇;還有47篇論文獲得市級及市以下級別基金項目資助。794篇論文中共有139篇涉及到相關的基金項目,僅占論文總數的17.5%??梢哉f,信息素養(yǎng)領域基金項目研究所占的比率還是較少的。信息素養(yǎng)涉及社會各個階層,是信息時代全民必備的生存能力之一,對信息素養(yǎng)的深入研究也是提高國民信息素養(yǎng)的根本前提,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與大力支持。
本次筆者統計的794篇論文分布在107種期刊上,從表1可以看出,載文量在12篇以上的20種期刊中3/4為圖書情報學期刊,其余都是教育學期刊。79.1%的信息素養(yǎng)相關論文都集中在這20種CSSCI源期刊中,無論從載文量上還是載文期刊的類別上都呈現出集中分布的態(tài)勢。20種期刊中有17種屬于圖書情報學或教育學領域核心期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國內信息素養(yǎng)研究論文具有較高的質量。
表1 期刊分布
除1篇文獻的作者不詳外,其他793篇文獻若只統計第一作者,共涉及698人。若包括第二、第三作者在內,共涉及1099人。筆者對這793篇論文的1099名作者進行統計分析,出現11次的僅有1人(孫平);出現10次的也僅有1人(陳文勇);出現8次的有兩人(曾曉牧、楊曉光);出現7次的有1人(孫建軍);出現6次的有1人(易斌);出現5次的有5人(宋琳琳、成穎、趙靜、周鳳飛、張士靖);出現4次的有9人(王樸、王佑鎂、劉鸝、劉夢溪、彭奇志、徐益、張貴榮、張靜波、鄭建明);出現3次的有22人,出現2次的有78人,僅出現過1次的有981人,占總人數的89.3%。筆者統計得出,共有21個作者發(fā)文量在4篇以上,即1.8%的作者發(fā)表了占總文獻量14%的論文,表明這20個人屬于信息素養(yǎng)研究領域的高產作者。
筆者還分析了樣本論文的合著情況,793篇論文中,兩人合著有227篇,合著率達28.6%;3人以上合著的有108篇,合著率達13.6%,其中5人合著有3篇,6人合著有4篇,合著率分別為0.4%和0.5%;獨撰的有458篇,占總數的57.8%。此外,筆者還注意到,合著論文中僅有5篇論文由中外作者合著。
筆者在只考慮第一作者來源單位的情況下(合并重復出現的情況,如清華大學與清華大學圖書館),除了12篇論文的作者單位不詳外,共有867個來源單位。其中共有23個單位發(fā)文量在6篇以上,發(fā)文總量為230篇;即2.7%的發(fā)文單位發(fā)表了占總文獻量29%的論文,表明這23個單位屬于信息素養(yǎng)研究領域的高產機構。具體分布如下:武漢大學(23篇);南京大學(16篇);清華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15篇);北京大學和吉林農業(yè)大學(13篇);北京師范大學(12篇);華中師范大學(11篇);東北師范大學(10篇);江南大學(9篇);華東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韶關學院和寧夏大學(8篇);天津工業(yè)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宜春學院、浙江師范大學和中山大學(7篇);浙江大學、淮陰師范學院和廣州醫(yī)學院(6篇)。結合前文的高產著者分析,筆者發(fā)現清華大學、吉林農業(yè)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都存在信息素養(yǎng)研究的學者群,如合著達8篇文章的清華大學圖書館學者孫平和曾曉牧,合著達7篇的吉林農業(yè)大學圖書館學者陳文勇和楊曉光。逐漸壯大的信息素養(yǎng)研究隊伍對我國信息素養(yǎng)研究走向成熟起到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另一方面,筆者統計得出,794篇論文樣本中共有295篇由圖書館等信息服務機構的人員撰寫,占文獻總數的37.2%;374篇由高校學者撰寫,占文獻總數的47.1%。12年來僅有3篇文章由電信公司或通信設備公司信息中心人員撰寫[4-6]。說明信息素養(yǎng)受到了國內學者,尤其是圖書館界和高校學者廣泛的關注,但企業(yè)范圍內專業(yè)人員的信息素養(yǎng)研究還有待加強。
筆者統計得出794篇論文共有747個關鍵詞,合并重復出現的情況后(如文獻檢索、文獻檢索、文檢課等),具體分布情況如下:565個關鍵詞僅出現1次,90個關鍵詞出現兩次,頻次為3的有29個關鍵詞,頻次為4的有18個關鍵詞,頻次為5的關鍵詞有10個,有7個關鍵詞出現7次,出現頻次較高的有:信息素養(yǎng)(287次);信息素質(191次);信息素質教育(104次);圖書館(76次);大學生(69次);文獻檢索(68次);高校圖書館(64);信息技術(42);信息素養(yǎng)教育(39);素質教育(31次);信息能力(28次);教育信息化(27次);信息技術教育(23次);信息意識(22次);高等教育(16次);教師、圖書館員(15次);網絡環(huán)境、在線信息素質(13次);教育模式、高校教師(11次);用戶教育、課程整合、中小學教師、信息教育(10次);中小學生(9次);數字圖書館(8次)。
在以上關鍵詞頻次統計分析基礎之上,結合相關論文的摘要和主要內容,筆者總結歸納出近12年來國內信息素養(yǎng)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廣義的信息素養(yǎng)是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有機整體[7];而狹義的信息素養(yǎng)僅指信息能力,信息能力又具體包括信息定位獲取能力、信息分析評價能力、信息加工利用能力和信息安全保護能力。20世紀90年代末以后,對于信息素養(yǎng)的內涵往往更傾向于能力的綜合性,充分體現了信息素養(yǎng)內涵“能力觀”的實質[8]。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技術的更新,信息素養(yǎng)的內涵將不斷得到發(fā)展和延伸,網絡環(huán)境[9]、Web2.0[10]時代下的信息素養(yǎng)也逐漸成為國內研究的熱點問題。
2000年以后我國學者開始重視信息素養(yǎng)的標準與評價研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國外信息素養(yǎng)評價指標[11]、方法的比較研究[12]、國內標準制定的方法[13]與原則研究[14]、評價標準實證研究[15][16]。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出現了很多不同群體信息素養(yǎng)評價體系的實證研究,關注較多的有大學生、中小學生、教師、圖書館員的信息素養(yǎng)評價標準,這部分學者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對所提標準進行實踐性的驗證與修改,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與參考性,值得更多的學者作進一步深入的探討。
國內學者對我國社會各界人士,包括中小學生、大學生、教師、圖書館員、信息管理人員[17]以及其他領域的專業(yè)人士甚至新時代農民[18]的信息素養(yǎng)現狀及培養(yǎng)都作了較為全面的探討。據筆者統計,這部分文獻共182篇,占到了文獻總量的21.24%。此外筆者還發(fā)現,進入21世紀以來,對于高校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研究呈逐年上升的態(tài)勢,到2009年底,相關文獻占到了文獻總量的近1/5。以上數據表明,信息素養(yǎng)作為當代大學生終身學習、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的根本前提,其信息素養(yǎng)狀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國內學者對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素質教育理論的研究最為關注,共有282篇文獻,占文獻總數的32.9%,并且其中有近30篇的文獻比較探討了國外的信息素養(yǎng)與信息素質教育,說明我國信息素質教育的研究過程中很好地借鑒了國外的理念與模式。從“教育模式”(8次)、“在線信息素質”(13次)、“館員——教師”(5次)等關鍵詞的出現頻次可以看出,目前國內學者討論較多的信息素質教育模式主要有:在線信息素質教育模式[19]、I-skill cycle循環(huán)模式[20]、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21]以及館員——教師協同教學模式[22]等。
關于信息素質教育的實踐一直是國內信息素質研究人員的重點,尤其是在2003年以后,研究文獻數量明顯增多。從“文獻檢索(課)”(45次)、“信息檢索(課)”(16次)“文檢課”(7次)等關鍵詞不難看出,國內研究較多的,也是國內高校應用較多的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傳統方式主要是開設文獻檢索類的課程。而在關注國內信息素質教育實踐的文獻中,有20篇文獻比較分析了信息化發(fā)達國家,尤其是美國、澳大利亞的信息素質教育實踐形式,并根據他們的有效經驗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如建立在線信息素質教育平臺[23]和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24]等。信息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的齊頭并進,有力地推動了我國信息素質研究領域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國內的學者同樣也注意到了圖書館這類信息服務機構在信息素質教育實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共有105文獻探討了信息服務機構用戶教育的重要職能。其中高校圖書館開展用戶教育的傳統形式主要有新生入館教育、開設《文獻信息檢索課》和舉辦各種數據庫利用專題講座等[25];而未來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也離不開圖書館的效用,比如孫建軍和李君君在《基于圖書館員——教師合作的信息素養(yǎng)教學模式》[26]一文中探討了“館員——教師”的合作教學模式。此外,從“數字圖書館”(8次)、“復合(型)圖書館”(3次)、“現代(化)圖書館”(2次)、“研究型圖書館”(1次)這些關鍵詞出現的頻率可以看出,國內學者越來越認識到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對信息素養(yǎng)研究成熟與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通過對1998~2009年間信息素養(yǎng)相關問題的論文進行文獻計量分析,筆者探討了我國信息素養(yǎng)研究領域文獻數量的增長規(guī)律、基金項目資助情況、期刊分布狀況、高產著者和機構,并結合論文的關鍵詞、題名和摘要總結分析了國內信息素養(yǎng)問題的研究特點。具體表現如下:
從文獻的年代分布來看,該領域的研究總體呈上升態(tài)勢,1998年以來一直處于不斷增長的階段,2007年發(fā)文量突破100篇;2008年以后我國信息素養(yǎng)研究逐漸從蓬勃發(fā)展期轉而進入成熟期。
首先體現在文獻的期刊分布上,載文量在12篇以上的20種期刊均為圖書情報學或教育學期刊,18.7%的期刊發(fā)表了79.1%的信息素養(yǎng)研究論文;其次從發(fā)文機構來看,23個高產機構均為國內高校,呈現明顯的集中態(tài)勢。以上數據說明,我國的信息素養(yǎng)研究受到了國內圖書館界和教育學領域廣泛的關注。
從國內信息素養(yǎng)研究領域的主要內容看,信息素質教育理論研究和信息素養(yǎng)現狀及對策研究一直是國內學者關注的重點內容,近年來對于信息素質教育實踐的實證性研究和信息服務機構,尤其是圖書館用戶教育的研究也逐年增多,在利用數字圖書館、現代化圖書館來培養(yǎng)提高用戶信息素養(yǎng)方面的研究也逐漸成為國內研究的熱點,在線信息素質教育(在線教育、在線評估)、信息共享空間、學科館員與教師協同合作等也逐漸成為國內學者探討較多的用戶教育形式。
目前國內信息素養(yǎng)研究還局限在圖書情報學和教育學這兩個學科領域內,缺乏其他學科的參與和融合;基金項目資助還有待提高,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來推動信息素養(yǎng)領域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從論文作者來看,高產作者還較少,雖然也有一定的學者研究群,但核心的研究隊伍還有待擴展;合作研究方面也有所欠缺,3人以上的合著研究比例明顯偏小,跨學校、跨學科的合作研究更少;中外合作方面也極度欠缺。筆者認為,信息素養(yǎng)是關乎全世界人民發(fā)展的問題,合作研究是未來信息素養(yǎng)問題研究的必然趨勢;國內的信息素養(yǎng)研究尤其需要加強與國外學者的精誠合作,從而將我國的信息素養(yǎng)研究發(fā)展到更寬更廣的平臺上。
通過對近12年來(1998~2009)CSSCI收錄的信息素養(yǎng)相關論文進行多角度分析,總結出國內信息素養(yǎng)領域的研究具有增長性、集中性以及發(fā)展性的優(yōu)勢,同時在基金項目資助、合作研究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同時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研究樣本僅選取CSSCI中收錄的期刊載文,不夠全面;僅從關鍵詞詞頻的角度討論了近年來的熱門主題,而沒有對主題研究作深入細致的探討,這將是筆者今后進一步研究的重點。
[1]Paul G.Zurkowski.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Relationships and Priorities.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974(11)ED100391.
[2]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Final Report,1989-01-10.
[3]金國慶.信息社會中信息素養(yǎng)教育概述[J].圖書情報工作,1995(6):52:55.
[4]趙定垚.論信息工作者的信息素養(yǎng)[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1):135-138.
[5]盧勝煜.臺灣電信員工信息素養(yǎng)[J].圖書館,2005(3):25-28.
[6]成蓮花.專業(yè)知識對提高館員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性[J].教育信息化,2006(4A):57-59.
[7]鄒志仁.試論大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0(3):55-57.
[8]楊曉光.信息素養(yǎng)內涵剖析與評價[J].情報資料工作,2004(5):17-19.
[9]王進,楊勇.網絡環(huán)境下用戶信息素質教育[J].情報資料工作,2001(11):1146-1148.
[10]張靜波.Web2.0時代的信息素養(yǎng)能力[J].圖書館雜志,2008(1):58-61.
[11]王靜.美國加州州立大學信息素養(yǎng)評價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5(3):93-96.
[12]張士靖,劉娜,謝志耘.一個獨特的大學生信息素質評價案例——美國加弗大學信息素質評價方法探析[J].圖書館論壇,2008(4):13-16,23.
[13]彭瑞霞,趙慶剛.以回歸分析法構建教師信息素養(yǎng)評價體系[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3):114-118.
[14]鐘嘉鳴,祝庚,葉麗娟.信息化進程中高校信息素養(yǎng)指標評價體系的分析與設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4a):21-23.
[15]詹步強.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學體系實施效果評價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9(6):25-28.
[16]陳延壽,張偉豐.大學生信息素質評價因素實證研究[J].情報雜志,2008(4):151-153.
[17]Horton,Forest Woody,邱曉琳.信息素養(yǎng)和終身學習領域的圖書館員和其他信息專業(yè)人員的職業(yè)和專業(yè)發(fā)展機會與挑戰(zhàn)[J].圖書情報知識,2009(1):9-10,62.
[18]余姣萍,徐陽奎,段堯清.我國中部地區(qū)農民信息素質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基于湖北省部分調查數據的分析[J].圖書情報知識,2007(5):46-49.
[19]宋琳琳,李海濤.英國國家在線信息素質教育平臺VTS的構建與啟示[J].圖書情報知識,2008(3):92-97.
[20]賈樹文,馬秀峰.應用I-skills cycle循環(huán)模式培養(yǎng)大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J].現代教育技術,2008(8):34-37.
[21]易斌.談PBL模式在高校信息素質教學中的應用[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10):95-97.
[22]王蘋.館員——教師協作的信息素質教育及思考[J].情報資料工作,2009(6):104-107.
[23]李武,張春紅,盧振波.在線信息素質教育的框架體系及其實現[J].圖書情報工作,2005(4):71-73,103.
[24]成俊穎.構建信息素質教育的輔助平臺——復旦大學江灣校區(qū)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軟環(huán)境構建設想[J].圖書館論壇,2008(2):147-149.
[25]徐慶寧,孫潔.高校圖書館信息用戶教育現狀及特征分析[J].圖書館雜志,2003(3):51-55.
[26]孫建軍,李君君.基于圖書館員——教師合作的信息素養(yǎng)教學模式[J].圖書館雜志,2006(10):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