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曉燕 萬 平
研究屈原的人,對屈原政治思想的認(rèn)定是很不一致的。有的認(rèn)為他是儒家,有的認(rèn)為是法家,有的認(rèn)為是道家,有的認(rèn)為是神仙家。這些論斷,雖各見仁智,卻不盡符合屈原思想的實際。事實上,屈原的政治思想不能單以“某家思想”的現(xiàn)成標(biāo)簽相貼。他生長在戰(zhàn)國時代七雄爭霸的楚國,迎受著時代進步潮流的沖擊,飽吮了各家思想的精華。一方面,取精用宏,發(fā)揚光大;另一方面,又結(jié)合時代、鄉(xiāng)土、遭遇,獨辟蹊徑,從而镕鑄成了與儒、法、道、墨、陰陽、神仙諸家都不相同的進步政治思想和倫理道德,獨樹一幟于當(dāng)時。
眾所周知,屈原的出身與經(jīng)歷頗為復(fù)雜,屈姓身為楚國“王族三姓”之一,世代為高官,屈原也做到了“左徒”和“三閭大夫”,且“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有政治外交才能,頗受楚懷王的信任,但同時因主張變法、力圖革新而遭受到了保守的貴族們的嘲笑與打擊,憤而投江以身殉國??v觀屈原在政治上的主張與舉動,如“造為憲令”、“舉賢授能”、“大一統(tǒng)”思想等,即可看出身處百家爭鳴時期的屈原,在政治思想上既受其它諸家的影響,同時又有自己的鮮明主見。既有與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的相同之處,但更多的卻是與之相左、獨步當(dāng)時。下面則就屈原的政治主張與行為,分而論之。
所謂“憲令”,在先秦典籍中的意義有二,《左傳·襄二十八年》:“子大叔曰:宋之盟,君命將利小國,而亦使安定其社稷,鎮(zhèn)撫其民人,以禮承天之休。此君(楚君)之憲令,而小國之望也?!薄皯棧我??!薄秶Z·周語下》:“夫耳內(nèi)和聲,而口出美言,以為憲令,而布諸民。”韋昭注:“憲,法也?!薄赌绿熳觽鳌罚骸凹河?,天子飲于潯水之上,乃發(fā)憲令,詔六師之人?!边@三個“憲令”指君王一時的口頭命令,不是什么正式的法令條文。當(dāng)然,也可以是根據(jù)“法令”臨時制定的規(guī)則,有如“號令”?!豆茏印?quán)修》:“厚愛利,足以親之;明智禮,足以教之;上身服以先之,審度量以閑之,鄉(xiāng)置師以說道之。然后申之以憲令,勸之以慶賞,振之以刑罰,故百姓皆說為善,則暴亂之行,無由至矣?!边@里的“憲令”如同“國法”,“慶賞、刑罰”則是“憲令”中的兩個內(nèi)容,這種“憲令”就如同“憲法”,所以《國語·晉語九》說:“賞善罰奸,國之憲法也。”這種“法令”,管子有時則只用一個“憲”字來表示?!读⒄罚骸罢轮?,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憲于國。五鄉(xiāng)之師,五屬大夫,皆身習(xí)憲于君前。太史既布憲,入籍于官府。憲籍分于君前,五鄉(xiāng)之師出朝,遂于鄉(xiāng)官致于鄉(xiāng)屬及于游宗,皆受憲。憲既布,反致令焉,然后敢就舍。憲未布,令未致,不敢就舍。”“憲既布,有不行憲者,謂之不從令,罪死不赦。”這里的“憲”就是“憲令”的簡稱,和《立政》說的“火憲”等具體法令不一樣。它是“令則行、禁則止,憲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體之從心,政之所期也?!倍按髴棥眳s是“一體之治,故能出號令,明憲法矣?!薄肚袀鳌分校抉R遷以“憲令”和“號令”對舉,則知“憲令”當(dāng)指“憲法”而無疑了。
但是,在戰(zhàn)國時代“憲法”卻有兩種類型:一是新法,一是舊法,即《荀子·王霸篇》所說的“治法”和“亂法”。所謂“舊法”、“亂法”就是先王之法,是楚國守舊派所尊崇的維護貴族政治利益之法,而“新法”、“治法”則是當(dāng)時的各國革新家為進一步發(fā)展封建經(jīng)濟、鞏固地主階級政權(quán)、改變不適應(yīng)地主階級專政國家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和上層建筑,以便貯積力量,進而統(tǒng)一中國所實行的法規(guī)。韓非把后者稱為“憲令”。如《定法篇》:“法者,憲令著于官府,刑罰必于民心;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奸令者也。此臣所以師也?!薄吧瓴缓Σ簧闷浞?,不一其憲令,則奸多。”《問辯篇》:“儒服帶劍者眾而耕戰(zhàn)之士寡;堅白無厚之辭彰,而憲令之法息?!薄讹椥捌罚骸爱?dāng)魏之方明立辟,從憲令之時,有功者必賞,有罪者必誅,強匡天下,威行四鄰;及法慢,妄予,而國日削矣”等,即是明證。于先秦諸子有深刻研究的司馬遷對戰(zhàn)國時代“憲令”一詞的政治含義當(dāng)然是十分清楚的,他用“制作憲令”來表述屈原的政治活動絕非偶然,這正表明了司馬遷對屈原政治立場的看法。
屈原主張改革,推行法制的立場更為自己的作品所證實?!懊饔谥蝸y”的屈原深知,要使自己的祖國富強起來,必須像當(dāng)時各國的改革者們那樣,革新政治,推行法制。他在《離騷》中對當(dāng)時楚國的君主懷王提出要求說:“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dǎo)夫先路?!鼻迦饲鼜?fù)說:詩中的“壯”指“美政”,“穢”指“穢政”,“度”,指舊的法度。馬茂元亦說:“‘棄穢’,謂揚棄楚國腐化黑暗的政治法度,加以改革?!硕取脯F(xiàn)行的政治法度。”①他要楚王實行美政,揚棄穢政,改革現(xiàn)狀,廢除舊制,并堅定地表示自己要作這次改革的馬前卒、開路人,屈原改革家的立場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表露。在《惜往日》中屈原敘述了他實行改革的具體實踐:“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詔以昭時。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國富強而法立兮,屬貞臣而日娭?!彼f,他的改革一是受楚懷王之命的;二是“奉先功”——繼承前輩革新家的遺業(yè)的;三是以“明法之嫌疑”——建立新的法制為中心內(nèi)容的;四是以國家富強為目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變法運動。我認(rèn)為這些就是屈原“造為憲令”的本質(zhì)特征。
由于屈原“造為憲令”同于先秦法家的政治立場,不少論者據(jù)此把屈原列入法家。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我們不能把立法的人都定為法家,因為先秦諸子均有倡導(dǎo)法治的議論。
首先我們看一下力主禮治仁政的孔孟??鬃右回炛鲝垖捗拖酀?、政刑并用。寬政是禮,猛刑是法。不過他是以前者為主,后者為輔罷了。孟軻的法治傾向更比孔子明顯。他說:“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又說:“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以存者,幸也?!笨梢娒陷V也是主張善法相濟,道刑并用的。不僅如此,他有時還公開宣稱:“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p>
其次是墨家。《呂氏春秋·去私》:“墨者有鉅子腹鞟,居秦,其子殺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長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誅矣,先生之以此聽寡人也?!鬼A對曰:‘墨者之法曰: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此所以禁殺傷人也,夫禁殺傷人者,天下之大義也。王雖為之賜,而令吏弗誅,腹鞟不可不行墨者之法?!蹦抑鞣ㄖ斡诖艘嗫梢娨话吡恕?/p>
后說道家。它也主法治。司馬遷作《史記》將道家老、莊和法家申、韓合為一傳,表明道法確有相通之處。班固《漢書·藝文志》將《文子》列入道家。而《文子》說:“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政教有道,而令行為古。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俗。故圣人法與時變,禮與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變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倍诺缊浴段淖永y義》卷十一解釋這段話說:“道乃法之體,法乃道之用,夫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者,道也;政教者道,而令行為古者,法也;圣人法與時變,禮與俗化,法度制令,各因其宜?!雹凇段淖印愤@段話中的思想、文字和《商君書·更法》《韓非子·解老》、《喻老》是何其相似??!
上述可見,其實先秦的儒墨道都主張法治,都有過這方面的闡釋,因此,我們不能因屈原有這一主張而武斷地把他歸并為某家某派。何況屈原主張法治不過是其政治思想的一個方面。
“舉賢授能”是屈原詩篇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另一重要政治主張。在表現(xiàn)方法上,他不像表述法治思想那樣隱晦曲折,閃爍其辭,而是更為明快直接,不厭其煩,甚至可以說是“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如《離騷》第二章寫道:“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芷,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猖披兮,夫惟捷徑以窘步?!边@幾句意思是說:歷史上的三皇是純粹無瑕的圣君,所以眾賢都來輔政。偉大的堯舜沿著三皇的正確路線繼續(xù)前進;而暴虐無道的桀紂,卻不由正路,終于寸步難行。這里詩人用了美好的詞對三皇,堯舜集眾芳(眾賢)以輔政的正確路線作了熱情的贊譽,同時又嚴(yán)厲指責(zé)了桀紂殘殺忠良的可恥下場。字里行間透露出詩人對賢能政治的由衷向往和獨裁統(tǒng)治的強烈憎惡。
如果上面的詩句還是以比喻手法表達了詩人對賢能政治的向往之情,那么下面的詩句則是不假比喻而直截了當(dāng)?shù)睾俺鰜怼芭e賢授能”的主張:“湯禹儼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逼湟鉃椋簣蛩粗蟮挠頊残⌒木促t,繼湯禹之后周文周武沿著三皇的集賢輔政的路線而沒有絲毫改變。他們都是舉用賢者和能者,同時又遵守法制而沒有邪偏。這四句詩雖然和第二章的8句相隔了128行,但它們之間內(nèi)在的歷史聯(lián)系卻是十分緊密的。
如果說上面引述的十二個詩句還只是籠統(tǒng)地追述了“舉賢授能”的一般歷史情況,說明“舉賢授能”是一個歷史傳統(tǒng),那么下面八個詩句則進一步具體地敘寫了歷史上的這些圣君的實踐活動:“湯禹嚴(yán)而求合兮,摯咎陶而能調(diào)?!f操筑于傅巖兮,武丁用而不疑。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能舉。寧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鼻J(rèn)為上述圣王不以尊卑、貴賤、貧富論人,而“惟賢是舉”、“惟能是用”的做法,是“舉賢授能”的典范,是可資學(xué)習(xí)的榜樣。尤為值得注意的是,詩人把儒者羞稱的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拿來和三皇、堯、舜、禹、湯、文、武排列在一起,讓他和他們平起平坐,表現(xiàn)了詩人不受派系所限的思想傾向。
上引三節(jié)詩句,或贊三皇、堯、舜;或譽禹、湯、文武;或用比喻,或用賦體,一層深似一層地表現(xiàn)了詩人“舉賢授能”的政治主張,可謂回環(huán)往復(fù),一往情深。
“舉賢授能”的主張,在當(dāng)時是符合地主階級政治利益的。在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整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在經(jīng)濟上戰(zhàn)勝了奴隸主貴族之后,接著便要求在政治上取代貴族政權(quán)。因此,他們紛紛要求參政,反對貴族擅權(quán)。這樣“舉賢授能”的政治理論便在與奴隸主貴族階級的“用人惟親”的組織路線的激烈斗爭中產(chǎn)生了,又反過來成為新興地主階級對奴隸主斗爭的思想武器。同時這種賢能政治,如果真能得以實現(xiàn),對當(dāng)時的人民也不無好處。因此代表著小生產(chǎn)者利益的墨子,開明的奴隸主階級政治家孔子、孟子和新興地主階級的思想家荀子都主張“尚賢”。
墨子寫了《尚賢》上、中、下來集中論述其主張。墨子認(rèn)為“尚賢”是“為政之本”,為政者應(yīng)“不辨貧富貴賤遠(yuǎn)邇親殊,賢者舉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廢之?!鄙踔猎凇渡型分兄鲝垺斑x擇賢者立為天子”。這種在最大范圍內(nèi)的最徹底的尚賢,只有代表小生產(chǎn)者利益的,生活在最底層的思想家才能提得出來。屈原的“尚賢”,顯然不屬此類。
孟子也主張“賢者在位,能者在職”、“舉賢使能,俊杰在位?!蹦敲矗摹吧匈t”是否和孟軻相同呢?我認(rèn)為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屈、孟所說的能、賢之士的標(biāo)準(zhǔn)是各不一樣的。標(biāo)準(zhǔn)不同,實質(zhì)也就各異,差以毫厘,也就會謬以千里。孟子所講的“俊杰之士,賢能之人”指的是什么呢?孟子說:“為政不難,不得罪于巨室?!庇终f:“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边@里的“巨室”、“世臣”原來就是孟子說的俊杰賢能。這種“巨室”,舊注為“大家”。王鳴盛《尚書后案》說:“大家者,封建諸侯,……降至春秋,猶楚昭、屈景之類是也?!本褪侵傅馁F族之家。而“世臣”,據(jù)朱熹《四書集注》說是“累世勛舊之臣”,也就是世代為官的貴族。孟子認(rèn)為沒有這些世代為官的貴族官僚,國家之亡,可立而待。屈原則與之相反,他認(rèn)為像楚國“昭屈景”之類的貴族官僚,正是他最可憎的政敵。這是屈、孟第一個不同的地方。其二,如上所述,屈原在《離騷》中曾把大禹之引皋陶、武丁之取傅說、周文之舉呂望,桓公之用寧戚作為“舉賢授能”的典范而加以謳歌??擅陷V呢?先是在《告子下》中把舜起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起于漁鹽之地,管仲擢于士階層,孫叔敖取于海,百里奚取于中等著名事實作了唯心主義的解釋,說這是“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后又在《萬章》中,不惜自相矛盾,否定了伊尹出于割烹,百里奚來于飯牛等以前承認(rèn)過的事實,說這是好事者編造出來的謊言。孟軻這種作法,是他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思想的反映。其三,孟軻說:“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歟?”這表現(xiàn)了孟子對“尚賢”的真正態(tài)度。從孟軻本心來說,他是不情愿在進賢時使“卑逾尊,疏逾戚”的,但時代“尚賢”的潮流又無法抗拒,勞力者階層中的賢能之士又不可忽視,于是不能不說出這種違心之言。而且就在說這話時,他還要憂心忡忡地告誡人們:“可不慎歟?”這四字和盤托出了孟軻既不甘心又無可奈何的心情,露出了他維護貴族擅權(quán)的主張。
荀子也是尚賢的。他說:“法不能獨立,類(律)不能自行,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遍矣;無君子則法雖具,失先后之施,不能應(yīng)事之變,足以亂矣?!边€說:“道之與法也者,國家之本作也;君子也者,道德之總要也,不可少頃曠也,得之則治,失之則亂;得之則安,失之則危;得之則存,失之則亡。故有良法而亂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亂者,自古及今,未嘗聞也?!边@兩段話里的君子都是指賢能之士。荀子從君子和道法的對比中認(rèn)識到法道是重要的,是“治之端”,“國家之本作”,但法律是死板的條文,還要靠君子這類活生生的賢才去執(zhí)行,所以他又說,“君子”是“治之原”,是“道法之總要”。他的結(jié)論是“君子”(賢能)比“道法”更重要。
韓非有時也講“尚賢”。韓非說:“明王者……所舉者必有賢,所用者必有能。”韓非這里所舉的尚賢之事與屈原所謳歌的內(nèi)容顯然完全相同。但是韓非更尚法,在他的眼中,法比賢重得多。有時他竟然認(rèn)為法律是最好不過的,官吏們只要照章辦事就行了,用不著什么智能,也用不著賢才??傊?,法家以法為主,有時也講尚賢。
屈原在尚賢和尚法的問題上也正與韓非相反。他在《離騷》中寫道:“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边@兩句詩,上說“尚賢”,下說“尚法”。為什么下句指“尚法”呢?這是因為“繩墨”、“規(guī)矩”,在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的著作中,其含義多指“法律政令”。如《管子·七主七臣》:“夫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fàn)幰玻涣钫?,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guī)矩繩墨也。夫矩不正,不可以求方,繩不信,不可以求直?!薄渡叹龝ざǚ帧罚骸胺虿淮罾K墨而無不正者,千萬之一也。”《孟子·離婁上》:“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ト思冉吣苛ρ?,繼之以規(guī)矩準(zhǔn)繩,以為方圓平直,不可勝用也?!薄盾髯印ね醢浴罚骸鞍俟賱t將齊其制度,重其官秩,若是,則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繩矣。”“百吏畏法循繩,然后國常不亂。”均是其證。屈原詩中的“繩墨”正和這些文句中的相同。同時從中可見,屈原雖然將“尚賢”和“尚法”對舉,認(rèn)為兩者都重要,但他畢竟是尚賢說在前面,擺上句,列為第一了。再從“尚賢”的標(biāo)準(zhǔn)看,兩家也是頗有差別的。韓非的賢能是因“其能明法、便國、利民從而舉之”的;屈原的標(biāo)準(zhǔn)則表現(xiàn)在“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這四個詩句中。屈原認(rèn)為“賢能”必須具有“義”和“善”的“美德”。因此,屈原的“尚賢”,說穿了,就是“尚義”、“尚善”,一句話,就是“尚德”。所以也不可把屈、韓二家的“尚賢”相提并論。
“尚法”、“尚賢”并不是屈原的目的,而僅是實現(xiàn)其政治理想的兩個最重要的手段,屈原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對此《離騷》也有簡要的敘述?!峨x騷》說:“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庇终f:“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瓬韮岸缶促猓苷摰蓝睢?;“豈余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dāng)】儭!边@些詩句表明屈原的理想是使楚國在戰(zhàn)國七雄逐鹿中原的戰(zhàn)爭中,不致失力,并通過努力,獲得全勝,最后統(tǒng)一中國;使楚國國君功追三皇,步武堯舜,取法禹湯,賽過文武,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集權(quán)的封建國家。這就是一般評論家所說的“大一統(tǒng)”思想。這種“大一統(tǒng)”的理想是符合歷史發(fā)展潮流的。
據(jù)《通典》卷一七一的記載:相傳我國唐虞夏商時代,約有一萬個小國,以后由于兼并的結(jié)果,國家的數(shù)目逐漸減少,國土由小到大,人口由少到多,但殷商時也還有三千個國家,周初時也仍有國一千八百個。春秋時代,由于兼并戰(zhàn)爭更加頻繁,大弄小,強滅弱的現(xiàn)象不可勝數(shù),這時見于記載的國家就只有一百七十多個了;其中一百三十九國知其土地所在,三十一國,不知其名。戰(zhàn)國時代則只剩下七個大國和一二十個小國。特別是戰(zhàn)國末期,七個大國又互相吞并,結(jié)果六國被秦國滅掉,秦國統(tǒng)一了中國。這種由一萬國逐步過渡到一個統(tǒng)一的大國,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屈原的大一統(tǒng)的理想就是這種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的產(chǎn)物。
我們知道,孔子修《春秋》時也表現(xiàn)了一種“大一統(tǒng)”的理想。但他的“大一統(tǒng)”和屈原“大一統(tǒng)”卻全然不同。屈原所處的楚國,在春秋時代一直被中原各國稱為“南蠻”,楚君也長期被稱為“楚子”。這些帶有侮辱性的稱號,表現(xiàn)了中原各國對楚國的輕視,而楚國的確也比較落后,它還不能與先進的中原各國平起平坐。春秋后期,楚國沿著自己的發(fā)展道路強大起來,勢力漸及黃河中下游一帶,多次飲馬黃河,問鼎周室,危及到周王朝的奴隸主專政國家和其它諸侯國的統(tǒng)治,奴隸制國家的那種“由大小氏族集團組成的并不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正不可避免地走向解體,奴隸制的“大一統(tǒng)”正在崩潰,“亂臣賊子”不斷崛起。維護奴隸主階級政治利益的思想家孔子,為了使“亂臣賊子懼”,就在他編著的《春秋》中,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亮出了“大一統(tǒng)”的招牌,以恢復(fù)奴隸制鼎盛時代的西周王朝對諸侯各國的統(tǒng)治。所以,從實質(zhì)上說,孔子說的“大一統(tǒng)”,是為了維護奴隸制時代那種分裂割據(jù)的政治局面,修補周王朝這只囊括各諸侯國的百孔千瘡的破布口袋,是假一統(tǒng),真分裂。而屈原的“大一統(tǒng)”則是要自己的祖國經(jīng)過改革,由落后而先進,由弱小而強大,最后完成對中國的統(tǒng)一。二者的階級內(nèi)容是有差別的,不可混為一談。
綜上所述,屈原在詩篇中表現(xiàn)出來的政治思想是比較全面的:既有總的政治思想,又有實現(xiàn)理想的具體主張。如果屈原的理想真能得以實現(xiàn),那么中國歷史將是另一個面貌了??上У氖牵倪@些主張,因為從根本上觸犯了楚國貴族集團的利益,遭到了以楚懷王為首的貴族集團的反對迫害、打擊,《離騷》等篇章,除了以一定的篇幅反映詩人的進步的政治思想外,還以大量的詩句或隱或顯地再現(xiàn)了屈原和楚國貴族集團進行不懈斗爭的過程及其最后結(jié)局,表現(xiàn)了詩人頑強的斗爭精神,深摯的愛國愛民的感情和忠君思想,顯現(xiàn)了詩人不同凡響的倫理道德觀念。同時我們也可看出,屈原說尚德、又尚法的思想與儒法二家均有出入,顯現(xiàn)了儒法合流的趨向,他尚儒尚法,而又非儒非法,他有道有墨,而又非道非墨;他自成系統(tǒng),別為一家;他以他獨樹一幟的思想道德,以他不朽的詩歌創(chuàng)作,參與了戰(zhàn)國時代的“百家爭鳴”。
正如朱自清先生在《經(jīng)典常談·辭賦第十一》中所言:“他其實也是一子,也是一家之學(xué)?!雹?/p>
①馬茂元《楚辭選》,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8年版,第7頁。
②杜道堅《文子纘義》,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③朱自清《經(jīng)典常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頁。